90年代至現在香港經濟

2015-03-21 11:01 pm
90年代至現在香港經濟
更新1:

quickly

回答 (1)

2015-03-22 12:32 am
✔ 最佳答案
香港的經濟是一個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自由市場經濟系統;因為香港缺乏自然資源,食品及原料均需從外輸入。事實上,入口及出口(包括轉口)都超過國內生產總 值。即使在1997年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前,香港的貿易和投資都與中國大陸有密切關係,中國大陸長期是香港最大貿易夥伴。





香港的人均生產總值可及得上西歐的四個主要經濟體系,是全球第十一大經濟貿易體系,亦是第六大外匯市場及第十二大銀行中心。而香港股票市場在亞洲則排名第 二,僅次日本。香港亦為亞洲區內首個提供納斯達克股份買賣的地方,2000年5月有七支主要美國納斯達克股份在香港掛牌及買賣。在1989年及1997年 間,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增幅有5%。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令香港這個依賴貿易的地方受沉重打擊,國內生產總值下降5%。現時的全球經濟不景對香港的出 口有很大影響。





政府一直堅持維持低稅率的政策,以鼓勵貿易和生產。利得稅稅率為17.5%,而薪俸稅稅率則為16%,與其他國家的稅率相比,香港稅項相對上比較優惠。此 外,香港憑著「一個沒有貿易障礙的免稅港、政府在經濟方面干預很少、極低通脹、資金流動及對外投資障礙極少、金融與銀行業限制極少、薪酬與價格干預很少、 產權觀念牢固、維持低程度的規管以及非常規市場活動很少」等的特點,積極不干預自由市場,因而連續第12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經濟自由度指數獲評為世界最自 由的經濟體系(2006年1月9日) ,令外1974年廉政公署成立以來替香港改變貪污成風的氣象成為廉潔之都,為公平貿易提供一個良好的空間,成功吸引大量外資投入本港。而且高效率的物流服 務包括擁有全球最繁忙的貨櫃港與最大貨櫃吞吐量及優秀的國際機場都對香港的未來作出貢獻。現時香港國際機場(赤鱲角)自2001年起連續五年獲榮為全球最 佳機場。





近年由於中國的經濟開放,自90年代香港的傳統工業致力進行經濟轉型,尤其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後,不少製造業都將工序移到中國內地,因此很多工 人因此而失業或轉向服務業,2003年統計香港是全球第十大服務出口地, 加上完善的司法制度和新聞自由,香港成為超過3200家國際企業選擇在香港設立亞洲區總部或辦事處,主要從事的業務包括批發零售、進出口貿易、其他商用服 務(例如會計、廣告、法律等行業)、銀行和金融、製造業、運輸及相關服務。。

==================== ==

香港的經濟問題



* 結構性失業

* 人口老化

* 經濟轉型

==================== =

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簡稱CEPA/sipa/)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與香港及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政府簽訂的特別政策。與香港的簽署日期是 2003年6月29日;與澳門的簽署日期為2003年10月18日。



這個政策安排,通過減少市場壁壘、政府管制等利用加強與中國內地的更加緊密地經濟聯繫,意圖為香港走出在1997—98年金融危機後形成的經濟景氣低迷能 夠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同時通過香港成熟的市場經濟進入內地市場,在為內地企業在金融,服務等行業注入活力之外,也能提高這些企業的競爭能力。



《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合約文本以中文版本為標準。

===================

有關香港的經濟資料不能盡錄,請到︰http://zh.wikipedia. org/wiki/Template:%E 9%A6%99%E6%B8%AF%E7% B6%93%E6%BF%9F


收錄日期: 2021-04-20 15:28:2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321000051KK0005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