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所以爆發是由多重因素所造成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應該是法西斯政權的迅速崛起。但其他因素例如:1929年~1933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一戰後的《凡爾賽和約》引起德國人的極度不滿,一戰亦導致英法兩國積弱所產生的綏靖政策等等,也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一戰後法西斯政權迅速崛起的根源是因為《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和約對德國進行了嚴厲的制裁。合約規定,德國所有殖民地統由主要帝國主義國家以“委任統治”的形式加以瓜分,德國失去了重要的工業區,l/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和約還對德國的軍備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解散總參謀部,廢除義務兵役制,陸軍不得超過10萬人,海軍不得超過1.5萬人,不准有主力艦和潛水艇,不許建立空軍和擁有飛機、坦克、重炮等武器。此外,德國還須支付巨額戰爭賠款。
《凡爾賽和約》在德國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種子,苛刻的條約激起德國人的民族屈辱感和復仇情緒,此時美國股巿崩潰造成世界經濟危機,極度依賴美國貸款及投資的德國經濟,首當其衝,商店與工廠紛紛倒閉,失業人數上升。在很多德國人眼中,民主政府已失敗,希特勒更承諾擺脫《凡爾賽條約》的枷鎖,使德國再次成為無敵的軍事強國,爭取德國的「生存空間」,並在世界各地爭取殖民地。這些承諾滿足了社會上不同人士的需要,正好為納粹黨爭取了廣泛的支持。
然而,二戰之後的德國同樣是戰敗國,卻呈現與一戰後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很大的原因在於美國吸取了《凡爾賽條約》的教訓,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廢止苛刻的戰爭賠款。最初美國仍建議讓德國在戰後支付巨額賠款,來幫助其他歐洲國家進行重建,同時可以遏止德國的再次崛起。不過人們很快就看到了這些懲罰性措施給整個歐洲經濟帶來的阻力。在戰爭結束兩三年後,經濟依然停滯在戰前的八成左右,食品短缺成為了最為緊迫的問題。特別是在德國數百萬人正在慢慢餓死。
由於經濟蕭條,共產黨領導的窮人革命陸續發生在很多西歐國家,如法國和意大利,當時美國決策者認為在這樣下去,共產勢力會將兩國導向共產陣營,於是馬歇爾計畫應運而生。美國不但免除戰爭賠款,還大力支持包括德國和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恢復經濟。對日後的歐洲組成歐洲聯盟,以及冷戰的政治格局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提供食品和原料,是西德在戰後經濟復甦的重要動力;在美國的資助下,1950 年代後期,西部德國地區的經濟發展已恢復並超過戰前水準。統計下來,1950 至 1977 年,聯邦德國工業生產增長 34.04 倍,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 6.2。西德境內的人民生活條件日益改善,成為東德人民所欽羨的對象,也開啟一波波投奔自由的風潮。
其次,聯邦德國的懺悔文化不僅逐漸消除了周邊國家的敵意,也在潛移默化中教育了本國民眾。聯邦德國成立後,阿登納以政府總理的身份,於1951年9月公開發表聲明,向納粹政權的受害者道歉,並呼籲“德國人民有責任作道德和物質上的補償”。從上世紀60年代起,政府、宣傳機構和教育機構開始重視“戰爭記憶”,鼓勵人們對歷史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廣泛揭露納粹暴政,吸取歷史教訓。1970年,時任總理的勃蘭特向華沙猶太人殉難者紀念碑下跪,更是把懺悔文化推到了頂點。
1970年德國經濟發展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經濟強國,地處歐洲中心的德國開始謀求與東西方都發展友好關係,以避免成為東西方對抗的戰場。西德出於自身利益也和法國開始謀求在歐洲與美國平起平坐,避免自己成為美蘇爭霸的戰場,這是德國想獲得政治軍事強國地位採取的重要步驟。在德國和法國的倡導和努力下,歐洲也開始了“統一”進程,在1958 年歐洲六國在羅馬建立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到1968 年建立共同關稅同盟。處在東方陣營的東德也不斷加強與西德的合作、交往,1972 年兩國相互承認,實現和平,次年同時加入聯合國。曾經因為柏林危機處在東西方對抗最前沿的德國,國際地位也日益上升。
納粹制度的潰敗,似乎證明了德意志獨特道路的失敗,然而,聯邦政府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在政治上推行民主制度和經濟上堅持市場原則的同時,推出了“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由於堅持國家的適度干預,尤其是在其他國家大搞赤字財政時,德國堅持貨幣的穩定運行,從而當上世紀70年代中期西方國家普遍受困經濟危機時,德國得以遭受最小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