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切的法說,您如何不為天魔所害?

2014-08-18 6:37 pm



魔王與世尊所說法的內容,都是一樣的!
諸行無常,朋友們在學習佛法的過程中,若不能以因地心為本,就很容易
落入散亂,這是諸行無常的本然。
第一種散亂,是相;
  好比風動、旗動,這都是如實觀察,並非散亂。
  但因為不能皈依因地心(如實觀察),故在這兩個不非相中爭是非,
  而落入了散亂;這亂的,是這因地心沒有皈依。
  所謂仁者心動,指的是這「不動心(如實觀察)」動搖了,並非愚人
  說「見著了風動旗動就是心動」,若都不見,反而是無明,無明非覺
  ,無有是處,何止散亂、更入輪迴。
第二種散亂,是法;
  不能見己過,因病予藥,於是溺於法海,不斷的今是昨非的輪迴學法
  ,宗門一個一個跳、法一個一個的換,於心,無有功德利益,於法,
  更是不能見法(見緣起、病藥)。
  魔王之所以可以趁虛而入,並非魔王所說法與世尊有何不同,而是魔
  王利用法來亂你、要你遺忘自心、要你貪著禪法、貪著禪味。
  世尊利用法來淨你,讓你不執一法、安住自心、解禪縛、攝心、定心
  、廣開智慧,僅此差別而已。
  故說,法無正邪,這亂的,是心,並不是法,你永遠無法在法上見佛
  ,唯是心是佛。
  能皈依自性者,是佛說;偏離自性者,是魔王說。法,並無法在文字
  上分辯正邪,當然也無法在經典中找出正邪。


天下至邪的法說,就是借佛陀的遺教,來惑亂你的心:
若真的體證世尊的教義,那一切法說,必是助你淨心、攝心的。故說諸法
畢竟空是真實慈,真的不要在法上求正邪,這是邪念。還望有正信佛弟子
,從此不再為相、為法所欺騙,若能如此,諸天魔所不能害。
(見佛板很多善知識,一個一個的淪為魔王的使徒,深為感慨,追逐那永
無止盡的禪法,至死不休,扭曲的心更加迷妄,自心的過失,越埋越深。)

問:面對一切的法說,您如何不為天魔所害?懇請善知識以個人實際的體
  證來說明,嘉惠廣大眾生。

回答 (15)

2014-08-20 5:14 pm
✔ 最佳答案
《楞嚴經》

佛陀云:

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十三輯、第十四輯

如是這時,請樓主、網友務必詳細了知如何形成地獄道眾生、鬼道十大類型、畜生道十大類型、人間或有參合畜生道十大、十種仙道、諸天、修羅等等眾生的因緣果報。呼籲與提醒樓主、網友當知:切莫為一世一時無明而長劫受苦無量可憐兮兮可憫樣,故說眾生無明長夜深重!慎行之、慎行之!

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detail.aspx?kind=1&bkid=308


***

智者善思深信因緣果報。

如是、如是眾生無明多愚痴,易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

難如是「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覺平生被眼瞞。」

智者善思深信因緣果報。

***

《楞嚴經》


佛陀云: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為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剎、遊於四天,所去無礙。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禪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為毛群,輕為羽族。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為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純情即沈,入阿鼻獄。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誑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循造惡業,雖則自招。眾同分中,兼有元地。阿難。此等皆是彼諸眾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佛陀云:

阿難。如是地獄、餓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羅。精研七趣,皆是昏沈諸有為相。妄想受生。妄想隨業。於妙圓明無作本心,皆如空華,元無所著。但一虛妄,更無根緒。阿難。此等眾生,不識本心,受此輪迴,經無量劫,不得真淨,皆由隨順殺盜婬故。反此三種。又則出生無殺盜婬。有名鬼倫。無名天趣。有無相傾,起輪迴性。若得妙發三摩提者,則妙常寂。有無二無,無二亦滅。尚無不殺不偷不婬。云何更隨殺盜婬事。阿難。不斷三業,各各有私。因各各私。眾私同分,非無定處。自妄發生,生妄無因,無可尋究。汝勗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盡三惑,縱得神通,皆是世間有為功用。習氣不滅,落於魔道。雖欲除妄,倍加虛偽。如來說為可哀憐者。汝妄自造。非菩提咎。作是說者,名為正說。若他說者,即魔王說。

//

智者深信善思因緣果報。



如是這時,請樓主、網友務必詳細了知如何形成地獄道眾生、鬼道十大類型、畜生道十大類型、人間或有參合畜生道十大、十種仙道、諸天人、修羅等等眾生的因緣果報。呼籲與提醒樓主、網友當知:切莫為一世一時無明而長劫受苦無量可憐兮兮可憫樣,故說眾生無明長夜深重!慎行之、慎行之!

詳細,請恭閱:
《楞嚴經講記》

第十二輯、第十三輯、第十四輯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正智圖書 > 導師著作



《楞嚴經講記》第十二輯、第十三輯 、第十四輯 已經出版

【作者】大菩薩 平實導師【定價】xxx元台幣/ 輯


楞嚴經系密教部之重要經典,亦是顯教中普受重視之經典﹔經中宣說明心與見性之內涵極為詳細,將一切法都會歸如來藏,亦闡釋佛菩提道修學過程中之種種魔境,以及外道誤會涅槃之狀況。然因言句深澀難解,法義亦復深妙寬廣,學人讀之普難通達,是故讀者大多誤會,不能如實理解 佛所說之明心與見性內涵,亦因是故多有悟錯之人引為開悟之証言,成就大妄語罪。今由平實導師詳細講解之後,整理成文,以易讀易懂之語體文刊行天下,以利學人。

《楞嚴經講記》(全套15輯出版完畢)http://books.enlighten.org.tw/bookdetail.aspx?kind=1&bkid=308


請向各大書局http://books.enlighten.org.tw/fam.aspx、各大網路書局請購。

***
參考: 正智書香園地 http://books.enlighten.org.tw/index.aspx
2014-08-20 8:09 am
在黑暗中 (見暗) 也是性在見 不然誰在見暗?

在無一物中 (見無一物) 也是性在見 是誰在見無一物?

2014-08-20 00:13:38 補充:
見有蘋果和見沒蘋果 都是見到

見沒蘋果就是不見嗎?

見沒蘋果也是見

2014-08-20 00:31:04 補充:
如眼盲者 眼根損壞 問他見到了什麼 他會說見暗

在暗室 正常人眼根正常 問他見到了什麼 他也會說見暗

故(見暗) ~~~非眼根損壞或正常~~~ 而是性在見暗
2014-08-20 7:00 am
靜修您好!

只要....方向正確,就可以不為所動搖。

http://www.oursjs.com/forum.php
2014-08-20 1:26 am
^_^

靜修
菩提之道

兩位法友.. 請容我插個話 。

已經來到 " 理 " 囉 ~ 。

來到合於 : 佛理 。

靜看兩位的精彩~ 。 ^_^

合十
2014-08-19 6:15 pm
版主 善問 為眾生故 後學頂禮萬分

魔與 菩薩 同住三界,諸魔者好生死。菩薩不離生死。

魔者好 忌 妬。菩薩與法不惑。 諸魔者好兩舌 菩薩於中不動。


善德 ! 諸法者從解脫分出,若不離解脫者。不明法藥。

後學 他日作答 望分享善友 心德。

2014-08-19 10:15:03 補充:
版主 人來正法 人人樂業

願 永離怨憎不殺生 救生護生不顧身
願 生生世世持齋戒 不聞哀嚎宰殺聲

願 少欲知足無盜想 不忮不奪不貪婪
願 樂善好施不慳貪 難捨能捨道業成

願 恆持無染清淨戒 不受色誘無淫想
願 了悟貪愛如桎梏 厭離五欲不受縛

願 不說人非不惡口 口吐蓮花聲細柔
願 不傳謠言不妄語 待人真誠莫自欺

願 不說兩舌引猜忌 常說合和利益語
願 不諂不媚不綺語 謹言慎行與謙虛

願 六根明慧皆清淨 不受塵惑亂自心
願 已造惡業悉永斷 未造惡業令不生

版主如下網紙影音為正法 明眼寶藏 是名六組壇經 是名慧能大師 佛法在人間 不離世間覺

版主如下網紙影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S1n9wegdE

願竭貪婪欲望水,善布種子去慳貪 願消瞋恚躁動火,

愛潤大地灑人間 願破愚痴諸迷闇,多聞正法行眾善

願折貢高驕慢幢,持戒忍辱 恭自謙願拔猜疑不信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U14Xd7N_c


向板主尊重 合十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 西方安樂世界 清淨大海眾菩薩
2014-08-19 4:01 pm
問:佛性有見聞覺知?
答:當然。
  雖各宗門名相不同,但無論你在說六根、說神識、說意識,這
  見聞覺知的根本,皆自佛性。
  但說「佛性有見聞覺知」,是方便,因自性的層面,離於有無
  ,說有說無都不精準,但大家在溝通,說有,應該不算大過。

問:那麼佛性是有自性,還是無自性呢?
答:是心是佛;
  心的特性名說自性,自性就是佛性的意思。

  但性無自性,故不能說佛性有自性,這樣說是頭上安頭了。
  當然也不能說佛性無自性,因為無自性這三個字,其實是在表
  達沒有自主性,而是隨緣變化的被動性,這種被動性,並不修
  成佛,故利用無自性三個字,除一切迷惑顛倒,目地在回歸因
  地心。

2014-08-19 08:37:27 補充:
問:涅槃本如如不動,不生亦不滅,對吧?
  那麼既然不生,何來四大本屬涅槃(本如來藏)呢?
  或者說,涅槃既不生如何令四大產生作用?
答:這說法的涅槃,是小定;如來藏的涅槃,是大定;兩者識見不
  同,應該是不能用小定的識見來探討大定。
  好比海水升起海浪,
  小定的觀點,海浪生出來了,故不是涅槃;
  大定的觀點,海水根本不增不減、海浪亦無生,還是涅槃。
  故大定是無礙見聞緣的,但小定涅槃唯境界中。

2014-08-19 08:39:03 補充:
問:這見聞覺知是否來自於根、塵、識的相觸而生的?也就是說沒有
  佛性。
答:這並不如實觀察。
  好比我們所見「如理作意」這個初心,若因根塵識的相觸而生,
  那不應該完全不變,因根塵識的緣起皆隨緣生滅,既是隨緣,為
  何每次都一樣?為何每個人都一樣?為何一切有情皆一樣?
  既然都是完全不變,就代表其本體(雖然看不見),必然是不生
  不滅性;變者受滅、不變者元無生滅;這不生不滅性,名之曰佛
  性。
  若要否定這佛性,您就必須先否定這所觀察到的不變,但你根本
  不能否定,因為大家看到了,只是有人打死不承認,但這是那些
  人沒有皈依佛(如實觀察)的關係,並非沒看到。

2014-08-19 10:39:52 補充:
問:涅槃~是直譯,依據梵文或巴利語的意思是止息苦,而祂的特性
  是不生亦不滅、不增亦不減,作用是斷除煩惱、止息苦,近因
  是如理作意思維三法印,如果涅槃還有大小,那還稱為涅槃嗎?
答:朋友的涅槃,是朋友所修法門的說法;
  可參考楞伽經,涅槃二字,說法不同;
  大小定是經說,末學也不敢自創,只明其義;
  大定,指的是一切時中,不離涅槃,或說愣言大定。
  小定,指的就如朋友所言的意思,故有時和尚往生了,也稱涅槃。
  這些說法確實都來自經論,還望朋友明鑑。
  當然,朋友不信大乘經典,那就另當別論,畢竟末學不能依您檢
  擇的經典為據,那是朋友自己的決定。

2014-08-19 10:40:16 補充:
問:您的見聞覺知是有生滅還是沒有?
答:朋友的見聞覺知,是根塵識的緣起,故是生滅相。
  但朋友這如實觀察的本念,何曾變過?

問:您每次見到的事物是相同還是不同?
答:對所緣所見,是異同相。
  但您這如實觀察的本念,何曾有異同分別?

問:您每次見到的事物後的感受是同還是不同?
答:受是六根與四大相織的妄覺,並非如實觀察的本念,當然不可能
  恆常不變。
  但受蘊解脫前後,這如實觀察的本念,並未改變。
  故知,初心一念,並不受五蘊六根的扭曲,故經說同佛知見。

2014-08-19 13:28:10 補充:
問:能觀、能如理作意的特性從未變過,而這特性被朋友或諸經提為
  自性、佛性,是這個意思吧?
答:這樣說也可以。


問:這個特性的確被稱為自性相,在各名色法中的確都有其特性,但
  是要說這特性是涅槃?或者是不生不滅?會不會有點太牽強了?
答:
※涅槃,之所以不需要討論,是因為涅槃義不可以依經依理,而必須
 依宗門教法,這是各宗門不同法門的月,如果不依宗門解釋,就無
 法學習該宗門的一切法。(故,末學雖然有後面的解釋,朋友卻不
 能改掉自己對涅槃的定義,會毀了自己多年來的功德。)

2014-08-19 13:28:18 補充:
※朋友認為牽強,是因為朋友的思維,是從涅槃起的,對朋友而言,
 這涅槃是獨一無二的,甚麼都說是涅槃,確實太過牽強了。

 而見性法門的思維,是從如實觀察起的;因為見到了初心的不生不
 滅性,故知自(佛)性必然不生不滅;此不生不滅,名之為涅槃。
 故不會有這種太過牽強的想法,思維是完全相反的,大乘是不立真
 的,故不會先立一個涅槃才來起法。

 這純粹出於法門識見的不同而已。見性法門,沒見到就沒在信,見
 到了,就真誠的皈依,不虛矯。

2014-08-19 14:06:55 補充:
問:舉地大的特性來說,是硬、軟,但這硬軟是因為地大生而生,地大
  滅而滅,並未常住,而您的說法是地大滅了,這個硬的特質雖然看
  不到但還是存在,如桌子是硬,桌子消失了,還是能感受到硬?
答:根塵識三處,朋友所舉地大,是屬於塵,塵並無自性,就不可能有
  不生不滅的現象。

假設:我們根本不知道塵無自性。
分析:地大,有這個硬的特性;地大滅了,硬的特性會不會是沒滅的?
   問題在於,
   地大滅了、又生了,是同一個地大嗎?若是同一個,其性才可以
   延續,若是不同,就不可能延續。
   而這所緣滅了、又起了,這明性卻肯定是同一個,否則每次緣生
   緣滅,都是不同的我了,這不合理。

2014-08-19 18:09:56 補充:
問:因為眼識的生起,所以能有見的特性,我們簡稱見性,當眼識
  滅的時候,這見性還存在嗎?
答:當然。
  理上說,張開眼睛的時候,有看到東西,說有見性;
      閉上眼睛的時候,沒看到東西,說沒見性;
      如果這說的通,那你晚上關上燈,甚麼都看不到,是
      不是也沒有見性,難道見性是隨燈光生滅的?
      盲人眼睛不能用,就好比於暗夜甚麼都看不到,但他
      眼睛好了,就好比開燈,這見性絕不會忽有乎無。
  經論上說,六根是可以解脫的。是否解脫後,見性也沒了,那
  麼覺者應該是無明的,更不合理了。

2014-08-19 18:10:35 補充:
問:的確是不同的我,並不會不合理,朋友忘記三法印或有人稱四
  法印,無常、苦、空、無我,無我的意思就是如此,每個都是
  不同的我,但卻又跟過去的我相關,而我們執著著個固定不變
  的特質,認其為"我"、佛性,豈不是更奇怪?
答:如果是不同的朋友,末學還真不知道是在跟誰說話。不符如實
  觀察,礙難信受。
  朋友不能說我比剛剛老了一分鐘,所以是不同的我。也不能說
  「無我」就以為分分秒秒都有不同的我。
  如果朋友的能見之性會老會變,那就可以說是不同的我了。
  但那就不是不生不滅,因為,變者受滅;
  那就不可能成佛,因為朋友分分秒秒煞那生滅,怎麼可能有這
  種佛。

2014-08-19 19:59:49 補充:
問:為什麼不能說「我比剛剛老了一分鐘,所以是不同的我。」?
答:這是描述色身;
  你我都知道,色身非我。

問:為什麼不能說「「無我」就是分分秒秒都有不同的我」?
答:因為解法沒有歸心。
  無我義,是拿來學佛成佛的;
  如果解釋成煞那生滅,反而否定了成佛,絕沒有煞那生滅的佛,
  故說解法沒有皈依佛。
  佛弟子對一切法的解析,必要歸心;好比以手指月,一切指,都
  必須以月為皈依。

2014-08-19 23:01:27 補充:
問:這能見之性是建立在根、塵、識三者相觸而生的?
答:這並沒有如實觀察。
  您關了燈、看不到東西,就沒有根塵識相觸了;
  依朋友的見解,能見之性就沒了;
  朋友真的相信這能見之性隨燈光生滅?
  這應該是朋友不願意承認觀察而已,並不是道理有多難懂。
  見,是根塵識的緣起;
  能見,並非根塵識的緣起。

問:沒有眼睛,即使有色境、有眼識,仍然見不到物,眼能見物的特
  性就無從而立了,對吧?
答:不對。
  鏡子前面沒放東西,並不能說「鏡子的能照之性」也沒了。
  根塵識三處,無論哪一處沒有緣起,就好比鏡子面前沒放東西,
  因為並沒有「見」;但這並不能證明「能見」也沒了。

2014-08-19 23:02:23 補充:
問:如果能夠如實觀照自己的色身,就不會有這麼多的疑惑,因為色
  身必定是每分每秒都在生滅的,是無常的....
答:正確,色身確實如此;
  不正確,能見之性並非色身,不可類比,這是著了色法的法縛。

問:「無我就是分分秒秒都有不同的我」,無我之義並非這樣解讀,
  無我是指「我」是虛幻不實的概念假象,而不是指每非每秒都有
  不同的我,因為那是另一種我見....
答:末學也是反對,故提出,不可以這樣說。
2014-08-19 8:01 am
意見032,

貧民 朋友, 星洲從不曾見證涅槃。莫誤會。

止禪,確實未必要精通四禪,只是~未到地定/欲界定、或近行定;雖有善心一境;但尚無資格稱為禪那。

若要稱的上禪那,必是初禪/以上。

一般學人都說應修慈、悲、喜、捨。

慈悲喜,這三種,都可以上三禪。

捨,則上第四禪。

如果認為應修慈悲喜捨者,就不會說 "非修到四禪不可"。

如果發願成就無上佛陀者,也不這麼說;因為,律藏有記載一段 世尊向婆羅門說法,引述~成就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第四禪而住...請自行參閱。

四禪,重要的一環,是最穩定的禪那,因為此地最適合從奢摩他轉毗缽舍那。

以上略說,主要澄清朋友對星洲見證涅槃的誤會。
2014-08-19 5:56 am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

大乘密嚴經卷下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

行住坐臥 染淨等諸法 皆依藏識起

可別以為 無佛性 六根能自己動............




意思是佛性自己會動????
還是不會動的那個是佛性??

六根雖然不能自己動 但至少還會動
佛性呢????
沒有六根 佛性可以做什麼?????
可否請行醫多年的sam做個法佈施呢??

2014-08-19 07:20:28 補充:
如果佛性 無見聞覺知
您不妨想想 眾生死後 輪迴怎麼產生?


大乘顯識經
眾生命盡 以業力散。
形骸與識 及諸入界 各各分散

識為所依。
以取法界 及法界念 并善惡業 遷受他報



意思是佛性有見聞覺知???
那麼佛性是 有自性 還是 無自性呢????
請已經證得佛性的人做個法佈施吧

2014-08-19 21:20:50 補充:
那麼佛性是 有自性 還是 無自性呢
=========================
佛性 當然有自性

不然你怎麼用六根???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真如自性起念。
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 眼耳色聲 當時即壞。


所以佛性是唯一不須因緣自己會動的??
不受因緣掌控的???
即使生前六根造了大惡業
還是可以自己選擇要輪迴到郭董家嗎???
如果不能自己選擇 還能稱做有自性嗎???

2014-08-20 05:12:10 補充:
尊者闡陀 以刀自殺 捨此身已 餘身不相續

"自性" 能不能自己掌控 這答案給你了


想要輪迴到郭董家
不知六根無自性 不覺自性在用的人
臨終想自己選擇 比登天還難


你說你是醫生 你很清楚六根不能自己動
這稱之為無自性
而佛性有自性指的就是佛性可以自己動
是不是呢
或者所謂有自性無自性其實真正的定義不是如此
可以清楚說明嗎
謝謝

2014-08-20 07:30:54 補充:
所以你認為佛法所說的佛性其實是一種定義
而這種定義才是我
只有了解了此定義才能真正知道我了解我
這樣的自覺也稱之為有自性
沒有這樣的自覺則稱之為無自性
是這樣嗎
感謝你的答覆
2014-08-18 11:27 pm
面對一切的法說,您如何不為天魔所害?
答:

1念楞嚴經或楞嚴咒

2念無瞋阿閦佛

祝大大吉祥平安;覺性清楚;覺性圓滿。
2014-08-18 8:41 pm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十一

復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為發無上菩提心者 宣說 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作如是言:
來!善男子!
我當教汝 修學 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若依我教 而修學者,當速安住 菩薩初地 乃至十地。

憍尸迦!
彼以 有相 及 有所得 而為方便,依合集想 教修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是謂宣說 相似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
末法最大邪說

不知菩薩地 無自性

顛倒說 安住菩薩初地乃至十地

2014-08-18 12:44:03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十一

復次憍尸迦!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告菩薩乘種姓者言:
若於 般若波羅蜜多 至心聽聞、受持讀誦、精勤修學、如理思惟,
決定當獲 無量無數無邊功德。

憍尸迦!
彼以 有相 及 有所得 而為方便 作如是說,
是謂宣說 相似般若 乃至 布施波羅蜜多。
=====
末法最大邪說

不知 法無自性

顛倒說 獲無量無數無邊功德

2014-08-18 12:46:17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七

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 般若波羅蜜多時,
安住此中 見諸有情 墮顛倒想,
方便善巧 令得解脫
.
.
亦令解脫
無預流果 預流果想,
無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獨覺菩提想;

亦令解脫
無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想,
無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想;
=====
末法最大邪說

不去解脫眾生想

反顛倒要眾生 著菩薩道 成佛想

2014-08-18 12:47:31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
此名 異生,此名 聲聞,此名 獨覺,此名 菩薩,此名 如來。

善現!
如是等 一切名 皆是假立,
為表諸義 施設諸名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
末法最大邪說

佛說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顛倒說 行菩薩道 成佛之道

2014-08-18 12:50:00 補充:
佛說法集經卷第五

彌勒菩薩摩訶薩
復次世尊。
菩薩作是思惟 : 受記者 是世間 虛妄言說。
何以故。

受記之人 是無。
能授記者 亦無。
若俱無者 何處受記。

唯然 世尊大悲 隨順世間 有是言說。

========================================
不覺法空 又不知授記假說

愚癡類 還要等彌勒菩薩下來?????

佛學亂寫的人 真的很惡毒

2014-08-18 12:54:48 補充:
學佛法 不覺法無自性 自覺心性

學成 著佛 著法 著僧 著我人眾生壽者 著成菩薩成佛假說


這類教法者 與魔王說法 內容是一樣

只能做縛 (綁眾生)

不能做解 (幫眾生解脫)

真的很可惡

2014-08-18 14:53:22 補充:
SAM大德是屬於纏空種性,建議您多念佛
===================================
你如果以為 達摩祖師 六祖惠能 也是纏空種性

那就要特別小心

這是我十二部經剛學完才敢說


要說念佛

不可念佛的經 我所知 從阿含 寶積 大集 般若 起碼10卷以上

比要念佛的兩卷 多五倍


般舟三眛經 中卷
如是颯陀和。
是菩薩 守是三昧。當作是見佛。

不當著佛。
何以故。
設有所著 為自燒。

給你參考........................

2014-08-18 14:59:25 補充:
大寶積經卷第九十 優波離會 第二十四

一切戲論從心起  不應分別法非法
如是見法不思議  彼人處世常安樂

凡夫迷惑隨心轉  多劫輪迴諸有中
若知法性皆無性  是名真實不思議


若有比丘念諸佛  非善思惟非正念
於佛妄生分別想  而此分別無真實

若有思惟於空法  如是凡夫住邪道
但以文字說於空  文字與空何可得

===========================
1 若有比丘念諸佛  非善思惟非正念

2 若有思惟於空法  如是凡夫住邪道

法無自性 都是自性起

何須 搞空 念佛 自纏

2014-08-18 16:59:29 補充:
忘了說.......

如實皈依三寶 是皈依自性

不是口上講皈依 或往外皈依



至於心中尚輕十方如來........

我這輩子什麼都不怕 最怕謗佛跟謗法


已知楞嚴五十陰魔 著魔者

都是不知五蘊無自性 又貪著法

所以不要以為我會笨到 搞禪定 或搞感應 或搞菩薩羅漢佛

2014-08-18 17:13:38 補充:
佛說無自性 是指 六根 與 法 無自性

意思是 佛性在觀 我法無自性



無我之義 是指 法無我性=法無自性

這在楞伽經 佛說的很清楚

所以不是 無佛性


畢竟無佛性 人就死了 六根哪能自己動作??

2014-08-18 17:17:17 補充: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第十

睡眠與昏醉 行住及坐臥 作業及士用 皆依藏識起
===================

大乘密嚴經卷下

世間諸眾生 染淨等諸法 皆依於藏識 為因而得生
===================

行住坐臥 染淨等諸法 皆依藏識起

可別以為 無佛性 六根能自己動............

2014-08-18 17:28:46 補充:
佛性是指甚麼??色法?名法?涅槃?
==============================
意識(大腦) 無自性

其實是 佛性在作用


我是醫生 上刀多了 就知道了

佛經只是 指條明路 確實是如此..............

2014-08-18 17:33:20 補充:
十二部經 其實比大學的書 學的還少

專心看個一年 答案都在上頭 不解脫都算奇怪


建議省下晚上看電視時間

一天幾卷 一年就學的完

2014-08-18 17:38:38 補充:
回答者:謙受益,滿招損 ( 實習生 5 級 )

講經說法, 最好是根據大正新修大藏經記載的佛經,
根據釋迦牟尼佛講的佛經來講,
不要自己發明佛法,
===============================
這位大德所說是真的

很多問題 都出在人 佛經根本沒問題


就怕是沒學完 學小謗大 學大謗小

其實根本無大小乘 只是人在浪費時間搞分別

2014-08-18 17:52:23 補充:
如何作用?
==============================
見聞覺知 都是佛性作用

只是學法人 不覺六根無自性 就錯認大腦自己會動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汝心昏迷。不悟四大 元如來藏。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汝心麤浮。不悟 見聞發明了知 本如來藏。


自在王菩薩經卷上
眼 性 不能見色。
耳 性 不能聽聲。
鼻 性 不能嗅香。
舌 性 不能知味。
身 性 不能覺觸。
意 性 不能識法。
=========================
這個搞懂了 就知佛在說什麼

2014-08-18 22:27:04 補充:
這裡的四大是指色身嗎?還是四大種?
不過不論是色身還是四大種,都只是色法,如何說其是"如來藏"??
==============================================
四大是指色身

都是如來藏作用 才會動


另外,如來藏又跟佛性有甚麼關係??
=============================
如來藏=佛性=真如=自性=涅盤 =法界=法性=一乘=中道

這些都是 三藏十二部 "輪迴性"世俗的別稱


父子合集經卷第二十
所言佛者。或名真如。或名實際。或名法界。
但依俗諦 推求詮表。
非勝義諦 作是說也。

2014-08-19 07:59:26 補充:
那麼佛性是 有自性 還是 無自性呢
=========================
佛性 當然有自性

不然你怎麼用六根???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真如自性起念。
非眼耳鼻舌能念。

真如有性 所以起念。
真如若無 眼耳色聲 當時即壞。

2014-08-19 08:05:49 補充:
sam大德讀通12部經之後斷章取義把佛菩薩羅漢通通推翻了說是假說,
佛菩薩羅漢可說是假說也可以是實說
========================================
你就當實說好了

破八大部經 這種破法事

就算是啥大師 我也不聽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
如來但以 一佛乘 故 為眾生說法。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舍利弗。
一切 十方諸佛 法亦如是。
====================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2014-08-19 08:09:50 補充:
四分律
若比丘。非眞實。非已有。
自説言
我得上人法。
得禪。得解脱。得定。得四空定。
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天來 龍來 鬼神來。

彼非沙門 非釋種子。

譬喩者説。
譬如大石 破爲二分 終不可還合。

比丘亦如是。
犯波羅夷法。不可還成比丘行。
============
犯波羅夷法 不可還成比丘行 還有戒否???

2014-08-19 08:15:22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五
為實有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或曾或當 如 諸愚夫異生 執不?

為實有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或曾或當 如 諸愚夫異生 執不?

為實有 異生、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
或曾或當 如 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
佛問舍利子的話

不妨回去問問師父

2014-08-19 12:33:46 補充:
涅槃~是直譯,依據梵文或巴利語的意思是止息苦,
而祂的特性是不生亦不滅、不增亦不減,
作用是斷除煩惱、止息苦,近因是如理作意思維三法印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六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毘瑟底羅居士曰
善男子。
我不生心言。
如是如來。已般涅槃。
如是如來。現般涅槃。
如是如來。當般涅槃。

我知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唯除 為欲調伏眾生 而示現耳。
===========
十方一切世界諸佛如來 畢竟無有般涅槃者

老實說.......非經非律的說法很危險

2014-08-19 12:34:34 補充:
大方廣三戒經卷中
若有起於 涅槃見者。
如來悉知 是為邪見。
何以故。

迦葉。
如來 不有涅槃。不得涅槃。

迦葉。
若有涅槃 得涅槃者。
如來悉說 名為邪見。

若邪見者 說名無智。
若為無智 之所害者 是愚凡夫。
若愚凡夫 生天尚難 況佛菩提。

2014-08-19 12:39:14 補充:
而關於世間法的生滅相續,
見聞覺知都是來自於名色法的複雜作用,
簡單說是五取蘊的作用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十一
舍利子言:
何等法 無所有,
若不了達 說名 無明?

佛言:
色 無所有,
受、想、行、識 無所有,
以內空故、外空故、內外空故、空空故、大空故、
勝義空故、有為空故、無為空故、畢竟空故、
無際空故、散空故、無變異空故、本性空故、
自相空故、共相空故、一切法空故、不可得空故、
無性空故、自性空故、無性自性空故。
======
說是五取蘊

連阿含都說不通喔

2014-08-19 12:42:10 補充:
持世經 五陰品第二

持世。
我今舉手

其有
見五陰者。
見陰相者。
貪五陰者。

我則不與 是人為師。
是人亦非 我弟子。
不隨我出家。不隨我行。不歸依我。

是人 入於邪道 入虛妄道
取不實者。是為顛倒 不知佛意。

不知佛 隨宜說五陰。
不知佛 第一義。

是人 不受佛教。不應受供養而受。
是人 我尚不聽出家。

何況當得 受人供養。
何以故。
如是之人 是外道徒黨。

2014-08-19 12:47:05 補充:
生命的輪轉的原因是業,
業的起因是無明,
無明的來源是漏
=======================
佛說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中

是諸有情 顛倒妄念 搆造業因。
外藉眾緣 積集成就。
如水為冰 及如聚沫。

五蘊四大 先業為因
招感勢力 積集諸種 住識藏中。

假彼父母 情愛和合 貪喜俱極。
最後各出 濃厚精血 號羯羅藍。

識依於彼 最初而住。
以至後時 精血交結 不淨凝成 處於胎中。
=======================
顛倒妄念 搆造業因

五蘊四大 先業為因 招感勢力 積集諸種 住識藏中

2014-08-19 12:53:58 補充:
這些答案 十二部經 通通都有

如果照十二部學 大概就不怕被唬去


老實說.....有些論 連醫學都說不通

更不要說 論來論去 打妄想成佛 根本是謗佛


所以非經非律的說法很危險

建議從十二部學比較保險

2014-08-19 13:07:03 補充:
佛涅盤前 四大教法 預防比丘 以訛傳訛
==============================
若有比丘說
我誦經持法。奉行禁戒。博學多聞。

正使有所說者 不應承受 不足篤信。
應用 契經.律.阿毘曇.戒 四法驗證

與 經.律.法相應者 便受持
不與經.律.法相應者 應問戒行
不與戒行相應者 當發遣使去
=========================

講經說法 最好依據 大正新修大藏經的佛經

根據 釋迦牟尼佛說的來講

現代人自己發明佛法 誤人誤己

這罪太大 還是要小心

2014-08-19 14:48:33 補充:
不要隨意相信任何人所說、或經典所述,
也不要隨意 "不相信" 任何人、或經典所說。
除非在律與法之中,可以找到憑證。
================
四分律卷第二 四波羅夷法之二

上人法者
諸法能出要成就

自言念在身
自言正憶念。
自言持戒。
自言有欲。
自言不放逸。
自言精進。
自言得定
自言得正受。
自言有道
自言修習。
自言有慧。
自言見。
自言得。
自言果

如是 虛而不實 不知不見 向人說言 我得上人法
口自向人說 前人知者 -- 波羅夷。
====
末法真的完了

2014-08-20 00:08:13 補充:
所以佛性是唯一不須因緣自己會動的??
不受因緣掌控的???
==================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七
若有捨此身 餘身相續者。我說彼等 則有大過。
若有捨此身已 餘身不相續者。我不說彼 有大過也。

無大過故。於那羅聚落好衣菴羅林中 以刀自殺
如是 世尊為彼 尊者闡陀 說第一記。
=========

尊者闡陀 以刀自殺 捨此身已 餘身不相續

"自性" 能不能自己掌控 這答案給你了


想要輪迴到郭董家
不知六根無自性 不覺自性在用的人
臨終想自己選擇 比登天還難

2014-08-20 05:51:37 補充:
我很清楚六根不能自己動

所以與經文對照 完全相符

大般若經 說明三空
內空: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無自性,故名內空。
外空: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無自性,故名外空。
內外空:六根、六塵、六識 無自性,故名內外空。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二 又說明
六入 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十二處 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十八界 本如來藏 妙真如性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阿難被罵
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如果經文跟醫學相違
我十二部經就不會去學

2014-08-20 06:05:41 補充:
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四顛倒

佛法有我 即是佛性。

世間之人 說佛法無我。是名 我中生無我想。


若言佛法 必定無我 是故如來 敕諸弟子 修習無我 名為顛倒。

是名 第三顛倒。

2014-08-20 07:53:03 補充:
所以你認為佛法所說的佛性其實是一種定義
而這種定義才是我
================================
我只說 八大部直指此法

我=法身

但法身無形象

說我 說無我 都是浪費時間



只有了解了此定義 才能真正知道我 了解我
這樣的自覺也稱之為有自性
沒有這樣的自覺 則稱之為無自性
================================
有自性 無自性 只是讓人覺自性的工具

沒有自覺 這眾生自性也不會消失

只是眾生日用不知而已
2014-08-18 7:19 pm
面對一切的法說,您如何不為天魔所害==================================================佛在外道問聖大乘無我義經 對外道說而汝不知 菩提心相 與 般若波羅蜜多而相應故。 所以學般若 等於與你自性相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三十四具壽善現 復白佛言:世尊!若菩薩摩訶薩 信般若波羅蜜多時,為不信何法? 佛言善現!若菩薩摩訶薩 信般若波羅蜜多時,則不信 色;不信 受、想、行、識; 不信 眼處;不信 耳、鼻、舌、身、意處; 不信 色處; 不信 聲、香、味、觸、法處; 不信 眼界; 不信 耳、鼻、舌、身、意界; 不信 色界; 不信 聲、香、味、觸、法界; 不信 眼識界; 不信耳、鼻、舌、身、意識界; 不信 眼觸; 不信 耳、鼻、舌、身、意觸; 不信 眼觸為緣 所生諸受;不信 耳、鼻、舌、身、意觸為緣 所生諸受; 不信 布施波羅蜜多 ;不信 淨戒、安忍、精進、靜慮波羅蜜多; 不信 內空;不信 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勝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際空、散無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無性空、自性空、無性自性空; 不信 四念住;不信 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覺支、八聖道支; 如是乃至不信 佛十力;不信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十八佛不共法; 不信 預流果,不信 一來、不還、阿羅漢果;不信 獨覺菩提; 不信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不信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不信 一切智;不信 道相智、一切相智。 時具壽善現 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摩訶薩 信般若波羅蜜多時,則不信色,廣說乃至 不信一切相智? 佛言善現!諸菩薩摩訶薩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觀一切色 不可得故,雖信般若波羅蜜多 而不信色,廣說乃至觀一切相智 不可得故,雖信般若波羅蜜多,而不信一切相智。 是故善現!諸菩薩摩訶薩 信 般若波羅蜜多時,則不信色 廣說乃至不信一切相智。

2014-08-18 23:19:09 補充:
修心訣 高麗國普照禪師


若言佛性 現在此身
既在身中 不離凡夫

因何我今 不見佛性
更為消釋 悉令開悟


在汝身中 汝自不見
汝於十二時中 知飢知渴 知寒知熱 或瞋或喜 竟是何物?

且色身 是地水火風 四緣所集 其質頑而無情 豈能見聞覺知 ?
能見聞覺知者 必是汝佛性

========================
色身 是地水火風 四緣所集 其質頑而無情 豈能見聞覺知

能見聞覺知者 必是汝佛性

2014-08-18 23:47:45 補充:
假設能見聞覺知是佛性的作用,
意思是離開六根、六塵、六識之外另有佛性能見聞覺知嗎??
========
六根 六塵 六識 無自性
是佛性作用 六根 六塵 六識 才會動作


如果把根塵識三者分開,那麼就甚麼也沒有了,如同死人一般,
還是這三者分開後另有佛性可看見東西,如眼盲者無眼仍能見物?
=========
如果佛性 無見聞覺知
您不妨想想 眾生死後 輪迴怎麼產生?


大乘顯識經
眾生命盡 以業力散。
形骸與識 及諸入界 各各分散

識為所依。
以取法界 及法界念 并善惡業 遷受他報

2014-08-18 23:59:45 補充:
大寶積經 佛說入胎藏會上
又彼中有 欲入胎時 心即顛倒
若是男者 於母生愛 於父生憎
若是女者 於父生愛 於母生憎

於過去生 所造諸業 而起妄想 作邪解心
生寒冷想 大風大雨 及雲霧想 或聞大眾鬧聲

作此想已 墮業優劣。復起十種 虛妄之相
云何為十。
我今入宅。我欲登樓。我昇臺殿。我昇牀座。我入草菴。
我入葉舍。我入草叢。我入林內。我入牆孔。我入籬間。

難陀
其時中有 作此念已 即入母胎

===========
佛性 如果沒起妄想 作邪解心

輪迴怎麼產生?


收錄日期: 2021-04-15 16:13:0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818000010KK0238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