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一切佛理皆自「觀察」開始,世尊也不例外:
若能回到最初的觀察,即可如實運用三皈依,各宗門所言雖然不同,但義
卻無別,盡是入三魔地的方便法:
(末學程度有限,無法道盡先賢先佛廣大的方便開釋,僅舉數例)
皈依佛 皈依法 皈依僧
有人說「如實觀察、如理作意、起正知見」
有人說「親證 、理證 、經證 」
有人說「聞 、思 、修 」
有人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三法印)
(覺明) (般若) (空性)
(定) (慧) (戒)
(無亂) (無癡) (無非)
......這些都是不離見聞緣入三魔地的方便法,皆可名如實三皈依。
若明此理,變化一下自己辦得到的方法也無妨。好比末學深知,未證阿羅
漢以前,別太相信自己,故難以正知見皈依僧,故暫改為「如實觀察、如
理作意、以經為證」,這樣總比抱一個辦不到的法門自我陶醉來的好。
※很多人以為遵循世尊教導就是三皈依,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世尊(經典、諸佛)就好比老師。老師教我們的,要好好學,但自己不去
努力練習,就好比只上課不自己寫練習題。
如實觀察、如理作意,就是自己做練習題;做完了,拿給老師改一下(以
經為證),老師改了沒錯,心中對此題就沒有掛礙了,自歸清淨,故說皈
依僧(淨)。
僧,就是師;又說以戒為師,僧也是戒。
若以為三皈依就是遵循世尊教導,會變得有問題就找經典、而不先問自己
,久而久之,智慧就遲滯了、覺明也被遮蔽了。
遵循世尊的教導,僅僅是皈依僧,功德尚有不足,離三皈依尚遠。
※如理作意的參悟:
◎沒有如實觀察的基礎,如理作意盡皆妄想。
好比無聞而思,此思乃虛妄生;
好比無病而藥,此藥乃虛妄生;
好比無因而果,此果乃虛妄生。
◎此「理」是無量義,自性本自具足,無可道盡,科學上說邏輯,佛學上
說智慧,故,當關注在何為無理(非相):
我名我法我識:這並非有過,反而方便學習宗門教法,是有功德利益的
;其有過失的地方,是執著於我名我法我識而謗他;法無定
相,執著於法塵皆是過失,憑甚麼以我(教、派)為準?故
是無理。
自我矛盾:前後不一、言行不一,都是無理。好比口說緣起法,但運用
起諸法來卻從來不問因(病),就是心口不一。
落入輪迴:法論落入了雞生蛋、蛋生雞的輪迴,變成了無端妄出,故說
無理。好比十二因緣法,是由無明起的因;若在討論無明如
何起的問題,還拿十二因緣法來解釋,不就輪迴不已了,到
底是誰該解是誰呢?故說無理。
理無唯一:只要是合乎邏輯、沒有識執的推論,皆是不非相;不非就不
該亂批評,尤其是以我識為據的批評,這實在是程度不足,
不悟自性含藏具足,故說無理。
毀謗自性:一切所觀察到的自性,皆不可違逆,若有違逆,即是謗佛,
這是無理的,因自性佛是不該毀謗自性佛的。
但每個人見性的工夫不一,這比較深奧,適合已見性的深修
弟子自我要求,一般人就算了,只要不毀謗覺、智、空就好
,換句話說,只要能如實三皈依就好了。
※如理作意,指的是這個本念,並不是作意後的法塵;
你我皆能如理作意,即便結論相反,只要不入非相,皆符合皈依法。
凡夫不識真寶,總拿作意後的結論(法塵)來分別正邪,看到那實皈依
如理作意的真善知識,反而謗他沒有立場、牆頭草,其實這善知識不是
沒有立場,而是住在不動地,不隨流輪轉,這立場百劫也不會變,這才
是真寶,只是要解釋給凡夫知道,不知道要幾百年,就當機緣順便修個
忍辱波羅蜜了。
問:請問如理作意是如何理?
答:無執的智慧即是此理的本貌。
與經典論說無關、亦不會偏離一切經典論說。
問:請問如理作意是作何意?
答:不入非相的思辯,即是此意。
問:「如理做意」是有為還是無為?
答:此是三魔地;
三魔地是出世與世間的交邊際處。
三魔地是於法不說斷滅相的,故可做為皈依之地;
一切斷滅相皆不可言皈依。
三魔地是不盡有為、不住無為的;
三魔地是非有所緣、非無所緣的;
三魔地是正觀、也是方便觀;
三魔地是本念、初心、直心、發心的初相;
三魔地是自性起用的起點;
三魔地是靜坐禪修的起點;
三魔地這交邊際處,僅此一念、同佛知見,別無他法,不須要定義解釋。
問:如理作意~所緣?正觀?
答:如實觀察是對所緣、如理作意是指思辯、起正知見是正觀。
如理作意是很單純的智慧,不執一法。
如理做意也可以說是理證、思、諸法無我,功德都一樣。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
2014-08-11 19:42:44 補充:
末學的觀念與星大德是完全相反的:
星:如理作意要成就,首要之處,便是先去除自己的想像、推測、
與自己的想當然爾。
靜:如理作意要成就,首要之處,便是先憑自己的想像、推測、與
自己的想當然爾,忠實的做,才能看清楚自己。
剛開始錯了沒關係,只要能看清楚自己,就有機會以經為證、
才能修正自己,才有資格說自己在實修。
根本不認識自己,學再多的法都是虛妄想像而已,因地不真,
又怎麼可能有所成就。
-----------------------------
2014-08-11 19:43:16 補充:
星:要到達具備止觀程度的如理作意。
靜:如果「如理作意」只局限於止觀程度,那學佛就不該一開始就
三皈依,因為剛學佛的人,根本不太可能達到那個程度,若凡
夫根本不可行,還說甚麼實際,這讓人聽不懂,邏輯很奇怪。
「如理作意」之所以是皈依地,不但佛如是、阿羅漢如是、凡
夫也如是,境界會提升,但皈依之地從來不變。
請問星朋友,您的止觀程度的如理作意,與凡夫的如理作意有
何不同?這本念(初心一念)完全一樣啊!
2014-08-14 06:52:25 補充:
分享大乘佛法同修一個末學的心得:
說方便,一定是「實用」,是以「實用」為緣而說的;「實用」一定是
以「對象」為緣而有;若不明對象、不明對象實用與否,都不
可稱為實用,實用兩個字不在法上,在心。
說究竟,一定是「歸心」,究竟是以「歸心」為緣而說,若是已歸,實
不必說;若是為演繹給後學看、分享學習的過程而說,這是慈
悲大肚,不必管他人批評,因為真善知識是會打從心底感謝您
的分享的。
但說方便、說究竟,皆是小法,並非大乘法論。
2014-08-14 06:52:31 補充:
大乘的論法,
在「用途」上有區別,如:發心、歸心、入禪那,本雖同源卻不同方向。
但在「因地」上卻無二別,無論是凡夫、阿羅漢、菩薩、佛,大乘法論
僅此一說,淨(佛)染(凡夫)一如的如來藏。
這種淨染一如的論,佛版極為少見,此題「如理作意」就是一個例子,
期待大乘同修能舉一反三,此是真寶,切勿輕忽、自遮般若,迷惑於小
法反覆,不知真歸大定,長此以往,最終會被神棍級佛教徒牽著鼻子走
,這就是很多大乘弟子不能突破而半途而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