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因地起法

2014-09-30 5:03 pm


<前言>

學佛的遺憾,莫過於,有一本聖典,就在我的眼前,我卻怎麼也翻不開祂!

<因地心起法>
心(佛)與自性(佛性)→初心(第一念)  →覺知心(第二念)
   (泥洹)               作意 (第三念)
---以上是如實知見;以下是邊見,隨經典立論、個人解義。----
   (           本體,譬若海水         )
   (譬若無浪)  (     發心,譬若起海浪      )
名 :        →本念、直心、   →七大、五蘊六根、識心
            見性見       六入十二處十八界
相 : 無(無相亦無)→離相(於相而無相)→相(我人眾生壽者相)
            或說無相、實相  (幻妄,名之為相。)
五法: 不存一法   →正智、如如    →名、相、妄想、如如
            無為法       根(心所法)
                      塵(色法)
                      識(心法)
                      心不相應行法
法 : 法性(寂滅相)→本源(佛知見)  →法塵
            能起萬法      病藥(緣起)
            出世間法      世間法
生滅: 不生不滅   →顯、隱      →生、滅
   (泥洹)    (不變,不說生滅,說顯隱)
           (好比經論:空性無形,因色顯發。)
住 : 名常住    →應住       →不可住
           (應住無所住)
無常: 名常     →非常非無常    →無常
無我: 無我亦無   →非有我非無我   →名無我、相無我、法無
           (真無我)      我、識無我..........
空 : 無      →非空非不空    →色空
           (真空妙有)
動靜: 究竟涅槃   →不動心      →動搖
           (善護念、廣義的涅槃)
知見: 無知見    →知見無知     →知見立知
           (斯即(廣義)涅槃) (無明本)
戒 : 無      →心地無非     →五戒、十善;見非除非
定 : 無      →安住、心地不亂  →四禪八定(止第三念)
    名聖位               滅盡定(入涅槃)
           (       愣嚴大定        )
慧 : 無      →心地無癡     →如理作意、自卻非心
            安住於諸不非相   知方便、知病藥
輪迴: 無      →不入輪迴     →受業輪迴
            入輪迴而不受
三界: 無      →三界之外     →色界、無色界

                     (欲界在第三念作意)
善惡: 無      →不思善、不思惡  →明辨是非善惡
           (本來面目)    (持戒修福。)
是非: 無      →無是亦無非    →明辨非相、自卻非心
真妄: 名真心    →廣義的真(淨染) →見聞覺知心(妄心)

    (覺)    (明)        (無明)
地 : 出世(彼岸) →三魔地(世出世) →世間(此岸)
緣起: 非因緣    →非因緣非不因緣  →因緣生滅

           (緣起法適用)   (緣起法、十二因緣法)
           (十二因緣法不適用)(皆適用。     )
修行: 不必修    →凡夫要守,覺者安住→見非除非、自卻非心
            常住三魔地     勤習禪法、精進不屑
皈依: 無      →皈依之地     →不可言歸
                      五蘊六根、色身火宅
                      不可言歸。
義別: 無義無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善分別諸法相
           (安住不動心)   (見非除非、如理作意)
三身: 名法身    →報身       →千萬億化身
(限於篇幅,請參考http://blog.xuite.net/leo1965000/twblog/243404661)


<結論>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若有人說:沒有海水的海浪、沒有冰的冰雕。
有智慧的人都會悲憫他的妄想!
若有人說:沒有因地心的法義解說。
很多佛弟子卻很認真的崇拜相信!
聖典是開啟智慧的,何以越學越沒有智慧,唯一的解釋,就是從來也沒有真
正的翻開過聖典。

問:我們今天就來公開挑戰這個觀點,只要您講出任何一法是可以離開因地
  心來解義的?末學立刻改過!具體的觀察到了,末學絕不會硬ㄠ。
 

回答 (22)

2014-09-30 6:03 pm
✔ 最佳答案
看得我眼花撩亂!!我都搞糊塗了~~~

我只要謹記!

慧是果~~慧果!
智是因~~智因!

邊走邊念.....念念有詞...
慧果慧果智因智因,了因了果,了果了因,出入有無,通暢無礙

2014-09-30 10:17:13 補充:
.....反應似乎報表...都快凸出在意的立體感了。

2014-09-30 10:39:56 補充:
定.最後連這個"定"都得剩下一個位址、標記......如燃燈授記的說法。

2014-09-30 10:42:05 補充:
用法...一念間...這些都可以去掉話頭....

2014-09-30 10:43:41 補充:
這些正是凸顯的標記.....既然清明...則必無憂...放下緊張.......拿心來安。

2014-09-30 10:45:19 補充:
正是凸顯的標記......也沒有失去效用.....正是>>善現..護法的加持力。

2014-09-30 10:47:50 補充:
明燈一盞在彼岸.....照落苦海大法船....隱隱約約夢中現......逮住三昧莫把抓。

2014-09-30 10:59:09 補充:
這麼快就體驗到依幕(一目)前而言"現代化"的未來............真心不錯!!!

2014-09-30 11:01:52 補充:
真心不錯~~~果真直心是到場....該請早先出現就表態過自己立場的..

東降居士唱號開場白:

空山靈雨花仙境,不作人生做己身。

2014-09-30 11:31:41 補充:
踏出去吧~~~只要一步阿姆斯壯.......必安住.......即可。

2014-09-30 11:32:02 補充:
踏出去吧~~~只要一步阿姆斯壯.......必安住.......即可。

2014-09-30 11:32:08 補充:
踏出去吧~~~只要一步阿姆斯壯.......必安住.......即可。

2014-09-30 11:38:00 補充:
神光大師怎麼說的....踏出去之後.....既稱法號慧可.......

2014-09-30 11:39:56 補充:
擔心五蘊還是ˋ擔心八識的覆蓋式轟炸..........
擔心十年草繩的陰影為界.........還是在意他人想法........

既然都不擔心......再問一次......神光大師怎麼實際作的....踏出去之後.....既稱法號慧可.......

2014-09-30 11:43:13 補充:
"不二" 一亦不立 何來所緣 ?


我就想!

一休和尚被敲了一個大光頭........隨作即是....即心是佛..是心作佛.....

2014-09-30 11:48:07 補充:
抱歉!即心是理...才是一休和上的口頭禪。

2014-09-30 11:50:23 補充:
不過~~與即心是佛..是心作佛淵源應該看得出來........

譬如:足利義滿啊~~這個跑得比較遠唷>>>>>>>>>正宗普覺大師

2014-09-30 12:00:04 補充:
還不知足啊


那來一個貼切的文字


二八年華妙吉祥...................

2014-09-30 17:33:47 補充:
3.5..8..12歲的因緣都不同

不能總拿8說學會四則運算就可以解決天下所有的事來說嘴.....(覆蓋式搶佔市場份額)


好像讓所有人覺得
約分、函數、方程式、微積分什麼的不學都沒關係

但是自己卻很用心在學


請保持資訊通暢,等平開通無礙的狀態............

2014-09-30 17:41:43 補充:
三歲有三歲的捨法....五歲有五歲的喜法..八歲有八歲的悲法.十二歲有十二歲的慈法。

四無量心生生不息~~~~~OK?

2014-09-30 17:46:02 補充:
擬就八歲的小悲算慈法.....
他在堤防看到砂石車轉入小道....他又在工業區看到砂石車轉進山上...他又看在產業道路看到砂石車


我跟你講~~依小悲八歲的屬性.....就只會認為同一輛砂石車......(除非有人深知其理,刻意那小悲當擋箭牌)

擺明讓小悲出糗.欺負小悲.讓小悲不敢上學。

2014-09-30 17:47:16 補充:
間接謀殺慈氏的通天道路...............企圖控制慈氏的命脈

2014-09-30 17:51:42 補充:
砂石車長的都一模一樣~~~但是車牌號碼總不可能作假吧~~~標記不難分辨吧。

2014-09-30 17:58:17 補充:
監理站的登記系統不能用......難道還要堅持自己的辨識能力(度)...才算厲害....

承擔如來家業的~~難不成單靠項羽的匹夫之勇~~~就卍轉的過來.....


一尊佛又何必要二位等覺菩薩輔助........如來又何必稱呼如來.......

全都給信誓旦旦承諾山東父老的項羽就好啦。

2014-09-30 17:59:16 補充:
老是面對背水一戰的局面......不是好事....光明正大才是正途。

2014-09-30 18:06:43 補充:
3...5...8...12各個法緣不同..
但又是世間必須......只不過各自的運算方法不同...針對不同的緣法應用....而沒有優劣之分。

2014-09-30 18:07:19 補充:
你說我怎麼沒說十!!!

爾十有必要說嗎?

2014-09-30 18:08:42 補充:
無我二法.....恰巧..很抱歉.......就是個十分圓滿的分水嶺...........吾只需悟...沒必要說。

2014-09-30 18:23:09 補充:
他們從來沒聽說過什麼至尊令,可洞天之靈說這話,也是毋庸置疑的。這讓他們感慨……始祖啊,你既然創造了這世界,讓我們這些後裔擁有就罷了。為何還留下至尊令給外族人呢?

2014-09-30 18:26:57 補充:
很正確的直覺~~~初念的廣大胸懷~~~不是後念如子孫代代能夠臆測的,只能感懷聖祖之心。

初祖法號達摩
二祖法號慧可
三祖法號僧燦
四祖法號道信
五祖法號弘忍
六祖法號惠能(老是有人把惠當錯認成慧)

2014-09-30 18:32:11 補充:
倒退廬的現象是......

明明很正確(達摩)....但是又來了(慧可)....於是乎反應激烈(僧燦)

引起熱烈的討論(道信)......會議亂哄哄的都快殺紅了眼,依然持續下去(弘忍)...

最後結束會議題意的項目,取得各自的共識(成果)惠能。

2014-09-30 18:37:02 補充:
但是只要初心不變.....念念的變遷的傳遞效率下反而是一種増上(精進)。

反之空轉..虛耗...沉迷六趣以為"慧"能。

2014-09-30 18:55:43 補充:
只是未來

2014-10-01 08:36:11 補充:
門當戶對叫互相交流
確定核實叫互相報告

都是為了防止三昧顛了(交錯而產生的誤會)...造成倒會現象。

2014-10-01 08:39:16 補充:
法不傳六耳......是因為獼猴會偷聽.........但是今天若處在獼猴世界....

這樣的行為再當下會變成竊竊私語的痴(癡/吃)相

2014-10-01 09:10:09 補充:
都是芳園~~方圓之間的寸心啊。

一個是平鋪直樹(就像日本那幾個直樹系的文學作家)...擅長意識流的藍小說。
一個是點描繪畫(就像著名的唯美派擅長點描法的秀拉)擅長微言大義的浮屠惠。

2014-10-01 09:27:56 補充:
乘載的人事物(三車).......取決於當下的時空背景(時間地點能支撐的度)

2014-10-01 09:34:20 補充:
緣分是十二因緣流....不管六波羅蜜還是十波蘿蜜都不妨礙(實際上也礙不了)。
2014-10-02 6:42 pm
性,謊言,喇嘛教

提醒網友,千萬小心!

務必遠離[墮無間地獄]的喇嘛淫魔四大派邪教垃圾教邪惡無比"人剝切""活猴""喪屍""法亡"淫賊淫蟲是也,與同路人星雲、心道、盧勝彥、妙天、海濤、聖輪ㄚ師等等。

務必小心!當遠離之!


網友,

為了網友您自己與您的家人生生世世幸福,請務必認識清楚西藏淫魔喇嘛四大派邪教垃圾教本質,


網友,

請務必詳細恭閱

藏密辨析 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2.aspx?kind=9

偽藏傳佛教真相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3746149

2014-10-02 10:43:21 補充:
性,謊言,喇嘛教

提醒網友,千萬小心!

務必遠離[墮無間地獄]的喇嘛淫魔四大派邪教垃圾教邪惡無比"人剝切""活猴""喪屍""法亡"淫賊淫蟲是也,與同路人星雲、心道、盧勝彥、妙天、海濤、聖輪ㄚ師等等。

務必小心!當遠離之!


網友,

為了網友您自己與您的家人生生世世幸福,請務必認識清楚西藏淫魔喇嘛四大派邪教垃圾教本質,


網友,

請務必詳細恭閱

藏密辨析 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2.aspx?kind=9

偽藏傳佛教真相

http://www.360doc.com/userhome/13746149
2014-10-01 6:17 pm
理由:
※初心,是菩薩安住的大定之境,菩薩不取聖境,故不成佛;
 故,佛這個字,不能放到初心。
※朋友的二法,必然是識知之後的事。
= = =
靜修 法友

以此次第方式論法,明顯易懂,可謂實用。

佛菩薩是名相,寫出是方便。

離一切相即佛,故名第一義空,即法界身。如來遊於此圓覺寂滅海。

末學個人看法,識知是能善分別諸法相,為第一義,故非妄想。

法友定義識知為二法,也是可以,但要在其次第前引第一義,才不致令學人誤解。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10:24:14 補充:
※初心,是菩薩安住的大定之境,菩薩不取聖境,故不成佛;
 故,佛這個字,不能放到初心。
= = =
菩薩不取聖境,謂無所得。

於一切法無所得是謂真得。

真得者,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成等正覺。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5:23 pm
在下學法不深...難以參加討論...以下只是自己的感覺而已.

提問先學探討的[初心第一念],很像探討[原始無明]..

這一部分....因為對修持無益....所以適合歸屬於[無記]..

走到上一層者才能清楚下一層的變化...

探討[初念]...或說定義[初念]....或有些{{定的穿透經驗}}作基礎...但應不俱殊勝意義.

以上只是在下個人的碎碎念.....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我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
2014-10-01 5:03 pm
心(佛)與自性(佛性)→初心(第一念)  →覺知心(第二念)
   (泥洹)               作意 (第三念)
---以上是如實知見;以下是邊見,隨經典立論、個人解義。----
= = =
如上所解,末學認為有問題?調整如下,請靜修 法友參考!

自性(佛性)→ 初心(佛)(第一義空)→ 作意(二法)(取捨妄想)
............................諸佛如來..................................眾生
........體.................用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11:26:47 補充:
聖位,指涅槃的寂滅相,稱成佛。
= = =
靜修 法友

涅槃的寂滅相,稱阿羅漢。為可定之相。

菩薩不能入滅盡定。因非可定之相。

菩薩,是以大定為住的,大定者,非可定之相。

如來不入涅槃,不入非涅槃,何以故!無有可定之相,法無定法。

是故,如來又稱天中天,無決定性。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二︰
「一切所有聲聞弟子。咸言如來入於涅槃。當知如來亦不畢定入於涅槃。何以故。
如來常住不變易故。以是義故。如來涅槃亦復不定。」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14:00:52 補充:
何謂如實觀察!

一切法,不起觀、不起察,謂如實觀察!


不觀是菩提!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14:30:55 補充:
現在我們全都不要引用經典經文
眼累手痠是現實實際人人會發生的事
眼不累跟眼累……一樣不一樣?
手不酸跟手酸……一樣不一樣?

殘天 法友

一樣不一樣?

皆是自性體用!

當下累不累,自性善分別,即依體而當用則用,即用歸體,當體即空!

哪會去分一樣不一樣?而落入三趣!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10-01 4:22 pm
《華嚴經》卷四十六云:【善知識者,出興世難,至其所難,得值遇難,得見知難,得親近難,得共住難,得其意難、得隨順難,故須虔恭合掌一心求。】

應一心恭敬求正法求證真實佛法

如是這時,《佛藏經》正法殊勝因緣難值遇: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大菩薩 平實導師親自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全省每週二晚上講經時間──目前大菩薩 平實導師開始講授《佛藏經》:自2013/12/17 開講,時間是18:50~20:50;歡迎已發成佛大願的菩薩種性學人,攜眷共同參與此殊勝法會聽講。
2014-10-01 11:36 am
怎會越學越沒智慧呢~這我不太苟同~覺悟是要契機契裡的~方法不對當然不能明心也見不了性~也許是天長地久~也許是瞬間霎那~要看你想甚麼問題~必然答案會有時間的長短~萬一沒答案~也可放下~有時問題是答案~答案是問題啊~因地起法~是要你從根本開始~地是根本.你也可天當根本啊~天地裡就有我啦~而我在這個天地~是何作用啊~是起啦啥法~是先有天地~還是先有我啊~是我有~還是法有~若法無~還有我法嗎~如此反覆去思維~就會發覺法我看似存在~其實是兩空也~不是嗎~給你起個頭~祝你法喜充滿^^
2014-10-01 8:04 am
末學意:(1)

誰都不能離開虛空而立

請各位舉頭看虛空.

有看到什麼嗎?

各位該可以意會.為什麼世尊要以虛空作譬喻..

管見

2014-10-01 00:19:46 補充:
末學另一種意:

經云: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知覺乃眾生.

各位了解法義嗎?(可上網查)

管見
2014-10-01 3:55 am
阿彌陀 如來 禮敬 如來聖學子

一切 有學及 無學 當度、已度、應度者。

迴向佛法無量義、國土無量妙莊嚴。

南無阿彌陀佛 西方安樂淨土 普願一切諸有情

廣發無量菩提心 求生淨土志不退

2014-10-01 15:19:53 補充:
聲聞菩提 在三界中 常見生死,而體無常 為常。不說諸法空無。 亦不說法空。

何以故 已能如是見法、次斷煩惱習故。已得法樂、能安樂身故。所以不說法空。而能常食 諸法為樂。故不說諸法為空。

諸位師兄! 解脫法者 在諸萬有、而有空、寂、滅、道。 這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沒有得到初果 而不遵守戒律的。這是因與果的絕對法則。也是 升天根下墮的絕對因果。須陀還 升天,及於求涅槃。皆不能離開這絕對的因與果。

2014-10-01 15:20:03 補充:
昔日楞嚴經 菩薩劃皮血經。如來開示三乘法、後皈一乘。這是自有次第。所以沒有見道,而不自發心發願、持守戒律的初果聖人。

四聖諦是佛法中的精華, 就像是大行菩薩的坐騎。展現了整體佛教的輪廓。佛弟子 從凡夫到聖弟子。唯有依靠法締才能夠得到次第的解脫。所以說聲聞不說輕言法空,尊重四締  如見真法,以金莊嚴、頂禮文字 恭敬如佛  如大行菩薩。也不輕言四締是空。所以者何   依法解脫故,不說法空。

阿彌陀佛
2014-10-01 1:09 am
借道回覆 原來朋友,也請題主見諒。

上一題被牧朋友之題的回覆,

不是二因、三因的區別。而是四禪比較合適。(因為四禪最合適,舍念清淨之故)

但也不代表四無色界禪不好,
只是....若在四無色界禪中,觀察名法的心....一樣是指第四禪。

這一題....眼根、識、球。 其實對一般學人而言,很難。

第一難,球的四界的界界撞擊,看不到,也就幾乎免談了
第二難,眼淨色找不到,鏈結就斷了。
第三難,名法簡別不出來,就連不下去。
第四難,名與色的推動,扣不起來,緣起....就很難初窺緣起。

2014-09-30 17:10:00 補充:
其實,談不上第一、或第二第三念。

因為,根本見不到。每個心識剎那,非經一定的程度,根本查覺不到。

查覺到的第一念,可能是億億億億個心識剎那後的一念。

實際上,就算見到四界、名法,也根本無法見到所謂的第一念、乃至第幾念。

那是不可能的。那只存在於想像。

很殘酷,但可能是事實。

2014-09-30 17:23:58 補充:
所謂的初心,

當然各宗各門解釋不同,這裡也都應尊重參考。

但是,

如果初心,無法永熄煩惱,那這種初心,與一般欲界、色無色界善心,又有甚麼不同? 不過只是一個自創一格罷了。

如果初心,能永熄煩惱.....那就值得禮讚了。

因為,這種初心,只有一個心識剎那,卻能永遠斷除部分煩惱。

2014-10-01 01:45:51 補充:
current所問的問題,印象中問過許多次,但總是沒有版友肯定的回覆,

個人以色法壞滅的角度給予答案

這杯子移動前跟移動後,是不是同一個杯子?..不是。

右手移動前,跟移動後的右手,是不是同一隻右手?...不是。

看著杯子的眼睛,杯子移動前的眼睛,跟杯子移動後的眼睛,是不是同一雙眼睛?...也不是。

也請C朋友指教。

2014-10-01 13:56:51 補充:
星洲與C朋友的觀察法,是不同的路數。
但答案應該都是.."不是"。

再者,
所緣緣、所緣;似乎題主不甚了了。

若定義不清楚、或自己定義,那會將問題複雜化。

杯子,就是所緣。

杯子與心的關係,叫做 所緣緣。所緣緣,是色法對名法、名法對名法。

器界的所緣緣? 這種說法,實在令人混淆,實際上也無從觀起。

佛法,確實無需太多專有名詞。

但一旦涉及專有名詞,就應尊重該名詞的定義,以免混亂。

最後,題主的初心,或許,真的只是一種概念而已。

題主朋友,當務之急是在於持戒、鎮伏五蓋。

等到能力具備了,自然能判別善知識、並尋求解答。

五蓋之下,只有一腔的狂熱。

五蓋掀開,才有正確的精進。

2014-10-01 14:47:02 補充:
看到此,不得不多說。

樓上的殘天、光明朋友,

眼不累跟眼累 手不酸跟手酸

在 佛陀的教法中,也是有牽涉到的、只是並非針對累、酸而已。

只是朋友不曾學習而已。

不但區分,而且分的更細微、這種過程,被稱為上人法。

二位朋友,只要有朝一日,親自學過四威儀路,就會知道。

2014-10-01 15:34:47 補充:
殘天朋友,

若以四威儀路的觀法,

朋友的說法,確實有誤。

建議朋友,持戒、鎮伏五蓋為先。

等到朋友對五蓋有些許的認知後,

朋友自己就會對法的認知,作大幅度修正。

2014-10-01 18:46:31 補充:
殘天朋友,

先撇除誰是正確、或誰不正確。

無論三乘,最基礎的四威儀路,您應該會吧。

那麼,是否不要轉移目標,

就直接隨舉任一威儀路,就C朋友的問題來觀察。

每一路威儀,都可以包涵37道品、更可以直接解答C朋友的問題。

請。

星洲傾聽。
2014-09-30 6:53 pm
「明心沒有那麼複雜」
但只要>>>所有惡業消盡!

「明心沒有那麼複雜」 但很難達到!

但有心做! 不怕難! 怕無心做,找藉口說難!

一切只在【持戒修福】

持戒,新業不起! 修福>>惡業消除!

「明心沒有那麼複雜」 在你有沒有心做

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

若有修眞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薩誦持此陀
羅尼滿九十萬徧無量劫造十惡四重五逆
五無間罪悉皆消滅所生之處常遇諸佛菩
薩豐饒財寳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薩修持
戒行堅固不退


收錄日期: 2021-04-15 16:41:5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930000010KK0181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