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的結構

2015-03-18 4:28 am
空氣是指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混合。它主要由78%的氮氣、21%氧氣、還有1%的稀有氣體和雜質組成的混合物。空氣的成分不是固定的,隨著高度的改變、氣壓的改變,空氣的組成比例也會改變。但是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直到後來法國科學家拉瓦節通過實驗首先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19世紀末,科學家們又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空氣裡還有氦、氬、氙等稀有氣體。

在自然狀態下空氣是無味無臭的。

空氣中的氧氣對於所有需氧生物來說是必須的。所有動物需要呼吸氧氣。此外植物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近乎所有植物的唯一的碳的來源。

回答 (2)

2015-03-18 4:34 am
✔ 最佳答案
【空气的物理性质】:
空气就是我们周围的气体。我们看不到它,也品尝不到它的味道,但是在刮风的时候,我们就能够感觉到空气的流动。
在0摄氏度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1.013×10^3 Pa)空气密度为1.293g/L

【空气的状态】:
常温下的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液态空气则是一种易流动的浅黄色液体。一般当空气被液化时二氧化碳已经清除掉,因而液态空气的组成是20.95%氧,78.12%氮和0.93%氩,其它组分含量甚微,可以略而不计。

空气作为混合气体,在定压下冷凝时温度连续降低,如在标准大气压(101.3KPa)下,空气于81.7K(露点)开始冷凝,温度降低到78.9K(泡点)时全部转变为饱和液体。这是由于高沸点组分(氧、氩)开始冷凝较多,而低沸点组分(氧)到过程终了才较多地冷凝。

【空气的成分】: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燃素学说”。他认为有一种看不见的所谓的燃素,存在于可燃物质内。例如蜡烛燃烧,燃烧时燃素逸去,蜡烛缩小下塌而化为灰烬,他认为,燃烧失去燃素现象,即:蜡烛-燃素=灰烬。然而燃素学说终究不能解释自然界变化中的一些现象,它存在着严重的矛盾。第一是没有人见过“燃素”的存在;第二金属燃烧后质量增加,那么“燃素”就必然有负的质量,这是不可思议的。1774年法国的化学家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才否定燃素学说。拉瓦锡在进行铅、汞等金属的燃烧实验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金属变为有色的粉末,空气在钟罩内体积减小了原体积的1/5,剩余的空气不能支持燃烧,动物在其中会窒息。他把剩下的4/5气体叫做氮气(原文意思是不支持生命),在他证明了普利斯特里和舍勒从氧化汞分解制备出来的气体是氧气以后,空气的组成才确定为氮和氧.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氧气为主,是长期以来自然界里各种变化所造成的。在原始的绿色植物出现以前,原始大气是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放出的游离氧,使原始大气里的一氧化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甲烷氧化成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氨氧化成为水蒸气和氮气。以后,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持续地进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在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的过程中被吸收了大部分,并使空气里的氧气越来越多,终于形成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的现代空气。

空气是混合物,它的成分是很复杂的。空气的恒定成分是氮气、氧气以及稀有气体,这些成分所以几乎不变,主要是自然界各种变化相互补偿的结果。空气的可变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空气的不定成分完全因地区而异。例如,在工厂区附近的空气里就会因生产项目的不同,而分别含有氨气、酸蒸气等。另外,空气里还含有极微量的氢、臭氧、氮的氧化物、甲烷等气体。灰尘是空气里或多或少的悬浮杂质。总的来说,空气的成分一般是比较固定的。

【空气的分层】: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分为几个不同的层,这几个气层其实是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我们生活在最下面的一层(即对流层)中。在同温层,空气要稀薄的多,这里有一种叫做“臭氧”(氧气的一种)的气体,它可以吸收太阳光中有害的紫外线。同温层的上面是电离层,这里有一层被称为离子的带电微粒。电离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将无线电波反射到世界各地。若不考虑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则地面至100km高度的空气平均组成保持恒定值。在25km高空臭氧的含量有所增加。在更高的高空,空气的组成随高度而变,且明显地同每天的时间及太阳活动有关。

【“沉重”的空气】:
空气并非没有重量——一桶空气的重量大约相当于一本书中两页纸的重量。大气层中的空气始终给我们以压力,这种压力被称为大气压,我们人体每平方厘米上大约要承受一千克的重量。因为我们体内也有空气,这种压力体内外相等,所以,大气的压力才不会将我们压垮。
2015-03-19 2:47 am
空氣結構

氮氣係一挺化學上好鬼惰性嘅氣體。要通過固氮佢先可以進入氮循環,能夠被生物利用。生物嘅胺基酸需要氮。通過反硝化作用氮返到空氣入便。喺技術上啲人用哈勃固氨法會將空氣入便嘅氮加工為肥料。固氮同反硝化作用基本上互相抵消,對空氣入便嘅氮濃度冇影響。喺深潛嘅過程中(潛水深度大過60米)壓縮空氣樽入便嘅氮就要被氦代替,唔係嘅話溶喺血入便嘅氮會導致氮麻醉。

氧係一挺重要嘅氧化劑,佢會令到空氣有氧化嘅作用。幾乎所有化學燃燒同生理呼吸都需要氧。空氣入便嘅氧係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嘅。喺成個地球歷史通過光合作用產生嘅氧嘅總量大概係今日空氣入便氧嘅總量嘅20倍。

氬係一挺惰性氣體。佢基本上唔參加化學反應。於是乎喺焊接嗰陣氬用嚟做保護氣。重有,因為佢嘅導熱性相對差過空氣,於是乎佢亦被用作窗玻璃之間嘅隔熱氣體。
水蒸氣
按照空氣濕度嘅唔同,空氣入便可以含0至4%體積比嘅水蒸氣。一般空氣入便水蒸氣嘅含量喺0.1%體積比(極地)至3%體積比(熱帶)之間。近地面嘅水蒸氣平均含量為1.3%。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55: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317000010KK0458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