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
問題:中國 清朝時的番界是在隔離漢人和生番,那熟番要歸類在哪?
回答:熟番一般通稱為 平埔族。非平埔族的原住民一般通稱為 高山族(高砂族)。
1905年,日治時期的台灣實施首次戶口普查。就全台將近3百萬人口中,台灣原住民佔有7萬餘人。這裡面,高度漢化的平埔族(熟番)佔台灣全部人口的百分之1.53%(4萬6千餘人),高山族則約為3.62%(11萬3千餘人)。而日治時期的台灣政府理蕃政策對象,一般來說,則單指後者,非平埔族的11萬餘人的原住民。因為日治時期的台灣政府對於理蕃政策定義為「未曾有過,及無任何系統的經驗與文化」的民族政策,因此比其他的台灣政策更為慎重與深入。
理番同知:為中國清朝治理台灣北部平埔族(熟番)所設立的特殊官署或官銜,該官署首設於1766年。
官職緣起:1709年,墾號陳賴章申請開發大佳臘,漢人與平埔族(熟番)之間的糾紛日有所聞。為了應付此類複雜的交涉情事,特地設立「北路理番同知」官署與官銜。專門處理漢人與平埔族(熟番)的土地、物品交易及婚姻等問題。1880年代,該北路理番同知再改名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理番重點改為中部。
參見:※ 台灣府北路理番同知
※ 台灣府中路撫民理番同知
※ 台灣府海防兼南路理番同知
土牛界線又稱土牛、土牛溝或土牛紅線,是台灣清治時期普遍設置的『種族隔離』界線。該界線主要功能在於區分漢人與原住民(高砂族)的生活區域,避免雙方的衝突;或是避免漢人與原住民相勾結反清。
簡介
清初康熙以降,閩南與客家移民逐漸遷徙至台灣,並與熟番(平埔族)或其他台灣原住民在開墾等事務上產生摩擦,尤和生番(高砂族)衝突最烈,時有漢人侵犯土地,生番出草殺人的情況。
為解決此衝突,清康熙61年(1722年)起,官府於入山的重要路口,以立碑、立界方式來規範漢人生活區域,嚴禁漢人超越其區域;此碑界建物稱為「漢番界碑」(如:台北捷運石牌站前佇立的石牌界碑)。
18世紀初左右之清乾隆時期,由於閩南開發已飽和,大量閩南人移民蜂湧來臺,與生番逐漸除原有碑界外,衙門則另加以「挖溝推土」方式,構成漢番界線。土堆俗稱「土牛」,加上深溝,故稱為「土牛溝」。
今台灣桃園縣楊梅市或台中市石岡區等地仍可見土牛界線遺跡。
另外,許多地名且與土牛界線有關,如:新北市土城區、台中市石岡區土牛里。
除此,又因地圖上,常以紅線延伸其土牛溝所設置區域,因此又稱為「土牛紅線」,簡稱「土牛線」。
土牛界線長久成為台灣漢人與原住民的生番(高砂族)生活區域範圍分界,並隨著漢人的拓墾及清廷的政策作調整,當越界開墾的情況加劇,後來則演變成漢人圈限原住民生活空間的制度。
清朝時期對台灣原住民政策的開發局限於西部平原和宜蘭平原,而不及於山嶽地帶。漢化較深的原住民被稱為「熟番」,漢化較淺的原住民被稱為「生番」。漢人在拓墾過程中常侵佔原住民土地,或因文化隔閡彼此冒犯,乃至從事不誠實的交易,因此常有漢番衝突產生。
清廷原先對於原住民問題採「畫界封山」政策,劃定番界,並設石碑於界線,將漢人以及原住民隔離,也設「理番同知」一官調節其紛爭。但因政策不落實,且理番同知皆為漢人,原住民較易吃虧。所以原住民土地時常被明爭暗奪,有時漢人甚至以通婚之名佔據土地,多人仍越過番界來農耕、經商,衝突仍十分頻繁。
1731年(清雍正9年)年末,原住民平埔族 道卡斯族位於大甲一帶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反抗,發動武裝抗官行動,十餘社的平埔族原住民約2千餘人陸續揭竿起義;當時署理福建總督郝玉麟派台灣總兵王郡親往督征,並先後從中國大陸本土徵調官兵6千多名,以及銀錢、米糧、軍火、器械,船載1百多艘來台征討。事件歷經7個月,清軍「計擒獲男、婦1千餘名,陣斬首級41名,傷死21名,軍前梟首18名」,林武力等13名酋長依清律判決斬決梟示,沙轆土官被判成立唆謀罪名而杖斃。
這場反抗事件過後,參與的男性原住民幾乎被屠殺殆盡,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1871年10月18日(明治4年,同治10年)一艘琉球國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山原號, 回航時遭遇颱風。史稱 宮古島民 于 台灣遭害事件。此類事件在當時不時發生,按慣例皆由中國政府撫卹並送回琉球王國與日本政府無涉。
但日方於1871年日本明治政府「廢藩置縣」時,薩摩藩改為鹿兒島縣,原本為薩摩藩屬的琉球王國被改隸於鹿兒島縣,1872年日本政府單方廢止琉球王國,設置「琉球藩」,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 副島種臣 向清國總理衙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