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阿彌陀佛 ~
波大德 法安 ~
念佛者 , 無念而念 !
以及 無念 ; 無為 兩者能否 如意 合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探討念佛 ,
佛者 : 覺也 ,宇宙一切萬物的覺者 ,擁有無上的智慧 ,
對於有情以及無情的種種現象界及真實界 ,
了然豁達 , 無有障難 . 生死自在 , 神力自在 ,
於一切法則 , 無不通達 . 故稱為法中的王者 ~
且於至高無上的境界中 , 流露出種種的悲憫 ,
教化眾生 , 使眾生均能離苦得樂 !
而諸佛於清靜自性中 , 流露出八萬四千種法門 !
使眾生均能夠透過修行之後 , 如同諸佛般的解脫自在 !
而念佛 , 即是其中一種法門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凡夫眾生 , 流轉生死 , 均因為迷失了我 ,
對於我的種種存在 , 產生了誤認 ,
而諸佛教授念佛法門 , 即是要我等透過念佛的過程中 ,
找回我等清靜的自性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念佛有幾各階段 ~
初階念佛者 , 雜念而念 ,
此處若用唯識來解釋再洽當不過 ,
即是念念均是用表面的意識心來念佛 ,
初始階段 , 心念雜亂不堪 , 且無定力 , 念頭紛飛 ~
若是得遇善知識 , 從旁教導 , 方有機會調幅自心 ,
以及認識種種內心的相狀 , 爾後於聲聲念佛中 ,
慢慢的不起意識分別心 !
此時即能進入中階念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階念佛者 , 有念而念 ~
此時的階段 , 修行者已經有了基本的定力 ,
能夠於念佛中 , 不起意識心的種種分別 ,
所以能夠進入更深層次的意識狀態中 ,
並且在這樣的狀態中 , 觀察自己 , 察覺自己 ~
然後發現能念的自己 , 以及所念的佛號 ~
能念 , 所念 , 兩兩相對 ~
行者能夠於念念佛號中 , 穩定自己的心力 ~
並且因為心力茁壯 , 開始能夠得到諸佛的加持 ~
產生雙力合併的作用 ,
一者自力 , 即是修行者自力作意念佛 ~
一者他力 , 即是諸佛菩薩威神加持 ~
此時的修行者 , 已經能夠進入自己的第七末那識 ~
去調整自己的我見我愛我慢 ~
然而這還只是剛開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進階念佛者 , 無念而念 ~
中階念佛者已經能夠察覺能念的自己以及所念的佛號 ~
然而能所為相對之法 ~ 相對即是生滅 ~
行者以因緣法觀察種種念佛的心體狀態 ~
慢慢的能夠進入無能無所的境界 ~
體察因緣所生 ~
能生 , 所生 ~ 盡是虛妄 ~
進而發現能覺 , 所覺的後面 ~
尚有一各覺知者 ~
於此念念聲中 ~
將佛號念入阿賴耶識 ~
調整自己累劫所造的種種心識結構 ~
越趨清靜 ~ 越趨潔白 ~
此時心光已經微亮 ~
而能進入高階念佛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彌勒菩薩與世尊於唯識中探討開示 ,
凡有念必成形 ~ 凡有念必成識 ~
凡夫眾生與聖者的最大差別 ~
就是在於念與念之間 ~
生死流轉也是在念與念之間 ~
凡夫眾生念念五欲六塵 ~
而聖者境界 ........
此處雖牽扯到修行者最感興趣的見聞覺知 ~
然非本題趣旨 ~
故大少點到為止 ~
若有緣 , 若無緣 ~
靜待迴響 ~
_________________
最後 ~ 無念 與 無為 合意否 ? 如義否 ?
大少作答 : 合意 , 如義 ~
何以故 ?
因為此處兩者 ~
均在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中的交界處 ~
行法 ~
並於此處奉上恩師至寶 , 亦是諸佛尚方寶劍 ~
以為佛版結緣 ~
此至寶即是 : 無有少法可得 ~
空魔來時斬空魔 ~ 幻魔來時斬幻魔
有為魔來斬有魔 ~ 無為魔來斬無魔
待得諸魔斬盡時 ~ 無有少法亦放手
無量生死永滅時 ~ 十方諸佛來授手
自心現量自心土 ~ 成就諸佛一方土
淺嘗試答 ~ 與諸位大德居士結緣 ~
若不蒙獲解 ~ 煩請大德告知 ~
大少自移 ~
阿彌陀佛 ~
大少合十 ~
2014-11-18 14:23:36 補充:
普賢十大願 , 首願 : 禮敬諸佛 ~ 身語意業盡未來際 ~ 無有疲厭 ~
能夠神力自在 , 千百億化身的等覺大菩薩 , 尚且如此修行 ~
____________
意見欄位的大凡夫 , 大放厥詞 , 以凡夫心測渡如來境界 ~
沒有經過浴火洗禮 ~ 沒有相對應的實力 ~
誤導眾生 ~
未出輪迴而辯圓覺 ~ 無有是處 ~
2014-11-18 14:24:20 補充:
不若閉門自修 ~
阿彌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