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經典教義解讀不是只有一家之言,一段經文可能會因為立場不同,而能解釋成不同觀點。當然有些學者或是牧師會認為「這弟兄」一定要是信主之人,但是我個人是傾向支持「這弟兄」不侷限任何身分,不管是基督徒還是非基督徒,都可以是最小弟兄。如果還眼光狹隘到認為基督只解救基督徒,私以為這是很偏頗的。
神的愛是無所不在的,舊約聖經上的神原本只垂憐猶太人,自從耶穌降臨後,將這份愛擴及到全世界,不分任何人。聖徒保羅早年是帶頭追捕基督徒的判教份子,當他體會到耶穌的無垠的愛之後,他洗心革面,反而成為基督教創始初期最有貢獻的導師和推廣者。儘管他之前是異端,但是神不只愛善人,不只愛基督徒,同時也愛惡人、罪人,也愛所有反基督教的人,所以當保羅彌留之際,仍念念有詞的說:「誰能使我與神的愛隔絕...」(羅馬書第八章:35節)
我很喜歡俄羅斯大文豪托爾斯泰寫的一個小故事:鞋匠馬丁,這個故事簡潔有力的闡述了馬太福音25章40節這段經文的內涵。很久很久以前,在馬賽城內有一間小鞋店,鞋匠馬丁望著窗外皚皚的白雪,今晚正是平安夜,馬丁正獨自一人胡思亂想,他想到了聖誕節的主角耶穌:「假如明天是第一個聖誕,耶穌今夜就會降生在馬賽城,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會送給祂一雙精美的小皮鞋。」說著,馬丁從鞋架上取了一對小皮鞋,用手擦拭鞋子上的灰塵,禁不住又自言自語:「我真傻,主耶穌怎麼會要我的小禮物呢?」
馬丁熄了燈就寢,在半夢半醒之際,他婉若聽見耶穌說:「馬丁,馬丁,你很想見我嗎?明天我會到你鞋店的窗口來拜訪你。」鞋匠馬丁一早起來,回頭想了一想昨晚的夢,就把店裡上下打掃乾淨,又煮了熱咖啡,準備迎接耶穌的到來。上午耶穌還沒來,不過有個可憐的清道夫,手拿掃把,在寒風中凍僵了身子,在風雪之中仍奮力的揮動掃帚,馬丁立馬招呼他進鞋店,坐在火爐前烤烤火,喝杯熱咖啡,暖暖身子。
下午耶穌也未出現,倒是窗外經過一個窮寡婦,背著一個小孩,婦人臉色蒼白,小孩也凍得滿臉通紅,兩人身體因為穿的布料很單薄,身體都凍得不停的顫抖,馬丁看到這個景貌,馬上邀請他們進來,招待他們飲食和熱水,贈送他們衣服,又把那雙準備送給耶穌作禮物的小皮鞋,穿在小孩腳上,當作聖誕禮物送給他們。
當天馬丁就寢前,耶穌仍然尚未來訪。「果然只是一個夢,看來耶穌是不會來了。」馬丁自言自語,表現出有點失望的樣子,隨即就入睡。就在馬丁睡著之後,鞋店的窗口忽然閃亮起來,玻璃窗上顯現出清道夫、窮寡婦和小女孩的臉,他們微笑說:「馬丁,我已經來訪過了。」
不只是這個寓言,真實世界中也有許多人也身體力行著「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這個準則。德蕾莎修女在印度成立了一個安寧照護病房,將許多流落街頭,寒病交接的小孩子收容進這個垂死之家,很多人其實都已經沒有救了,但德蕾莎修女和他的團隊仍然在他們死前給他們安妥的照顧和治療,讓他們在死前能得到早已失去的尊嚴,讓許多人至少不是帶著恨,而是擁抱著愛離開人世。
我想那群印度難民孩童不太可能都是信主之人,不管他們信不信主,至少他們能感受的到愛,因為愛是無遠弗屆,超越語言,超越種族,超越國籍的,而「愛」正是聖經給我們最大的教導。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