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西方極樂世界 , 就不會有無聊的念頭 , 因此, 你所聽說的說法 , 是錯誤的
, 那為什麼有些人會問這樣的問題呢 ?
因為我們人類的慣性就是 ( 沉溺於五濁惡世, 在此互相爭鬥, 沉溺於 貪/嗔/癡/慢/疑/惡見 , 不肯出離 )
, 因此善良的本性始終無法打開, 於是無限期的沉溺在自私自利當中
, 因為日日是貪嗔癡而不自知,所以所問的問題也都是出自於貪嗔癡所建構的思想而不自知
比如說 :
一個嬰兒剛出生不久, 一旦喜歡某樣東西,比如喜歡吃巧克力,那你拿給他,她就高興,你再把巧克力拿走,他就生氣
這嬰兒的生氣是父母教導他的嗎? 不是 , 這是他與生俱來的慣性
, 因為人一出生就有俱生我法二執, 這個不用別人教導,他自己自然就有
於是這種慣性會無限延伸, 一直到長大,就形成慣性的保護自己,犧牲別人的利益, 然後延續這種慣性 ... 一直到死都不會改變
除非這個人遇到佛法, 才有可能解開他內心這種愚痴的慣性 , 否則的話,他始終無法看清自己內心的貪嗔癡
有人說 ..... 誰不保護自己呢?
沒錯, 這是因為, 我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由於業報(貪嗔癡)所形成的
, 因此 , 保護自己, 犧牲別人 .... 就成了這個世界生活的基本原則 , 因此, 這個世界說是要成為淨土 , 那真是比登天還難
二.
其實 , 阿彌陀經裡面 , 早已詳細解說 , 讓我們明白了 :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 , 經中已經分明教導我們 :
(1) 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
>> 因此 , 你所謂的(無聊的心) , 這不要說是極樂世界了, 即使是很粗糙的基本禪定都容不下這種念頭 , 因此 , 所謂的(無聊的心) , 這是完全外行的人所空想出來的問題
(2) 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 阿鞞跋致就是不退轉的意思, 也就是菩薩的三不退轉, 因此, 當然沒有所謂 (無聊的心)
這就好像水中的月亮影像一樣 , 月亮在水中的影像 , 只有現象,沒有實質, 水就是水, 跟月亮的影像一點關係也沒有
問題是 : 眾生不懂這種宇宙真相的道理 , 只是一昧的沉迷在水中月亮的影像 , 死都不肯出離, 所以才說沉溺於六道輪迴 , 這都是自己造的惡業, 因此自己始終在承受惡果而不自知
(2)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這就更清楚了 ,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所以就是三不退 , 所以究竟成佛
(3) 其實 , 經文中有兩句話非常非常重要 , 但常人都不懂得妙處 , 沒有深切的注意這兩句 經文 :
( 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經文 , 意思是說 : 諸佛所護念,所以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學佛, 如果不懂得這種要點 , 那進步的速度就會奇慢無比 , 到頭來只是蹉跎歲月 , 跟凡夫渾渾噩噩的混過一生而已 , 這真是天大的損失
, 遇著佛法(正法) , 卻當面錯過 , 真是比死還可悲
學習正法可以到 ...
淨宗學會 / 文殊講堂 / 法鼓山 / 佛光山 / 中台禪寺 .....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