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定圓通的選擇問題

2014-10-18 9:58 pm
<摘自楞嚴經卷六>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於是獲圓通 (色塵)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云何獲圓通 (音塵)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云何獲圓通 (香塵)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云何獲圓通 (味塵)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云何獲圓通 (觸塵)
法稱為內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云何獲圓通 (法塵)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云何獲圓通 (眼根)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云何獲圓通 (鼻根)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云何獲圓通 (舌根)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云何獲圓通 (身根)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云何獲圓通 (意根)
識見雜三和 詰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云何獲圓通 (識心)
心聞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云何獲圓通 (初心)
鼻想本權機 秖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云何獲圓通 (數息)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云何獲圓通 (法論)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云何獲圓通 (持戒)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 云何獲圓通 (神通)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為非聖性 云何獲圓通 (地大)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云何獲圓通 (水大)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云何獲圓通 (火大)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云何獲圓通 (風大)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云何獲圓通 (空大)
若以識性觀 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 云何獲圓通 (識大)
諸行是無常 念性無生滅 因果今殊感 云何獲圓通 (?)

<說明>
※此題是在探討入定圓通,功德是在解六結,與其他無關。
※淨土法門不在此題中,不建議參與討論,淨土的圓通如下: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
 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
 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
 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
 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
 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
 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得三摩地。斯為第一。
※上述是楞嚴經中所列出來各種入修的選擇,我們都知道耳根圓通是此經
 推薦的,但此題不管甚麼是最好。
 此題只問,朋友您是選擇那一條入修,為什麼?又是怎麼修的?
※打?號的那一條,末學也看不懂是從何入的?懇請善知識開釋。

問:朋友您是選擇那一條入修,基於甚麼樣的因緣才選擇這一條?
  又是怎麼修的?

問:「諸行是無常,念性無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這一條是從何
  入修的?

(請不要批評別人,佛版越來越少人願意表達,只要有人表達自己的想法,
 馬上一堆人批評,真不懂為什麼老是做這麼糟糕的事。)
(否定楞嚴經的朋友,請勿參與,留給他人乾淨的探討空間。)

回答 (22)

2014-10-18 10:14 pm
✔ 最佳答案
此題是在探討入定圓通,功德是在解六結,與其他無關。


其實關鍵點已經突顯出來了.................



六耳獼猴的典故

2014-10-18 14:19:11 補充:
於不動意義而言

從六~~度~~來看~~六卻是般若的代言
從七~~支~~來看~~妻才是決織的代言

2014-10-18 15:28:33 補充:
更正:七才是覺知的代言........剛剛右臂五運干擾

2014-10-18 16:01:18 補充:
一心二聖三多四維五福六合七賢、八德、九如、十全等路


請參考不動一的標準規範.......

2014-10-18 16:02:03 補充:
哪個數字動搖了.....請即時通知.....告訴大家...分享防範。

2014-10-19 14:47:20 補充:
一者只需淨
二者只需正
三者只需覺
四者無上如意玉

2014-10-19 14:54:48 補充:
淨佛與覺僧要如法而正規上道.....自然安全駕駛

2014-10-19 22:32:06 補充:
罐子瓦上摔,得已成全。......子愚補教;東降解行。
五行可容許的相剋....河洛語....啟開新的樂章..............................


大家好我叫洛凡生.......
生來不知幾許,只知東降風伯與不知名的雨師........教我河洛。
在此向大家前輩學習學習......指教全部.....
凡生還有一個師伯,它叫河伯.......
但是它為了要對付宿世仇敵,已經化為六指琴魔,鎮壓在群魔當中當頭領,不在是凡生的師伯了。

反而抽空就派他旗下的五十音魔,常常攻擊凡生.....來達到它取樂的目的。

2014-10-19 22:42:36 補充:
其實我大該知道原因.........
就是患處無法發揮正常功能.....若離心率過度,容易轉變成罹患加劇(反彈更大)

這是不能淨的最根本的原因.......根性有傷..或曾經受傷....

2014-10-19 22:43:03 補充:
反觀果淤現象.....您品味看看...是否是這個原理。

2014-10-19 22:45:03 補充:
四念都無法發揮正常的功效....後續的修行..........談何(彈劾)容易(溶義)啊

2014-10-19 22:46:13 補充:
劈哩啪啦哩霹啪啦~~五醞如鍋燒~~~因為密封的關係~~~蓋得更緊

2014-10-20 00:00:54 補充:
去淨土...治療好...再來

2014-10-20 00:01:50 補充:
淨土...能免除這拱業障(顧慮)

2014-10-20 00:08:42 補充:
修修修.....咻咻咻..三聲啦~~~不是三牲四果哈。

2014-10-20 00:10:31 補充:
端正百態啊~~~

2014-10-20 00:11:33 補充:
有過患處則加劇反彈效應.....(不自主的抖動)

2014-10-20 00:24:45 補充:
沒有過患...是通達無礙....如如不動的。

2014-10-20 00:30:05 補充:
過處的形容...通達無礙
患處的形容...如如不動

2014-10-20 00:36:24 補充:
這不是更顯示出....為何不是五十二而是二十五的正確性嗎?

彼此能混淆嗎?

2014-10-20 08:42:57 補充:
我都快唱起:我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腦海中浮現的聲音)。


您要不要也來一段


沉默年代 或許不該 太遙遠的相愛

2014-10-20 10:34:14 補充:
細肉有了...空安發覺了.........可以........不是異想天開........

是真的....

另一台電腦...不知道是誰開的....我一來就已經在廣播....討論編輯作家....

2014-10-20 10:36:15 補充:
他下一刻要討論...哪種情節..或某些新觀點.我可不能掌控(教育電台).

有時候說得很傷....說啥殺一些雞血、狗血脂類的.......
有時候說得很深..不談風月之類的

2014-10-20 10:38:45 補充:
以上說的這些.....看官可知道.....為何我會來說這些...遇到教育電台嗎

我正在睡覺夢遊耶~~~
我是被編輯作家操控情節發展的逼來電腦這這裡坐下來~~~才有以上這些話語耶。

2014-10-20 10:45:53 補充:
不管5678
還是5867
誰在給我偷偷的取代首(手/守)要定義的5看看.....

算天算地 算盡了從前 算不出 生死 會在哪一

有人會午門候斬.......

2014-10-20 12:10:01 補充:
這樣就對麻~~~67因中轉.才會..58鬼打牆。

因為不切實際啊....不想配合劇情演出....還是得繞著實際的劇情走

2014-10-20 12:52:58 補充:
真的很不切實際....那更好...

兩條平行線等距繞地球一圈..還是一樣的畫面。
(難不成必須是大型粒子碰撞機的加速軌道)

直了成佛。

2014-10-20 13:28:06 補充:
果然憨直......看不出超光日月的...遷越

2014-10-20 19:00:42 補充:
四念處不是死念...是正念....是活念...是可以靈動的...是非常確定的....是始終如一的...是究竟圓滿的...


否則...光靠似念處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談道品(正勤、神足、根、力、支覺、正道)

2014-10-20 19:01:14 補充:
不是填鴨式的齊頭教育..........

2014-10-20 19:02:18 補充:
這樣小悲永遠都很可憐.....越來越不敢上學........衝明的同學都不會想跟小悲玩.....

2014-10-21 09:36:06 補充:
人心的因緣不斷遷流變化........有一點不曾改變.............大家知道哪個本來面目嗎

2014-10-21 09:54:37 補充:
性自障礙..........功能不彰.......持續不佳........

很多山寨板的甚至現代科技大廠普及各行各業,儼然都走進了這一個大幅度刪節成本,加速了物品汰換的乃至於普世價值的趨勢。

2014-10-21 11:18:46 補充:
兩個現象........

一種是怎麼批評我都沒關係(能忍受)......
但是只要批評衣食父母、長者賢德...很下流的就不行(無法接受)


一種是怎麼批評他人(不論長幼、君臣、父子、高官權貴、販夫走卒等五倫綱常)...都沒關係(於我無干)..................
就是別來惹我、惱我、擾我(只要牽扯到我的利益就不行)...


然後再依此二種姓的輕重層肚量比出四畫..........

2014-10-21 11:20:20 補充:
還有一說....用圓周率來觀察現象....譬如:直徑的三倍

2014-10-21 11:37:44 補充:
勾股定律幾何學.........人情義理道德家

2014-10-21 13:09:07 補充:
這樣就對啦~~~即使在世俗心...也要知書達禮麻~~~

不要一直批評人家選擇"花開在彼岸"的作法...


這連人本初心都沒有....直接淪為畜生思想。

2014-10-21 13:11:25 補充:
生命會自尋出路..........
蓮花開在彼岸的作為....都不允許....

還漫無邊地的攻擊..羈絆..性自騷擾......
這要是叫做智慧生命體的作法....連愚昧的我都不相信。.

2014-10-21 14:52:05 補充:
有能力完成的人不一定能說會道
能說會道的人不一定有能力完成

若只會齊頭式的逐一而論(我看午門候斬才是真的)斷人慧根,使人命自尋出路.....

我看...這年頭.....準備落地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2014-10-21 14:52:36 補充:
命人使自尋出路.....

2014-10-21 17:36:21 補充:
盡(近/進)在當下............不留餘地。

2014-10-21 17:38:09 補充:
春秋筆法稱之為~~~伏筆~~~文學創作或經是智論足以(經世治論足已)~~~~


但是這個修行不能留唷!親自要邁出去唷~~要親自邁出去唷。

2014-10-21 18:34:18 補充:
意觸入處,緣生意觸的五陰。

這一組六組~~不用說~~屬於六祖惠能的陶範。

不用刻意強調~~~~~應是強調不來~~~


五陰十魔要先學會就好~~~
2014-10-21 5:13 pm
在古老的律法中,

最初,佛陀曾經以二甘露門教授,但楞嚴經並未多談、也未推崇,

在色遍中, 佛陀也相當推舉白遍的優點,此經中也未曾深入發揚,

佛陀要弟子飲食知量、警寤、正念正知,因此也教授弟子們光明遍,

諸多種種,單就以25圓通而言,也有乖離臆測之嫌,

此經翻譯文藻優美、遣詞流暢,但是;

其正確性、真實性;則有待考證。

只要對於三學稍有涉獵者,就會很清楚地發現本經的諸多說法,確實有格格不入之處。

而題主的題說,則有拼湊臆想之嫌,亦不符三學,難以論述,無法研討。

甚為可惜。

以上略說。
2014-10-20 7:47 pm
052
意見者:原來人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10-20 11:23:03
[ 檢舉 ]
覆殘天

沒有為難不為難的問題,以上三偈是提供您問題參悟的因緣

回答問題很容易,接受很困難

個人不想鬼打牆,回覆至此,感謝交流~
-----------------------------
"個人不想鬼打牆"
嗯! 這到底是想還是不想?
事實到底是如何呢?

2014-10-20 12:33:04 補充:
055
意見者:芳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10-20 12:10:01
[ 檢舉 ]
這樣就對麻~~~67因中轉.才會..58鬼打牆。

因為不切實際啊....不想配合劇情演出....還是得繞著實際的劇情走
----------------
文君一席顏
真的很不切實際~~~
係金ㄟ!

2014-10-20 12:52:07 補充:
054
意見者:殘天 ( 實習生 5 級 )
擅長領域:佛教 | 命理風水
發表時間:2014-10-20 12:08:18
...
...
====
^_^

交流嘛~ 看見就可以了 。

這 [ 苦 ] 啊~ 相名常相隨 , 而生諸妄想囉~ 。

[ 結色成根 ] 名是眼 , 根明六受 謂 圓通囉~ 。

合十
----------
的確!
"根明六受"也可以說是"緣通"!
不過
若是不知根所
又何來"源通"?

2014-10-20 12:53:58 補充:
以上
特此聲明:"緣通","源通"皆是廣告用詞
請勿自我"鬼打牆"!

2014-10-20 13:00:17 補充:
058
意見者:芳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10-20 12:52:58
[ 檢舉 ]
真的很不切實際....那更好...

兩條平行線等距繞地球一圈..還是一樣的畫面。
(難不成必須是大型粒子碰撞機的加速軌道)

直了成佛。
-------------------
直了成佛?
老孫千變萬化,彎彎曲曲~~
所以他

彎了成佛?

偶每天想成佛想得變老孫了!
難怪天天"鬼打牆"

真是杯唉可嘆~~~

2014-10-21 16:34:33 補充:
052
意見者:原來人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2014-10-20 11:23:03
[ 檢舉 ]
覆殘天

沒有為難不為難的問題,以上三偈是提供您問題參悟的因緣

回答問題很容易,接受很困難

個人不想鬼打牆,回覆至此,感謝交流~
-----------------------------
"個人不想鬼打牆"
嗯! 這到底是想還是不想?
事實到底是如何呢?

2014-10-21 16:37:43 補充:
099
意見者:current ( 初學者 3 級 )
發表時間:2014-10-21 16:16:56
[ 檢舉 ]
初心的「緣起」指的是緣起自性的顯發

自性由何緣起的呢?
本心由何緣起的呢?
初心由何緣起的呢?
法界由何緣起的呢?
如來藏由何緣起的呢?

要去找開頭、找起源、找beginning嗎?

找到開頭、起源,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

開頭是由何緣起的呢?
起源是由何緣起的呢?
如來藏由何緣起的呢?

本來如是嗎?

那個本來又是由何緣起的呢?
------------
本來就是本來
緣起是因您妄想

2014-10-21 16:54:21 補充:
貼貼置入性行銷廣告
貶低別人的商品
來說明自己商品的好處?

這佛版一些自稱受戒
有症 善知識 的
佛弟子們
是把自己的解脫之道
踩在別人的尊嚴之上嗎?

這是原來釋迦牟尼的教導嗎?
引起別人的嗔恚之心
難道釋迦族的故事
不足以讓佛子們
引以為戒嗎?

難怪"萬佛牌"常常要出來打廣告!
2014-10-20 8:07 am
其轉起程序為何??
Ans︰本心 - -> 眼根 - -> 色塵 - -> 眼識 - -> 緣起(51心所)

本心???

本心是啥苳苳???

不好意思,與經說不合。

2014-10-20 00:07:48 補充:
雜阿含經:
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
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
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捨,
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南傳相應部:
諸比丘!何者為一切耶?
眼與色、耳與聲、鼻與香、舌與味、身與觸、意與法是。
諸比丘!此名之為一切。
諸比丘!若人有如是言:餘棄此之一切,令知他之一切者,
則彼僅為言說,逢他人之問,則無能作答,則更陷於苦難。
何以故?諸比丘!此猶如對相違之境故。

2014-10-20 21:01:30 補充:
殘天朋友

佛陀不是文學家,也不是哲學家。

看的懂這一句,算朋友開竅了^^



再免費贈送一句好了

集結佛經的聖弟子,也不是文學家、哲學家,更不是小說家。

佛陀與聲聞弟子,全是覺悟者、實修證悟者。

祝福各位朋友,正向菩提。

2014-10-21 16:16:56 補充:
初心的「緣起」指的是緣起自性的顯發

自性由何緣起的呢?
本心由何緣起的呢?
初心由何緣起的呢?
法界由何緣起的呢?
如來藏由何緣起的呢?

要去找開頭、找起源、找beginning嗎?

找到開頭、起源,接下來的問題又來了。

開頭是由何緣起的呢?
起源是由何緣起的呢?
如來藏由何緣起的呢?

本來如是嗎?

那個本來又是由何緣起的呢?

2014-10-21 16:35:11 補充:
一神論者(耶和華、阿拉真神等)

我們獨一無二的神,就是創造者、就是起源、就是開頭。
宇宙是我們的神所創所造
我們的神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固有存有本來就常存不變的。
這個你們不會懂的啦!


奧義書的唯心論(Atman)

宇宙是一體的
一切都是從Atman來的
一切不離Atman
Atman生出萬法的
一切都是緣起Atman的顯發
一切都是Atman的作用
Atman是不入十二因緣法的
Atman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固有存有本來就常存不變的。
這個是你們這些講六根六境因緣的釋子,不會懂的啦!

2014-10-21 16:47:00 補充:
殘天朋友

只有願意照著佛陀教的法理作意(如實正觀老病死如何而起!如何而有!)

一切就了然明白

佛陀只教佛子修十二因緣法,觀十二因緣。

唯獨觀因緣,才能解除所有的疑惑。

因為在觀(根、境)因緣的當下,才有辦法覺見一切法是因緣生。

一切法都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中

其它甚麼耶神拉神本體本心之說,也是通通不離六根六境的因緣的。

2014-10-21 16:55:52 補充:
眾生認為有個「我」在想(我思故我在)

眾生認為這個「我」,不會無中生有,一定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

而眾生的欲求就是想辦法找到那個家或有個家,可以永遠不生不滅的活著。

於是上帝、真神出現了,上帝、真神創造的天堂、極樂國可以讓「我」永遠快樂幸福的生活下去,並且得到永生(不生不滅)


於是一體、本心、自性、如來藏、Atman出現了

就是那個!就是那個!

那個東西不能講,說了就不中,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因為『那個』是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之外,緣不到的。

然後這句話就出現了…………這真的無法用六根六境去說明

2014-10-21 18:09:31 補充:
奧義書的唯心論(Atman) 與 佛陀的 [ 方便心 ] 法論 , 是有大的不同 。

奧義書的唯心論可比喻為太極 , 佛陀的 [ 方便心 ] 法論 , 可比喻成無極 ,

要試著去明白.. 佛陀言的 [ 心 ] 並非 [ 唯心 ] 。

並非 [ 梵我一如之唯心 ]


殘天朋友

那得先好好研究奧義書唯心論的說法
跟大乘經論中的一切唯心造、心生、心現的說法

是同或不同了^^

時下許多佛子所談論的心,基本上講的就是奧義書的說法與主張。

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2014-10-20 7:44 am
眼識生起,伴隨者那些心所?
Ans︰眼識乃知見,為心法,非心所,無所伴隨。
====
朋友確定沒有伴隨心所??那麼眼識如何與目標接觸??如何感受光線產生的顏色等?

朋友,真的能判別心所法嗎?

主導的心是甚麼心?
Ans︰本心
====
甚麼是本心?是某個本心主宰、主導眼識生起嗎?這與此有故彼有相悖離喔....

其轉起程序為何??
Ans︰本心 - -> 眼根 - -> 色塵 - -> 眼識 - -> 緣起(51心所)
====
本心定義未明,不討論,眼根生起接著是生起色塵,然後生起眼識,最後才緣起...是這樣嗎??

您要不要斟酌答案??

2014-10-19 23:50:50 補充:
覆版主~

個人只是一介凡夫,無修無證,對楞嚴經曾拜讀多次,但已遠觀不敢褻玩矣

很抱歉無法提供太多智慧供版主參考,但是對於喜好自言圓通者,倒是有興趣討教,若佔朋友版面,請見諒!!
2014-10-20 3:05 am
覆 原來人 法友

不識者,不識還是不識。

這裡所言識,乃理解義。即,不理解者,不理解還是不理解。

眼識生起,伴隨者那些心所?
Ans︰眼識乃知見,為心法,非心所,無所伴隨。

主導的心是甚麼心?
Ans︰本心

其轉起程序為何??
Ans︰本心 - -> 眼根 - -> 色塵 - -> 眼識 - -> 緣起(51心所)
........................................................法相.......心動

2014-10-19 20:07:19 補充:
故經說,生於大因力,又說,初心非先覺、云何獲圓通。
= = =
靜修 法友

初心云第一義。

第一義不動,即是第一義空,即是中道義,即名佛。

2014-10-19 22:29:52 補充:
覆靜修 法友

還是有差異喔!如下修正請 法友參考!

本心 →眼根 →色塵→眼識  →緣起(51心所)
寂滅 → → → 一念初心 →第二念識心
.................................. 第一義 .....第二義
.............內.........外......法相......... 無明
自性..無自性..無自性..無自性......無自性
本覺............................第八識......七識
....................................離 一 切 相

2014-10-20 10:49:35 補充:
您認為眼根生起才生起色塵??
= = =
覆 原來人法友

你的眼根在哪裡?

吾意見34 你尚未回覆

2014-10-20 11:00:33 補充: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是亦復如是

請問,既一切即空,何來主宰??何來本心"能"主宰?所主宰?
= = =
見空是空,見色是色。

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

本心如如不動,但能產生有無、色空 . . . . .諸境界。

應眼見色、應鼻嗅香、應耳聞聲。應內六處、見聞覺知外六塵。

這些一切都是本性、本心所主宰。

2014-10-20 11:04:16 補充:
眼根對您而言就是眼睛是嗎?這是很可笑的說法....
= = =
既然很可笑,那就請你說說什麼是眼根呢?
2014-10-19 8:16 am
如果不能解四大,那麼其餘都是白說

四大是色身主體,若不能破色身是妄,更微細的心識是不可能觀察的到的

若不能觀察到心識,要能解脫.....再說吧!!

2014-10-19 12:42:42 補充:
本心時時在運作,時時現前,平常日用而不知,不識者,不識還是不識。
======
個人對識者所言,頗有興趣,或許請朋友交流

請教,眼識生起,伴隨者那些心所?主導的心是甚麼心?其轉起程序為何??

請指教,謝謝!!

2014-10-20 09:44:20 補充:
覆光明人

您認為眼根生起才生起色塵??

眼根只是您色身中的色法,作為接受色塵的依處,而眼根必須與色塵相觸才可能生眼識,色塵並不是您所生,如何說先生眼根後生色塵?

眼根對您而言就是眼睛是嗎?這是很可笑的說法....

根、塵必須相觸才生識,根存在您的業生色法相續流中,塵是隨機隨緣而取,朋友,您是不是要修正您的說法呢?

另覆心所的問題,眼識絕不可能單獨生起,必然伴隨七種心所以做為前導者,如必定先"觸"才能導致眼識識知,緊接著感受、判斷等等心所會接著作用

朋友真的了解心法嗎??

2014-10-20 10:12:22 補充:
覆光明人

本心不謹謹主宰眼識,另外耳鼻舌身意,都是本心主宰,本心就是自性、佛性。
========
朋友您的菩薩道似乎有些偏離嘍~

心經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是亦復如是

請問,既一切即空,何來主宰??何來本心"能"主宰?所主宰?

朋友,或許從基礎開始學起會好一些,如果要圓通,必定先經過戒學的洗禮

2014-10-20 11:01:15 補充:
覆殘天

朋友,個人以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此三偈回答以上

2014-10-20 11:03:44 補充:
覆光明人

前意見請仔細詳讀,已回覆了~

至於朋友喜歡未證謂證,個人不予置評,只是認為朋友戒學不穩,不知業果法則,相當危險....

討論至此,佔版主版面,在此致歉~

2014-10-20 11:23:03 補充:
覆殘天

沒有為難不為難的問題,以上三偈是提供您問題參悟的因緣

回答問題很容易,接受很困難

個人不想鬼打牆,回覆至此,感謝交流~

2014-10-21 10:38:57 補充:
請教二蟲朋友~

當有大乘人批評或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聲聞、緣覺是小乘,是焦芽敗種,屢勸不聽時,禪師會有何見解呢?

認為解脫道而出的聖者,自利自度是焦芽敗種,禪師會有何見解呢?

錯誤的知識導致錯誤的邪見,難道不用勸解?而反被認為是批評、謾罵嗎??

朋友的見解似乎有所不妥....

既然各持己經,何不依律來做評斷呢?北傳的朋友可有研讀過律藏??

2014-10-21 10:54:06 補充:


此題研討的題目是"入定圓通",入定在律藏明白指出是"過人法、上人法",而於此題提出己"圓通"者,表示已證悟此上人法,對吧!

既然已證悟上人法,且表示是修心圓通,那麼請教心識的組成實屬合理

依據論藏,請教某朋友心所,卻答詢不出所以然,那麼到底是"圓通"甚麼??

既然未證,卻言已證,即犯戒律,個人提出危險,有何不妥??

學習菩薩道者又異於解脫道?北傳六度啟異於南傳十度?若相異則佛陀犯妄語、隱藏秘密??

可惜此版多數自認大乘人士,我慢異常,卻能批評聖者是焦芽敗種,不知果報深重!!

2014-10-21 11:18:59 補充:
覆二蟲朋友

就北傳的說法是,非出家人不可研讀律藏,旨在易落入非議。
====
這種說法是習俗??還是有律可佐證??

若無律可證,習俗可取否??

不過北傳是如此,個人也無意見,但北傳的朋友可研讀南傳律藏,完全沒有問題

南傳律藏是完全開放的,可於網路下載,當小說看看也無妨,因其主要是規範比丘、比丘尼、沙彌等

但有些過人之法,則行者必然於修學過程中相當小心,未證言證是相當大的過失

另,貶抑他人並不是大乘菩薩道的宗旨,是否應該封印或者放棄相關言論,行者自觀己心吧,看的到心的就會知道過失在哪了....

2014-10-21 12:05:12 補充:
覆光明人

您讀經不解其意,還說甚麼自打嘴巴,會不會好笑?

已經多次提到,佛陀是自證解脫的聖者,圓滿一切知智,所以能於深、淺的法理做略說或精細的解說

聲聞是依佛陀的教法(音聲)而修行乃至體證的弟子,其體證與佛陀並無不同,否則涅槃則應改寫為佛陀涅槃、緣覺涅槃、聲聞涅槃三種了

雖然體證不無不同,但教法則不可能同於佛陀如此精細、詳盡

聲聞只是小乘??那只是為了要放大自己的說法,沒有聲聞僧,何來教法的傳承?

您自己的偏見,自己去尋經解決,個人幫不了您,只能提出危險!!

2014-10-21 14:42:01 補充:
覆光明人

此經您要用偏見去看也可以,用正見去看也可以,看不懂也只能怪自己了

略解經意如下~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
此段是謂佛陀能無師自證,通達四念處、四正勤...等等,故稱為如來、應供(=阿羅漢,北傳、南傳翻譯不同)、等正覺者(能自證覺悟者)

2014-10-21 14:48:33 補充:
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
這是佛陀成就的法門,能知道正法、分別法、說法、通達諸法,也能夠成就諸聲聞眾,以如是法教授,如是律教誡,能如此善說諸法要者,令眾生順於正法、善法者,是名佛陀

這是佛陀與聲聞的差異....

請問,此經只是講述佛陀能夠通達諸法要而教授聲聞,有甚麼自打嘴巴的問題嗎?

有說明兩者的證悟有差異嗎??

不懂就別裝懂(覆藏),還胡說八道(妄語),貶抑他人(惡口),豈是菩薩之行??

對此等人,只能不共語回應!!

2014-10-21 15:10:09 補充:
覆光明人

最後一經送你,點亮你的光明

雜阿含(九○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諸世間眾生,彼一切皆依於地而得建立;如是一切諸眾,如來聲聞眾最為第一……」如是廣說,乃至「聖戒。」

2014-10-21 15:54:54 補充:
覆殘天~

更高於您的律藏 , 過人法 , 上人法喔~ 。
=====
朋友是不是應該先研讀律藏後再說此語??

三學才是根本,而不是楞嚴經一書....

朋友是否把此經捧得過高?也把自己捧得太高了一點呢??

或許朋友應該隨見自己的心,到底是正見?還是邪見呢?

當然,多說無益,自證自知即可,以免又重複鬼打牆一事....
2014-10-19 3:17 am
顯而易見~~~

六耳獼猴是無根的浮萍
而孫悟空是五色石所化


知識沒有性....就只有知識....沒有性能的作用

譬如:七賢八德九如十全。
2014-10-19 2:28 am
如果離了二十五圓通 還可以修成圓通

佛陀也該換人當了

2014-10-18 18:53:20 補充:
「諸行是無常,念性無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其他版本大都

「諸行是無常,念性元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

念性元生滅 以生滅心求不生滅果 故云因果今殊感

因都攝六根 六根俱屬見分 故念佛法門 從見大而入
2014-10-18 11:55 pm
問:朋友您是選擇那一條入修,基於甚麼樣的因緣才選擇這一條?
  又是怎麼修的?
Ans︰那一條都不是。離本心。云何獲圓通?末學從觀心下手。

問:「諸行是無常,念性無生滅,因果今殊感,云何獲圓通」這一條是從何
  入修的?
Ans︰諸行

那一條都不是,若離本心,云何獲圓通?

2014-10-18 20:29:46 補充:
感謝光明人大德如題回答,不知朋友是如何觀心,可否說明。
= = =
觀「六根,六塵,六識,五蘊,十八界」,不動道場。

知見心性妙實體者,知見之時,即體妙理,無放無離,行住坐臥,心身融一,

見聞覺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

2014-10-19 11:16:46 補充:
四大是色身主體,若不能破色身是妄,更微細的心識是不可能觀察的到的

若不能觀察到心識,要能解脫.....再說吧!!
= = =
若不能觀察到心識,即是不識本心。

本心時時在運作,時時現前,平常日用而不知,不識者,不識還是不識。

知見心性妙實體者,知見之時,即體妙理,無放無離,行住坐臥,心身融一,

見聞覺知,根性融一,如是修行,即行佛道。

2014-10-20 08:20:06 補充:
覆 原來人 法友

朋友確定沒有伴隨心所??
Ans︰確定

那麼眼識如何與目標接觸??
Ans︰本心 - -> 眼根(內) - -> 色塵(外) - -> 作用產生眼識,曰第一義。
............體...........................................................用

如何感受光線產生的顏色等?
Ans︰如上

朋友,真的能判別心所法嗎?
Ans︰
眼識乃知見,曰能善分別諸法相,為第一義。所謂︰成一切相即心。
於第一義不動,是見法。此所謂︰離一切相即佛。
於第一義起心動念,是心所法產生之時。(51心所生) 此所謂︰一切凡夫眾生。

2014-10-20 08:34:54 補充:
甚麼是本心?是某個本心主宰、主導眼識生起嗎?這與此有故彼有相悖離喔....
= = =
你能看、能聽、能聞、能覺 ..... 能問問題,及一切運作,都是本心的作用。

本心不謹謹主宰眼識,另外耳鼻舌身意,都是本心主宰,本心就是自性、佛性。

此有故彼有,是一直心。是中道義。是第一義。

此有故彼無,這才是悖離。才是心所法產生之時,才是眾生的無明。

2014-10-20 08:38:52 補充:
本心定義未明,不討論,眼根生起接著是生起色塵,然後生起眼識,最後才緣起...是這樣嗎??
= = =
呆子才會問這種笨問題。

這題當作是我反問你的問題。

你的眼根在哪裡?

2014-10-20 09:07:26 補充:
雜阿含經:
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
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
= = =
覆 current 法友

經文大義要能解!
十二入處,謂作用而生一切。何物在產生作用!

此物要藉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內六處),而產生色聲香味觸法(外六塵)。

此物見不著!摸不著!聞不著!法友想想,此是何物?

2014-10-21 10:36:13 補充:
隨喜讚歎 二蟲知見 法友

法友能站在中道立場剖析,實屬難得。

誰對誰錯,不需批評。但以自己所學經論作為依據即可。

不認同別家經論,也別作批評,但可依自家認可經論來作憑證。

末學在佛版也一直以此態度來辨正。

佛友不認同時,我則會以經論來作依據。

吾若舉了經論來作依據,佛友仍不認同時,那就只有隨順了。

不要像某些人,只會批評,而舉不出經論,此等者,說他修得再好,我都不會相信。

2014-10-21 11:23:39 補充:
答:初心就好比鏡子,世間的一切只要出現就緣起;但你沒有透過六
  入,就沒有識知,你會誤以為沒有緣起,故經說「知見無知」,
= = =
靜修 法友

末學有一點不同的看法!請您參照!當然末學或許會有盲點,也請指教。


有所緣才有初心,所緣無有間斷,所以初心不生不滅,一切法無有斷滅。

所緣於初心時是第一義(知見無見),第一義動時,即是緣起(知見立知)。

此中次第極微細,很難體會,故諸多法友在此點上會有諸多不同看法。

但以直心,則能觀察入理。或許我有偏見。

2014-10-21 11:46:37 補充:
原來人 法友

當有大乘人批評或提出自己的見解,認為聲聞、緣覺是小乘,是焦芽敗種,屢勸不聽時,禪師會有何見解呢?

認為解脫道而出的聖者,自利自度是焦芽敗種,禪師會有何見解呢?

錯誤的知識導致錯誤的邪見,難道不用勸解?而反被認為是批評、謾罵嗎??
= = =
吾有引經論為依據喔!

吾引經論還被說成批評、謾罵,這太說不過去了吧!

而你所引的經論,剛好符合我所引經論的大義,你自己打自己臉,還說吾屢勸不聽。

這種說法也太奇怪了吧!吾巴不得你能提出有力的經論論點,好讓我好好學習見識。

2014-10-21 12:57:21 補充:
覆 原來人 法友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如來、應、等正覺未曾聞法能自覺法,通達無上菩提,於未來世開覺聲聞而為說法,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八道。

  比丘!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未得而得;未利而利,知道、分別道、說道、通道,復能成就諸聲聞,教授教誡,如是說正順欣樂善法,是名如來、羅漢差別。」
= = =
吾再貼一次法友所貼經論!

各位看倌,如來、羅漢差別在哪裡?

莫說我錯解經義,其實經文已經算很白話了。經文都告訴你了,你還屢勸不聽。

真盧!對盧者啊!恕吾不再作回應了。打口水戰,無意義。
2014-10-18 10:49 pm
版主大德您好,您的整顆頭,包括您的身體甚至您的生殖器都有辦法圓通啦,人家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要說怎麼修最好呢,念佛圓通最好,安全,有個依靠,慢慢來,沒有副作用,不會入魔,楞嚴經的25種圓通只是針對從頭部進入的覺研發的,微塵科技的高明根本就盡虛空遍法界的,您不去用祂,祂還是在您頭上,記錄著您的善惡,您要用祂就有千千萬萬種法門,佛教的法門就是專門用祂來開智慧求解脫的,那個不是批評那個叫靜修逼急如來= =,為什麼會有一大堆人圍攻,因為大家都是如來的魔法使只有您還不是所以會有一大堆人圍攻。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收錄日期: 2021-04-15 16:51:3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018000016KK0280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