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所謂正念
〈一〉.簡單的說,是覺知當下的能力,換言之,就是「活在當下」的工夫。有了正念,我們的心才不會隨著外境,到處飄散,也才不會被煩惱牽著鼻子走。
〈二〉佛典所謂的「正念」,.將重點放在身、受、心、法四念處上,亦即現在心理學上所謂的「覺察」,其範圍包括我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及週遭環境。
正念一詞,原始佛典中到處可見,有八正道的「正念」,五根中的「念」根,還有單獨出現的「正念」,不勝枚舉,有關正念的意涵,其相關經文如次:
1.中阿含189經〈大正藏第1冊p.736〉:「云何正念?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受〉、心、法如法,是謂正念。」這是一種內觀的工夫,觀察的對象僅限於自身。
2.雑阿含1028經〈大正藏第2冊p.268b〉:「云何為正念?謂比丘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外身身觀念處、內外身身觀念處,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調伏世間貪憂,是名比丘正憶念。」這種觀察,其對象不僅自身而已,尚擴展至外界的環境及自身與環境之互動關係了。
二、有關培養正念,亦即修行四念處的方法,細節相當多,中阿含念處經中有詳細記載,以下簡要說明:
〈一〉修習身念處的途徑,依經文所列,計有正知〈對於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了然於心〉、隨息念、界分別觀、不淨觀、九想觀、光明想等,修行者較普遍採用的為隨息念、正知、界分別觀。
〈二〉受念處:是觀察自己身體的苦、樂、不苦不樂等感受。
〈三〉心念處:觀察自己內心升起念頭為貪心、無貪心等
〈四〉法念處:法念處的內容相當廣,計有五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等。
三、四念處〈內觀或正念〉的修習,並不困難,不過眉角不少,最好能到有指導老師的道場練習,一則有人引導,才不會盲修瞎練,二則可免於怠惰。台灣目前北中南都有內觀道場:
1.桃園大溪林崇安老師的內關中心。
2.后里新社的內關中心
3.其他尚有個別寺院舉辦的內觀〈四念處/正念〉活動。資訊可上網搜尋,最好能選擇解行並重的道場,幫助較大。
四、修習正念,即修習戒定慧三學,其中即目標在於體悟四諦、十二因緣等,証得無常苦空非我的宇宙真理,斷除煩惱,故可導向解脫。
五、所謂「內身身觀念住」,這句經文有多種翻譯,如上述中阿含,譯文為:「觀內身如身」,其原意是:「依循著身體觀察,將心安住在自身上。」。內身,指修行者自身而言,例如隨息念將心安住在呼吸上觀察,又如行禪時將心安住在腳的動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