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的安住之地>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摘、略)
此大樓閣,
是不動本處,能普詣一切佛剎而莊嚴者之所住處;
是親近一切佛而不起佛想者之所住處;
是能住難知法、甚深法、無二法、無相法、無對治法、無所得法、無戲論
法者之所住處;
雖離一切諸相而亦不入聲聞正位,
雖了一切法無生而亦不住無生法性者之所住處;
雖觀緣起而不證離癡法亦不與癡惑俱者之所住處;
雖修四無色定以大悲故而不住無色界者之所住處;
雖勤修止觀為化眾生故而不證明脫,
雖觀於空而不起空見,
雖行無願而不捨菩提行願者之所住處;
雖於一切業煩惱中而得自在為化眾生故而現隨順諸業煩惱,
雖無生死為化眾生故示受生死,
雖行於慈而於諸眾生無所愛戀,
雖行於悲而於諸眾生無所取著,
雖行於喜而觀苦眾生心常哀愍,
雖行於捨而不廢捨利益他事者之所住處;
雖行九次第定而不厭離欲界受生,
雖知一切法無生無滅而不於實際作證,
雖入三解脫門而不取聲聞解脫,
雖觀四聖諦而不住小乘聖果,
雖觀甚深緣起而不住究竟寂滅,
雖修八聖道而不求永出世間,
雖超凡夫地而不墮聲聞、辟支佛地,
雖觀五取蘊而不永滅諸蘊,
雖超出四魔而不分別諸魔,
雖不著六處而不永滅六處,
雖安住真如而不墮實際,
雖說一切乘而不捨大乘。
此大樓閣,是住如是等一切諸功德者之所住處。
<修學菩薩道與解脫道的差異,在第二義的識見培養。>
※初心二決定義不可混淆:
解脫道:能捨世間。
至於如何捨,並沒有差別;
有人觀緣起,知無常苦空無我,能離、能斷、能捨;
有人依第一義,知無自性、不二....,故不在世間流連戲論。
然而,甚深緣起本就是第一義,
故,無論結果還是論義,其實並沒有差別。
※大乘修成小乘:
大乘弟子若凡事都起第一義為說,將反墮聲聞解脫,口說不墮
空見,但凡事只要非第一義,都過度輕忽隨便,這種不著諸法
相的論義方式,其實是解脫道。
當知經說,雖知一切法無生無滅而不於實際作證,
雖不著六處而不永滅六處。
雖觀五取蘊而不永滅諸蘊。
雖說一切乘而不捨大乘。
菩薩道:行於世間。
至於如何行,則因識見而有差別;
依捨斷離,於世間,能行諸善、卻不能說。
何以故?說了就矛盾,內心在捨、行為卻不捨。
他人一句「言行不一」,千年說也不清楚。
久之,自己也疑惑了。
這就是貪圖方便,以二乘識見行菩薩道的過患。
依自性,於世間,能行諸善、亦能說法覺他。
何以故?言行如一。
菩薩乘,並非一切乘,但也不可著一乘法的境界想,當善分別三乘教法
的本修因與果地,否則就壞法了、辜負了先佛的苦口婆心,全然的了達
,即是一乘,並沒有三乘之外另立一個一乘的教法。
※求大乘菩提沒有誠心,便宜行事,把小乘法偽裝成大乘法來用:
以因緣、和合、自然、生滅、無常、苦、空、無我的方式分別諸法相,
是二乘識見。離因緣、和合、自然、生滅、無常、苦、空、無我的戲論
,自性起用,是菩薩乘的識見。
當然,識見的差別,並沒有誰是誰非,純粹只是因地起法的不同。識隨
心轉;明心,就不會錯亂;不能明心,就會混淆,故說,不識本心、學
法無益。
第一義,二乘與菩薩乘「究竟」都一樣。
第二義,二乘與菩薩乘是完全不一樣的識見,不可以便宜行事。
舉例:十二因緣法
二乘的識見,描述觀察到的因緣,無明、行、識......;
這些集都是虛妄的、要斷要滅。
菩薩乘識見,描述自性如何起了過失才產生這些集....;
這些集是果非因,並沒有滅不滅的問題。
菩薩畏因,故自卻非心;這些集,非斷非不斷。
其實互為表裡,故說一乘。
自性觀是正觀、海水觀,沒有出入;
生滅觀是方便、海浪觀,出入涅槃。
※參考經文:楞嚴經。
期朋友們能認真的看楞嚴經中的經文,學習其頗析諸法相的方式,內容
隨個人見解解義不同、但皆是菩提;此經的頗析方法,是標準的菩薩乘
識見,甚少有經典如此白話的示範給我們看,還望朋友們珍惜楞嚴經,
看不懂也不要毀謗。
<結論>
既然要深入菩薩乘的學習,面對「結」,就必須要離因緣、和合、自然、
生滅、無常、苦、空、無我的戲論,自性起用來分析諸「結」,但又不能
用第一義來省略這個分析生死根本的功德,否則就墮入解脫道。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識」怎麼出現的?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四大」怎麼出現的?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六根」怎麼出現的?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五蘊」怎麼出現的?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五取蘊」怎麼出現的?
問:請依菩薩乘的識見,說明「業報輪迴」怎麼出現的?
(隨取一兩題回答,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