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召開軍事會議討論作戰計畫,魏延建議:「聽說,夏侯楙是曹魏皇家的女婿,既沒有膽量,又沒有謀略。請交給我精銳部隊五千人,另交給我五千人的後勤補給。從褒中出發,沿著秦嶺南麓東行,到達子午谷(子午谷長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懸崖絕壁,棧道橋樑無數,至為險要),即入谷北進,不過十天,就可進抵長安。夏侯楙一聽說軍臨城下,必然逃走。那時候,長安城裡,只剩下作戰監察官(督軍御史)和西都長安市長(京兆太守);曹魏政府的糧倉,以及民間糧食,足夠維持我們部隊給養。等到曹魏帝國在東方集結兵力,最快也要二十天左右,而丞相的大軍,從褒斜谷北上,也應抵達長安城下。如此,咸陽以西,就可一舉收復。」諸葛亮認為危險性太大,不如從平坦的大道進軍,直接奪取隴右(隴山以西),可以有萬全的把握取得勝利,卻不必有任何冒險,遂拒絕魏延的計畫。
圖片參考:
https://s.yimg.com/rk/AF03486823/o/1734333768.jpg
關於諸葛亮不用魏延子午谷之計,歷代的史學者或軍事學家多認為這是諸葛亮的失策。但「三國人物論集」的作者禚夢庵先生在「諸葛武侯的北伐戰略」一文中,從另一觀點提出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用魏延建議的可能考量:
的確,軍事上沒有萬全,有時必須冒險才能獲得勝利。但蜀漢的兵力遠小於曹魏,既不能分兵更沒有冒險的本錢:關羽、劉備的失敗,蜀漢當時人才尚多,勉強撐得住。可是諸葛亮北伐時,蜀漢的名臣良將已經凋零得差不多了。不要說諸葛亮有差錯,蜀漢將隨之滅亡,就是魏延犠牲了也是當時無可彌補的損失。魏延的子午谷之計:以一萬步兵在十天內進軍長安,那是在天晴路通的情形下。山路崎嶇,如果中途下雨必會延誤行軍。而且夏侯楙是否如魏延所料棄城逃走也很難說,萬一夏侯楙堅守待援,魏延就孤懸關中進退兩難了。再者斜谷險阻,陳倉也有魏兵把守,諸葛亮是否能於二十日內到達長安與魏延會師都不是有十分把握的事。就算此計成功了,關中為必爭之地,易攻難守,蜀軍雖精但兵少,加以補給不便,一旦魏國援軍到來,必將陷入持久戰,失去主動。其情形極可能重蹈關羽圍樊城、劉備戰猇亭的覆轍。這些情形,身為主帥的諸葛亮不能不加以考量。
再看諸葛亮五次北伐的表現,沒有攻克一城,未能殲滅魏國的生力軍,確實不能算是成功,但諸葛亮真如「正史中的諸葛亮」所言那麼平庸嗎?
孫子兵法:「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這段話揭示了用兵的原則:
有十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可採用包圍戰法殲滅敵人;
有五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可集中戰力攻撃之;
有兩倍以上的優勢兵力,則分兵兩面夾擊;
如果兩軍勢均力敵,則須出奇制勝;
如果兵力比敵人少,則暫時堅守,避免決戰;
如果我軍兵力相差懸殊,只能用打了就跑的游擊戰術,不能硬拼。
再來看看魏蜀兩軍的情形:
魏國軍力遠大於蜀,這是眾所皆知的事。司馬懿是何等人物大家也知道:獻計聯孫權制關羽、破上庸斬孟達、平遼東公孫淵,這些都顯示司馬懿不是一個簡單的角色。如果諸葛亮是個庸才,那麼憑著魏國的優勢兵力在司馬懿的統率下當能一舉殲滅蜀軍擒殺諸葛亮,接著揮軍南下平蜀易如反掌。但司馬懿卻採取守勢不敢與戰,諸葛亮死後亦不敢追擊蜀軍,留下「死諸葛走生仲達」的俗諺。之後司馬懿視察諸葛亮留下的廢營殘壘,歎道:「此乃天下奇才也!」一個庸人當得起司馬懿如此的評價嗎?
或許當如此比喻蜀魏兩軍:
諸葛亮領導下的蜀軍就像二戰中的隆美爾非洲軍,魏軍則是擁有豐富物資優勢的英美聯軍。雖然隆美爾勇猛善戰,但因後勤補給上的劣勢,使其無以為繼,失去到手的勝利。如果兩軍旗鼓相當的話,隆美爾(諸葛亮)的勝算將大大提高,鹿死誰手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