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緣起法]來解釋中觀的[八不中道]??

2015-02-15 3:50 am
緣起法是佛法的根本.

龍樹菩薩依於對[緣起法]的透徹而說[八不中道]..

[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ㄧ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請問如何利用[緣起法]來解釋[八不中道]!!

回答 (31)

2015-02-15 6:04 am
✔ 最佳答案
八不皆講諸法緣起之理,也稱八不緣起。
龍樹以「不生不滅」或「不一不異」之類來詮表佛陀的緣起之教,或許正是著眼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等,都只是無常、無我的「緣起」所顯現出來的「變化」。
佛陀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來描述其間的變化律則,而龍樹則以「八不」來詮表此一變化是「空」,其實八不即是談緣起。
叁考: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須菩提!般若波羅蜜無盡,(如)虛空無盡故,般若波羅蜜無盡。……色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受、想、行、識無盡故,是生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坐道場時,如是觀十二因緣,離於二邊,是為菩薩不共之法」。
『中論』卷三: 「若法從緣生,不即不異因,是故名實相,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常亦不斷,是名諸世尊,教化甘露味」。


2015-02-14 22:42:01 補充:
不生不滅之緣起:

《雜阿含》: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

不常不斷之緣起:

《雜阿含》: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以此諸法壞故不常,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因是有是,因是生故彼則得生,…。因於無明則有行生……。

2015-02-14 22:43:29 補充:
不一不異之緣起:

《雜阿含》云何為大空法經?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緣生老死者:若有問言:「彼誰老死、老死屬誰」?彼則答言:「我即老死,今老死屬我」。老死是我,所言:「命即是身」;或言:「命異身異」。此則一義,而說有種種。若見言:「命即是身」,彼梵行者所無有;若復見言:「命異身異」,梵行者所無有。於此二邊,心所不隨,正向中道,賢聖出世,如實不顛倒正見,謂緣生老死。…。

2015-02-14 22:44:09 補充:
不來不去之緣起:

《雜阿含》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如是緣眼色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等諸法,非我非常,是無常之我,非恆、非安隱、變易之我。所以者何?比丘!謂生、老、死、沒、受生之法。比丘!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2015-02-18 6:39 am
經驗提供參考...

緣起法甚深...妙觀察,平等性,大圓鏡,成所作,

從四智的實修中累積功德,實證無相無我空性的緣起,

法身 不求自成就的。
2015-02-18 3:28 am
佛說依法不依人
也說即使是他說的話也要弟子印證之後才能相信
那麼當我們看到八不中道這樣的字句
應該先不要去管這是誰說的
而是問問自己這些句子對自己受不受用

可以肯定的是八不中道並不是在談論空無
不然只要直接說空無兩個字就可以了
既然不是空無 那麼就是在談論有
可是八不中道卻又看不出任何的有
唯一的解釋就是這是在說反話
生的時候不能說是滅 所以是不滅
不這個字是否定 不滅就是否定了滅
滅的時候不能說是生 所以是不生
後面以此類推
因此八不中道其實說的是
有生亦有滅 有常亦有斷
有一亦有異 有來亦有出
2015-02-15 10:40 pm
[緣起法]?.......只是名相的知識概念.
[八不中道]??.....下位看不到上位!
請問如何利用[緣起法]來解釋[八不中道]!!
???.....別忘了自己是誰!
您需要這種意見嗎?滿意嗎?
同理心外加尊重的謙卑心才是佛法的根本。
不管你對龍樹大士是持肯定或否定的態度。
不管你支持的是某些外道思想的言論,我們尊重你。
只希望你在表達你的看法時,不要把先師 印導也扯進來。
拜託!拜託!

2015-02-17 10:58:20 補充:
八不中道是不離因緣法的緣生無自性。

翟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若真有心求法,務必從頭看到尾,此非龍樹獨撰,乃仰遵佛旨矣!
中論獨以觀邪見品殿後,在在說明大士上秉佛意,旨在破見不破法,因為諸法緣生無性,不可得不可破。若有人謂中論破法者,冠以偽經偽論者此人便是大邪見。
中論的宗旨,不外破邪顯正而已。

~~讓您的心休息、沉殿下來吧!~~

2015-02-17 18:45:51 補充:
一般聲聞學者,每每斷章取義也說觀緣起、邪因、無因等即能遠離,而入於還滅。
諸不知每遣邪見而存緣起的實有。不知觀緣起所以能離邪見者,就因為是性空。
阿含經說:何等是老死?誰老死?

charlie
您是如何看待此問題又如何解釋的呢?

2015-02-17 22:18:24 補充:
Charlie
我等並無駁斥您的意思,只是將我們以前讀書會研討妙雲集的片段提供您參考。
因人微言輕,故以中觀論頌講記為主。
五陰常相續,猶如燈火燄。
五陰」世間的「常相續」的,不是即前為後,也不是前後各別的完全脫離關係。「如燈燄」,一直維持下去,是他所依的油炷,不息的放射。看起來,好像是前後一體,沒有兩樣,其實前一燈燄,不是後一燈燄;後一燈燄,不是前一燈燄。流動的燈燄,沒有一念住而又能相續。

2015-02-17 22:20:19 補充:
離前一燈燄,就沒有後一燈燄;所以又不能說前後燄是別體無關的。這相似相續的燈燄喻,各學派都採用,以成立非有邊亦非無邊的不一不異的相續。不過,不以緣起假名說,說有實在的法,念念生滅,必然發生困難,無法成立。諸法緣起假名,猶如燈燄,相依相續;前燄非後燄,而後燄又是不離前燄的。所以在假名緣起中,前後都有,又都是無自性的。這樣,前燄後燄各各成立。前後的燈燄間,有邊不可得,無邊不可得,所以說:「以是故世間,不應邊無邊」。本頌直依佛法緣起假名的相續義,以顯出外道說的錯誤。

交流至此。請自行查閱。
2015-02-15 10:36 pm
TO:current
連「心經」都說是捏造的,那金剛經,大般若經,也不脫離你的認知。
觀世音菩薩亦不存在。
你就不該在佛版上說下去。不是 世尊的信徒。
繼續「緣」吧,等到臘月三十時分,你就知道「緣」到那裡去了。
只是來不及了。不是沒有提醒你。
法界總有它的運行規則。
世尊圓滿說法,你只執一端,目為全部。
楞嚴經裡有召示:
以所知心,測度如來無上菩提,用世語言入佛知見。
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2015-02-15 7:55 pm
中道是體.~~~本無生.今亦不滅

緣起是用.~~~是生滅法.故其性本空

從體起用.即用歸體~~是謂體用一如.或稱作性相一如.

管見

2015-02-16 13:59:01 補充:
緣起法是[[佛法大樹的根]].

==

請問版大

1.緣起法是何物?看的見嗎?摸的著嗎?聞的到嗎?

2.如都不是,那知道是緣起法的是誰?

管見

2015-02-16 17:29:05 補充:
感謝回應...................
2015-02-15 6:26 pm
路過,隨筆。

看到此八不中道,讓星洲憶起一段說法,是關於觀緣起法時的四個重點。

星洲以此四點審視此八不中道,但不作是非評論。

該重點與却除偏見,是這樣對應著:

1. 一性。名色、業果都是一條連續的過程。

去除 : 斷見。


2. 異性。 明、色、各支緣起,都有其獨特的相、味、現起、足處。

(依異性所觀,惟有名、色的生、滅)

去除 :常見。

3. 無加行,緣起各支之中,並無任何努力的因素,只是緣此故有彼的性質而已。

比如,無明緣行,無明,並沒任何 "我將飭令行的生起"。

同理,愛、取。 "愛" 也沒有一種 "我要令取生起" 的主導型努力作用。

2015-02-15 10:26:48 補充:
去除 : 我見。(沒有任何主導的努力,找不出作者,故無我)


4. 法如性, 緣起支升起的法則。 無明生起為因,後面的果,必然是行。而決不會有其他的可能。(不會直接跳到死、生、老、取、愛等等)

去除"無因無作邪見。

龍樹菩薩的八不,有超過這四點範圍嗎? 應該沒有。

只是各家切入、解讀角度不同,產生各種超越 佛陀的理論罷了。

其實,許多傳誦的佛法,都只是這四個要點的變化而已,

可惜的是,往往因為後代語言、文字的隔閡,輾轉解釋地慘不忍睹。
2015-02-15 5:11 pm
雖然無法完全認同CU先學的所有觀點..

但其對釋迦佛教法的深入與分析.仍然是值得禮敬的.

以往[印順法師]要將佛法從[中國的思維]跳脫,帶入[世界]的思維時..

也曾被攻擊謾罵的很嚴重!!

最後也終能讓佛法走出[中國自以為是]的可怕束縛,嘉惠中國的佛子!

**佛法的教育.條條道路通羅馬.用各種不同的方向指向中心.

這裡沒有真正的聖賢.所以眾生各有堅持,但不要跳脫[論法]而作[人]的攻擊.

會這樣作,只是更明白表示自己,非在正道上,所學的法是[錯誤]的!!***

有些經典用[恐嚇]的方式宣揚佛法.顯示該經典不是被[灌水]就是非正法經典.

2015-02-15 17:32:54 補充:
感恩星洲先學..針對主題所作的妙筆添花意見!!

2015-02-16 17:12:25 補充:
請問版大

1.緣起法是何物?看的見嗎?摸的著嗎?聞的到嗎?

2.如都不是,那知道是緣起法的是誰?
------

何不反問自己...是[釋迦佛]的佛子嗎??

您有敏銳的覺知能力...覺知剎那間[心念的生起或法的流轉變化 ]??

在身心世界中....您在找尋甚麼??! 找那個[誰]嗎??? 存在嗎??

佛法不是[哲學]....釋迦佛不是在分析中成佛的!!

2015-02-17 08:05:15 補充:
龍樹菩薩的誦記....不生亦不滅 不常亦不斷 不ㄧ亦不異 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 諸說中第一.


*** 能說是因緣 善滅諸戲論***

能以因緣法去解說..以上的八不中道---->就能滅諸戲論!!

八不中道是不離因緣法的!

2015-02-17 13:28:16 補充:
[ 八不中道是不離因緣法的 ! ] 作如此解 。

於在下學法過程中....研讀印順法師的[[中觀論選誦]].一書..也是如此解說!

是以在下並不認為解說有誤失...

但尊重每一位佛子自己的修持經驗!

2015-02-17 20:41:50 補充:
阿含經說:何等是老死?誰老死?

charlie
您是如何看待此問題又如何解釋的呢?

-----

[緣起]本就非實有....沒有真實的生,自然沒有真實的滅 故說[不生亦不滅].

不是說[無生亦無滅]!!

一切都在因緣生滅無常中相續!...因為[影響相續]故,也說不常亦不斷.

[誰]??五蘊身心皆只是一種生滅[現象]的顯現....沒有[我,我所]...無[我]自然無[人].

[生;老死]....一種[持續生滅中暫存現象]的存在,變異與消失又隨緣相續!

釋迦佛舉過[[聚沫]]的例子來說明[色蘊]....就說的非常清楚!!何況其他[受想行識]!
2015-02-15 10:54 am
龍樹菩薩懂不懂緣起法?
誰知道呢,有本事去問他!

若大智度論是龍樹所著無誤
則龍樹是不懂因緣法丶緣起法的
因為與經說不合

2015-02-15 07:27:40 補充:
把六根五蘊當會動 根本是笨蛋!!

覆:諸法不移動,也不會不動。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覆:
不符合經說法教
諸法從「緣起」,而不是依「藏識」起

2015-02-15 07:32:31 補充:
自性本空

自性還是從「緣起」

當前緣起的自性,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2015-02-15 5:42 am
那是印順之邪說,有一個面向觀察,並非如此!

只有一個!


收錄日期: 2021-04-15 18:18: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214000010KK033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