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子是我國教育史上第一個將畢生精力貢獻給教育事業的人,他對後世的教育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孔子的思想學說和他的事蹟,弟子們各有記錄,後來彙編成一本書,名為《論語》,這是研究孔丘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材料。
一、關於教育物件:提倡「有教無類」
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學,有資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貴族的胄子。作為平民是沒有資格入學接受教育的。孔子創辦私學後,在招生物件上進行了相應的革命,實行「有教無類」,本意是說,實施教育,不分等級、種類。
孔子「有教無類」的招生原則,打破了貴族壟斷、學在官府的格局,開創了平民講學之風。但我們也應看到,這個「平民」只是相對於貴族而言的,對下層平民階層而言,恐怕仍屬於相對富裕的階級。事實上,在孔子時代,是不可能達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從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學生並非真的「無類」,因此,對孔子的「有教無類」亦不宜過分拔高,須作客觀公正的評價。
二、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孔子還從教育與人的發展的關係上論述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認人的成長,教育起著決定作用。《論語·陽貨》中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後來之所以有較大的差別,是?逃脫暗慕峁?/FONT>
這一觀點是正確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質並無差別,不論貧賤,人生來應該是平等的。這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天賦平等的人性論。也為他的「有教無類」提供了依據。第二,他也意識到人的個性差異,這種個性差別主要是由於人們的環境習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後天作用於先天的結果,不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環境影響,力量更大,這就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與可能性。
當然,孔子並未完全擺脫先天決定論的羈絆,仍然承認有少數生而知之的聖人和學而不能的下民。
三、教育內容
孔子繼承了西周以來「六藝」教育的傳統,吸收選擇了有用學科,又根據現實需要發展了「六藝」教育,創設了新學科,充實了教育的內容。
在孔子的教育內容體系中,包含兩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而以前者為重心。《論語·述而》雲:「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還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首先要求做一個品行符合道德標準的社會成員,其次才是文化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內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識的學習必須為德育服務。
孔子所謂的道德教育內容豐富,其道德條目已初步形成體系。不同的條目有其不同的地位,對整個道德修養起不同的作用。仁是核心,禮是標準,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實施仁的原則、方法等等。不同道德條目之間有著不同的結構方式,例如禮表仁裡,這是內外結構,孝與悌,忠與信,又是縱橫結構。總之,這些處於不同地位、具有不同作用,結構方式各異的道德內容,組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倫理道德教育的體系。這是我國倫理道德教育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活動的重要標誌。在孔子的基礎上,孟子又歸納為三套系統:「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後又有「三綱」、「五常」、「四維八德」(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等體系產生。這些體系的形成,說明我國古代道德教育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而成熟,其導源都在孔子。
四、教學原則
孔子教育思想中包含著不少深刻的教學方法理論或豐富的教學經驗總結。
1、啟發誘導
孔子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述而》)啟發一詞即從此來。朱子釋為「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啟,謂開其意,發,謂達其辭。」意即: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認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後可以啟發他;經過思考有所領會,但未能以適當的言辭表達,此時可以開導他。要求學生開動腦筋,做到「舉一反三」。然後調動學生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啟發式教學的核心是激發學生主動性、創造性。孔子認為,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必須瞭解學生的認識規律,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
將孔子的啟發式原則與西方蘇格拉底的「產婆術」作比較,共同點:反對對學生施以灌輸式教育,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不同之處:蘇格拉底的「產婆術」是由教師設問,提出新問題,讓學生運用已知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再通過教師的層層反問,來啟發學生,暴露學生原有知識的不足。這一方法是以教師的教為核心,始于教師的設問,終於教師的結論。而孔子的啟發式原則是以學生的學為基礎,既以學為依據,又以學為歸宿。讓學生於無疑處有疑,從而達到啟發思維的效果。這也是中國傳統教育「以學代教」的重要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