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哥德文化和吸血鬼的關係是?

2014-10-20 11:08 pm

請問歌德文化和吸血鬼的關係是?


哥德是由建築風格慢慢演變成服飾、文化的嗎?哥德的歷史多久了?

有詳解更好ˇˇˇˇ

回答 (1)

✔ 最佳答案

哥德次文化是現今存在於許多國家中的一種次文化,起源於1980年代初期的英國,自後龐克衍生出來的哥德搖滾界。哥德次文化比同時期其他次文化的存在時間還要長久,並不斷衍生出各種類型。其意象及文化影響從19世紀的哥德文學與恐怖電影,到少部分的BDSM文化。[1][2][3]哥德次文化也衍生出相關的音樂、美學和風格。哥德音樂包含不同的類型,共同特色是哀傷、神秘的音樂和觀點。衣服風格則包含死亡搖滾(Death rock)、龐克風、雙性(Androgynous)、維多利亞風、一些文藝復興和中世紀時期的衣服樣式,或者是結合上述各項風格。另外還經常搭配黑色的服裝、彩妝和頭髮。目錄 [隱藏] 1 起源與發展 1.1 後龐克之後1.2 現今的哥德次文化2 哥德音樂界3 歷史與文化影響 3.1 名詞起源3.2 二十世紀的影響3.3 之後的媒體影響3.4 視覺藝術影響4 思想 4.1 個人主義和消費主義4.2 宗教意象5 風格6 爭議7 書籍8 註釋9 相關條目10 外部連結起源與發展[編輯]1970年代末期,英國一些後龐克樂團被歸為「哥德」(Gothic)。但到了1980年代初期,哥德搖滾成為後龐克中的一個子類型。這些樂團的後繼者開始聚集,形成一個顯著的新興運動。其名稱似乎是來自於史提夫·基頓(Steve Keaton)在1981年2月21日發行的英國搖滾週刊《Sounds》上發表的的文章「The face of Punk Gothique」。1982年7月,位在倫敦蘇活區的「Batcave」夜總會開幕,給予這些新興愛好者一個聚會的場所。《新音樂快遞》雜誌曾一度稱他們為「positive punk」。[4] 之後,「Batcaver」被用來形容「復古哥德」(Old-school Goth)。與英國不同,美國的龐克界在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出現了死亡搖滾這個音樂類型。[5] 而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早期的德國,這些次文化成員被稱為「Grufti[e]s」(意為「地底生物」或「地下生物」),他們結合了哥德和受到新浪漫(New Romantic)影響的新浪潮音樂(New Wave),形成初期的黑暗文化(Dark Culture,先前稱為 Dark Wave Culture)。後龐克之後[編輯]在後龐克沒落之後,哥德次文化開始在音樂及視覺上多方發展,造成風格(哥德「類型」)的差異。通常,各個「類型」的外表都反映出某種心態,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而各地文化也促進了這個變化。1990年代,維多利亞風格(Victorian fashion)在哥德界再度流行,並吸收了19世紀中葉哥德復興(Gothic Revival)和病態的維多利亞文化。現今的哥德次文化[編輯]1990年代,「哥德」這個名詞及相關的次文化範圍變得更具爭議。一般民眾及媒體,將一些新興或逐漸流行的次文化,與哥德次文化混為一談。這原因主要是由於各次文化間的外表、社會習俗和風格的相似所造成,而不是音樂。之後,這名詞被一般大眾進一步擴大使用,有時甚至用來定義在音樂及風格上與原始哥德次文化沒有相似之處的團體。這導致了一些哥德用語(Goth Slang)的出現,用來分類或歸類一些與哥德次文化關係疏遠或沒有關係的人。比如美國的「Mallgoths」、拉丁美洲和義大利的「Dark」、紐西蘭的「Hackians」和英國的「Spooky Kids」、「Moshers」和「Mini Moshers」。也有正面的詞彙如「Mini-goths」或「Baby Bats」,是資深哥德用來稱一些有潛力的年輕哥德。哥德在網路上的盛行,造成對於現實中的這些用語出現扭曲和誇張的觀念,特別是英美兩地以外的地區。這些新團體對於舊有的哥德次文化有著不同的反應。有些認為彼此是不相同的,對於被稱為「哥德」感到反感,有些則選擇加入現有的哥德次文化中。也有些忽視哥德次文化的存在,以自己的方式重新解釋「哥德」這個名詞。即使在原始哥德次文化中,不斷改變的趨勢也增加了定義精確範圍的複雜度。

詳見: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93%A5%E5%BE%B7%E6%AC%A1%E6%96%87%E5%8C%96


收錄日期: 2021-04-25 18:29:2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020000015KK0392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