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a/15a01/15a0101.htm
平王東遷與東周開始
鎬京陷落、幽王被殺後,原來被廢的太子宜臼,在外祖父申侯及部分諸侯的支持下,終於登上了國王寶座。他就是周平王。當時鎬京經歷戰火的洗劫,宮室殘破,王畿荒蕪,一時不易恢復,加上犬戎仍散居鎬京附近,對周室構成嚴重威脅,因此平王只好在晉、鄭、衛、秦等諸侯擁衛下,將首都遷至東都洛邑。因洛邑在鎬京的東面,所以歷史上把此後的周朝稱東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以別於從前定都鎬京的西周。
自平王東遷,周朝王室的地位一落千丈,「天下共主」已徒具虛名,由此歷史也開始了一個列國紛爭的大動盪、大分裂時期。東周實際上包括了前後兩個大的歷史階段:前段叫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前403年),因孔子改編的魯史《春秋》而得名,其特點是天下權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諸侯;後段叫戰國時期(公元前403年-前221年),因西漢劉向所編《戰國策》一書而得名,其特點是權力重心繼續下移,由諸侯而卿大夫而士,布衣即平民階層興起。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b/15b01/15b0101.htm
春秋五霸相爭
春秋時代政局的突出現象,是霸政的形成。由於周室王權日趨式微,各諸侯國內則篡弒迭生,外則互相兼併,加上夷蠻、戎狄等異族時常侵擾中原,全國局勢非常紊亂。一些勢力強大的諸侯,不僅想吞併小國,而且想取代天子的地位;但在列國競爭之下,一時無法君臨全國,只能爭得「霸主」的地位,「挾天子以令諸侯」。春秋初年,大小諸侯國見於經傳者有一百七十多國,但其中會盟、征伐事蹟之彰彰可考者,不外齊、魯、楚、秦、晉、宋、衛、燕、陳、曹、蔡、鄭、吳、越等十數國。在春秋前期與中期,先後參與爭霸的著名諸侯有五個,即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史稱「春秋五霸」。
五霸之中,齊桓公首倡「尊王攘夷」,曾在召陵等地多次主持諸侯盟會,阻止南方楚國對中原的進侵。他死後,宋襄公圖謀稱霸,但在泓水之戰被楚國所敗而不成。不久,晉文公於城濮之戰大敗楚軍,成為繼齊桓公之後的著名霸主。當時西方秦穆公也想參加中原角逐,但受晉國阻止,只好向西發展。到了春秋後期,楚莊王終於在邲之戰擊敗晉軍,一度成為霸主。此後一段時間,晉、楚兩國互有勝負,各霸一方。
http://www.china10k.com/trad/history/1/15/15d/15d01/15d0101.htm
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
春秋末年,霸政局面近於尾聲,中國逐漸進入一個新的時期,即七雄競爭的戰國時代。本來春秋初年之大小諸侯國有一百數十個,後經不斷兼併,小國漸被消滅。戰國初期,大小國家只餘下二十來個,其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最為強大,號稱「戰國七雄」。燕、楚、秦是春秋舊國,韓、趙、魏則由瓜分晉國而形成,齊國之國名依舊但國君卻已易姓為田。「三家分晉」與「田氏代齊」,正是由春秋進入戰國時,政治權力重心從諸侯下移到卿大夫的典型表現。
晉國本是春秋時代之強國,長期稱霸於中原。但至春秋末年,其政權逐漸操於卿大夫之手。晉國之卿原有十餘族,到公元前458年,只餘下智、趙、韓、魏四家,而智氏獨擅朝政。公元前453年,韓、趙與魏聯合起來攻滅智氏,三分其地。從此晉君成了韓、趙、魏三家之傀儡。到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賜趙、韓、魏皆命為諸侯」,韓、趙、魏三國正式形成。
齊國原係周室分給功臣姜尚之封邑,在桓公時曾盛極於一時。到了春秋、戰國之交,姜氏之國亦大權旁落,漸為卿大夫田氏所控。公元前386年,周室冊命田和為侯,過了幾年齊康公卒,姜氏遂絕其祀,齊國全部為田氏所統治。史稱「田氏代齊」,因僅國君易姓,國名未變,故戰國時代之齊國往往被稱為「田齊」。
韓、趙、魏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使春秋末期大夫專政奪權的局勢發展到一個高峰,而他們的「篡逆」居然被周天子所承認,說明封建秩序及其觀念已蕩然無存。因此我們將公元前403年的三家分晉作為戰國時代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