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最早佔有中亞地區的是伊朗游牧民族,他們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今屬哈薩克的北部草原地帶向南遷徙,在中亞定居下來。在這時期,布哈拉、撒馬爾罕等城市逐漸形成,成為統治與文化中心。到了公元前第5世紀,巴克特里亞、粟特、吐火羅等國家控制此一地區。
當中國人開始與西方進行絲綢貿易之際,這些伊朗人城市佔有地利之便而成為貿易中心。粟特人利用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河中省份,甚至沿伸至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一些城市與聚居地網絡,很快成為這些伊朗商人中最富有的一群。因為這些後來稱為絲綢之路的貿易,布哈拉與撒馬爾罕終於成為極為富裕的城市,而河中也成為古代最有影響力與權力的波斯省份。
俄羅斯人遷移中亞
16世紀末,就有一些俄羅斯人來到中亞北部,而俄羅斯人較大規模地遷移中亞開始於19世紀60年代。當時,帝俄軍隊剛剛征服中亞不久,就有大批俄內地農民要求遷居中亞。
20世紀上半葉及中期,俄羅斯族向中亞移民經歷了四波浪潮:1920年代,蘇俄內戰和歐俄遭遇大饑荒,許多人逃難到中亞。1930年代,蘇聯工業化進程開始,大批俄羅斯族來到中亞,發展當地工業;與此同時,“大清洗”(蘇聯爆發的一場政治鎮壓和迫害運動)也迫使許多俄羅斯族到中亞。1941年衛國戰爭爆發後,衛國戰爭不僅吞噬了許多蘇聯人的生命,也影響了蘇聯人口的遷移。歐俄的工廠和人員疏散到中亞和西伯利亞,繼續運轉並支持前線,蘇聯的經濟地理佈局發生深刻變化。
1950、1960年代,赫魯曉夫發起了墾荒運動。50年代的墾荒運動是近百年來蘇聯對哈薩克斯坦農業移民革命最大的一次。哈薩克斯坦歷史上曾是一個純游牧地區,俄羅斯、烏克蘭等地來的大批移民才給哈薩克斯坦這里帶來了農業,建起工廠、學校、劇院、運河、水庫等,改變了中亞的社會面貌。
從上述遷移過程看,俄羅斯人三次大規模遷移到中亞都與蘇聯政府的組織有關,俄羅斯人遷移到落後的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中亞,是蘇聯政府通過各種行政動員的方式而實現的,而且這種遷移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和復雜而多變的原因。
首先,從推動俄羅斯人遷移的力量看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生存環境,二是人為因素。蘇聯的俄羅斯人聚居區土地貧瘠,農業人口過剩。此外,農村的條件非常艱苦。為了求得較好的生活條件,人們向市鎮遷移便是一種自然的選擇。而德國法西斯對蘇聯的侵略戰爭則是俄羅斯人遷移中亞的最主要的人為的推動因素。
其次,中亞的勞動力需求吸引是俄羅斯人遷移最主要的力量。蘇聯成立初期,中亞地區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稀少、經濟落後。隨著蘇聯經濟戰略的調整,中亞被確定為重點建設地區之一。大批工程建設需要足夠的勞動力,解決勞動力供需矛盾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蘇聯共產黨和政府號召、組織無數的熱血知識青年投身于中亞的工業化建設和墾荒運動。而中亞的工資水平高、生活費用低也是吸引俄羅斯人的另一個方面,1970年時如果全蘇的收入指數為100的話,那麼中亞各共和國的指數是︰吉爾吉斯斯坦為104,土庫曼斯坦為178;且中亞的生活費用低于蘇聯中心地區各州,1968年哈薩克斯坦的生活費用僅為蘇聯中心地區各州的97.7%。
最後推動俄羅斯人遷移中亞的重要原因——蘇聯政府所奉行的大俄羅斯主義。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斯達林開始宣傳俄羅斯人是蘇聯各民族中“最傑出的民族”,為了讓這個“最傑出的民族”成為各民族的領導者,最直接的辦法便是將他們遷居到各個加盟共和國的各個角落、各個行業。也因此蘇聯政府把俄語作為全蘇聯人民的國語,則為遷移各地的俄羅斯人提供了極為便利的語言環境(俄語是大、中、小學的必修課,被廣泛應用于各個加盟共和國的機關、軍隊、企業和科研院所等)。因此,作為遷入地的中亞既能滿足遷移者——俄羅斯人及其子女受教育的願望,又不會使他們受到語言障礙,同時,中亞地區數以百計的俄文報刊和豐富的俄語廣播、電視節目還能夠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
遷移到中亞的俄羅斯人確實為中亞的經濟、文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況且,哈薩克人通過俄語不僅為自己敞開了吸收俄羅斯文化財富的大門。但俄羅斯人佔據了中亞各國關鍵性的職位,堵塞了當地其他民族晉升的渠道;俄羅斯人與中亞土著民族在各個方面存在的不平等勢必會引起當地民族居民的不滿,造成當地民族居民與俄羅斯人之間的對立情緒,盲目地、無限制地移民必然會造成對移入地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競爭壓力,因此要重視少數民族語言、文化的學習研究和發展,尊重少數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縮小與大民族間的差距。因為經濟問題往往與民族問題攪在一起,而且很容易復雜化、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