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關佛教酒戒以及濃度在0.5%以下的問題

2015-02-11 11:31 pm
許多 "素食" 食品期實都有發酵的過程
好比說味增、麵麴, 甚至國外進口的薑汁啤酒
既然有發酵的過程, 那麼就會產生酒精
但是上述的產品似乎都是在濃度 0.5% 以下
有些在這標準以下的就沒有標榜酒精濃度了

我知道味增很多素食者在食用
因此我想問: 在佛教五戒的酒戒當中
只要是酒精濃度含量在 0.5%以下的食品
食用的話就不算破戒嗎?! 謝謝了~

雖然在一本佛教雜誌 <香光莊嚴> 的第106期裡的文章 "醉最難防,滴酒不沾:不飲酒"題到這一段:

「如素食者常食用的味噌、紅糟、紅麴、豆瓣醬、豆腐乳等,會自然發酵而產生酒精。又比如做菜時,放一點酒調味。食品中少量的酒精,只要不醉人,沒有酒色、酒香、酒味,是可以的。目前台灣的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容許市售素食食品的酒精成分,含量在0.5%以下。」

但還是想再確定一下!

回答 (11)

2015-02-12 4:51 am
✔ 最佳答案
一、佛教戒律,有性戒,有遮戒。
1.性戒:損人不利己,在性質上純屬惡的,為性戒,殺、盜、淫、妄屬之。
2.遮戒:在性質上不會傷害他人,但可能傷害自身身心,或引起別人批評的。諸如飲酒本身在性質上很難判斷是善是惡。在寒冬時小酌一下能促進血循環,不過過量飲酒,可能導致酒後亂性,胡作非為。為了防止飲酒後所衍生的問題,因此禁止教徒們飲酒。遮是禁止的意思。
二、有關破戒的問題
一旦受了戒,除犯嚴重的性戒,如殺人等才有所謂的破戒問題,飲酒,因是遮戒,因此只有犯戒並無所謂的破戒問題。此外,如果遇到如生病等特殊情事,符合開源的規範,也不算犯戒。
三、所謂的酒,必須具足酒味、酒香才算,如果已經揮發掉了的,就不算。
2015-02-15 8:44 am
參考看 看他的答案
TS777.CC
2015-02-13 5:05 pm
酒是遮戒,重點是喝酒多了會亂性,會造成殺、盜、淫、妄,這四戒,所以不只喝酒,包括含有麻醉人性的毒品都屬於酒戒。它既然屬於遮戒,並不是全然禁止,比如中藥許多要加入酒做為藥引,那是許可的。坐月子吃得月子餐都有加酒,一定要把酒精煮得完全揮發,(喝酒餵乳,會傷孩子的肝、腎),只要酒精揮發完全,是沒有問題的。老年人冬天天氣冷,睡前喝一小杯酒通氣活血,也是允許的。做菜時加一點酒調味,也無妨,不會亂性的。
2015-02-13 7:06 am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2015-02-12 3:15 pm
有關佛教酒戒是遮戒。不要因為喝酒亂性而毀壞戒律。

樓主所提有一點要盡量避免,那就是比如做菜時,放一點酒調味。

有待斟酌的是:食品中少量的酒精,只要不醉人,沒有酒色、酒香、酒味,是可以的。

///



///


佛所遮止的,無關於心性的好壞,但是 佛陀有特別的指定,而這個戒是外道所不施設的,但是 佛陀有特別指定不可以犯,這就叫作遮重。這個遮重,在五戒當中只有一個,就是酒戒:賣酒、釀酒、開設酒廠、酒廊、酒店,這些都是屬於遮重。或者說 佛陀在經本當中有開示:不可以為因緣不成熟的人,對於因果還不信受的人,就為他開示勝妙的第一義諦法;或者不能善護密意,隨便為人家說明第一義諦法。這也都是 佛陀所遮止的,這些都是屬於遮重。這個遮重雖然無關於心性的缺陷與否,但是這樣作不論是喝酒、賣酒,或者對於因緣不成熟的人隨便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這是不利於眾生的,也會對修行產生重大的遮障。

為什麼會說飲酒是遮重呢?因為一個人一旦喝了酒以後,他的許多戒律就沒有辦法持守了;因為他的意識心,已經沒有辦法產生非常明覺的判斷。那又為什麼說在因緣未成熟的面前,不可以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因為這樣的人信力還沒有具足,他沒有接受到大乘了義正法的法義時,他還不會謗法;但是由於他的信力不足,你隨便跟他說大乘了義正法,他本來沒有謗法的因緣,結果因為這樣子而產生了謗法的因緣,或者因為這樣而不信受大乘法,或者成為一闡提的人;所以這樣不但對他沒有幫助,反而害了他,所以這也是屬於遮罪。在經典當中,遮罪的罪,雖然不一定是外道所制的,但是只要是 佛陀所制,那麼去違犯了那還是屬於重罪。

詳細,請恭閱:

正覺教團弘揚「如來藏正法」|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性重與遮重 ─菩薩正行(二)第66集

菩薩正行(二)第66集
由 正珍老師開示:性重與遮重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菩薩正行》系列,今天要談的題目是:五戒的性重與遮重。

佛陀開示:【罪有二種:一者性重、二者遮重。是二種罪,復有輕重。或有人能重罪作輕,輕罪作重;如央掘魔受於世戒,伊羅缽龍受於義戒。央掘魔羅破於性重,不得重罪;伊羅缽龍壞於遮制,而得重罪。是故有人重罪作輕,輕罪作重;是故不應以戒同故,得果亦同。】(《優婆塞戒經》卷六)世尊這一段話是說:罪有兩種,一種是戒罪、一種是性罪。但是戒罪又分成性重和遮重。性重的意思是說:一個罪如果犯了,是牽涉到心性上嚴重的瑕疵、缺陷,就叫作性重。第二種是 佛所遮止的,無關於心性的好壞,但是 佛陀有特別的指定,而這個戒是外道所不施設的,但是 佛陀有特別指定不可以犯,這就叫作遮重。這個遮重,在五戒當中只有一個,就是酒戒:賣酒、釀酒、開設酒廠、酒廊、酒店,這些都是屬於遮重。或者說 佛陀在經本當中有開示:不可以為因緣不成熟的人,對於因果還不信受的人,就為他開示勝妙的第一義諦法;或者不能善護密意,隨便為人家說明第一義諦法。這也都是 佛陀所遮止的,這些都是屬於遮重。這個遮重雖然無關於心性的缺陷與否,但是這樣作不論是喝酒、賣酒,或者對於因緣不成熟的人隨便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這是不利於眾生的,也會對修行產生重大的遮障。

為什麼會說飲酒是遮重呢?因為一個人一旦喝了酒以後,他的許多戒律就沒有辦法持守了;因為他的意識心,已經沒有辦法產生非常明覺的判斷。那又為什麼說在因緣未成熟的面前,不可以為他說大乘了義正法?因為這樣的人信力還沒有具足,他沒有接受到大乘了義正法的法義時,他還不會謗法;但是由於他的信力不足,你隨便跟他說大乘了義正法,他本來沒有謗法的因緣,結果因為這樣子而產生了謗法的因緣,或者因為這樣而不信受大乘法,或者成為一闡提的人;所以這樣不但對他沒有幫助,反而害了他,所以這也是屬於遮罪。在經典當中,遮罪的罪,雖然不一定是外道所制的,但是只要是 佛陀所制,那麼去違犯了那還是屬於重罪。

另外要說,有一些戒律我們不能從表相上來去看它,佛教的戒律和外道的戒律也許表相上看起來是相同,例如不殺戒,但是內涵卻有很大的不同。所以 佛陀以央掘魔羅來作例子,央掘魔羅他所受的戒是外道戒,但是他殺了許多人,卻不是佛法當中的重戒,因為 佛的戒跟外道是不同的。央掘魔羅這件事情,在《央掘魔羅經》當中有記載著:...

請續恭閱:

性重與遮重 ─菩薩正行(二)第66集





如尚有問題未決,建議是請樓主您、網友您當一心恭敬請示非常慈悲非常有智慧的正覺 親教師菩薩開示解說!(註:由於都是義工菩薩,所以請在共修時間洽詢,大致是周一至周五每晚約6點到9點。)

正覺各地講堂:請上網查察 佛教正覺同修會全球資訊網

正覺教團-正覺各地講堂

2015-02-12 07:16:37 補充:
修學佛法第一要件:親近善知識

菩提妙果不難成,真善知識實難遇。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2015-02-12 8:24 am
個人愚見如下

題主所提資料如下
http://enlight.lib.ntu.edu.tw/FULLTEXT/JR-BJ093/bj093388171.pdf

佛教的「酒」的定義,不同於現代的含酒精成分多寡。

1.具有酒色、酒香、酒味。此是指外相去評估。
2.飲之能令人迷醉,心動放逸者。此是指內在的作用。

《大智度論》〉:「如是等能令人心動放逸,是名為酒。」

而以令人迷醉,心動放逸者,是不飲酒主要的心戒。

是故,現代就有人主張如毒品、迷幻藥..屬於廣義的不飲酒。

另因台灣佛教傳統認知,宜由僧人講解戒律,
此處尚望題主自行找出家人尋解為恰當。

2015-02-12 10:28:01 補充:
令人迷醉,心動放逸者,是不飲酒主要的心戒之補充

個人愚見(2)如下

1.自飲酒是放逸,令他飲酒是違反菩薩道精神。

在家菩薩賣酒販毒是重戒,乃違反菩薩道精神,違反希望發人智慧,使人身心健康走向菩提道。

自飲酒輕戒:耽樂飲酒戒--此戒制意是為要使人有清明的身心,長養一切善法,故不僅是酒,一切易使人喪失心智的食品都在遮止之列,不可耽著飲酒。

2.又<香光莊嚴>佛教雜誌,屬香光寺香光尼僧團。
由志在推動傳戒制度之尼僧團所推出文刊,涉及戒律,應屬正信佛教,理應信之。
2015-02-12 7:15 am
有關戒律的問題,還是以親近的僧、僧團的解釋為宜。

但是,若以個人所學習的傳承而言:


不飲酒戒的規範,不是依照酒精濃度當標準的。


觸犯不飲酒戒,要具備三個條件,才算夠成觸犯,

1. 知道那是酒 (穀物、水果、花卉等釀的酒,等等酒品都算)

2. 使用者生起想要讓自己迷醉、想要消遣的心

3. 確實飲用了。

那麼,哪些狀況底下,不構成犯戒呢?

1. 不知道那是酒品 。

2. 飲用有酒色、酒香、酒味的飲料,但卻不是酒的飲品。(如: 蘇打、醋等)

3. 爲了治病須要,而使用混合有少量酒的藥品。

2015-02-11 23:16:04 補充:
4. 為了調味之故,因而加入一點點的酒於肉湯、食物等之中。

(註: 如果加入太多比例的酒,而讓飲品,具有酒色、酒香、酒味的話,喝了則犯此戒。)

5. 瘋狂者。

6. 心亂者。


小結 :

依照題主朋友的提問,素料之中,因調味之故、又不含酒色、酒香、酒味的情況下,

是 "不違犯" 離飲酒戒的。
2015-02-12 1:27 am
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有果, 很多宗教流傳也是人為,錯誤的,如果你想要得到相

關解答,此高人幫助過很多人,有空可以去看他的代理人網站文章

http://www.元始天尊正本尊.tw ,或至各大書局,

網路商城購買受到此高人幫助的作者所寫的書(別被假神鬼呼嚨ㄋ!) 相信可以

得到你要的解答及相關正確的觀念!! 此高人所傳達的絕對都是事實,可利用官網

留言或專線電話詢問事情,若要留言,請詳見留言須知 其實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

,正心,正念,修心,修口,修行為, 做好人的本分就對ㄋ!!
2015-02-12 1:07 am
不飲酒戒重點在動機是否純正 譬如【賣酒營利】【以酒與女 令醉共婬】【以毒和酒 與怨令飲】【以酒 貪取財物飲食】這些屬【動機不純正】 常食用的味噌 紅糟 紅麴 豆瓣醬 豆腐乳等 自然發酵而產生酒精沒有【酒色酒味】 食用【沒有醉意問題】這就【沒有動機不純正的問題】
2015-02-12 12:58 am
戒律應該是活活潑潑的

以藥石想 , 療飢餓病 , 不醉人 , 不以酒想, 不刻意貪味 ......

.


收錄日期: 2021-04-15 18:12:4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211000016KK0276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