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聲聞、緣覺,與十二因緣法,四聖諦、八正道的關聯。

2014-10-17 4:00 pm
請問在大乘的經典與論典中(或大乘參考的佛學辭典也可以)

一、如何定義聲聞?(聲聞二字的由來!緣由!)
二、如何定義緣覺?(緣覺二字的由來!緣由!)
三、若說聲聞是修四聖諦、八正道,那請問聲聞有無修十二因緣法?
四、若說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法,那請問緣覺有無修四聖諦、八正道?
五、若只修四聖諦、八正道,不修十二因緣法,可以證涅槃、解脫生死嗎?
六、若只修十二因緣法,不修四聖諦、八正道,可以證涅槃、解脫生死嗎?


若對十二因緣法、四聖諦、八正道不甚了解的朋友,請旁聽就好,謝謝。
若對十二因緣法、四聖諦、八正道了解甚多的朋友,歡迎法佈施,謝謝。

若只是單純說無聲聞、無緣覺、無菩薩,無十二因緣法,無四聖諦。
那也請不要進來參與討論,因為那無助於為廣大的佛子解惑,謝謝。

回答 (26)

2014-10-17 7:49 pm
✔ 最佳答案
佛法精髓 : 轉貼
觀察四念處(12因緣六根六識...五蘊緣起)的集與滅...無常、苦、空、非我非我所...依無願、無相、空門而入...無貪、無嗔、無癡.心解脫...七覺支離無明...行八正道(戒定慧)...四聖諦貫通...法法相因...如理作意...法隨法行...心念佛調勻呼吸入安般念...起佛心顯佛性...內功外德...實修實證...無上正等正覺

2014-10-17 18:29:42 補充:
其實證初果並不容易...3年136員...也許已經說過了...就再說一次囉!

2014-10-17 19:15:29 補充:
慢,是一種心理狀態(心所),因為我執(薩迦耶見)而升起

如何化解?...有請星洲大德...幫幫朋友...功德無量!

2014-10-17 19:20:32 補充:
東降認真點...說說看...您覺得如何化解?...慢

2014-10-17 19:40:09 補充:
獨孤九劍...求勝難...求敗更難...不死火鳳凰...騰空而起...超越紅塵...曰涅槃解脫

2014-10-17 20:10:26 補充:
因為所謂的大乘經典...後人加油添醋...字裡行間經常貶低佛陀的聖弟子...

導致千百年來...修學者以為是...如是我聞?...希望修習者...善用智慧依了義處...
參考: , 靈鷲山法會
2014-10-17 8:14 pm
信念或相信可以帶領你達致知道
是沒有問題的
信念或相信障礙你達致知道
那便是不好的
希望你的信念或相信
最終會使你得到解脫
而不是障礙你
2014-10-17 6:38 pm
請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再來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

請證明給current看,為眾生解脫的大菩薩
= = =
杯子往頭上k下去,一定清楚知道,但是不會一直執著這一件事情。

這個例子已經討論過,解說很清楚了。

版主怎麼到現在還在執著這件事呢?

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實在亂戴帽,大乘佛法,不是這樣解義的。

2014-10-17 12:55:07 補充:
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娑婆即是極樂、極樂即是娑婆
此方即是彼方、彼方即是此方

阿彌陀佛也在此地此處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聽見了嗎?
= = =
這些都是大乘的精神!

大乘的精神,即是一佛乘。

2014-10-17 21:44:57 補充:
路過 , 看了這許多篇對聲聞的評論之後,
到有幾個問題,要請教 "認為聲聞為焦敗、自利" 的朋友們,
如果,日後朋友們遇見了 初果者、乃至阿羅漢的聖者,
到底是要~
= = =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九︰「復言大王頗見頗聞。須彌山王。禮敬諸餘小山王不。
王言不也。復言大王。頗見頗聞。日月光神。有曾禮敬螢火虫不。王言不也。女言大王。如是菩薩。發心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轉輪聖王。以大慈悲初發心已。
云何禮敬離大慈悲小乘聲聞。」

2014-10-17 22:31:04 補充:
請教光明人朋友,五根是哪五根,五根又以何為首,感謝法施~
= = =
Current 法友

你有謙卑的心聽人法施嗎?

從你意見086 看來,你依然還是很傲慢。

傲慢者,已失五根首,信根。

汝因缺信根,而顯出傲慢的姿態。

2014-10-17 22:42:19 補充:
五根之首應為慧根(四聖諦)
===
若不起信,是學不到任何智慧的。

2014-10-17 22:48:11 補充:
如果朋友是菩薩 (不論位階幾何),且為在家;

'當朋友遇見一位已經證悟聖果的清淨比丘之時,

朋友會頂禮嗎? 還是比丘要向朋友頂禮?
還是擊掌?
say hi?
合什?
= = =
請仔細看清楚,吾意見091
2014-10-17 6:30 pm
看來題主對聲聞、緣覺解脫道用心不淺;不過在網路佛版所說,能否詳實?能否信受?在在有問題。如果能藉一些顯示出來的正法義理,而知修行大致內涵、方向、次第外,最重要的是,無形中也指示出此教授、教導者所在;能讓人實際追隨真善知識長期修學、熏習,才是得以契入三乘或二乘菩提的不二法。對題主這些題目,非三言兩語講得清楚,也不宜在網版上長篇累牘;謹貼示正覺電子報#106期片段內容(詳見「成佛之道」網站貼示,下載第10、13頁)供有心修學二乘法的佛友參考。【佛陀告訴須深:「我如今問你,你可以隨意答覆我。須深!你的意下如何呢?是不是因為有出生的緣故所以有老與死,不離出生所以有老死呢?」須深答覆說:「如是,世尊!」「有出生的緣故而有老死,不離出生而有老死。就像是這樣子,出生、後有、四取、貪愛、領受、觸知、六個外所入之處、名色等五陰、識陰六個識、身口意行、對真相無知而愚癡黑暗,是不是因為有無明的緣故而有三行,不離無明而有三行呢?」…。】【這就是說,世尊為須深解說十二因緣法以後,問須深說:「像這樣子觀察十二因緣法時,就能夠遠離欲界惡法,繼續向上進修而證得涅槃、解脫於三界生死嗎?」須深就向佛陀稟白說:「不是這樣的,世尊!」這表示須深此時已經知道有個常住法恆存,在這個大前提下,觀行十二因緣法時才能成就,否則不免生疑而恐懼:滅盡名色十八界而不受後有以後會不會成為斷滅空?所以單修十二因緣法而不修十因緣法時,就不知道或不能確認有個本住法常住——不知法住,就不可能接受十二因緣法所說應該滅盡五蘊名色自我成為無餘涅槃的道理,修習因緣觀時所應滅除的無明就不可能滅除。於是……。】

2014-10-17 11:34:07 補充:
請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再來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
===============
如果從真善知識修學大乘佛道者
他很可能回應:「所謂『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即非『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是名『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這樣就沒有「k頭下去」的問題。
可惜,能有這種正見者很少,能確實領會其中實義者更少。
都因無機緣識取真善知識而追隨修學如來正法之故。
Current 師兄當然也不可能懂;如果不懂而有疑心探究,才有大乘正法機緣
至於真實的二乘法道,如果沒有大乘菩薩真善知識的解說、指導,也不可能有實證的機會。如果不服,可以選看«阿含正義»任何一輯(共七輯),來將自己所修所學作一番衡量。

2014-10-17 12:12:11 補充:
Charlie:「有些大乘弟子對佛法的根源[緣起法]..無證無知!」
===============================
真實的緣起法,是「見緣起,便見法。」乃大乘裡的「緣起法」; 此所見的「法」,就是「法性、法身、真如、佛性、第八識如來藏、…。非二乘學人所知。
他說的這句話確實無訛,大乘如來正法幾乎要失傳了; 可是也正復興中,因有大真善知識值世弘揚之故。
而且隨從修學而有修證者,也日益增加;正法氣象欣欣向榮。由是之故,學人若對二乘菩提或大乘菩提未有如實修證,不宜隨意發表自己想像、揣測所得的佛法心得;所說要能契符 佛世尊旨意; 否則就很有被辨正的機會。
2014-10-17 6:13 pm
只是提供大家參考。

1. 聲聞,原名sàvaka,意思是 "聽聞者、弟子、門徒"。
巴英翻譯為 : hearer、disciple 。

其實,真正的聲聞,門檻很高;只有位列四雙八輩者,才有資格備稱為聲聞。

一般未進入聖流的凡夫,無論在家、出家;都只能稱為 "弟子" 而已。

2. 至於獨覺聖者,pacceka-buddha,意為單獨的佛陀(覺悟者)。是指沒有任何的教導下,而獨自覺悟四聖諦而解脫的聖者。(但卻無法教導其他人)

3. 聲聞必修緣起、通達、透徹緣起支。
有名的例句 : 某某比丘...生遠塵離垢法眼,而謂: 凡有集法者,皆有此滅法。

2014-10-17 10:13:34 補充:
4. 緣覺,原本就是無師而自行證悟四聖諦者。


5&6; 一般漢傳弟子,很少接觸聖教法,常勿以為聖諦、緣起支、八支聖道等,是分開的法。其實,祂們是一體的、也無法真正切割。

比如 : 緣起,是與四聖諦為一支。一般都以緣起、集諦,交互解說。
或者 : 八支聖道,本來就是四聖諦中的道諦。



以上略為說明

2014-10-17 13:19:56 補充:
殘天朋友,

朋友維持著~ 堅決不舉證的論法風格。唯有無盡的情緒,這對法的釐清有幫助嗎?

朋友在不知道星洲要如何引出緣起的情況下,

首先認為星洲 "不該",但無法說明為何不該,只有情緒字句。
在星洲追問下,不但不舉證,就乾脆直指星洲說謊。

那也無妨,那是朋友的自由、朋友自己滿意即可。

可惜的是,朋友,

到此刻為止,朋友知道如何透過 "面對聖者的問題(略稱)" ,觀察緣起支嗎?

朋友如何知道星洲無法略述相關觀法? 朋友知道星洲引證的是哪一部經、論、注嗎?

當然,就朋友論法風格,是不會答覆的,只會加上問號而推回給星洲。

因為,朋友被情緒遮蔽了對法的正志與熱忱。

2014-10-17 15:45:13 補充:
殘天朋友,

只要朋友認為直接斥責星洲,能讓自己滿意、心平氣和就好,無妨。

其次,朋友如此肯定星洲不曾師學於大乘宗門、教下?

再者,所謂前後顛到.....

這與朋友個人中文、三學基礎有關,星洲不便置評。

至於朋友說"不該",是客氣詞。雖然很怪,但星洲也接受。

星洲就依約提出解釋:

那星洲這樣解釋著 :

1. 借由面對聖者(或清淨沙門)所選擇的行持,觀察六種行,
是為福、非福、不動、身語意。計6種。

2014-10-17 15:45:41 補充:
(因此星洲不也舉了5種選擇,就包含這六行的相、味、現起與直接因)

那一題,可惜無人深入,包括殘天朋友。

至於詳細內容,尤以 "貽害",在非福中,最為驚人,因無人請說,故略。

2. 行緣識

接下來的,就是解說 題主 靜朋友的問題....識,怎麼來的?

除六識身之外,主要直接因,是前面的6種行、導出後面眼耳鼻舌身的雙五識、以及意的22種;總計32。

這個過程,就是觀察 "識,是怎麼樣來的"。

因為無人相應,故省略,只留文字說明。

3. 其他的觀察

如四大,在面對聖者的過程中,以四威儀路,就可以初步接觸四大。

2014-10-17 15:45:53 補充:
如果具備不動行的能力,那麼,透過特別的技巧聚焦,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四大的活動軌跡。

其他的六根、五蘊、五取蘊、業報輪迴,也是可以一一次第解析。

除業果輪迴,必需要更大的訓練付出。

細節,因無人相應請說,故省略。

以上,根據~
經藏,相應部·因緣篇,因緣相應。
論藏,分別論、道論。
律藏,制定學處十種利益。

這就是星洲對那一題的舉證緣由。

看不懂,可以請教;但請別用 "加問號、換主詞扔回的技巧",因為那在論法中是不被接受的。

那是世俗聰辯的技法、不適合問法、請法、論法。

2014-10-17 18:33:11 補充:
嗯。 感謝 殘天朋友把星洲的意見拷貝下來, 回答009。

如此能省得星洲重新回憶、萬一回憶有些許誤差,又必須面對更多的指謫。

......

心存貶抑聲聞的無知者,是無法面對星洲的詰問的,

更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星洲所舉的情況。

星洲順勢以該例證,引導說明 靜修題主的問題,

依律、依經、依論、依增上學,解構行緣識、威儀路/不動行解開四大、以及其他。

殘天朋友, 文字語意,有甚麼問題嗎?

是貽害嗎?
朋友可以練習非福行、親自體驗導引出來的不善,從非福、不善結生、懾人的不善果報。

朋友,為何不自己去練習體證呢?

暨無斥責、朋友還有甚麼要指教的呢?

2014-10-17 22:36:16 補充:
首先,隨緣朋友,

確實有身見、邪見等,是為慢的因。

除非證悟漏盡阿羅漢,否則從入流、一來、不來聖者,都還沒有完全止熄。

三解脫門,是最直接的方法。

其次,光明人朋友,

如果朋友是菩薩 (不論位階幾何),且為在家;

'當朋友遇見一位已經證悟聖果的清淨比丘之時,

朋友會頂禮嗎? 還是比丘要向朋友頂禮?
還是擊掌?
say hi?
合什?

大家還記得出接觸佛法時,那個充滿恭敬、欣喜的自己嗎?

如果保有那顆熱忱的心,見到證悟聖果的清淨比丘會頂禮嗎?

道理很明顯,大小之分的貽害,不可不察。
2014-10-17 5:00 pm
過去有人累世躲在山上只念心經及心經咒!

就修成羅漢了!

佛初轉法輪在鹿野苑5比丘,佛只說4聖諦

這5比丘就証得羅漢!

小乘法極好修!

-----

除三毒[貪瞋癡]...極好修...???

發了菩提心..然後就會發現斷三毒太容易了,所以..稱之為[小],

自己是菩薩所以為[大]????

這是現在中國學佛者的如實知見. 佩服,佩服!! 真是佩服!!

2014-10-17 09:32:39 補充:
請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再來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

這就是菩薩的智慧...甘願做歡喜受

說這樣的話的人對 龍樹菩薩的 大智度論一定不熟!

苦用樂受!

而羅漢會去避開被人用杯子往頭上k下去的因! 不與人接觸
-----

1.菩薩依於甚麼修持而能[甘願做歡喜受]??

2.苦用樂受--->請舉出出處...而不是自己胡說!!

3.羅漢避苦因,部與人接觸--->請舉出出處,-而不是自己胡說!!

2014-10-17 11:29:58 補充:
有些大乘弟子對佛法的根源[緣起法]..無證無知!

只會依自己的[大]知見...說東西南北,在修持的外圍畫圈圈!

釋迦佛在世時...能受教者也是幾希....

何況現在分枝的相似佛法林立....分支愈多,學佛子弟[我執]更重.

隨緣教導而不沾黏

禮敬提問大德隨緣教導度眾的辛苦.
2014-10-17 4:47 pm
後學 向current 師兄!


頂禮讚嘆!   阿彌陀佛︿︿


靜思合十。
2014-10-17 4:46 pm
過去有人累世躲在山上只念心經及心經咒!

就修成羅漢了!

佛初轉法輪在鹿野苑5比丘,佛只說4聖諦

這5比丘就証得羅漢!

小乘法極好修! 不然為何每次法會法師都會祝願

【發菩提心永不退轉】

菩薩退轉變.....凡夫 (錯)

菩薩退轉是變羅漢!

2014-10-17 08:54:34 補充:
都預設限制了! 這種心量!

非常廣大!

2014-10-17 09:02:49 補充:
大乘菩薩道
小乘解脫道

並非所修法門而分的!

而是所發心願而分!

一心只為眾生解脫
,心中自然無聲聞、無緣覺、無菩薩,無十二因緣法,無四聖諦

一心只自己生解脫
,心中自然有聲聞、有緣覺、有菩薩,有十二因緣法,有四聖諦

菩薩心不住法

但羅漢一心住法

2014-10-17 09:17:30 補充:
我只知道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修一切善法!

行禪者

心中只能保持,苦,空,無常,隨順覺性!

說一切法不在結果! 有在種因!(結善緣)

這這結善緣>>有時看似在罵人!但【實相】是什麼>>罵人嗎?

表相是罵人【實相】只是在種種子!

2014-10-17 09:20:20 補充:
請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再來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

這就是菩薩的智慧...甘願做歡喜受

說這樣的話的人對 龍樹菩薩的 大智度論一定不熟!

苦用樂受!

而羅漢會去避開被人用杯子往頭上k下去的因! 不與人接觸

2014-10-17 09:34:44 補充:
無受不是沒感覺,而是無苦受

有人用杯子往頭上k下去...那是我前世也這樣做過!
如今他這樣對我...我還他了!兩無相欠...這樣應該高興才對!

就當他在練金,這一K下去只是他在段打我成金的過程
這樣應該高興而且要感謝他才對!

菩薩應如是布施,這5濁惡世,世人太苦了!若這一K下去
會讓他感到一絲絲快樂...就當布施給他吧!

這K下去!還有存在嗎?

2014-10-17 09:40:19 補充:
.羅漢避苦因,部與人接觸--->請舉出出處,-而不是自己胡說!!

羅漢的蘭那行! 蘭那清淨之地!

何來的有人可以 杯子往頭上k下去!

而菩薩道是要在市井中磨練!....會因此再失去

但有要時常回山中水邊清淨地再度尋找

這個要用控制學的阻泥效應解釋! 我不是老師不會解釋!

2014-10-17 11:07:35 補充:
意見者:光明人 ( 初學者 5 級 )

彌勒菩薩的 忍辱偈: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駡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他也省氣力,我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

被人打一定會痛!也會生氣! 若不生氣! 忍辱從何而修!

你說是嗎?

2014-10-17 12:24:47 補充:
而修行成就不能以大小乘區分高下!

有現在修行果果是阿羅漢,但實為菩薩種性!

因大小乘都會以戒法為首做為修行!

5戒中有一不妄語戒,只要過去世修行中答應過別人

有一天我修成正果我會再回來度你!

這樣修得羅漢的人,只要那個他答應過的人來到人間!

或即將來到人間,而這再來的羅漢所行即是菩薩道!

大小乘法....實無二分! 但人心有二,所以二分!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現在羅漢,將來未必只是羅漢

2014-10-17 13:25:25 補充:
法無大小乘區分

但人有大小乘區分

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與四聖諦..十二因緣 八正道

皆為佛說!

2014-10-17 14:08:52 補充:
一說這星洲朋友身之.. < 謊 > 。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說謊 ...這謊 本無自性!

而因凡夫有我,而給了他【自性】

是誰在覺得 星洲朋友身之.. < 謊 >

說謊本無自性....而這自性....是誰的【自性】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2014-10-17 14:10:47 補充:
您的話裡 [ 前後相違 ] ...也是本無自性!

是誰在覺得....話裡 [ 前後相違 ]

即是誰給了他自性! 這自性...即是【我】

染有我

2014-10-17 14:42:14 補充:
就看你修行的程度而言了!

2014-10-17 15:03:58 補充:
普賢行願品 第9大願 是什麼?

2014-10-17 15:15:46 補充:
大乘小乘最終的修行觀都是一樣的

只是大乘多走了一圈菩薩道!

小乘直接入解脫! 羅漢會入涅槃..涅槃什麼事也不理
.

但實無有涅槃佛,而佛呢,光是你念一部金剛經! 他都要來幫你摸摸頭!

佛歡喜眾生精進! 羅漢入涅槃...動也不動!

出家眾有逃避世間苦的小乘僧人

有發大願度眾生的大乘僧人

以上兩種僧人 也只因(我)而有區別!

2014-10-17 15:18:03 補充:
愣伽一開章大慧菩薩就百多問

佛就以一【無自性】全打死!

而這分因【誰】而分? 自性又是【誰】的自性?

2014-10-17 15:43:23 補充:
所以呢?

拿著經文胡說八道多的是!

而修行是個人的事! 說過了就算了!

不必要硬跟他起衝突!

因為

愚痴的人....勸不聴
裝懂的人....學不會

這都是眾生自己本身福德善根所造成的...不是他想這樣做的

所以無自性

恆順眾生!.....就順他去吧!

彌勒菩薩忍辱偈:

老拙穿袖襖,淡飯腹中飽。
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
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憑它自干了。
我也省力氣,他也沒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
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2014-10-17 19:25:30 補充:
菩薩修行發菩提心,一定要經過三難妙行的大關。

  一、難行能行。人們做不到的難事,菩薩能做到。

  二、難捨能捨。人們捨不得的生命、錢財,菩薩能捨得。

  三、難忍能忍。人們忍受不了的逆境、惡緣,菩薩能忍受。《無量壽經》講“清淨如水,忍辱如地”。


慢,是一種心理狀態

如何化解?...

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他碰到牆壁自己就會轉灣!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無普賢,拾得定是。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 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2014-10-17 19:45:17 補充:
台語說的!

吃到羹,他就會學乖了!

沒有耐心的愛心不叫做慈悲!
2014-10-17 4:32 pm
大破二乘無明的這時,智者絕對不會錯失正法機緣,必詳細恭閱:

阿含正義

《唯識學探源》

大菩薩 平實導師 著




目 錄

第一輯

自 序

第一章 緒論——唯識學探源

第二章 初會說法

第一節 四阿含諸經之結集

第二節 三會說法之初會

第三節 原始佛法中本有三乘菩提之提示

第三章 陰界入

第一節 六根之體性

第二節 六塵與六入

第三節 十八界之六識界

第二輯

第四節 五盛陰(第三章)1

第五節 四識住、七識住

第六節 外道神我、梵我

第七節 四聖諦與八正道

第八節 除異生性

第四章 四食

第一節 四食總說

第二節 搏食

第三節 觸食7

第四節 念食——意思食

第五節 識食與八背捨

第六節 滅四食者方證解脫6

第七節 四食與佛菩提修證之關係

第五章 如來藏與七識心

第一節 十二因緣之名色緣識——六識身、七識身

第二節 十因緣之名色緣識——名色由識生

第三輯

第三節 十因緣觀與十二因緣觀的關聯(第五章)

第四節 識緣名色、名色緣識

第五節 識陰是修道的關鍵

第六節 名色之根本——第八識——說真實緣起

第七節 我與無我——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第八節 熏習與本際

第九節 壽暖與識即是命根

第十節 佛未曾說如來藏是眾生我

第十一節 西藏密宗未曾實傳如來藏法

第四輯

第十二節 由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所傳法義證明如來藏方是正法(第五章)

第十三節 如來藏令二乘涅槃不墮斷滅空

第六章 三法印

第一節 諸行無常

第二節 諸法無我

第三節 涅槃寂靜

第四節 三法印不得外於如來藏

第五節 業果報系統

第七章 慧解脫

第一節 二乘所斷無明與外道常見

第二節 心解脫、慧解脫——見道與修道

第三節 解脫是如,涅槃非斷滅空

第四節 出離生死是佛對聲聞人的最後遺教

第五節 滅知覺者方是實取解脫

第六節 我與我所俱斷方名解脫

第五輯

第七節 解脫之身證與見道等(第七章)

第八節 十二因緣是假號法

第八章 俱解脫——八解脫聖者應再進修

第一節 俱解脫

第二節 俱解脫者非因定力而得解脫

第三節 滅四取者方得解脫

第九章 涅槃

第一節 滅盡六入方是無餘涅槃

第二節 滅盡五陰方是無餘涅槃

第三節 無餘涅槃界

第四節 三皈五戒是證初果解脫之基本要件

第五節 非僅以戒淨一法能證涅槃

第六節 十八界捨已方證無餘涅槃

第七節 五出要界

第八節 二乘頂忍與三縛結

第九節 戒是解脫之依憑

第十節 離心、意、識故名涅槃

第十一節 「涅槃後有、無」之議論是無記法?

第十章 無為界與盡智

第一節 界——種子——功能差別

第二節 有為界與無為界

第六輯

第三節 本際、實際(第十章)

第四節 異熟與熏習

第五節 涅槃實際乃無間等法

第六節 阿含佛法是一切佛法之根本?

第七節 三乘共入無餘涅槃?

第十一章 遊行經--入滅不滅

第十二章 雜說

第一節 天界有佛法宣揚之證據

第二節 前後有佛,非唯釋迦一佛

第三節 如來一名非唯大乘方有

第四節 佛非不責人也

第五節 說法錯謬者得無量罪2

第六節 證有三世

第七輯

第七節 念佛法門不是後來大乘經才發明者(第十二章)

第八節 ...

2014-10-17 08:35:52 補充: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求證真實佛法

如是這時,《佛藏經》正法殊勝因緣難值遇: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自2013/12/17 開講,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2014-10-17 4:01 pm
"通通在大腦這塊豆腐裡完成"
?
奇哉!怪哉?
豆腐也會說人話?

不是人朋友

大腦這塊豆腐下命令給身體其它的部位、組織,才會說話。
若是把大腦拿掉,看可不可以說話和打字。
只剩了心,而沒有大腦,看看是否可以說話?可以打字呢?




此題.. 因緣種種諸多法.... < 作何覺見 ? >

殘天朋友

只是因緣、緣生
一切盡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中
緣生無常非我

2014-10-17 08:35:06 補充:
不管您是芳朋友或是東降朋友

請朋友仔細想想,釋迦佛陀四處遊化,說法度眾

會跟眾生說一些絕大部份眾生都看不懂的火星文嗎?

佛陀若像朋友一樣,以這種文字呈現給世人

佛陀會有廣大眾生信仰而跟隨佛陀修道學法嗎?

無惡意,只是誠心建議朋友在文字表達,能讓廣大眾生看的懂而明白了解,謝謝

2014-10-17 08:59:06 補充:
過去有人累世躲在山上只念心經及心經咒!
就修成羅漢了!

誰只念心經、心經咒,就修成阿羅漢了呢?請舉證



佛初轉法輪在鹿野苑5比丘,佛只說4聖諦
這5比丘就証得羅漢!

請問四聖諦有無包含十二因緣法?

2014-10-17 09:00:21 補充:
就是這種心量.才會選擇二乘法

何謂二乘法,請針對發問的內容(六點)回答,謝謝。

2014-10-17 09:02:39 補充:
都預設限制了! 這種心量!
非常廣大!

那看心量無限大的大菩薩,針對問題的六點,來解惑、解答。

謝謝

2014-10-17 09:07:06 補充:
一心只為眾生解脫
,心中自然無聲聞、無緣覺、無菩薩,無十二因緣法,無四聖諦

請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再來說無杯子或無k下去這回事。

請證明給current看,為眾生解脫的大菩薩

可以拿杯子往頭上k下去,而說無杯子或無k這回事。

2014-10-17 09:11:46 補充:
法很會講,甚麼都無

聲聞也無、緣覺也無、菩薩也無、通通都無。


在現實生活中,就變成有了

錢也無、黃金也無,好不好!

杯子也無、被k也無,好不好!


叫你把錢財全拿出來,你就全變成有了

叫你把杯子往頭上k下去,這杯子又變成有了

佛法是能在日常生活上運用的,而不是空在紙上談兵而不切實際

2014-10-17 09:13:29 補充:
什麼都可以不怕只怕想家

今天上朋友從家裡出門,晚上回家。

請問早上的家,跟晚上回來見到的家,是不是同一個家呢?

2014-10-17 09:16:24 補充:
出門辦事

晚上再來回覆諸位朋友的解答與意見,先謝謝大家的參與和討論,感謝。


收錄日期: 2021-04-15 16:50:5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017000015KK01291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