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其實爭議性其實不亞於曹操,譽之者稱其仁義寬宏,是歷史上少有的仁君,貶之者斥其虛偽做作,假仁假義之徒。嚴格來說劉備和曹操兩人都是梟雄,都有權謀,兩人在性格上也有其複雜多變的一面。
實際上,從《三國志》中曹操和劉備的言行就會發現,劉備在其個人素質上不見得輸給曹操,只不過我認為劉備其實相當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劉備出身於早已敗落的遠支皇族之後,家境清寒,既沒有曹操、袁紹那樣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孫權那樣繼承自父兄的大片地盤,幾乎是白手起家,要想在天下大亂,群雄並立之時開創江山,沒有幾分驍悍之氣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我認為他初期成功的要件是他一方面用“寬仁有度,信誠待人”來包裝自己的形象;另一面以“帝室之冑”的身份打起“興復漢室”的旗號來爭取政治優勢和籠絡人才。
可以說“仁”字和“義”字就是眾多人才歸順劉備並為他效忠不渝的主要原因,不論他出自真心或著只是一種手段。在對待手下人的時候,劉備以信誠待人,在君臣關係方面,要比曹操、孫權集團和諧得多。無論對前期跟隨他的人還是在荊州跟隨他的人、入川後歸附他的人,劉備都量才使用。縱觀劉備的一生,他以其自身強大的政治號召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的人才。關羽、張飛、諸葛亮、趙雲……個個都能獨當一面,而且都對劉備死心塌地、終身不渝。
只不過長期以來,對《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研究者的批評也不少,更有甚者會認為劉備其實是個大詐似直的偽君子。作為一代英傑,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際,劉備要想興復漢室,不可能指望所有的割據者都像陶謙那樣以禮相讓,就只能奪取版圖於他人之手。既要奪取,機巧權謀都是少不了的。
其次《演義》中對劉備愛民的描寫,例如在劉備攜民渡江的事件中,見到百姓扶老攜幼,哭聲不絕,劉備不禁大慟,這是合乎情理的,與他後來甘冒生命危險也不拋棄百姓的行為是一致的,但緊接著寫他“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這反而顯得劉備過於矯情不真實。同樣在趙雲救阿斗回來一事也是如此,趙雲將冒死救回的阿斗交到劉備手中,“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後人對此時有譏刺,民間甚至有“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的俗語,羅貫中一心想美化劉備,但過於誇張,卻反而讓人有偽君子的不良效果。
無論如何,劉備的仁義可能有道德價值觀的出發點,也肯定有政治考慮;從這個角度,劉備的仁義或許是有目的的仁義,但即使是假仁義,如果堅持做了一生,也就成了真仁義。其實歷史上很多英雄都是時勢所造、如果沒有東漢末年大亂的背景,劉備可能還在家鄉賣草鞋,而曹操可能只是朝廷的官員,我想劉備還是有他的個人特質,才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這一點應該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