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生滅的無常與剎那生滅的無常..有何不同?

2014-12-24 7:19 pm
如題:

因緣生滅的無常與剎那生滅的無常..有何不同?

雖然..生滅無常,剎那生滅變化...
但釋迦佛說[因緣生滅無常]...
同樣是因為無常而以現象顯現...但如何分別其差異?

又集起即是滅盡...是說明正念相續無間還是說明一切法只有[生滅沒有住]??


此題在下無能參與討論..
願善知識作深切開導...以解心中疑惑 不勝感激!!

回答 (21)

2014-12-28 1:26 am
✔ 最佳答案
至誠隨喜讚歎(charlie)善德慈悲開此好題,感恩。

有人把剎那生滅的無常~誤植~在因緣生滅的無常法義

的教說上,但是又何奈(崔苔菁),只能靜待時節因緣了。


因緣生滅的無常與剎那生滅的無常..有何不同?

因緣生滅的無常~~~當下的根境識之變異~~~。

剎那生滅的無常~~~無需根境即可天馬行空~~~。


又集起即是滅盡...是說明正念相續無間還是說明一切法只有[生滅沒有住]??

集起即是滅盡~~~集起即是>>變異<<更貼切教說~~~。

只有[生滅沒有住]??~~~當然有住,變異的過程中即是住(方便說)~~~。

淺見僅參考,祝福大家身體安康,幸福如意。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6 00:28:52 補充:
至誠隨喜讚歎(charlie),(殘天),(原來人),(星洲炒米最好吃),(老番顛)

五位善德慈悲又有耐心之善知識耶,感恩。

祝福大家身體安康,幸福如意。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6 13:54:41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

對於(金剛經)這種了義的經典都否決的人,我只能對她靜待時節因緣了

,還有什麼可說的呢?,況且已事不過三。


只有[生滅沒有住]??~~~當然有住,變異的過程中即是住(方便說)~~~。

那麼依真實說該如何說呢?還請橙朋友賜教,感謝。

~~~請您從一對戀人的開始相戀到分手為止~~~您自行觀照吧,偶好累喔,

祝福大家身體安康,幸福如意。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6 14:28:56 補充:
補充意見113之文

只有[生滅沒有住]??~~~當然有住,變異的過程中即是住(方便說)~~~。

那麼依真實說該如何說呢?還請橙朋友賜教,感謝。

~~~請您從一對戀人的開始相戀到分手為止~~~您自行觀照吧,偶好累喔,

~~~~~~~~~

時間性的形容詞又出現了何時能不受時間的束縛呢!!~~~如果(Current)

大德您又要說此句,那末學不得不請教您,>>>您現在有在呼吸嗎?,還是

不在此度空間呢?<<<。


~~~離開假相無法窺見實相,佛法不離世間覺~~~

2014-12-27 15:31:13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請教(Current)大德您所認可的>>因緣法<<為何???

請教(Current)大德您所認可的>>緣起法<<為何???,感恩。

祝福大家身體安康,幸福如意。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7 15:57:30 補充:
集起也好生起也罷~~~都是慢慢的在發生影響中運行~~~亦可假名為住。

敗壞也好滅盡也罷~~~都是慢慢的在發生影響中運行~~~亦可假名為住。

))依義不依語(字)((,太重要了。以下之文轉接回答區。

2014-12-27 17:26:23 補充:
版主大德法安,集起也好生起也罷~~~都是需要時間之元素才能支撐它的後續作用~~~亦可假名為過程(住)。敗壞也好滅盡也罷~~~都是需要時間之元素才能延續它的前面流程~~~亦可假名為過程(住)。剎那生也好,剎那滅也罷~~~這是屬心識的範疇,肉眼並不得見之,要論述阿含亦要瞭知無此教說,所以末學才會說有人把剎那生滅的無常~誤植~在因緣生滅的無常法義的教說上。。再來的以下之論述充滿了矛盾,願我佛慈悲。~~~~~~~~~~~朋友只看到木瓜如實的呈現在現前卻看不見木瓜正在遷變敗壞的滅盡~~~遷變中難道沒有時間元素的存在嗎?~~~。
說[生起即是滅盡].故在下說[[不用觀了]].
回:不用觀就看不到五陰正在變異、敗壞、滅盡就在當前、當下,不斷不停的遷變敗壞的滅盡。而不是等到斷氣沒命了,才叫做敗壞的滅盡。~~~就在當前、當下,不斷不停的遷變而不是等到斷氣沒命了>>這不就是慢慢的在發生影響中運行嗎?,亦可假名為住<<~~~。
觀生滅,就是於五陰觀集與滅,而不是觀五陰的剎那生、剎那滅。五陰即在當前是不斷的生起五陰亦即在當前不斷的滅盡~~~此句不就矛盾嗎,把剎那生滅的無常~誤植~在因緣生滅的無常法義的教說上~~~。
伸手去拿眼前的木瓜並吃了它吃到的木瓜,並非之前看到的那同一顆木瓜~~~~把剎那生滅的無常~誤植~在因緣生滅的無常法義的教說上~~~。>>>>>>>>>>某人雖然很有熱忱心的教說某法,末學也至誠敬重她的熱忱心,但是阿含的教說不同別法,若無證量上,能量上(氣場),法義上等等的修為時,所說的阿含法義就會變成~事倍功半~的憾事耶,此法是當下橫面向的驅動而不是縱面向的,以下末學粗說引申~~~~不管是生起或集起,它的實質(體)是變異的乃至於滅盡,這是環環相扣的不能分開,從變異當中慢慢的至滅盡這就是~住(方便說)~但是這個過程及說法不能拿來套用在相(色)上,因為若是以套用在相(色)上的這種教說時,不但無法顯現法義,更讓人錯解~~~~。結論如下>>>在用比喻法時盡量能貼近教說之義,盡可能講清楚一點,尤其是這種觀照的法門,例如現在當下一個人的呼吸,怎麼能膚淺的說上一秒的你跟下一秒的你不同(某人說詞),既然要講就講仔細才不會誤了眾生呀,如果講說在當前的你(相上)雖然察覺不出來有何不一樣但是實質上(體)已經有了變化,何以故??,舊的細胞死了一些,多了些新細胞,老化的現象等等論述是否會好一點呢?<<<~~~。淺見僅參考,祝福大家身體安康,幸福如意。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7 17:44:27 補充:
~~~利根器者講(五蘊)即可悟道~~~。~~~中根者講(十二處)即可悟道~~~

~~~下根者講(十八界)即可悟道~~~。不管任何根器,無間道也好,人間道也罷

就是不能亂起把套,此度空間亦如是,至誠頂禮感恩((世尊))慈悲示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12-26 2:56 am
大家好 !

佛陀拈花微笑示眾,可推論[道]只能心悟,但不可言說,佛陀應機而演說的為[方便法],身為佛弟子若贊同佛陀所說的法,即可了義佛經,那就在世間用心實踐佛陀的教法,請多多指教。
2014-12-27 7:28 pm
剎那生滅的無常,是指眼、耳、…意識是剎那生滅,不斷先後變異,非恒常不變。眼等識的了別作用,必須是剎那剎那不斷生滅變異,才有作用。就是必須像拍攝電影一般,將底片以等速移動到鏡頭位置感光,一格連接一格,不斷以後格底片替換前格底片,才能拍攝成電影。但因其生滅輪替極為快速,於一剎那中有九百次生滅變易,故吾人不能察覺其生滅變易,誤以為是恒而不變動。例如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時,覺得自己的心如如不動了, 其實自心還是在剎那生滅變易中; 只是所了知的定境法塵境界幾乎沒有變化而已。這是唯識種智範圍的法,當然還有不少細節,只有大真善知識能為學人開示; 大家略知此事,俾能與因緣所生法的緣起性空無常性,作一分辨即可。
2014-12-26 4:59 pm
只要有變動..就一定有轉折點. 生滅無可否認的就是一種變動!

有轉折點就一定有[住]!.

此住是[因緣住]不只是[剎那住]而已...因為沒有時間的束縛!!

如此才是真的依於因緣法而說!

2014-12-26 09:13:50 補充:
只要有變動..就一定有轉折點. 生滅無可否認的就是一種變動!


回答---->有變動,不停不斷的在變動,但沒有轉折點
-----

這是強辭奪理.....沒有意義的回答!!

因為

不停不斷的變動...就是有不停不斷的轉折點產生!!

因緣變化 不只是剎那變化那麼簡單而已!!

因緣變化才是真的不受[[時間]]所束縛....!!

2014-12-26 09:14:57 補充:
[[集起]]非只是[[生起]]的意義而已!!

請了解佛法[[集起]]的意義!!

2014-12-26 09:59:04 補充:
生起即是滅盡....就不需[緣起法]的產生!

緣起法離時間束縛...並不是依於[一切法生即是滅]而說.

經典說[集起即是滅盡]...是說明正念止觀中離[我執]而觀...

至於所問...

一、觀生滅到底要如何觀嗎?
二、如何的觀,才與十二因緣法相應?
三、如何的觀,才與四聖諦相應?
四、觀五陰是剎那生剎那滅,又與四聖諦有何關聯嗎?

實修中依般若而有不同的體證. 如理作意正念正知的觀察而已.

[體證]中不會去探討以上的問題[因為流於概念知識]而已!

Current先學在止觀中...看不到[住]的存在嗎??

[生即是滅]...也不用觀了!

2014-12-27 15:22:10 補充:
搜尋 CBETA 是查不到有經文說[[集起即是滅盡]].

更不用說將[集起即是滅盡]解釋成[生起即是滅盡].

[生起即是滅盡]--->[生即是滅]--->[[生=滅].

這樣的解釋...一定不在緣起法之內! 也一定不是生活中能得到驗證的!!

請CURRENT先學...告訴我們所說[[生即是滅]...出於何處??

若生即是滅...沒有生滅現象的轉折....[生命現象]如何產生?

緣起法的[無常]不是[[生即是滅].

[生起即是滅盡]...C先學的解釋還是無法讓在下接受!
2014-12-25 9:48 pm
三者,是否有記載 直接破除、否定 "住" 的典籍、以資證明沒有住、只有生滅 ?
回:
五陰是緣生之法
五陰是滅盡之法

佛陀有說五陰是緣生,然後住,然後緣滅嗎?

朋友信仰的剎那生滅的說法

不就要改為……
剎那生、住、剎那滅
剎那生、住、剎那滅
剎那生、住、剎那滅
……
……
……

2014-12-25 14:00:35 補充:
見有煙.即知此煙因火而有.~~~~從體起用.
回:
無有固定不變而常在的體可有自我性的起用

煙沒.即知火本無煙.~~~~~即用歸體.本無生
回:
無有固定不變而常在的體可歸

果地覺.是因本具.~~~是謂因果不二.
回:
無有固定不變的因
無有固定不變的本可具
佛法是因緣法、緣生法,非不二法。

2014-12-25 14:00:50 補充:
智者了達<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
回:無有固定不變而常存的心

經云:<知見無知斯為涅槃
回:與廣大經說不合,非佛陀原說,擱置不予參考。

2014-12-25 14:01:06 補充:
凡夫認<知與見是二>故是所知見~~是妄心(意識心)起妄用.故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回:
凡夫不知五陰如何生起,而有無明。
凡夫不如實知苦、集、滅、道,而有無明。
凡夫不知如何於六觸入,如理作意觀因緣,而有無明。

2014-12-25 14:08:59 補充:
或記載...暗示沒有 "住" 的經文?

以上,

星洲想先確定朋友的理路,

還請朋友能直接回覆


苦、集、滅、道

還是…

苦、集、住、滅、道!!

2014-12-25 18:58:04 補充:
二蟲知見朋友

白紙為原來的白紙
黑紙為原來的黑紙

那麼現在把白紙置放一處三個月,三個月後的白紙,是否是那原來的白紙?

現在把黑紙置放三十年,三十年後的黑紙,是否是那原來的黑紙?

今日的二蟲知見朋友(五陰),是否是昨日的二蟲知見(五陰)?

今日的五陰(色受想行識),是否跟昨日的五陰(色受想行識),完全一樣?

2014-12-25 19:03:14 補充:
二蟲知見朋友的眼根,看到這則意見,請問眼根有無改變?

看到這則意見的,視覺覺知器官的覺知經驗有無改變?

看到這則意見,內在精神層面的感受與情緒,有無改變?

朋友大腦中的記憶、思考、思慮、想法,有無改變?

朋友決定回覆或不決定回覆,有無改變?

這則意見是在讀之時,跟讀完之時,這則意見有無改變?

2014-12-25 19:06:34 補充:
可推論[道]只能心悟

無有固定不變而常在常存的心可悟

2014-12-25 19:17:44 補充:
某甲出生是因緣生;死亡是因緣滅!其間因緣就是[某甲在世間的因緣住]!

某甲出生即在遷變敗壞破的滅盡,無有短暫的停留。

我們看到的某甲嬰兒,要抱是抱不到的。

當我們雙手抱到的baby
跟看到的baby是不一樣的
而且是完全不同(baby的五陰已完全改變)
當朋友抱到之時,剛剛看到的baby(五陰)已滅盡
但我們的記憶中,是以為抱到的就是剛剛看見的baby是一樣是同一個。

事實的真相是不一樣,是不同一個baby
因為眼前呈現的baby,是一直在改變中,沒有停止過。

2014-12-25 19:25:34 補充:
眼見某甲baby,產生這個baby的視覺覺知經驗。
(眼根、色境) 相 緣 生   (眼識)

對這個視覺覺知經驗的生起,有所感受與情緒的表現。

對這個視覺覺知經驗的生起,產生記憶、想法。

對這個視覺覺日經驗的生起,會有所行為(例如抱抱或誇讚可愛或健康)

某甲baby的五陰不斷的在集起,亦不斷的在滅盡。
觀察者的五陰亦不斷的在集起,亦不斷的在滅盡。

被觀察者(baby)一直在遷變敗壞的滅盡
觀察者亦一直在遷變敗壞的滅盡
無有被觀察者或觀察者可以維持現狀或保持不變。

2014-12-26 22:44:51 補充:
於是能追朔到前際

依原來人朋友的見解

那麼眼前木瓜的呈現,一定可以追朔到前際,是吧!

2014-12-26 22:46:16 補充:
朋友拿一顆木瓜,擺在眼前。

請問眼前這個木瓜的前際是甚麼?這個木瓜如何而有!如何而來的!

謝謝指教

2014-12-26 22:48:10 補充:
若沒有木瓜沒關係,隨手身邊一個杯子或一支筆也行。

衛生紙也行,衛生紙是家家必有之物品,就觀察衛生紙好了。

請問眼前這張衛生紙的前際是甚麼?如何而有!如何而來的!

謝謝指教

2014-12-26 22:49:34 補充:
佛法要能在生活上實際的運用

也能在現實生活中的事事物物可以得到驗證,才是佛法。

現在請原來人朋友說明,衛生紙的前際是甚麼?

謝謝
2014-12-25 8:26 pm
問者:即今問我者即是.

答者::當下識自本心
=====
這個問題很有趣,可以引生兩個問題~

1.本心是本來就有,還是當下一念?

2.我既無我,何來本心可識?

果地覺=因中學???

知見不立"正知",恐落無始無明而不知,又如何解脫?

2014-12-26 21:11:24 補充:
佛陀是活在當下、當前的覺者
===
每個人都活在當下,這是現實層面,就算不懂佛法的人也是"活在當下"

佛陀更甚於其他人的地方是,他觀察了造成此生的原因、造成投生的原因,於是能追朔到前際(過去),發現了無明、行(愛取有)等是造成此生投生之因

並且依此因的造作而了知其果報(後際),這樣才可能貫通前際、前後際、後際等

如此等緣起,而不生無見、有見等.....

若不知前後際,那麼因緣、因果只剩下空口白話,徒留筆墨遐想

無因論、無作論、斷滅論等皆由此生起
2014-12-25 8:15 pm
以下的論證,是屬於隨筆接續上一題與Current朋友的研論;其重點有三:

一者,生滅之間,是否有 "住" 的存在?

二者,現實的止觀、定慧二學之中,是否能資證 "住" 的事實?

三者,是否有記載 直接破除、否定 "住" 的典籍、以資證明沒有住、只有生滅 ?

Current朋友,

1. 星洲認為 "住" 是可能存在的。

經證 : 中部第111經(或譯為不斷經、逐步經)等。

(律證 : 印象中沒有。 論證 : 朋友一向不採信論教法(註釋書),因此略去。)

就111經中,就禪定中,觀察細膩的名法而說,

2014-12-25 12:16:18 補充:
引證 "就舍利弗 尊者的逐步之法觀 (不斷之法觀)" ,佛陀的說法:

比丘們,這裡,舍利弗從離欲、離不善法後... 他這麼了知:"這些法確實是這樣,不存在後出現,存在後消失。"

(另一個翻譯版本為~ 彼如是了知: "如是此等之諸法,無已而生,有已而了知"。)

小結 :

名法,在升起、滅去之間,有 "住"的現象。雖然此現象極其細微短暫。(剎那,就是形容其短暫)

色法,也是如此。

而名色法,廣攝一切有為法。

朋友,是否贊同? 或是反對? 其原因為何?

或其他說法? (如:置答)

2014-12-25 12:18:27 補充:
2. 止觀對 "住" 的見解

由於星洲遵循的論教法中,對於生住滅的闡釋非常多,但朋友不採論教法。

因此,請教朋友奉行的觀禪,是否有證明沒有 "住" 的說法?

是否有觀禪?

是 "沒有" 住?

還是 觀禪重點不在於 "住" ?

其他?

3. 朋友認可、值得信賴的聖典當中,是否有記載, 關於...

佛陀破斥 "住" 的說法?

或記載...暗示沒有 "住" 的經文?

以上,

星洲想先確定朋友的理路,

還請朋友能直接回覆,

"先不要" 舉證木瓜、黑白紙之類的案例。

2014-12-26 01:10:07 補充:
意見051,Current朋友,

1. 朋友回:無有住的存在。

星洲 : 所以,星洲所舉證的經典,朋友應該是忽視的。


2.朋友回:有住,那就可以擁有(我所)。

星洲 : 住,依然是無我、無我所。 那只是法的自性而已。

朋友的(我所)斷定,是缺乏邏輯的。


3. 朋友回:五陰是緣生之法 五陰是滅盡之法...

星洲 : 星洲已於第一點舉證逐步經。 朋友沒有舉證 "否定住的現象" 的任何經文。

2014-12-26 01:10:45 補充:
4. 意見056,苦、集、住、滅、道!!

星洲 : 朋友是不是應該把 "集諦 VS 集起" 的集; "滅聖諦 VS 滅去" 的滅;

集、滅的用法,朋友認為是一樣的嗎?

中文的翻譯,都是集、滅;但是,意義與用法是相同的嗎?

朋友是否再確定一下?

把"住",置於四聖諦之中,用以反駁;是不適當的。

結論 : (其實,星洲的問題,朋友沒有觸碰到核心,朋友或許以為是文字上的斟酌辯證,其實,不是的。)


1. 經教法。

其實,經教法是定學基礎。逐步經,其實就是教導止、觀的技巧、成就。

朋友,為何不嘗試去學習,學習之後,若為杜撰,再行舉證反駁。

2014-12-26 01:11:21 補充:
2. 論教法。

雖然 "論" 不是 佛陀所說;但是,他是對經典的注釋、對學人的重要引導;

缺乏論教的參考,將容易對經典產生偏見。


3. 止、觀

這是朋友應該致力的方向。

"止、觀",除經典的原則之外,論教、座師的引導,也是必須的。

"止觀",會讓朋友閱讀經典時,經典會告訴你截然不同 "活的" 文字意義。


到此,沒有進一步的問題,

彼此的討論就到此,願朋友早日證悟涅槃、解脫一切煩惱。
2014-12-25 7:40 pm
問者:萬法既皆是因緣合和.那黑紙.白紙是何物?

答者::假名有

問者:五蘊既是無常生滅.那在疊紙的是"誰"呢?

答者:?????那請問"誰"是誰?

問者:即今問我者即是.

答者::當下識自本心
==

學人如在生滅中欲覓尋無常.

如不知""'覓尋'""即是無常..那就落入知見立知為無明本了~~~~在涅槃中覓尋涅槃.

管見

2014-12-25 12:48:28 補充:
1.本心是本來就有,還是當下一念?2.我既無我,何來本心可識?
==
覆"見有煙.即知此煙因火而有.~~~~從體起用.

煙沒.即知火本無煙.~~~~~即用歸體.本無生


果地覺=因中學???
==
覆:果地覺.是因本具.~~~是謂因果不二.

知見不立"正知",恐落無始無明而不知,又如何解脫?
==
覆:知見即已是正知正見.為何要在正知正見上再立正知正見呢?~~那是頭上安頭了

智者了達<正說知見時.知見俱是心..當心即知見.知見即於今>故經云:<知見無知斯為涅槃
凡夫認<知與見是二>故是所知見~~是妄心(意識心)起妄用.故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2014-12-25 10:50 am
生、住、異、滅是因緣而有;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住不是因生、滅而有,而是因、緣而有。

換句話說,有住(無論是幻是真),所以知道有相應的生、滅。

有生(知道生)、知道可能相應的滅,但未必絕對對應一個住、異、滅。

(剩下的知道住、異、滅,然後對應的其他三相也未必絕對。)

個人淺見是,集起歸集起,滅盡歸滅盡(就所知來說);知道歸知道(縱然知道事理的另一面),但事實歸事實。

此外,有些因是未必具有時間性的;就物色觀察到滅;和就主觀五蘊的“苦滅”;兩個滅好像也不能混在一起解釋....雖然觀察者是同一個人,觀察點不同;觀察的主體不一樣。
2014-12-25 7:41 am
因緣生滅的無常與剎那生滅的無常..有何不同?

覆:
一、因緣生滅:五陰因緣生、五陰因緣滅。
二、剎那生滅:五陰剎那生、五陰剎那滅。

以上二句,佛陀說的是第一句?還是第二句?
經典中的佛說的是第一句,經典中沒有剎那生滅的說法。
論典中才有出現剎那生滅的說法
這就是不同

2014-12-24 23:41:56 補充:
雖然..生滅無常,剎那生滅變化...
但釋迦佛說[因緣生滅無常]...
同樣是因為無常而以現象顯現...但如何分別其差異?

覆:
一、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是大沙門說
二、諸法從緣起,如來說是因,彼法剎那盡,是大沙門說
以上二偈,朋友認為呢!!

2014-12-24 23:42:29 補充:
又集起即是滅盡...是說明正念相續無間還是說明一切法只有[生滅沒有住]??

覆:
經典中如是記載
五陰是緣生之法
五陰是滅盡之法

經典有無記載此句 >>> 五陰是住之法!!或者五陰是短暫住之法!!

2014-12-25 00:44:56 補充:
原來人朋友

《雜阿含》273經當中有一段經文不是佛陀的原教說
這一段經文是後世弟子的增新,因為與廣大經說不符。

current就指明那一段是新增的經文,非佛陀教說。

比丘!諸行如幻、如炎,
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是故,比丘!
於空諸行當知、當喜、當念:『空諸行常、恒、住、
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譬如明目士夫,
手執明燈,入於空室,彼空室觀察。 「如是,比丘!
於一切空行、空心觀察歡喜,於空法行常、恒、住、
不變易法,空我、我所。

2014-12-25 00:45:47 補充:
原來人朋友
當盡讀《雜阿含經》諸卷
也對照相應部的經篇經文
就能覺察那些經篇有問題!那些經句有問題!

《雜阿含》273經,在南傳相應部有相對應的經篇嗎?

或許current有遺漏,那麼麻煩原來人朋友告知一下,謝謝~

2014-12-25 00:46:21 補充:
須臾??就是剎那嗎?
觀須臾?觀剎那?
佛陀教弟子要觀諸法須臾嗎?

379經的須臾,只是說明片刻、不一會兒的時間之意,是吧!

而860經的「無一剎那不正思惟」,這是翻譯的問題。
朋友去看一下對應的南傳相應部經篇《入流相應》第6經
這一段經文,是如何翻譯的,請朋友也貼文出來,感謝。

2014-12-25 00:49:14 補充:
這世間若是真的剎那生剎那滅剎那生剎那滅……的話

那會有許多的問題產生

在生滅生滅生滅生滅………中

當下是生???還是滅???

若當下原來人是生,而current是滅的話。
下一次原來人是滅,而current是生的話。

那麼原來人朋友永遠看不見current,對吧!
若頻率不同,你生時我滅,我生時你滅,這樣永遠不見彼此。
我們兩人要相見,還得頻率要一樣,是吧!
我們要同時剎那生,同時剎那滅,這樣才能見到彼此,對吧!

目前current看的到原來人朋友的意見,我們的頻率應該是同步的^^

2014-12-25 00:49:55 補充:
杯子跟水的頻率也要一樣,不然杯子也接不到水(變魔術了)

杯子剎那生之時,水亦是剎那生,這樣杯子才可以盛水。
杯子剎那生之時,水若是剎那滅,這樣杯子永遠接不到水!

2014-12-25 00:50:34 補充:
這世間若真的是生滅生滅生滅……的話

那麼…
一、生到滅之間,有多長或多短的距離或時間呢?
二、即已滅,那又如何滅而續生呢?
三、滅而續生,生了又滅,滅而續生,生了又滅,那是何因何緣而生?何因何緣而滅呢?

2014-12-25 01:05:16 補充:
其實charlie朋友提的問題,已經爭論兩千多年了。

在部派佛教時期,有的部派支持剎那生滅的說法,有的部派反對剎那生滅的說法

看一下世友的《十八部論》

還有玄奘翻譯的《異部宗輪論》

就比較能夠清楚明白

2014-12-25 01:25:10 補充:
3.如吃到眼前這個木瓜。
3-1吃到木瓜,跟還沒有吃到之前的木瓜,不能說完全沒有關係,連一點點關係都沒有。
若連一點點關係都沒有,
則現在吃到木瓜是「無因」而有。
還沒有吃到之前的木瓜,是「無因」而滅。

木瓜有人關心,感謝二蟲知見朋友的指教,感謝。

請教一下二蟲知見朋友,以下要不要回覆,隨朋友之意。

若吃到的木瓜跟吃之前的木瓜有關係
一、那麼吃之前的木瓜,又跟甚麼有關係?(假設跟a有關係)
二、吃之前的木瓜,跟a有關係,那a又跟甚麼有關係?(假設跟b有關係)
三、a跟b有關係,那麼b跟甚麼有關係?(假設跟c有關係)

如此前因復前因,前因復前因,展轉推演到何時呢?

謝謝指教

2014-12-25 01:36:52 補充:
請教二蟲知見朋友一個問題

拿一張白色的紙跟一張黑色的紙,疊在一起。

請問:
一、這疊在一起的紙,是不是由剛剛那白紙與黑紙組合而成的?
二、當疊在一起的時候,白紙還是原來的白紙嗎?
三、把白紙抽出來,剩下黑紙,請問這張黑紙是原來的黑紙嗎?

針對一、二、三點問題
若是,請說明為何是。
若不是,請說明為何不是。

謝謝指教

2014-12-26 09:03:21 補充:
原來人及星洲朋友

就題主提的某甲baby出生來探討

某甲是緣生的五陰,這點大家應該沒有意見。

五陰是緣生之法、緣起之法
五陰是敗壞之法
五陰是變異之法
五陰是磨滅之法

以上應該也沒有意見

現在請問兩位朋友
一、當前緣起的某甲五陰,是不是正在呈現的進行中?
二、當前緣起的某甲五陰,是不是正在變異的進行中?
三、當前緣起的某甲五陰,是不是正在敗壞的進行中?
四、當前緣起的某甲五陰,是不是正在滅盡的進行中?
五、所謂的敗壞與滅盡,是等到某甲斷氣入棺才算嗎?

2014-12-26 09:05:53 補充:
只要有變動..就一定有轉折點. 生滅無可否認的就是一種變動!

有變動,不停不斷的在變動,但沒有轉折點





有轉折點就一定有[住]!

就是認為一定有轉折點,才會出現「住」的觀點與看法。


.

2014-12-26 09:10:04 補充:
當下即是集起,當下即是滅盡。

集起與滅盡,之間沒有轉折點,若有轉折點,則會變成這樣以下這一句
        ↓ ↓ ↓ ↓ ↓ ↓
當下即是集起,當下即是轉折點(住),當下即是滅盡。

這個當下,有可能停留在轉折點(住)

2014-12-26 09:18:55 補充:
星洲朋友

請教朋友是如何觀生滅的?

經典所教的觀生滅,就是於五陰/六觸入/四念處觀十二因緣的集法(觀集諦)

難道如實正觀/正思惟/作是念/如理作意,不與四聖諦有關聯嗎?

2014-12-26 09:22:15 補充:
[[集起]]非只是[[生起]]的意義而已!!

請了解佛法[[集起]]的意義!!



也請題主朋友說明,經典上所說的於五陰觀生滅

那麼
一、觀生滅到底要如何觀嗎?
二、如何的觀,才與十二因緣法相應?
三、如何的觀,才與四聖諦相應?
四、觀五陰是剎那生剎那滅,又與四聖諦有何關聯嗎?

謝謝指教

2014-12-26 09:25:44 補充:
不停不斷的變動...就是有不停不斷的轉折點產生!!

那請題主朋友說明一下

當下五陰是生起?還是集起?還是轉折點?還是變異?還是敗壞?還是滅盡?

2014-12-26 09:30:29 補充:
因緣變化 不只是剎那變化那麼簡單而已!!

因緣變化從來就不是剎那變化那麼簡單




因緣變化才是真的不受[[時間]]所束縛....!!

這句話是正確的

因緣變化不受「時間」所束縛

剎那變化才受「時間」的束縛(有很短、很快的問題出現,就是時間出現了)

2014-12-26 09:35:16 補充:
非常短暫、須臾、非常快速的轉變(出現轉折點)

以上都是時間性的形容詞



而…
生起即是滅盡
集起即是滅盡
生起即是敗壞
集起即是變異

完全不須要用到時間性的形容詞來形容或說明

完全不受到時間的束縛

2014-12-26 09:40:59 補充:
有住,那就可以擁有(我所)。
星洲 : 住,依然是無我、無我所。 那只是法的自性而已。
朋友的(我所)斷定,是缺乏邏輯的。


朋友的住,是不是有短暫的存在之意呢?
即然有短暫的存在,那如何不能擁有呢?
即然有短暫的存在,不就是有我、有我所呢?
諸法變異不止,何來的可住可存在??




法的自性??

法何有固定不變的自性呢?

2014-12-26 09:44:15 補充:
非常短暫、非常快速是形容詞,剎那也是形容詞,到底有多短?多快?佛陀在經典中有提到過,相信朋友並不陌生

是時間性的形容詞,受到時間的束縛了!



肉眼不可見,朋友忘記六根除了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外,尚有"意根",能夠體驗的除了五根外,還有意根,朋友忘了意根嗎?

意根是不是緣法境
那麼法境是如何的生起呢?
法境是不是前五根緣五境而生五識,再緣生的五受、五想、五行而有?
2014-12-24 11:18 pm
一切法生住異滅根本源頭-->第八識如來藏是也。


第八識如來藏如明鏡含容萬像,有如大海廣納百川一般,所有一切萬法無不匯歸如來藏本心;又如七寶多羅樹之根,其上之莖枝葉及種種寶華寶果無不由其根本而來,所以世間萬法以及三乘佛法,無不依如來藏而有,三乘菩提、三乘果位功德等根莖脈絡條理分別、井然有序。但是藏傳「佛教」所謂的「成佛」,則是要將此生滅性之意識心修行成為不生不滅的心,修成清淨微妙、究竟常住之佛地法身;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因為意識乃是生滅性,真實法身如來藏乃是不生不滅性,未修之前即已不生不滅,兩者根本不能等同類比。由此可見,多識仁波切及諸喇嘛教上師活佛仁波切等,皆是我見、我執極為深重之人,根本就是凡夫,連基本的解脫道初果斷我見的功德都沒有,卻是要把生滅的意識變成不生滅的法身,極力主張意識常住不壞而同於常見外道。這是標準的蒸砂成飯的愚癡行,此舉猶如欲將全無含金之鐵礦煉成黃金一般,真是癡人說夢話!

詳細,請恭閱:

《邪箭囈語》──破斥藏密外道多識仁波切《破魔金剛箭雨論》之邪說

第六章 未得般若波羅蜜的喇嘛教外道無法懂得第三轉法輪成佛之道用

由上述三章所引經論之說明可知:在表面上看似紛亂的有情世間、器世間中,其實是有一定的因果規律在運為的,而其究竟的根本,即是一切有情皆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真如、 1 本心、如來藏,此第八識如來藏具有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二種無我法……等無量無邊的功德體性,2故能圓滿成就世間、出世間一切法。也就是說,第八識如來藏是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根本,由共業有情各自的如來藏共同運為而成就三界六道器世間之成住壞空;有情眾生依於自身所造善惡業之業種儲存於第八識如來藏中,而依如來藏之異熟性,當善惡因緣成熟時便於三界六道中轉生,自受業果流轉不已。意識心不論粗細,都是生滅心,不可能儲存任何業種到百千劫之後受報;而且意識若能儲存業種,意識一定會分別各類業種對自己未來世的利害而作取捨,世間就不可能會有三惡道有情了,因果律也就不可能繼續存在了;證明意識不能儲存業種,只有第八識如來藏才能儲存業種。此外佛法中的賢聖,無論是證得二乘無餘涅槃或大乘無住處涅槃,亦皆是依此如來藏為根本而成就的,只是如 世尊於《解深密經》所說:初轉及二轉法輪中是隱說有此如來藏,要至三轉法輪時方才顯說。若無第八識如來藏永恆存在不壞,阿羅漢們遵循聖教而滅盡五陰十八界以後入了涅槃,將會成為斷滅空,與斷見外道一樣;所以 佛陀在初轉法輪時期講解脫道時,一樣有說第八識法,說為涅槃中的實際、本際、識。唯有這樣建立,二乘涅槃才不會成為斷滅空;然後在第二轉法輪時期開始,才教導迴小向大的阿羅漢們實證無餘涅槃中的本際:第八識如來藏。

不迴心的二乘人因無有親證第八識如來藏,因此沒有大乘菩薩之般若深慧,故於解脫道之見道位中,也只是依 佛陀開示的聖教,知道有「涅槃的本際」常恆不滅,也知道滅盡五陰十八界後,不會落入斷滅空之中;這類二乘人同時也已確認由第八識如來藏所生之意識等蘊處界諸法是虛妄無常、苦、空、無我性,他們聽 佛開示知道唯有如來藏獨存之無餘涅槃是究竟歸依處,但是由於根器偏屬聲聞性的關係,所以不願三大無量 數劫廣行難行的菩薩道而成就佛道,故他們只肯捨離一切因緣生滅之世間法,欲證入寂靜、清涼、真實之無餘涅槃。

至於經一劫乃至萬劫修學十信位滿足之菩薩,已能深信一切世間法及有情皆依第八識如來藏而生,一切眾生皆可成就究竟的佛道。故能進入初住位修學布施波羅蜜乃至六住位般若波羅蜜,滿足資糧位之菩薩,於六住位修加行時,經由四尋思之觀行,而獲得四如實智,雙印能取之七轉識及所取之五根、六塵境等法,皆是依於第八識如來藏根本因及各種緣所生,知道能取所取皆空無自性,因此完成大乘見道前的四加行,並具足大乘見道之因緣,此時之智慧已超勝於二乘初果。

但是修學般若,不能僅像喇嘛教諸師等將之當作「思想、學問」,而是要透過教外別傳的禪法來使學人悟入較為容易,並不全是由教入宗;還是得要真參實證後,方能發起般若智慧,畢竟自古以來由經教直接契入者有如鳳毛麟角,少有其人。禪宗始自 世尊至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則由達摩初祖單傳至六祖惠能,一花開五葉而廣弘,中至 圓悟克勤、大慧宗杲,乃至今時廣欽老和尚及 平實導師都是親證法界實相心的菩薩摩訶薩,因此禪宗般若的證悟,必須要親證第八識如來藏,以第八識為核心;我們廣閱現存之一千七百則公案中,除少數錯悟者之外,所悟所證莫非是第八識如來藏心。此心又稱作法性本體,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中道體性;但絕非多識仁波切將法性扭曲為「緣起性空」的兔無角法,也不是喇嘛教的凡夫中觀師所說的「意識細心、意識極細心」的生滅體性。...

請續恭閱:

第六章 未得般若波羅蜜的喇嘛教外道無法懂得第三轉法輪成佛之道用


*

2014-12-24 15:19:02 補充:
21世紀的跳躍: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走進台灣佛教正覺同修會(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19


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特色佛法(新浪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730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分享學禪智慧 開釋佛法精義(中國網對正覺的採訪)

http://foundation.enlighten.org.tw/newsflash/20140620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收錄日期: 2021-04-15 17:46:0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224000015KK013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