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五奉行之首的石田三成在朝鮮征伐時已和豐臣諸將結下仇怨,後來太閣逝世後,三成並未能化解,仇怨反逐漸擴大,德川家康利用了這個情勢。當時日本國中對三成不利的流言很多,有的說三成是秀賴公生父,有的說關白秀次之死完全是三成一手挑撥,有些說朝鮮之戰時諸將在外奮戰,回國之後領土反而減少,三成並未參戰,領土反而增加。後來,甚至豐臣七將打算武力襲擊三成,絕不容三成生存。在此背景下,德川家康利用了豐臣舊將的心理,成功成為新一代的天下人
2015-02-25 09:27:01 補充:
太閣生前並未就任征夷大將軍,代替天子統領武家,而選擇就任關白,成為國中公卿之長輔佐天子,有利有弊,弊端之一就是豐臣家的領土還比德川家康小些,約二百二十萬石,德川家約二百五十萬石。其餘四大老最少也有一百萬石,因此豐臣家臣分裂時,豐臣家主秀賴沒有足夠的實力壓服群臣,不過,豐臣家佔據了礦山與港口,實際金錢收入仍遠超過其他諸侯,在太閣時代大量金錢支撐了豐臣政權,畢竟在戰國亂世只有金錢最為實際,而世上最有錢之人為太閣,因此人人效忠,但在秀賴時代,由於威望與才能都不及太閣,金錢並未能發揮效果
2015-02-28 09:37:05 補充:
豐臣體制是歷史上一個獨特的制度,與武家征夷大將軍體制有很大的不同,秀吉原本是織田信長的部將之一,信長由尾張崛起之後,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終於征服了約一半的日本,控制了日本中部包括京都與堺港的政經中心,期間消滅了許多諸侯,後期信長坐鎮在近江國安土城,指揮織田軍征服日本中部的毛利,四國的長曾我部,北陸的上杉,關東的北條,如無意外,估計三至五年內這些諸侯都會被征服,日本國重新統一。但是一五八二年的本能寺之變改變了一切,原本最有希望統一日本的織田家隨統帥信長公之死而逐漸沒落,織田舊將柴田勝家,羽柴秀吉,德川家康各自自立,在此情況下,秀吉如果再跟隨信長公的藍圖,征服所有織田舊將,將面臨極大的阻力,信長公是戰爭的天才,連信長公都要用二十多年才能征服一半的日本,如果秀吉照著信長公的做法進行,將無法完成統一
因此,秀吉實施的是聯合政權體制,秀吉擔任諸將的盟主,在信長公的時代,如不臣服就將之征服,因此諸侯也拚死抵抗,但在秀吉時,秀吉出價之高令人難以拒絕,跟隨秀吉,領土不但不減少,反有望增加,還有大量金錢的援助,因此全國很快再度統一,不過,秀吉的權威比信長公要弱些,因此秀吉改姓豐臣,並就任關白,成為國中公卿之長,以加強權威的不足
在豐臣政權下,五名最大諸侯被稱為五大老,他們不完全是豐臣家的家臣,更像是豐臣家的合夥人,理由
a.豐臣家有二百二十萬石,而德川家康有二百五十萬石,前田利家,毛利輝元,上杉景勝都超過一百萬石,宇喜多秀家最少,有六十萬石,豐臣家的直領不多,是因為必須將土地分給諸侯,以換取效忠,這也是豐臣家的弱點之一
b.秀吉擔任關白,然後將公卿的位置分配給諸侯,德川家康擔任內府,前田利家擔任大納言,上杉景勝,毛利輝元也都擔任中納言,因此在形式上,五大老都是天子的臣下,在太閣時期可以接受豐臣的領導,但太閣逝去之後,秀賴的官位還不及德川家康,要讓德川臣服豐臣顯然不太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