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請各位大大幫幫我!!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地方為何?

2014-07-16 1:28 am
元朝汪大淵所著的《島夷誌略》一書曾如此描述某地:「島分三十有六……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採魚蝦螺蛤以佐食……工商興販,以樂其利。地隸泉州晉江縣,至元年間於媽宮立巡檢司,以週歲額興辦鹽課,中統錢鈔一十錠二十五兩,別無科差……。」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地方為何?

**謝謝~

回答 (1)

2014-07-16 9:24 am
✔ 最佳答案
版主題目中的文字於《島夷誌略》中所描述的是現在的澎湖。

元順帝時,汪大淵從泉州附搭海船,遠遊海外各地,回來後,根據耳聞目睹的情況寫成了著名的《島夷志略》一書,書中真實地記載了當時澎湖的情況。

該書澎湖條云:“島分三十有六,鉅細相間,坡隴相望,乃有七澳居其間,各得其名,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氣候常暖,風俗樸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系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采魚、蝦、螺、蛤以佐食,燕牛糞以爨,魚膏為油。地產胡麻、綠豆。山羊之孳生,數萬為群,家以烙毛刻角為記,晝夜不收,各遂其生育。工商興販,以樂其利。”

從汪大淵記載的“自泉州順風二晝夜可至。有草無木,土瘠不宜禾稻,泉人結茅為屋居之”來看,當時遷居澎湖的居民主要是泉州人,因泉州離澎湖最近,當地居民又有漂洋出海的習慣,故泉州人遷居澎湖的記載是完全可信的。

再從“風俗樸野,人多眉壽,男女穿長布衫,系以土布。煮海為鹽,釀秫為酒”的記載可以看出,泉州人遷居澎湖的情況比宋朝又前進了一步。宋朝住在澎湖島上的泉州人“不畜妻女”,大多是單身男人,而到元朝,他們舉家遷到澎湖,生兒育女,過着穩定的定居生活。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37:1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715000016KK0830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