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禪淨雙修?...

2014-10-15 8:28 am
有幾個問題想要釐清一下...
請各位大德不吝指教


1.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請問是否還需要起念來"念佛"or"參禪" ?
"歇即菩提"... 如果把妄想歇下...是不是本身就是種修了?
是否就等於是"首楞嚴"大定...大定無出入?


2. 不論是"念佛"或"參禪"...是不是都是用來把妄念隔斷?
把六.七識的狂心歇下...
那要如何又念佛又參禪? 念佛應該要到"淨念相繼"才有其作用
如果只是念個三五聲..還不算成片..然後又起念頭參究"念佛是誰"
這樣是不是其實就只是"參"禪 ?


3. 如何真正做到禪淨雙修?
念佛的隔斷妄念和參禪的隔斷妄念...到底有什麼不同?
如果真的參到"開悟"了...念佛念到"花開見佛"了
跟直接把心情放輕鬆(無住)又有何不同?



為什麼總感覺...平常心被這些"禪"啊"淨啊"打亂了....
然後還要用這些來修"平常心"....
佛教給我們這麼多的名詞. 這麼多的解釋...
卻又要我們"心清淨".."心平等"...
是不是根本就自打嘴巴 ? ...




雲造次了, 望各位大德包容...

 

回答 (33)

2014-10-15 4:08 pm
✔ 最佳答案
這時,應如是智者發大心起大行一心恭敬聞思修正法求證大乘佛菩提--正觀現前;

唯一正途

當速來[正覺同修會]聞思修證。

本會台灣各地講堂2014年下半年禪淨班,將於十月同步開設新班,共修期間:二年六個月(費用全免),各禪淨班三個月內仍可報名。

禪淨班,係以「無相念佛及無相拜佛方式修習動中定力,實證一心不亂功夫。」並傳授真正的參禪看話頭功夫、解脫道正理、第一義諦佛法以及參禪知見。

各地講堂地址、電話(共修時間方有人接聽)、新班開課時間:

台北講堂:台北市承德路3段277號9樓等──捷運淡水線圓山站旁,電話:總機:02-25957295(分機:九樓10、11、12、13;十樓15、16;五樓18、19;二樓20、21),傳真:02-25954493。平常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30~11:30、下午14:00~17:0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2014/10/25(週六)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桃園講堂:桃園縣桃園市介壽路286、288號10樓,電話:03-3749363,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30~11:3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新竹講堂:新竹市東光路55號2樓,電話:03-5724297,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00~11:0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台中講堂:台中市南屯區五權西路二段666號13樓之4、4樓、4樓之1、4樓之2,電話:04-23816090,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00~11:0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嘉義講堂:嘉義市友愛路288號8樓之1,8樓之2 電話:05-2318228,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週二晚上講經時間:自2014/10/28起每週二晚上18:50~20:50播放台北講堂所錄製的講經DVD。

台南講堂:台南市西門路四段15號4樓、3樓,電話:06-2820541,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00~11:00,週六下午14:00~16:00、晚上19:00~21:0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2(週三)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高雄講堂:高雄市中正三路45號5樓、4樓、3樓,電話:07-2234248,共修時間:週一、三、四、五晚上19:00~21:00,週二晚上18:50~20:50,週六上午9:00~11:00。預定2014下半年新開設的禪淨班將於2014/10/23(週四)開始上課,歡迎報名參加共修。

2014-10-15 08:15:22 補充: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求證真實佛法

如是這時,《佛藏經》正法殊勝因緣難值遇: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自2013/12/17 開講,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index.html
2014-10-17 7:11 pm

1.這是靜塵 蒙蔽心性的明覺 當你處在安詳的環境覺得心情很美好 但換成熱鬧的環境就覺得心情低落 那麼表示心性被境所轉 貪念靜而厭惡動 真正的清淨是處在諸境不被諸境所惑 不因靜而覺安詳 不因動而覺低落 依舊無染即是清淨 所以尚未達到此處 不要鬆懈
2. 禪是理 淨是事 藉事歸理 理事圓融 所以不說禪淨雙修 只念阿彌陀佛 念到極致自然洞澈 若用禪的方式參念佛是誰 須死盡一切攀緣心 對一切無所悉求 方有所契悟 這很難 不如念佛好
3.此處無名無姓 卻與十方三世佛皆同 念彼佛之名即念自性佛 這句若真看得懂 就應當老實念佛 而不應再參念佛是誰
2014-10-15 9:07 pm
(1)首先要讚歎升雲師兄的開題,因為這個問題是我們這些煩惱凡夫學佛的盲點與瓶頸。如果不能把這些盲點與瓶頸稍稍釐清,那麼我們學佛可能常常會覺得進退失據。就好像你說的:「我們是該刻意念佛?還是心淨則國土淨把心情放輕鬆就好?」你所問的題目主要是「境界」的問題,像「歇即菩提」、「心無罣礙」、「首楞嚴大定」、「花開見佛」…,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們「六道凡夫的境界」,如果你親證這些境界,那你早已脫離十法界,進入一真法界,到了這種程度,你已經突破時間與空間,可以在法界來去自如,而不只是在我們這個小小的娑婆世界。 (2)升雲師兄會問這些問題,表示升雲師兄跟我一樣是六道凡夫。除非升雲師兄早就明白,只是刻意代眾生問這些問題,讓我們六道凡夫可以思考一下,這就不是我所能了解的境界。如果仍是六道凡夫,最好還是給自己每天訂一點功課比較不會懶散,不要錯解「歇即菩提」、「心無罣礙」而變成放逸,那最後會一事無成而輪迴不止。 (3)你說:「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請問是否還需要起念來"念佛"or"參禪" ?」=> 心情輕鬆不等於心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剛好體檢一下自己是否迷於景像而忘記佛號?如果忘記了,就再度讓心中響起佛號,時時提醒自己念佛,多累積一些善根福德因緣,這樣臨終才不會障礙多而難以往生西方世界。 (4)你說:「"歇即菩提"..如果把妄想歇下..是不是本身就是種修了?是否就等於是"首楞嚴"大定...大定無出入?」=> 六道凡夫是無法放下妄想,反而是妄念紛飛!所以要明白自己現在程度無法「歇即菩提」,因此,如果把佛號忘了,那一定輪迴不休!我們是六道凡夫,我們無法像菩薩可以在苦海中自己游泳到彼岸。我們不會游泳,所以我們一定要靠「阿彌陀佛這條巨願大船」才能到達彼岸!有些學佛同修忘了自己是六道凡夫的程度,就算阿彌陀佛對你招手,希望你登船同登彼岸,你卻說眾生很苦,我要在苦海中度眾生而不願登船。但他忘了自己是不會游泳的六道凡夫而不是會游泳的菩薩,所以最後還是要勞煩地藏菩薩救度,這就是人不自知,只憑匹夫之勇。所以印光大師說:「學佛之人,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非愚即狂!」不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狂妄心,實為修行之一大障礙。菩薩在未成佛前,皆須仰仗佛力,何況我們這種業力凡夫?倘若自己尚是凡夫,卻想在生死中度脫眾生,非但不能度人,連自度都有問題。因此,不要說「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是不發菩提心,這是「自斷生西之路」,因為會說這種話的人本身就是妄念紛飛,妄念紛飛何以度人?妄念紛飛何以往生西方世界?=> 「首楞嚴大定」是明心見性菩薩的程度,我們聽聽就好,不要太在意。 (5)你說:「不論是"念佛"或"參禪"...是不是都是用來把妄念隔斷?把六.七識的狂心歇下...」=> 沒錯,不同方式的修行都是要斷煩惱而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就是轉八識成四智。但是要離念見真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是六道凡夫,還是以「萬緣放下一心念佛」為最快而且是唯一可能見性成佛的修行方法。 (6)你說:「那要如何又念佛又參禪? 念佛應該要到"淨念相繼"才有其作用?如果只是念個三五聲..還不算成片..然後又起念頭參究"念佛是誰"..這樣是不是其實就只是"參"禪 ?」=> 「一心念佛」就是"甚深妙禪",「一心念佛」就是"無限深密",所以只管「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就對了!不必去參究"念佛是誰"?這樣反而會擾亂念佛的清淨心「但稱名號,不假參究。」這一句很重要,這是祖師教導我們如何修淨土?只要好好念佛,不必禪淨雙修,專修淨土就好!空谷禪師說:「不必參念佛是誰,只要我們直而純一念去,亦有開悟之日。」「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隨緣過生活,什麼都不求,只求臨終時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只要到了極樂世界,自然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如果現在想東想西,反而無法往生極樂世界! (7)你說:「念佛的隔斷妄念和參禪的隔斷妄念...到底有什麼不同?如果真的參到"開悟"了...念佛念到"花開見佛"了...跟直接把心情放輕鬆(無住)又有何不同?」=> 念佛與參禪都可以離妄見真,但要菩薩等級才有這種能力!為什麼?因為菩薩心清淨,所以靠參禪「自力」以及念佛「他力」都能成就。然而我們這種煩惱覆障的六道凡夫要靠參禪「自力」而成就,簡直是天方夜譚。如果不仰仗「阿彌陀佛大願力」,這一世要成佛的機率是零!所以不是法門的問題,而是眾生根器的問題!你說直接把心情放輕鬆(無住)這是很難的,你遇到「餿水油事件」,你會"無住"嗎?不要騙自己了! (字數限制,後文寫在意見欄)

2014-10-15 13:09:05 補充:
(前文在回答欄)
(8)你說:「為什麼總感覺...平常心被這些"禪"啊"淨啊"打亂了....然後還要用這些來修"平常心"....佛教給我們這麼多的名詞. 這麼多的解釋...卻又要我們"心清淨".."心平等"...是不是根本就自打嘴巴 ? ..」
=>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平常心"."心清淨"."心平等",這是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佛性與佛無二無別。
但如果我們緊抓「生佛平等」卻忘了自己現在是六道凡夫的身份因而放逸,這樣就是不解如來真實義。

2014-10-15 13:11:09 補充:
=> 就以「慈悲喜捨」的「慈」而言,六道凡夫所領悟的「慈」在佛菩薩的眼中,祂雖然知道你誤解了,但祂還是慈眼視眾生,因為佛菩薩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佛菩薩的眼中我們都是佛,只是我們現在迷惘了。
=> 我們不要說「惡人不能成佛」,這樣就扭曲「生佛平等」的本意。其實「惡人」只是方便說,根本沒有「惡人」這種東西。一旦我們腦中有「惡人」一詞,我們反而要慚愧自己的妄想分別,天下本無事,只是我們庸人自擾之!

阿彌陀佛!

2014-10-15 21:01:22 補充:
John師兄寫道:
中部念佛人大德, 請問"但稱名號,不假參究"是什麼意思? 是一心持名, 連這名號代表什麼佛菩薩都不去想的意思嗎?
〜〜〜〜〜〜〜〜〜〜〜〜

(1)首先,我們要明白雖然佛佛道同,沒有分別,但阿彌陀佛為什麼被稱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光明遍照第十二」:「佛告阿難。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遍照東方恆沙佛剎。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諸佛所不能及』。

2014-10-15 21:03:32 補充:
從這個字句裡面,我們凡夫一定會起疑問:「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佛『最尊第一』,這樣不是有分別嗎?」
其實「事實」就是如此,世尊並沒有妄言,但這個「事實」是對我們煩惱凡夫而言。
如果是佛與佛之間的對話,那麼世尊會說:「佛佛道同,沒有分別。」一切佛都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確實相同,沒有差別。
如果以理而言,那就是「生佛平等,無二無別。」所以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道理在此。

(2)釋迦牟尼佛在後面就告訴我們答案:「諸佛光明。或照一二佛剎。或照百千佛剎。『惟阿彌陀佛。光明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佛剎。』諸佛光明所照遠近。本其前世求道。所願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時。各自得之。」

2014-10-15 21:04:24 補充:
菩薩修成佛果之後,沒有先佛後佛,沒有哪個佛大?哪個佛小?完全平等。
但是行菩薩道的時候,菩薩的願力大小不同,等到成佛以後,果地上佛度眾生這個事情就不相同,因此,佛所示現的光明大小自然不相同。這就是佛所示現光明大小不平等的原因!
在一切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所發的弘願跟其他諸佛不一樣。所以成佛也離不開業因果報,心量大的因,果報就殊勝。

(3)由此可知,一切諸佛如來對無量眾生所說的種種法門,最後都是導歸極樂世界,這是必然的事實!

2014-10-15 21:07:07 補充:
我們就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世尊為這個世界眾生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他是我們的老師,但他卻沒有勸我們求生釋迦牟尼佛淨土,卻勸我們求生極樂世界,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煩惱眾生憑「自力」是到不了釋迦牟尼佛的淨土!
不要說我們這種煩惱凡夫,你看《華嚴》到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就連大菩薩都是導歸極樂,你就知道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到最後統統導歸西方極樂世界。
既然到最後統統導歸淨土,那我們何必拐彎抹角?現在就直接學淨土,直接迴歸極樂世界。

2014-10-15 21:11:43 補充:
我這個話不是亂說的,在《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非是小乘第四十三」裡面,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當知此人非是小乘。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於此經中。生導師想。欲令無量眾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
世尊說淨土法門「非是小乘」,而且修學淨土法門「得名第一弟子」,這是佛說的,不是我亂說。

(4)「但稱名號,不假參究。」「不假參究」就是不必去參究「念佛是誰」﹖不必禪淨雙修,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必能往生淨土,花開見佛、明心見性!

2014-10-15 21:13:04 補充:
「但稱名號」,為何這個「名號」是指「阿彌陀佛」聖號而不是其他諸佛聖號?因為「生到極樂世界就是生到一切世界」、「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一切諸佛」﹗念一句「阿彌陀佛」就是念盡一切諸佛!這個諸佛也包括我們自己!

(5)那要如何「稱念名號」﹖就是說要如何念佛?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說:「日夜稱說。至心不斷。」《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佛菩薩教我們念佛的功夫要綿綿密密,日夜不間斷,只要我們「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們一定會成就,這樣才能入佛境界。
我們要如何念佛?
我們都是煩惱凡夫,我們有很多分別執著,所以修學淨土法門就是只能有兩種執著,其他執著要通通放下!

2014-10-15 21:13:36 補充:
哪兩種執著?就是「執著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執著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念佛時候「想著我們自己所喜歡形象的一尊阿彌陀佛」,時時念阿彌陀佛,常常想阿彌陀佛,當我們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會化現我們心中所想的阿彌陀佛形象來接引我們,因為我們平常已經想好我們臨終彌陀接引的場景,等到我們臨命終時自然不會慌亂!

(6)有人說:「念佛難道不是一種執著?」
沒錯!念佛是執著!
但我反問你:「你不念佛的時候,難道你就沒有執著?」
我們執著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成佛,你執著世間會輪迴不休,這樣到底誰聰明?
況且我們一旦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佛號自然就放下!為什麼?因為我們已經是阿彌陀佛了,那我們還念什麼佛!

阿彌陀佛!

2014-10-16 12:02:20 補充:
我們想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知道如何往生極樂世界?

(1)淨土法門之殊勝,就是只要你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你發自內心願意求生極樂世界,不管你現在是何類眾生?皆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阿彌陀佛大願佛力不可思議的地方!
一定有人會說:「哪有這麼不公平的事,作惡也能往生?那不是鼓勵大家現在作惡沒關係,臨終念佛照樣可以往生極樂世界。」
其實往生極樂世界主要取決於「念佛的功夫」,如果臨終不能達到念佛「功夫成片」,就算你是大善人亦不能往生極樂世界!這就是告訴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最低標準是『功夫成片』﹗」

2014-10-16 12:04:12 補充:
其實「善」跟「惡」皆是妄念,自性裡面根本沒有「善惡」這種東西,「善惡」亦是虛幻,所以說「業性本空」。
只是「善」生善道、「惡」生惡道,「善惡」既是虛幻,所以「善惡道」亦是虛幻,因此兩者皆不能解脫!

(2)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心的世界,自心清淨無染,「心淨則國土淨」,清淨心就是極樂世界!所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但我們是煩惱凡夫,要靠「自力」心清淨而成佛很難,所以我們要「仰仗彌陀願力成佛」﹗
有人又會說:「仰仗彌陀願力成佛不是投機取巧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如果我們不是累劫累世供養無量諸佛,沒有往昔修福慧,你根本無法聽聞「阿彌陀佛」聖號。所以不要以為聽到「阿彌陀佛」聖號是很簡單的事。

2014-10-16 12:06:32 補充:
再來,不要以為阿彌陀佛能給你什麼,阿彌陀佛佛光普照成佛是緣,你累世與阿彌陀佛結緣,這一世你相信有阿彌陀佛、相信有極樂世界,這就是成佛之緣已成熟,你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根熟眾生」,你是「念佛成佛」,這個佛是自性佛,既然佛什麼都不能給你,何來「取巧」之說?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阿彌陀佛是緣。
「念佛即是成佛」,它不是漸進的,它是當下因果圓滿,這就是淨土法門最殊勝的地方。

(3)淨土法門又叫「二力法門」,它有兩種力量:一種是自己求生極樂世界的自力,另一種是仰仗阿彌陀佛願力。
阿彌陀佛的願力是我們見到阿彌陀佛願力佛光,讓我們自性覺醒,我們也願意像阿彌陀佛如此大願度眾。

2014-10-16 12:07:25 補充:
在因緣果法則裡面的緣是所謂「強者先牽」,在眾緣中,當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度眾生的願力強大,這樣往生極樂世界成佛之果就先成熟,這就是「帶業往生」的意思。
也就是說,我們雖有煩惱之業,但亦能往生極樂世界。
但這個「業」是「舊業」而非「現行」,有「現行之業」無法往生極樂世界。
何謂「舊業」﹖臨終一念之前都是舊業,所以臨終一念才是決定來處的重要時刻,這就是五逆十惡眾生臨終懺悔、臨終一念亦能往生極樂世界的原因。

(4)由此可知,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是決定在「臨終一念」,如果「最後一念」是念阿彌陀佛,那這個人決定往生極樂世界。

2014-10-16 12:08:43 補充:
因此,我們如何讓自己最後一念是念阿彌陀佛就成為最重要的課題,這就是我們日夜不斷念佛的原因!
我們平日就要練習佛號不斷,為的就是在臨命終時保持念佛!
臨終念佛叫「正念現前」,一旦正念現前,必蒙阿彌陀佛接引往生!
但是一般人念佛功夫常常不足,甚至有些人念佛念了一輩子,臨終受到干擾,臨終忽然不想念佛,這樣就「失去正念」。
這時候就有賴同修的「助念」幫忙,助念是讓他不要忘了佛號,讓他再度提起「正念」,趕快念佛,真心求生極樂世界!
然而能不能提起「正念」﹖這就端視於他的善根福德因緣,別人只是助緣而已。

2014-10-16 12:09:34 補充:
如果我們臨命終時最後一念是貪瞋痴,我們就會墮三惡道,真是可怕。
所以我們平常就要好好念佛,才不會臨終時候惡業現前,神識昏散,直墮惡道!

(5)念佛功夫有三種:念佛「功夫成片」、念佛「事一心不亂」、念佛「理一心不亂」。
「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對凡夫是有點難,但我們最少要「功夫成片」,因為念佛「功夫成片」是往生極樂世界的最低標準。
什麼叫「功夫成片」﹖就是一切時、一切處,煩惱才起,立刻一句阿彌陀佛伏住煩惱,只是伏住煩惱,煩惱並沒有斷,這叫功夫成片。
念到「功夫成片」,功夫好的可以預知時至,功夫更好的可以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

2014-10-16 12:10:38 補充:
但「功夫成片」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達成,所以我們平時就要下功夫,什麼功夫?看破、放下。
就是我們對一切人、事、物要看淡一點,不要太執著,凡事大而化之,不要計較,吃虧也好,上當也好,什麼都好,隨緣度日,這樣功夫才會得力。

(6)念佛的方法有四種:「持名念佛」、「觀想念佛」、「觀像念佛」、「實相念佛」。
淨土法門首重「持名念佛」,就是經上講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但是念佛要怎麼念?大勢至菩薩教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什麼叫「都攝六根」﹖就是要「淨念相繼」。
如何能做到「淨念相繼」﹖就是要「都攝六根」。
這兩句話不是繞口令,而是相輔相成。

2014-10-16 12:11:40 補充:
如果我們還是不懂怎樣「都攝六根」﹖那就好好「老實念佛」﹗
什麼叫「老實念佛」﹖就是心裡只有「阿彌陀佛」,其他的念頭都沒有,這就是「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就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我們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心中只有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這樣我們就不會分別執著,等到將來我們往生時候,阿彌陀佛自然會以我們心裡那種造型的佛像來接引,於一念頃,我們就往生極樂世界成佛!

阿彌陀佛!

2014-10-16 20:44:39 補充:
我們都是因迷惘而來娑婆世界!
說實在話,每天要忙的事情還真的不少。

但我常常會提醒自己:「不要再迷惘了!趕快念佛!希望一切眾生皆往生極樂世界成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常常提醒自己念佛」,慢慢就會養成念佛的習慣!
其實靜靜念佛或騎腳踏車念佛真的是一種享受,有些許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愜意!

所以「提醒自己念佛」很重要,希望我們都不要再迷惘了!
2014-10-16 7:00 am
版主大德您好,只要會接觸佛法的一定是累世都有修行過的,只是沒畢業這輩子又下來練了,所以佛教有把他分成利根鈍根,上中下根器三種,所謂的利根就是您這輩子接觸到佛法,就會開始很精進都不會退轉了這種就是利根,鈍根的就會進進退退的,上根器的人,他摸到經書幾乎都能看懂,也可以了解經書的重點在寫些甚麼,中根器的人呢,就侷限某些經書他就特別喜愛,下根器的人呢,基本上看到經書就很討厭,要說平常心就是首楞嚴大定那個是不可能的,只能說有些人他累世都有修行,他的心就不容易隨外界起伏,然後對喜怒哀樂那些的感覺也沒有很強烈,就是看得比較淡一些,每個人都有隔陰之迷,就算你上輩子修到所謂的幾地菩薩了還是會有。續

2014-10-15 01:08:58 補充:
禪跟淨本來就是一體,念佛跟參禪其實原理是一樣的,就是置心一處,參話頭就是抓住一個話頭死命地參,參到後來就會頓悟,還有一種禪是經由兩個禪師對話,經由一些沒有意義的語句來達到頓悟的效果,坐禪其實並不是要您在那裏死死的坐著,要覺察您的念頭,去發現您的念頭裡面有哪些是不對勁的,念佛也是一樣,抓住一個佛號死命地念,越念就越能把散漫的心收歸一處,其實念佛也能頓悟,念佛念到頓悟的感覺就是,念到佛號都從心裡面發出來了,然後空氣好像在震動,念頭都沒了只剩佛號念念念個不停,這個就是念佛三昧了,其實能達到這樣就已經開智慧了,而且也保證能往生極樂世界,現代人煩惱很重,不建議用禪的方式去開智慧比較容易導致一些精神疾病。

2014-10-15 15:37:22 補充: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
不會變的美麗,見山是山,見海是海,善分別一切相,不起分別想,就是您看一坨狗屎它就是一坨狗屎,看一個美女她就是一個美女,看美麗的風景華麗的建築金光閃閃的飾品還是一大堆的黃金鑽石都不會衍伸後面的幻想,菩薩為莊嚴國土而自莊嚴,並不是說菩薩本身喜歡那些美好的事物,會喜歡那些東西代表是天人的境界,要再精進一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14-10-15 23:00:23 補充:
專注,才能得成。
博學,是成就菩薩以後的事,為行菩薩道的需要。
基本上菩薩也是假說的喔,真的成就了也不需要博學,萬法機裡面通通有啦,不是末學不看人啊,末學的功能只會找問題而已,可能會得罪一些人還是讓人起分別心先說聲抱歉了。

但如果對照起"楞嚴經".的確是沒有把色陰打破.
可是"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對於此番美景, 也無貪著的念頭...
如果執著於"打破色陰"這個法..是不是也是一種"起心著淨,卻生淨妄"?

您也可以先打破之後再回來欣賞阿,打破之後多自在阿,要欣賞便欣賞,不欣賞就不欣賞,類似觀世音菩薩成佛倒駕慈航阿,就說佛法要快快修也行要慢慢修拖個幾十年也行, 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如果悟了無生,就不生不滅了,就不會有誰看誰不爽的問題了。
不生不滅的心,那個心的念頭你要用也可以不用也可以,基本上是遊戲人間了啦,就是你要抓那個心的東西出來講就是攀緣,不用那個心的東西就沒有攀緣,你不講話別人自然不會找你講,要是有人找你講你也會自動回答,基本上講來講去都沒有意義,反正講完就沒事了,講過的東西馬上就忘掉了,因為腦袋的東西全部放進去心裏面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14-10-15 23:09:30 補充:
雖然說你自己講過的東西馬上就忘掉了,可是您周遭的人都會幫您記住,要用到的時候您周遭的人還是會提醒你該做甚麼事,反正整天就腦袋空空的啦,心裏面也空空的,有遇到事情心裏面出念頭就看您自己要不要拿起來用,不拿起來用,事情別人又自己去處理了,有時候還滿無聊的。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2014-10-15 8:41 pm
大德您好
ㄜ彌陀佛

無論是禪淨
都是不生妄念
一心不亂

還請您
一心專念
南無ㄜ彌陀佛
2014-10-15 6:46 pm
能否禪淨雙修?...
= = =
只要能自在是可以的。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15 5:04 pm
要先看提問者對[禪]的認知是甚麼??

**如果[禪]只是修[定],專注心念....

就好像有人說他[禪,淨,密三修]一樣.唸佛;持咒,結壇,觀想.頌經,唱頌....無非就是[一心]的定.

當然可以禪淨雙修......但其實只是在表相上摸索而已!!

*如果[禪]是為了增長解脫的智慧.

那麼[觀慧]增長的前方便就是[止].心念佛讓自己停妄想而安定,而後將此安定的心轉向[身,受,心,法]的內觀...體證緣起無常的真實而真實斷[疑].

那麼...安定的念佛作為[禪]的前方便之一...是可以接受的!

2014-10-15 15:25:21 補充: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

能達此境界,因該能感應諸佛菩薩了..

-----

這種感受就是所說-->[[隨順覺性]][[單純的修行]]的結果了???

果真如此......這個世間 佛陀應該滿街跑了.....

所謂[禪淨密]三修....就是這種結果??

應知受蘊的[[無常]]變異.......順欲而樂....過後成苦.

知苦才能離苦!

六根門中好修行---->最單純又普及眾生的釋迦佛教育方法!!

2014-10-17 12:51:09 補充:
可是"心生則種種法生, 心滅則種種法滅"
對於此番美景, 也無貪著的念頭...
-----

其實這和敏銳的覺察力有關....同樣的美景相對現在的[緊]會覺得[鬆]..若美景不變個一兩天...想來就會變成[無聊]!

有[樂受]就有微細的貪產生..受蘊會無常生滅, 樂受會變苦受[無聊]..所以只是不明覺[貪]的生起而已!

聖賢在[觸]時就取的平衡..但釋迦佛也說能在[受蘊]上修持者是上根人,也可見其困難度的!!

2014-10-17 12:56:31 補充:
如果執著於"打破色陰"這個法..是不是也是一種"起心著淨,卻生淨妄"?
----

[色蘊]本身就是無常生滅...不用打破...自己會消失.

我們只是不沾黏的看著..[身受心法]的生住異滅去體證[緣起法]的真實.

對[不喜歡]...不推開不抗拒...因為會自然消失,只是不要將[我]黏上去.

所以釋迦佛教導..五蘊[色受想行識]所構成的我..是因緣生滅本來就不常存[無我]!!

在下修持有限...所以僅供參考!
2014-10-15 5:02 pm
能否禪淨雙修?...

題主 安好

可以禪淨雙修

學習佛法第一堂課,修習『五陰及六觸入』。

學會所謂的『五陰及六觸入』,就是禪淨雙修了。

為何學會『五陰及六觸入』,就是禪淨雙修呢?

因為……
(禪)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五根:慧根、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

而五根以『慧根』為首,以『慧根』總攝菩提道修行之前導。

而慧根即是『四聖諦』

四聖諦是甚麼呢?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十二因緣法即是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

八正道即是苦滅道跡聖諦

『十二因緣法』加上『八正道』合稱『四聖諦』

所以要如實知『四聖諦』,先要如實知『十二因緣法』

而如實知『十二因緣法』的第一步,就是修習『五陰及六觸入』

與題主分享一小段經文

世尊告諸比丘:
有六觸入處。云何為六?
眼觸入處。耳、鼻、舌、身、意觸入處,
沙門、婆羅門於此六觸入處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
當知是沙門、婆羅門去我法、律遠,如虛空與地。


上面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

對六觸入要如實知(徹底的了解明白)
對集、滅、味、患、離這五個字要如實知(徹底的了解明白)

當題主了解明白了『六觸入』及『集、滅、味、患、離』的意義

那才是踏入佛門、修習佛法的第一步。

先有第一步,才會有後續的精進修行,才能獲得修習佛法的利益。





所以可不可以禪淨雙修呢?

可以

修習了『五陰及六觸入』,就是禪淨雙修。

因為……
(禪)釋迦佛陀在娑婆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淨)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至心皈命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2014-10-15 10:53:45 補充:
佛教給我們這麼多的名詞. 這麼多的解釋...
卻又要我們"心清淨".."心平等"...

其實正統佛陀的教導,給的名詞相當的少。

時下佛教那麼多名詞,都是後世佛子增新的教說跟新創的名詞。

那些都無佛陀的教導無關的

佛教的教導,就是講因緣而已。

六根、六境的因緣(關聯)

全部都在六根、六境的因緣(關聯)

而這六根六境的關聯,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經驗的到的,可以驗證的。

2014-10-15 11:00:28 補充: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身心內涵)
六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外在環境)

佛陀說法,全在說這個。

眼睛看的到的人事物等
耳朵聽的到的一切聲音
鼻子嗅的到的一切味道
舌頭嚐的到……
……
……

這些東西,不管識不識字、有無唸過書,人人通通可以修習的佛法。

人人都可以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下,觀察這世間的真相。

佛陀引導眾生,在六根六境的因緣下,覺見這世間是怎麼一回事!

了解這世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才能開展出世間的八正道修行。

2014-10-15 11:01:55 補充:
那些都無佛陀的教導無關的

更正

那些都跟佛陀的教導無關的

2014-10-16 08:10:05 補充:
要達到真正的禪淨雙修有一個重要關鍵>>>要正確了解阿彌陀佛的

本願,否則無法產生正確的憶念<<<



阿彌陀佛本願就是來來來,來修習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不懂的眾生還以為有西方可以去

懂的眾生就知道此地即是西方

阿彌陀佛正在此地宣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

南無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2014-10-16 18:56:10 補充:
我們心中只有「阿彌陀佛」這句佛號

阿彌陀佛已在此處此地,宣暢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至心皈命 五根 五力 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
2014-10-15 4:53 pm
1.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請問是否還需要起念來"念佛"or"參禪" ?

恭喜讚嘆你己明心見性了!

時光流逝如魚少水!修行者每個當下都要精進用功!
每天睡覺前參禪對自己一天做【總反省】並對定的習修加強!

開車工做時不能參禪,但心能念佛吧!只要不是用到思考的工作!即能念佛!

而且我自己修行的感覺!我每天亦有念大悲咒,百字明咒
閒著無事時念準提咒>>目 前45萬次

以持咒10萬次20萬次30萬次40萬次
能覺的這念心都是一樣的!但你的心靈境界會不一樣!

清淨心就是平常心!沒用心思時念佛!

用心思時參禪! 思考中安住這念心!

但是我持咒時間非常長,所以在用心思作設計中做時!

心中地藏王心咒或南無觀世音菩薩

會自然響起來!安住心於不亂>>即在定中!

坐禪練定功,你能坐多久!往生後要坐非常久!

都在定中! 不時習修也要驗收!

坐禪可是習修也可是驗收! 看你如何去想!


2014-10-15 16:12:13 補充:
而且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

能達此境界,因該能感應諸佛菩薩了

怎麼會反過來問『凡夫』

2014-10-15 16:21:20 補充:
簡單的思考不把事弄複雜這是學佛的根本吧!

說很多複雜讓人聽不懂的事!

是障人,還是度人!

當一個人心情輕鬆毫無罣礙,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景. 新鮮的空氣..
一切都變得很美麗時...

就順著這樣的心!自己參禪! 或是念佛,或是持咒!

走出自己的路!

多持頌 金剛經!

如來滅後後500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性心,以此為實

就只能說對佛,與經典的信心了!

經典與佛不信來這信凡夫胡說八道! 是福德不具足嗎?

福德不具足能,心無罣礙嗎?

2014-10-15 16:24:57 補充:
心無罣礙 已是福德善根具足了!

說白點已是笑笑看眾生了!

佛法是解決心中問題的!把佛法複雜化!只會製造問題!

是凡夫的行為!實不可取!

善用此心,直了成佛! 就順著這念心!去找善知識引導!

或已有善知識引導!就順著他!

2014-10-15 16:25:14 補充:
心無罣礙 已是福德善根具足了!

說白點已是笑笑看眾生了!

佛法是解決心中問題的!把佛法複雜化!只會製造問題!

是凡夫的行為!實不可取!

善用此心,直了成佛! 就順著這念心!去找善知識引導!

或已有善知識引導!就順著他!

2014-10-16 08:00:20 補充:
念佛就念佛...何來的這麼多理論!

見性者念佛只是在安! 把心安住於空中!

何謂空,即是無罪業>>無罪業即是無煩惱恐懼!

亦即是要在動中能定。心中念佛

要在靜中能定....參禪! 時用時機不同!

若以密宗的本尊法! 靜中念佛即身即佛!

這修行法! 懂的人不多!毀謗的人倒是不少!

口念觀世音菩薩

觀想自己就是觀世音菩薩。所能得之清淨非常殊勝!

2014-10-16 08:06:35 補充:
對於此番美景, 也無貪著的念頭...

所謂的著淨就是>>>執著於這淨中不想走出來!

不想因眾生而中斷這念淨!

不執著淨不是要你捨淨而不取!

而是要你當取則取,見機行事!

2014-10-16 08:09:38 補充:
對於此番美景, 也無貪著的念頭...

所謂的著淨就是>>>執著於這淨中不想走出來!

不想因眾生而中斷這念淨!

不執著淨不是要你捨淨而不取!

而是要你當取則取,見機行事!

"楞嚴經".是大乘經典,對專修自身清淨,捨離痛苦,視為魔業!

大乘法對痛苦是用歡喜受!有別於小乘法斷離

2014-10-16 10:45:50 補充:
身在淨中如何能生淨妄!

而不在淨中才會產生淨妄!

舉一很明顯的例子! 有人認為不觀自在就是淨!

這這淨是想像所產生! 這想像所產生的淨!就叫作淨妄!

不去觀他就是不去覺斷覺知就不會有苦及煩惱!但這是妄想!

而真正的淨是在能覺中產生的!亦即是雜混在五蘊中!一個感覺!

如吃飯配菜菜中有花生,菜與飯混雜著,但這花生的味道

卻清楚明白的感覺到! 這淨清心亦是如此!

如飯菜中的花生味!
2014-10-15 4:23 pm
阿含經要

禪是梵文 翻中圍 靜慮

上人責任可以用【靜思堂】來命名, 其實禪淨是不二的。

菩薩從初發心修行心性,直到解脫 都始終離不開以念佛心,來入定慧解脫觀。

這都是要我麼修行止觀 ,空觀。

以念【佛心】、得定的方法是最好不過了。


南無 阿彌陀佛。

2014-10-17 21:57:41 補充:
蓮宗說三輩 九品 是我們唸佛的人在沙婆世界 所斷除煩惱的深淺的修行。跟發願的大小及修行的淨化、來分判的。這樣的說法 善導祖師說這是錯誤的。 凡夫往生 不管善人 惡人、守五戒、 不守五戒 都跟上品上生 是同樣的依報。極樂國土就是這麼殊勝 這就蓮宗的特色

如下網址
影音 19分鐘 到 27分鐘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WfpE87ounw

所以 含墨已聞過是非,根本沒有惡人這個名詞,中部念佛人說 靜思 想想,一但有了惡人就要趕的羞恥之心。是對的。

靜思 懺悔了。

2014-10-17 22:05:24 補充:
中部念佛人說: 因此,不要說「萬緣放下一心念佛」是不發菩提心,這是「自斷生西之路」。

由於我說 發菩提心不只是念佛而已。發菩提心 行菩薩行,是重於持戒,才能往生。 就是念佛沒有持戒,也沒辦法往生。
這是緣起中道的絕對真理。才有福德善根因緣求生淨土。

中部念佛人真是淨空法師好弟子。 也是持戒有道的好佛子。關於菩提心與念佛 已經談很多次了。 真的沒有對錯的。 所以您不要在這樣講了。

靜思合十

無量壽佛

2014-10-17 22:18:49 補充:
有些學佛同修忘了自己是六道凡夫的程度,就算阿彌陀佛對你招手,希望你登船同登彼岸,你卻說眾生很苦,我要在苦海中度眾生而不願登船。

為了讓阿彌陀佛對你招手, 所以才要修行,斷愛、靈修道 有天福,將功德回向淨土,所以要整天拿著「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到處常在提。

原來同樣的文字
可喜愛根不喜愛翻譯起來可以差 那麼多。

想必中部念佛人在我版面的、謙卑 也是很辛苦。

1.不要整天拿著「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到處檢驗別人,要想想自己有沒有作到?

2.天拿著「五戒、十善、四無量心」到瑄說淨土法門 以【諸行往生】,心行實踐。功德很多。

2014-10-20 18:18:33 補充:
升雲 版主 其實後學有移除回答如下

http://aiy3549.blogspot.tw/2014/10/blog-post.html

可以分享一下嗎?

2014-10-20 19:16:30 補充:
中部念佛人善德指出:「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虛雲老和尚:

惟我平常留心典章,從未見到四料簡載在永明何種著作中,但天下流傳已久,不敢說他是偽託的。他所訶責‘有禪無淨土’,難道禪淨是二嗎。念佛人心淨佛土淨,即見自性彌陀。這淨土與禪是不二的;但今人卻必限於念佛為淨,參禪為禪。

虛雲老和尚 是禪宗 泰斗 、 也是老實念佛的大師。

雖然文章跟一般 中部念佛人 的觀念對著幹。不免心痛萬分。

卻也為念佛人 祝福 阿彌陀佛
希望一切念佛行人,不要再於四料简中,偏执不通,对禅净二法妄分高下,就不辜负永明禅师了。

2014-10-20 19:17:20 補充:
“帶業”是指宿世之業,只有能懺悔今生的罪業,永不再犯(也就是持守 戒律),才能帶宿業往生。試想,一個今生只會念佛而不能斷除殺盜淫妄酒、不能修十善業的人,今業未了,怎麼能帶(罪)宿業往生呢?修禪宗的也是念佛人



包括禪宗泰斗虛雲老和尚在內的禪宗代代祖師的照片、畫像,都是手持念珠,雙目垂簾,念念不離佛號的高僧。


如果不能最終嚴持戒律,並懺悔今生所造諸惡業,永不再犯,無論你一天念多少聲佛號和經文,只是與佛結個緣而已,不能出三界,將來再得人身時,還能有機會親近佛法,僅此而已。


但願佛版 永傳清流 以念佛心 阿彌陀佛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49:4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1015000016KK0020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