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說明白

2014-11-12 5:35 am
朱一貴事件的時期是在哪位皇帝?
台灣是在什摸時候被中國納進版圖?
清朝時的番界是在隔離漢人和生番那熟番要歸類在哪?
台灣這個詞的由來?

回答 (5)

2014-11-13 5:18 am
✔ 最佳答案
.

問題:中國 清朝時的番界是在隔離漢人和生番,那熟番要歸類在哪?

回答:熟番一般通稱為 平埔族。非平埔族的原住民一般通稱為 高山族(高砂族)。


190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實施首次戶口普查。就全台將近3百萬人口中,台灣原住民佔有7萬餘人。這裡面,高度漢化的平埔族(熟番)佔台灣全部人口的百分之1.53%(4萬6千餘人),高山族則約為3.62%(11萬3千餘人)。而日治時期的台灣政府理蕃政策對象,一般來說,則單指後者,非平埔族的11萬餘人的原住民。因為日治時期的台灣政府對於理蕃政策定義為「未曾有過,及無任何系統的經驗與文化」的民族政策,因此比其他的台灣政策更為慎重與深入。




理番同知:為中國清朝治理台灣北部平埔族(熟番)所設立的特殊官署或官銜,該官署首設於1766年。

官職緣起:1709年,墾號陳賴章申請開發大佳臘,漢人與平埔族(熟番)之間的糾紛日有所聞。為了應付此類複雜的交涉情事,特地設立「北路理番同知」官署與官銜。專門處理漢人與平埔族(熟番)的土地、物品交易及婚姻等問題。1880年代,該北路理番同知再改名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理番重點改為中部。

參見:※ 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
※ 台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 台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台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種族隔離』界線。該界線主要功能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高砂族)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避免漢人與原住民相勾結反清。

簡介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台灣,並與熟番(平埔族)或其他台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和生番(高砂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生番出草殺人的情況。

為解決此衝突,清康熙61年(1722年)起,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稱為「漢番界碑」(如:台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界碑)。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生番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漢番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

今台灣桃園縣楊梅市或台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

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台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土牛界線長久成為台灣漢人與原住民的生番(高砂族)生活區域範圍分界,並隨著漢人的拓墾及清廷的政策作調整,當越界開墾的情況加劇,後來則演變成漢人圈限原住民生活空間的制度。




清朝時期對台灣原住民政策的開發局限於西部平原和宜蘭平原,而不及於山嶽地帶。漢化較深的原住民被稱為「熟番」,漢化較淺的原住民被稱為「生番」。漢人在拓墾過程中常侵佔原住民土地,或因文化隔閡彼此冒犯,乃至從事不誠實的交易,因此常有漢番衝突產生。

清廷原先對於原住民問題採「畫界封山」政策,劃定番界,並設石碑於界線,將漢人以及原住民隔離,也設「理番同知」一官調節其紛爭。但因政策不落實,且理番同知皆為漢人,原住民較易吃虧。所以原住民土地時常被明爭暗奪,有時漢人甚至以通婚之名佔據土地,多人仍越過番界來農耕、經商,衝突仍十分頻繁。




1731年(清雍正9年)年末,原住民平埔族 道卡斯族位於大甲一帶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反抗,發動武裝抗官行動,十餘社的平埔族原住民約2千餘人陸續揭竿起義;當時署理福建總督郝玉麟派台灣總兵王郡親往督征,並先後從中國大陸本土徵調官兵6千多名,以及銀錢、米糧、軍火、器械,船載1百多艘來台征討。事件歷經7個月,清軍「計擒獲男、婦1千餘名,陣斬首級41名,傷死21名,軍前梟首18名」,林武力等13名酋長依清律判決斬決梟示,沙轆土官被判成立唆謀罪名而杖斃。

這場反抗事件過後,參與的男性原住民幾乎被屠殺殆盡,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1871年10月18日(明治4年,同治10年)一艘琉球國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山原號, 回航時遭遇颱風。史稱 宮古島民 于 台灣遭害事件。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中國政府撫卹並送回琉球王國與日本政府無涉。

但日方於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時,薩摩藩改為鹿兒島縣,原本為薩摩藩屬的琉球王國被改隸於鹿兒島縣,1872年日本政府單方廢止琉球王國,設置「琉球藩」,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 副島種臣 向清國總理衙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
.
2016-02-21 2:16 pm
這位網友你好

我本身也有遇過這問題

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舖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週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舖是政府立案合法當舖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
2014-11-13 8:28 am
「理蕃政策」因與原住民的生番(高砂族)本來生活習慣、風俗及信仰有所衝突,加上勞役繁重及原住民婦女被日本警察始亂終棄的問題,

然後到了台灣第13任總督石塚英藏(1929–1931)1930年10月27日,發生震驚世界的霧社事件,以頭目莫那魯道為代表,共六個部落300多位族人發動對殖民統治的民變,殺死在霧社小學舉行運動會的134名日本人。事件發生後,總督府主張對原住民擁有報復及討伐權。於此理念下,總督府遂展開近二個月的軍事討伐,以賽德克族為主,參與反抗行動的三百名原住民兵勇非戰死即自盡,其家人或族人也多上吊或跳崖,史稱霧社事件。該事件不但令總督府多位高級官員下臺,也成為台灣日治時期原住民最直接且最激烈的武裝反抗行動。

霧社事件後,總督府同化台灣原住民的企圖受到某些影響,並將鎮壓改為同化的腳步放慢之外,1930年-1937年的理蕃政策,在某部分上,又回復到1895年統治之初的放任與「以夷制夷」的基本策略。而類似霧社此種樣板原住民部落的建立,更宣告步調稍緩。


就觀察上而言,1945年後的國民政府山胞分類、法規、政策,多沿襲自日治時期的「撫綏」及「威嚴壓制」並行的「理蕃政策」。而此政策走向於2000年代之後,在推行母語等新思維後,有著較多改變,

事實上,今名稱不同,但與「理蕃政策」相同以土地山林資源或者管制考量為主的台灣政府原住民事務,正被台灣原住民要求更多自治權而被挑戰著。












問題:台灣這個詞的由來?
回答:

中國 明朝萬曆30年(1602年-1603年),福建連江人陳第隨沈有容追捕倭寇至台灣台南 安平外海,歸後作《東番記》。文中提到大員「乃赤崁外一小島,為入番社的門戶,島上多漢人,乃販海商賈」。其後,福建莆田人周嬰在其所著《遠遊篇》中,引《東番記》稱之為台員。

大員、台員,皆閩語音,這是最早出現在文獻上的「台灣」原始文字的前身,但指的僅僅是現在台南「安平」一地。

當時 台江內海 尚未淤積,「台員」乃一小島,也有稱之為「一鯤鯓」。


17世紀初期, 台江內海 當地的海岸線位在今台南市西門路一帶,潮水逼近赤崁樓。而外海有十一座沙洲:「海翁線」、「加荖灣」、「隙仔」、「北線尾」、「大鯤身」、「二鯤身」……以至「七鯤身」,與海岸線間圍成一片潟湖內海,稱為「台江」。其中北線尾與大鯤身間的水道最深,可容海船通過,是出入台江的主要港道。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沙洲上建立熱蘭遮城,作為商館與統治行政中心。以大員長官為最高行政首長,總攬全島行政事務。同時設有大員評議會,為最高決策機構。因此「大員」亦作為全台灣島的代稱。

17世紀中期,這些沙洲因為淤積而逐漸接近乃至相連。

1661年,鄭成功出兵攻打台灣時,七個鯤身島已經連成一個與內陸相連的長條狀的沙洲半島。因此鄭成功的軍隊在攻下內陸的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後,得以循陸路攻打位在半島前端的熱蘭遮城。大約在此前後,中文文獻多以「台灣」取代「大員」,大員一詞很快不再使用。鯤身半島和台灣本島間的 台江內海,在清道光年間逐漸淤淺,最後陸化消失,與台南連成一片。




問題:台灣是在什摸時候被中國納進版圖?
回答:

1683年,大清帝國政府派鄭成功前部下施琅率領清軍,擊潰了鄭克塽,鄭克塽於農曆7月15日(新曆9月5日)向施琅投降,並於8月18日(新曆10月8日)剃髮易服。明朝在台灣宗室 寧靖王朱術桂 攜五妃等因不願投降而懸樑上吊。

大清帝國初領台灣之際,東寧國 明鄭政權 文武官員、明朝宗室,以及平民百姓計有1~2萬人,全部依「偽文武官員丁卒,與各省難民」分別載入中國大陸內地各省墾荒。清朝為示寬大,將鄭克塽移往北京後封公爵為海澄公,並賜旗籍正紅旗漢軍,限制其居住遷徙。康熙46年丁亥(1707年)8月27日(9月22日),年僅37歲的鄭克塽卒於北京,爵位無襲。鄭克塽死後,其母黃氏向清廷要求發還鄭家產業,但不了了之。鄭克塽有子鄭安福、鄭安祿、鄭安康。






問題:朱一貴事件的時期是在哪位皇帝?
回答:

台灣清治時期民變領導人有: 朱一貴 · 杜君英 等。


1721年,康熙60年5月1日杜君英和朱一貴 合流攻陷台灣府後,朱一貴的部眾以閩籍漳、泉二府為主。而杜君英集團成員的組成則包括了閩籍漳、泉墾民和粵籍使用潮州話的潮州潮陽、揭陽、海陽一地墾民與客籍傭工。

待至杜君英和其所屬的粵籍將領以權力分配不公而和朱一貴集團起爭執,且朱一貴集團又以整飭紀律為由密謀剿滅杜君英時,內鬨中,杜君英集團發生閩、粵分裂,原杜君英集團的閩籍將領選擇了地緣認同,倒戈投向同為閩籍的朱一貴。

杜君英和朱一貴雙方遂發生對立。導致杜君英兵敗赤崁樓下,率眾北逃。

至此,整個起事集團遂分裂為使用泉漳片的閩籍墾民和使用潮汕片的粵籍墾民二股勢力,而形成閩、粵對立。


.
參考: 朱一貴自稱帝至溝尾莊(今嘉義縣太保市)被擒,為時亦尚不到二個月,因此台灣民間遂有歌謠傳唱:「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中國 康熙61年(1722年)2月22日,朱一貴、李勇、吳外、陳印、張阿山等人遭凌遲處死,親屬一同罹難。而事變起時,原任台廈道梁文煊、同知王禮、知縣吳觀域、朱夔因棄台而逃,均遭清廷押回台灣處斬於市。知府王珍已死,亦遭開棺戮屍示眾。
2014-11-13 6:02 am
1891年劉銘傳告老還鄉。總結劉銘傳駐台六年,始終未能建立游弋台海的海軍艦隊,而他為開拓財源而興辦的近代化實業,其深度、廣度也頗有限,未竟全功;但仍開啟了台灣官辦近代化建設的先聲,是清治二百十餘年間治理最為積極的一段時期。


總結:清廷「開山撫番」完全無視原住民的傳統生活領域,原住民若有不服從者,下場就是遭到清軍「破庄滅族」、「喪身滅社」,因此造成許多部落喪失家園、流離失所。









1895年台灣日治時期後,部分土牛界線制度改為隘勇防衛制度,仍基本上沿襲舊有武力開發山林或開採樟腦過程,不惜於與台灣原住民發生糾紛,壓制台灣11萬餘人的原住民的生番(高砂族)的基本政策。



俟1900年代初期,漢人反日運動漸歇之後,所謂治蕃或理蕃政策就積極研擬與執行。

1902年,賽夏族發生南庄事件,起因為採集樟腦衝突的該事件,暴露出台灣總督府於開採台灣山地資源同時,不能忽略台灣原住民的反應。也就是:用鐵絲製成的四百公里長隘勇線圈住原住民區域且無視蕃人的圍堵做法,已經遭到反抗。造成數十人死亡的南庄反日事件發生後,台灣總督府參事官 持地六三郎 於事件調查後,於同年12月提出「關於蕃政問題意見書」。該意見書為日本制定所謂「理蕃政策」提出明確的方針,也就是台灣總督府在台灣原住民事務上,要以追求經濟利益為最優先的前提,並在該政策上要較其他對台政策上,更徹底地運用帝國主義的高壓殖民地統治。持地六三郎 在其意見書的引言當中,表明他對此政策的基本立場說:「這裡只談蕃地問題,因為在日本帝國主權的眼中,只見蕃地而不見蕃人。蕃地問題,必須從經濟上的觀點好好地解決,而其經營必須要有財政上的方針。大概國家的各種問題,最後沒有不歸結到經濟上的財政問題。至於殖民地的經營,更特別需求從經濟上、財政上的觀點,來解決各種問題。」

持地六三郎 發表的此政策,即為當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所制定「理蕃大綱」的最高綱領。此種以經濟利益為主的理論不但馬上被總督兒玉源太郎應用執行,繼任的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1915) 更以兩次的五年理蕃計畫來徹底執行。

而兩任總督的理蕃政策,共通點在於是把台灣原住民政策與攫取台灣山林資源畫上等號。除為了資源不惜用武力討伐外,同時施予台灣原住民族群的教育、現代化硬體改善,則被日本政府認為是為了獲得資源而必須的代價與付出。

而事實上,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1915)1907年-1914年的兩次「五年理蕃計畫」完全以鎮壓討伐為主,威嚇懷柔為輔,而該計劃實際執行者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更不惜使用武力來徹底實行此計畫。

台灣第5任總督佐久間左馬太(1906–1915)在任內不斷地對原住民用兵,其有名的「五年理蕃計畫」,以北討泰雅族,南撫布農族為原則,一方面以「以蕃制蕃」外,也發動所謂的「剿蕃戰役」(約160多次),對原住民反抗者實施誅滅。任內發生林圯埔事件(1912年3月23日)、土庫事件(1912年6月),被稱為「鐵血總督」,是台灣總督中在任最久的一位。獎勵移民,在花蓮港廳設「吉野村」(今吉安鄉)、「豐田村」(今壽豐鄉豐田村)、「林田村」(今鳳林鎮南平里)。總督佐久間左馬太最有名莫過於「太魯閣戰爭」(1914年),率軍約2萬人親征。



在1914年至1928年,政府共修了14條山區警備道路。包括:內太魯閣道路(即合歡越嶺道,今台八線中橫公路東段與霧社支線)、
能高越嶺道(今台14線原計畫線)(由霧社廬山至花蓮秀林鄉銅門村,為戰後台灣最早東西電線貫通所經之路)、
八通關越嶺道(由南投信義鄉東埔穿越八通關草原和達芬尖山至花蓮玉里)、
石鹿道路(今霞喀羅古道)(又稱作石鹿古道,最早為泰維族人往來的通道,由新竹縣尖石鄉到五峰鄉,穿越雪山山脈支脈的霞喀羅大山)、
埤亞南越道路(台中和平區至宜蘭大同鄉,為今日中部橫貫公路宜蘭支線的前身,及力行產業道路)、
巴福越嶺道(或稱福巴越嶺道:由到台北烏來福山到桃園復興鄉巴陵)、
大甲溪道路(延山間溪谷興建的的道路,今台八線中橫公路西段)、
北坑溪道路(北起新竹五峰鄉觀霧附近,南至泰安鄉梅園與出雲稍來警備線相連,穿越雪山支棱,為日本時代為鎮壓泰維族喀霞羅部而開的路線。)、
角板山三星警備道(由桃園復興到宜蘭大同鄉,大部分成為今台七線北橫公路)、
蘇花道路(又稱臨海路,為今台九線蘇花公路前身)、
內本鹿越道、
浸水營道路(由屏東縣枋寮到台東縣大武,是清代南部的開山撫番道路之一,早期稱作三條崙道,今縣道198線及浸水營古道)、
台東屏東道路(知本越道路,早期為魯凱族往來中央山脈兩側的道路,由屏東縣三地門,經知本主山出台東知本溫泉,中經著名的高山湖大鬼湖、小鬼湖,今台24線)、
關山越道路(由高雄市六龜到台東關山,主要路線成為今台20線南橫公路,目前僅剩小段古道如中之關古道保留)等。

.
參考: 除了這些大的警備道路之外,又進一步修築規模較小的「理蕃道路」,其寬度大約僅容納一人通行。
2014-11-13 5:41 am
日本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田縣(今日本岡山縣小田郡)漁民的證據,又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台番?」,毛昶熙 以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來搪塞, 副島種臣 便言:「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昶熙 不察日使意圖,隨口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日方遂抓住這句話柄,向「無主番界」出兵。


清廷經史稱 牡丹社事件 的刺激,自此,清廷治台的生番(高砂族) 政策改弦更張,轉而積極,歷任來台的大員沈葆楨、1876年福建巡撫丁日昌及1885年(光緒11年)首任的福建台灣巡撫 劉銘傳,相繼推行「開山撫番」農墾等各種措施,強使台灣山區及台灣東部納入清國版圖,以杜絕外國入侵的口實。

「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沈葆禎上奏朝廷開禁後山,廢除清國人渡台各種禁令,鼓勵移民至後山開墾;開闢北路、中路、南路三條由前山到後山的道路,並任命幹員先行撫番。其開山步驟為:屯兵衛,利林木,焚草萊,通水道,定壤則,招墾戶,給牛種,立村堡,設隘碉,致工商,建城郭,設郵驛,置廨署;撫番計劃為:選土目,查番戶,定番業,通語言,禁仇殺,教耕稼,修道途,給茶鹽,剃髮令,設番學,變風俗。

沈葆楨認為若要徹底落實「撫蕃」工作,則必須將過去限制漢人攜眷入島、禁止漢人偷渡的渡台禁令以及禁止漢人進入山地、禁止漢人娶原住民女子為妻等禁令加以解除,否則漢人對山地的開墾仍將裹足不前。因此沈葆楨於1875年2月奏准解除對台灣的一切禁令。

道路的北路由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修築由噶瑪蘭廳蘇澳至花蓮奇萊(今花蓮港一帶),為今蘇花公路前身,共計205華里、1875年 中路(八通關古道)由提督吳光亮 修築由彰化林圯埔(今南投竹山)築至花蓮璞石閣(今花蓮玉里),共計265華里(約152公里),以及南路由台防同知袁聞坼,修築由屏東 射寮(屏東枋寮一帶)至台東卑南(今台東市附近),共計214華里。另修築 赤山(今屏東萬巒鄉境內)至台東卑南(今台東市附近)的道路,也就是說在一年之內即在台修路共859華里,其形置為平路寬一丈,山澗道路寬六尺,沿途設防工事。

道路所經之處,隨時隨地招撫當地「蕃社」,若有不服招撫或仍以武力抵抗者,便以兵力展開討伐,發生1877年「大港口事件」(奇密社事件)、1878年「加禮宛事件」等屠殺事件。


光緒2年(1876年)福建巡撫丁日昌至台主持台灣事務,光緒3年(1877年)3月釐定「撫番開山善後章程二十一款」。

清廷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



原住民的抗清事件,以清廷政府的「開山撫番」政策開始就最頻繁,較重大的有1875年「獅頭社事件」(內外獅頭社事件)、1876年「太魯閣事件」、1877年「大港口事件」(奇密社事件)

1878年,噶瑪蘭族聯合撒奇萊雅族與清兵對抗,發生「加禮宛事件」(亦稱達固湖灣事件),撒奇萊雅族開始流離失所或隱居他族,從此消失在歷史紀錄中而被認為是在清末消失滅絕的原住民族。噶瑪蘭族群則主要的精銳盡失,餘眾或向南逃竄或歸降清軍。

1878年「加禮宛事件」、1886年「大嵙崁社事件」、1887年「中路開山事件」、1888年「大庄事件」(卑南呂家望事件)、1895年「觀音山事件」等。



1885年(光緒11年)首任的福建台灣巡撫 劉銘傳在「開山撫番」期間,劉銘傳採用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台灣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

光緒11年開通烏來至宜蘭道路(今北宜公路),光緒12年,開嘉義至卑南,光緒13年,由集集到水尾(今花蓮瑞穗)之道,使台灣東西之間的交通往來更便利。


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台灣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知名文學家胡適之父,曾任台東直隸州知州的胡傳,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台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劉銘傳對台灣建設的規劃,原以軍事為先,除希望在島上建立戰時可以自給的軍工產業外,同時對大清帝國亟陳在台灣建立海軍力量的迫切性;但受限於財政條件,只能先從興利的近代化實業及增加稅收兩處著手。

動用大量軍力「開山撫番」、清丈全省田賦等,以期就地為防務及新政開拓財源。然而在推行上述新政的過程中,台省財政負擔大增,規劃或經營不善、官員貪污等問題一一浮現,甚而引發了民間的反抗,其中以1888年彰化縣就因清賦問題而爆發以有力鄉紳施九緞為首的叛亂最具代表性,結果只有少數新政項目得以持續推展。

.


收錄日期: 2021-04-15 17:13:1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111000015KK0549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