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成長背景

2014-11-02 12:48 am
鄧小平成長背景是甚麼?

回答 (3)

2014-11-02 2:50 am
✔ 最佳答案
http://yiming323_2002.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024699

2014-11-01 18:54:25 補充:
因內容太多,不方便貼上,你按上網址有詳盡介紹!
2014-11-02 9:23 pm
去維基百科即可輕易找到答案。

方法:先連到 http://zh.wikipedia.org/
再搜尋「鄧小平」。

建議先不要全部複製貼上,只用你覺得貼題的部分。
參考: 個人做功課的經驗,老師們很聰明的!
2014-11-02 9:02 am
幼年生涯
1904年,鄧小平生於中國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鄉牌坊村(今廣安區協興鎮牌坊村) 的一個家庭,是長子。五歲進私塾,六歲進初級小學。1915年考入高級小學。1918年高級小學畢業。

1919年春天,鄧小平15歲,與只比他大3歲的族叔鄧紹聖一起離開廣安,到重慶汪雲松籌建的一所赴法留學預備學校就讀,他是當時班上年齡最小的學員。經過18個月的努力學習,在1920年9月上旬他和其他378名學員乘船沿長江到達上海準備赴國外勤工儉學。

旅歐生涯

16歲時的鄧小平
參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國共合作及莫斯科中山大學
1920年9月11日,鄧小平和其他85名學員一起被安排到法國勤工儉學,乘坐法國安德烈·萊蓬號輪船從上海出發,駛往法國馬賽。鄧小平個子矮小,在這批留學生中被選為領頭,在旅途中表現出了出眾組織能力。10月19日,鄧小平與叔父鄧紹聖乘船抵法國馬賽,短暫停留後到達巴黎。鄧小平在法國非常奔波忙碌,生活很少安穩,而且常常沒有工作,經濟非常拮据。鄧小平在法國第一個居住地,是卡昂以西的小城巴約。他在法華教育協會開辦一個法語訓練班學了3個月法語。在法華教育協會安排下,以鄧希賢名字到諾曼底巴耶男子中學就讀。

1921年4月初,他與叔父到克魯索施耐得鋼鐵廠(Schneider & Company Iron and Steel Complex)做工,開始4年勞工生涯,當時鄧小平只有16歲,只能當學徒工,每天工資只有10法朗,生活拮据,連飯都吃不飽。由於缺錢,他工作3週。在這裡,他掌握鉗工技術,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再次派上用場。他做1個月苦工後辭職,靠領救濟金(每天5法朗)過了5個月。他在這裡初步認識法國的無產階級,並結識一些中國共產主義者。之後又做過飯館招待和火車司機副手,期間一直住在拉加雷訥克隆布。1922年2月14日,鄧小平到沙萊特的哈金森橡膠廠製作膠鞋,一天賺20多雙鞋,賺15、6法朗,做9個月。期間,他上過夜校,以及蒙塔日學校。10月17日,他辭去工作,於同年冬天到夏蒂榮學習4個月法語後,又回到原來的工廠工作。根據這個工廠領導評價,此時鄧小平顯露出倔強和反抗精神。這段經歷對於他意義重大。1985年,他派兒子鄧朴方拜訪此地。1923年3月7日,他因拒絕工作而被工廠開除,失業幾個月後他去了巴黎。1925年底,他進入雷諾亞汽車廠工作,學習鉗工技術。


鄧小平在法國哈金森橡膠廠的就業卡
1922年,鄧小平加入了馬克思主義的旅歐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3年6月,在第二次青年團代表會上被選為青年團領導,和周恩來及其他3名幹部一起擔任領導,但沒有具體任務。作為共產主義者,他開始從政。1924年,由於人員變動,鄧小平補選進入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成為中國共產黨正式成員。隨後,鄧小平進入雜誌《赤光》編輯組,宣傳中國革命。在此結識了主編周恩來。鄧小平主要負責印刷,並參與宣傳工作。所有文章都由他刻在蠟紙上再進行油印,使他得了綽號「油印博士」。後來,左傾革命者與中國青年黨論戰,鄧小平發表文章參與這次爭論。

1925年秋天,他成為新當選的中國共產黨旅歐支部負責人傅鍾的助手。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鄧出任中國國民黨內代表共產主義者的監督代表。1925年五卅慘案,在巴黎的中國人未經法國當局同意,發起一次抗議集會。6月21日,他們衝擊中國駐法使館,並逼迫大使在抗議信上簽字。這使法國當局嚴厲逮捕和遣返大批中國共產主義者回國。包括鄧小平在內留下的人,都受到法國警察嚴密監視。

1926年1月7日,鄧小平根據中央指示離開法國,前往蘇聯,並起俄文名字「多佐羅夫」(Дозоров),到專門培養中國革命者的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同班同學有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他在這裡學習了俄語、歷史、哲學、政治經濟學以及列寧主義和軍事學。因為刻苦鑽研、敢言善辯的作風,他又被同學們戲稱為「小火炮」。9月16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鄧小平陪同訪問蘇聯的馮玉祥將軍返回中國。

收錄日期: 2021-04-15 17:04:4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101000051KK0006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