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的生命週期

2015-01-28 3:04 am
蟑螂from pupa to adult need how long?
(also from egg to adult)

回答 (4)

2015-01-28 9:47 pm
✔ 最佳答案
蟑螂其卵在卵莢內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來;

蟑螂要長大就必須要脫皮, 一齡若蟲大概1至2星期後再行第二次脫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脫皮以後,就可以看見翅芽,但要達到性成熟之成蟲階段,平均德國蟑螂都要經過6-7次脫皮。而美國蟑螂則要脫皮10-12次才行。
參考: 李家恆
2015-02-02 2:33 am
蟑螂的生命周期分為三個階段:卵、若蟲和成蟲。

蟑螂的繁殖能力很強 , 一隻雌性蟑螂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萬隻後代。

雌雄蟑螂交配後,雌蟑螂的尾端便長出一個形如豆狀。

蟑螂的卵在卵鞘內孵化,大約需要15天的時間。

蟑螂的生長、蛻皮通常在兩個月內完成
參考: me
2015-02-02 2:21 am
在食物及水分充足之下,蟑螂壽命依種類不同,最短90天,最長365天。



在台灣常見的本地品種:



1、美洲蟑螂 (Periplaneta americana)

‧壽命: 450日

‧在溫暖和潤濕的地方發現,例如廚房、溝渠、排污孔



2、 澳洲蟑螂(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 壽命: 4-6個月

‧ 在較乾爽的地 方 發現,例如:廚櫃、貯物室



3、德國小蟑螂(Blattella germanica)

‧ 壽命: 150日

‧ 常見於廚房內




1、蟑螂在地球上生存已經超過三億五千萬年。

2、蟑螂耐飢性極強,兩個多月不喝水仍能存活。

3、蟑螂在沒有頭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存活一周, 且是因為沒有頭喝水被渴死的。

4、沒食物可吃時比吃飽活更久



蟑螂的存活時間很長,更曾發現蟑螂於毀去其頸部後仍可能存活八天時間。雌性每次能產下一個內有多至三十枚的幼卵卵殼。她們有一種特別的習性: 當雌性快要死時,就會把卵產下,以求留下後代不至全族滅亡。蟑螂的生命週期: 德國蟑螂生存期為 6 - 9 個月,而美國蟑螂生存期可達 24 - 30 個月。台灣約有75種,常見的室內蟑螂是美洲蟑螂(最常見的大蟑螂)、澳洲蟑螂、德國蟑螂、家蟑螂等, 以美洲蟑螂為例,牠的雌蟲可以存活一年多,一生中可以產下五、六百粒卵。美洲蟑螂可以只靠消耗體內的養分,三個月不吃東西;同時,也能忍受一個月不喝水。有種蟑螂在48小時的冷凍後,還能存活!這麼堅韌的生命力,大概是牠可以在地球生存四億年的原因!
2015-01-28 6:13 am
生態[編輯]生活週期[編輯]蟑螂是繁殖力很強的動物,一對德國蟑螂一年可繁殖成為十萬隻後代。平常其卵在卵莢內需要15天才能孵化出來,剛剛孵化的蟑螂是乳白色(某些種類蟑螂剛孵化出來時的幼蟲則是透明或半透明的)的無翅若蟲。若蟲取食不久,因昆蟲是外骨骼的動物,要長大就必須要脫皮,一齡若蟲大概1至2星期後再行第二次脫皮,等到第3次或者4次脫皮以後,就可以看見翅芽,但要達到性成熟之成蟲階段,平均德國蟑螂都要經過6-7次脫皮。而美國蟑螂則要脫皮10-12次才行。蟑螂的生長、脫皮次數和氣候因數、食物的獲得,有着密切的關係,一般德國蟑螂可在2-3個月內完成生活週期,是屬於不完全變態或稱漸進變態的昆蟲。存活力[編輯]昆蟲學家發現12種蟑螂可以靠漿糊活一個星期,美國蟑螂光喝水可以活一個月,若什麼都沒有可以活三個星期[12]。另外,蟑螂亦可以閉氣達45分鐘。亦可以減慢心跳,降低新陳代謝以延長生命。雖然蟑螂比起其他脊椎類生物有較高的抗輻射性,輻射致命劑量比人類高出6至15倍不等,然而果蠅的抗輻射性比蟑螂更加高。[13]蟑螂的高抗輻射性相信是與細胞週期有關。輻射在細胞分裂的時候會造成較大的傷害。蟑螂只會在蛻皮的時候進行細胞分裂,而一個星期之內最多只蛻皮一次。蛻皮大概需要48小時完成。期間若有輻射侵襲,蟑螂的細胞將會受到影響。但並非所有蟑螂皆於同一時間蛻皮,即是說可能有部分蟑螂不受輻射影響。即使蟑螂在蛻皮的時候遭受輻射塵的侵襲,生存率仍然比人類高出很多。科學家利用肢解的蟑螂身體及頭部進行過很多實驗,以探討一些嚴肅的議題。例如,蟑螂頭部有控制成熟的腺體,少了頭的身體就不再受到此類激素的影響,這個發現有助於昆蟲變態與繁殖現象的研究;而少了身體的頭部,則說明昆蟲的神經元如何發揮功能。蟑螂是一種變溫動物,也就是俗稱的冷血動物。因此不必耗費能量來維持體溫,需要的食物量比人類少很多。美國麻州大學阿模斯特分校生理及生化學家康凱爾(Joseph G. Kunkel)說,牠們吃一餐就能存活數週,「只要沒有天敵出現,牠們可以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不移動。」 [14]機械擬態[編輯]蟑螂是一種群體性的動物,現時有機械蟑螂可以影響蟑螂體的活動。神經學家 Greg Gage 與共同創辦人 Tim Marzullo 一同成立 Backyard Brains 開發團隊,致力於研究如何藉由無線電子訊號,刺激蟑螂觸鬚上的神經元,以控制蟑螂的行動。在TED大會發表的演說,他說:「大家都誤解蟑螂了,在神經學的領域裏,蟑螂對小孩而言可是個活生生的教學教材。」透過遠端遙控蟑螂來教導小孩神經學的原理。[15]《ROBOCON 國際中文版》2013年3月號,報道臺灣大學機械所林沛群的仿生機械人實驗室(BioRoLa),主要參考日常生活中的生物「蟑螂」。[16][17]抗藥性[編輯]在人類用化學藥物殺滅之前,植物早就會分泌毒素殺滅害蟲了。有大約5000萬年進化史的蟑螂,擁有較強的進化出抗藥性的能力。德國蟑螂相比於其他類型的蟑螂,它每個卵囊可產生更多的卵、孵化到性成熟的間隔也最短,於是種群數量上升得也最快,突變的類型多,抗藥性形成更快[18];雌性一直攜帶卵夾,有利於卵在卵囊內安全進行胚胎髮育[18];比很多種類的蟑螂體型更小,可以到達小夾縫中[19];即使雌蟲死掉或卵囊提前掉下,在高濕的情況下,卵囊也可存活幾小時以上,並正常孵化出若蟲。要是有水的話,成蟲能在無食物的情況下大約活1個月,但是小若蟲在內就會死去。[18]因此,德國蟑螂是對人類危害、抗藥性最強的蟑螂物種[18]。一般來說不可能將蟑螂一次性殺滅,只能將其危害程度降低。[18]中國各地長期使用具有廣譜殺蟲性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不少德國蟑螂對該類藥已經產生了抗性。所以應該慎用此種殺蟲劑。[20]

http://zh.wikipedia.org/zh-hk/%E8%9F%91%E8%9E%82


收錄日期: 2021-04-15 18:10: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50127000051KK0006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