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2014-07-04 5:29 pm
溫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禪師(青十天台韶嗣) 嘗閱楞嚴經。

至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乃破句讀曰。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於此有省。或者曰師破句了也。安曰此是我悟處。

乃畢生不易。時號安楞嚴。

瀛山誾云。安公若不是悟去。幾多人笑水潦鶴也。

且道伊悟底是有知見無知見。

回答 (18)

2014-07-05 4:03 am
✔ 最佳答案
文中有一些文句需要在清楚一下。。。
1問.「知見」即「分別一切法」、即「見一切法」。
=====================================
1答.分別一切法不代表見一切法。分別戒定慧,不太表已見戒定慧。如果我問你~請問你見定了嗎?那麼如果見定了,就能將定的種種相貌細說或粗說出來。見慧也是這個樣子。這樣板主不知是否"見"了。這樣一問馬上知道分別與見是不一樣的喔。
====================================
2問.若「知見無」解為「無能分別一切法」則有「執空」之嫌!

3問.亦即「性即是見」,解為「性即是無見」故有「執空」之嫌!
================================================
2答.或許將知見無.解為知無.了無.見無.如此並沒有執空.而是見無。
要達到知見無(見無),理當是不起知見,要到不起知見,即是不起,也就是不起心動念,或煩惱不起,要煩惱不起~需心不散亂.心無是非。這樣的情況我把他稱做戒成就。獨覺流不知有戒的名稱與戒成就,但以心無是非心不散亂而知(心本來就市這樣子)

2014-07-04 20:05:43 補充:
3問.亦即「性即是見」,解為「性即是無見」故有「執空」之嫌!
==================================================
3.答亦即「性即是見」,解為「性即是見無」故無「執空」之嫌!

2014-07-04 20:20:29 補充:
4問.請問版友如何解
===============
4答.峟林不解佛法.

2014-07-04 20:33:41 補充:
更正.
1答.分別一切法不代表見一切法。分別戒定慧,不太表已見戒定慧。
1答.分別一切法不代表見一切法。分別戒定慧,不(代)表已見戒定慧。
============
但以心無是非心不散亂而知(心本來就市這樣子)
但以心無是非心不散亂而知(心本來就(是)這樣子)。

2014-07-04 23:11:19 補充:
再者性是不是見.我不知道。如果性是見,那麼(見性)又如何做解。
以眼來說,如果眼即是見,那麼可以看到自己的眼嗎???
又見性是以何為見,是以見為見還是以性為見,如果是以性為見,那麼如何才能以性為見???
不懂???

2014-07-04 23:11:50 補充:
再者性是不是見.我不知道。如果性是見,那麼(見性)又如何做解。
以眼來說,如果眼即是見,那麼可以看到自己的眼嗎???
又見性是以何為見,是以見為見還是以性為見,如果是以性為見,那麼如何才能以性為見???
不懂???
2014-07-10 9:26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7-06 7:29 pm
「B M」師兄認同「水中月」師兄所說:【基礎錯了,所有一切結論皆錯。這是契入「真如」無生本際的關要。】無疑是契入本題問題關鍵的真知卓見,末學本也有意藉「水中月」師兄所說一些義理,予以補充說明的,今頗有難得的吾道不孤之感。
他所說:「用此妄心(意識心)所建立的基礎。」、「離真如本心太遠。」、「『真如』:無覺無觀,寂然無想…見無所有(佛藏經)、無有一法等。」幾乎很接近問題核心了。
原偈句或該禪師破句所讀,偈中「立」字若能當「建立」解,加上具有禪法正知見,就能對此二偈句的知解不致有太大偏差。
「開悟明心」,就是以有見聞覺知的六識心,去探求尋覓那個離六塵見聞覺知的第八識心。

2014-07-06 11:45:47 補充:
所以原偈句才會揭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若將自已能知能見之性,建立為能知見的實相根源心,就是落於不了知實相的無明(錯悟)裡;反之,能悟見那個於六塵無見無知的心,就是證得涅槃心第八識如來藏。」
至於破句讀成的偈:「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當你已建立正知正見時,就瞭解說對六塵有覺知的心,是無明的根本;也了知要去悟見那無見、無覺知的心了。一旦見到那種心,就是證得了涅槃本際的第八識真實心。
這樣不就與上句偈意旨完全無異了?所以,學佛人要能「依義不依語」,要能不依文解義的關鍵,就在追求證悟而確定佛法真實內涵,而不致為經論文字所模糊迷惑。
2014-07-05 6:18 pm
當他見到一切法的本質,

他見到、了知這凡是有集起的....也必有滅去; 這是 " 無明本 " 嗎 ?

這算不算 ... 知見立 ?

這算不算 ... 知見立 知 ?
= = =
星洲兄 提出此問很好,末學來幫你解答。

此句「他見到、了知這凡是有集起的....也必有滅去;」

即是你說的「他見到一切法的本質」,這「本質」當然不是「無明本」。

知見立?指「當他見到一切法的本質」,起了更多對「本質」的聯想。

起了更多對「本質」的聯想,這才是「無明本」。

知見立 知?此獨立之「知」,是對此「知見立」,加重之語助詞而已。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7-05 19:27:19 補充:
星洲 兄

此「有集法者、必有此滅法。」,指有生,必有滅。生滅「無常」。

生滅無間,滅即生時,生即滅時,相續「無斷」。

見一切法的本質,生滅相續無間,「無常」、「無斷」,即是正見。

「無常」、「無斷」,觀此因緣,即是見法。即是正法。

「無明本」是對法的本質起了我見、愛欲,諸多聯想。

2014-07-05 20:28:23 補充:
星洲 兄
~ ~ 這位學人,"見 " 到法的本質、而 "了知 " 有集法者、必有此滅法。

是不是一種 " 知見立知 " ? ~ ~

不是!
法的本質是生滅是虛幻,是學人本該有的見解。
如果一天24小時,都在了知法的本質生滅,這就屬於" 知見立知 "了。


~ ~ "知、見" 一切有為法的本質、而 "立" 了 有集法、必有滅法的 "知" ? ~ ~

知道法的本質是生滅,知幻即離, 這過程不算是「知見立知」。

2014-07-05 22:10:08 補充:
基礎錯了,所有一切結論皆錯。

這是契入「真如」無生本際的關要。
= = =
水中月 兄

誠如所言,不契本心,則所有一切結論皆錯。

人人皆具本心,語言文字大義能契入,才是真契。

真契才能說法不離自性。

兄所論義,皆不離自性,實在令人眼睛一亮啊!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7-05 23:55:30 補充:
如果 一位學人,他時時依禪力觀察色法,發現色法的地水火風等諸元的集與滅..

這種情形,BM朋友認定為知見立知 ?
= = =
星洲 兄

依禪力觀察色法,乃無染於色法!

既然能發現色法的地水火風等諸元的集與滅..,則屬染於色法,此時禪力盡失。

表示此學人不了解色法的生滅本質,這種情形,當然要認定為知見立知!

不過這種情形是不易發生的,一般學人對於色法的生滅本質,應該都有相當見地的。
2014-07-05 5:30 pm
這一句偈誦,雖常為教徒所尊誦;但個人以為,至今仍未疑點。

無論如何斷句,以下的案例,該如何套用呢?

知見立 知 即無明本。知見無 見 斯即涅槃。

一位修學者,

當他見到一切法的本質,

他見到、了知這凡是有集起的....也必有滅去; 這是 " 無明本 " 嗎 ?

這算不算 ... 知見立 ?

這算不算 ... 知見立 知 ?

如果這樣見到集起、滅去,也算無明本者, 佛陀的法就隱沒了。

如果不是,

是這句偈誦有誤 ? 還是翻譯有誤? 還是古今名詞定義不同 ? 還是........

因此,至今,個人對此偈依然存疑擱置。

2014-07-05 16:12:26 補充:
意見 024 B朋友,

其實,星洲不太確定朋友的真正結論。 (聯想? 聯想甚麼?)

所以, 當一位學人," 見 " 到法的本質、而 "了知 " 有集法者、必有此滅法。

1. 有此 "見"、也有此 "了知" ,是正見、正法嗎, 是? 或不是?

2. 有此 "見"、也有此 "了知" ,是無明本嗎, 是? 或不是?

朋友可以仔細思惟。

以下引證一段律品,

世尊如是說已,五比丘歡喜、信受世尊所說。
又,說此教時,具壽 憍陳如生遠塵離垢法眼,凡有集法者,皆有此滅法。

2014-07-05 19:56:26 補充:
B朋友,

星洲的意思是,

這位學人,"見 " 到法的本質、而 "了知 " 有集法者、必有此滅法。

是不是一種 " 知見立知 " ?

"知、見" 一切有為法的本質、而 "立" 了 有集法、必有滅法的 "知" ?

.......朋友,這過程是不是知見立知呢 ?



有集法者、必有此滅法。對於遵循聖諦教法者,這當然是正見。

但是,如果這也是一種知見立知,

那問題.就大了......不是陷入一種文字哲學、就是這句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有疑義、不然就是翻譯有待考證。

2014-07-05 22:49:29 補充:
兩位B朋友,

在未入聖流之前,是有機會發生的。

BM朋友,

如果 一位學人,他時時依禪力觀察色法,發現色法的地水火風等諸元的集與滅..

這種情形,BM朋友認定為知見立知 ?

是這樣嗎?
2014-07-05 12:05 pm
請問版友如何解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
^_^

我說說我的看法來交流.. 。.

知見立的 [ 立 ] , 是佛陀以 " 相作說 " , 一切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見。

所以這句 : [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 是說..

一切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見 , 是一切無明的根本源來 !

亦立此 [ 無明之相 ] 。

2014-07-05 04:06:49 補充:
而此句 : [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知見無.. 除了見聞知覺外 , 亦包含了不執著 , 清淨空除之意 , 量 。

也就是.. 不執著於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見。

見斯即涅槃之 " 見 " .. 是正觀實見之 " 觀見 " 義 !

斯.. 指的就是前句 [ 不執著於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無明之見 ]。

所以.. 全文是說
一切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見 , 是一切無明的根本源來 。
不執著於六根不實虛妄所認知之見, 而能正觀實見 即為 解脫 (涅槃 )。

佛偈云 : 相名常相隨 , 而生諸妄想 。

善哉諸佛~
2014-07-05 7:05 am
反覆推敲!
推敲反覆!
如此知見
說亦無說!

若A則B
若B則C
紙上談兵
無非戲論!
參考: 伊竊酉違髮如孟患砲影
2014-07-05 6:46 am
不知版主大德開此題用意為何??,有某人或某恚成員的影子(分身)

總是指名道姓論斷他人,此種求法心態~~~唉~~~。

2014-07-06 00:26:40 補充:
敬呈(星洲炒米最好吃)師兄法安,大家可能都忘了(四依法)當中

的~~~依義不依語(字)~~~,怎麼還在枝末上榴槤((^_^))執著逗點

要放哪裡,此句的>起點<本就先對迷者開展而來,正知正見本就是

(八正道)的龍頭,難道正知正見也有灰色地帶,因此不能跟此句的

起點相提並論放在一起,以上為末學的愚蠢見,懇請師兄您明鑑海涵

感恩,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2014-07-04 9:00 pm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兩種版本 只有標點符號不同 其實說的是一樣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立知。即無明本不知法無自性之人 見相即立知見 成無明因 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法無自性之人 見相不立知見 遠離動念戲論 正如六祖壇經能善分別諸法相 於第一義而不動 涅槃參考經文 思益梵天所問經 分別品第三 涅槃 名為 除滅諸相 遠離一切 動念戲論

2014-07-05 22:56:02 補充:
修學者見到一切法的本質,
見到、了知這凡是有集起的....也必有滅去; 這是 " 無明本 " 嗎 ?
==============================================
見到法本質
那就是見到 苦集滅道 自性本空

如實知 苦是逼迫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集是生起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滅是寂靜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如實知 道是出離相,自性本空,遠離二法

能知 苦集滅道法 空無自性 .......只有自性能起
能知此法 就是"明" 何來無明之有 ?
2014-07-04 8:37 pm
知見
(術語)就意識云知,就眼識曰見,又推求名見,覺了云知。又三智云知,五眼云見。皆為慧之作用。法華經方便品曰:「開佛知見。」

2014-07-04 12:54:28 補充:
見聞覺知
(術語)眼識之用為見,耳識之用為聞,鼻舌身三識之用為覺,意識之用為知,

又云識。智度論四十曰:「問曰:何以故三識所和合為一,三識所知別為三?

答曰:是三識助道法多,是故別說。餘三識不爾,是故合說。是三識但知世間事,

是故合為一。餘三亦知世間,亦知出世間,是故別說。」
2014-07-04 6:45 pm
安禪師將示寂。偈曰。

不是嶺頭攜得事。豈從雞足付將來。

自古聖賢皆如此。非吾今日無君裁。

付囑已。自入棺。右脅吉祥而臥。

經三日。門人啟棺哀慟。

乃再起陞堂說法。訶責垂誡。再啟吾棺者非吾弟子。復入棺長往。

非得無漏真淨。安能去來自由如此。

2014-07-04 15:20:59 補充:
永嘉禪師是修止觀的人才 六祖留住一宿
此後"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一宿覺

................

止觀是修行之本

依此不會迷上我是最上乘的邪見

一想到我是 就該止了...真是呆..還一直想下去

.........
臨濟師也善於洞悉人心 何時該喝! 決非一般瞎驢所能知
...
很好........

2014-07-04 15:26:15 補充:
貼文即使貼的正確

但是不對機

就是不善於洞悉人心

更何況 貼文加了自己的意 更硬說無意

祖師大德的言語被當成墊被

不知這樣的言者

用意為何

2014-07-04 23:25:32 補充:
意見者: 橙 ( 實習生 1 級 )
不知版主大德開此題用意為何??,有某人或某恚成員的影子(分身)

總是指名道姓論斷他人,此種求法心態~~~唉~~~。
==
人都會死

何不死的乾脆

會亂說法是因為懶惰 未得謂得

這麼明顯的事 勿人情

指名道姓是指其心態

其人心態也非永遠如此

既然是為法爭論或辯論

那已無人我可論

只為法而已 豈不是好事

如果不是為法而論

只是釣名而已

何關佛法

以此反問大德是何種心態

是為法而來

抑是為名而來

2014-07-05 21:00:35 補充:
星朋友與Brightman朋友

"知、見" 一切有為法的本質、而 "立" 了 有集法、必有滅法的 "知"

這是真的做到了的情況

由清淨法眼 正觀 正向涅槃

阿羅漢才能自知不受後有...此知必非知見立知

見一切有為法的本質 必然不會再生起對本質的聯想

知見立知是沒辦法建立正見 才會產生的情況

白話來說沒有親身體驗時不起貪想就不會亂下結論

如果體驗成功 也根本不會再亂想

如果要談真如或涅槃

恐怕要有非常謹慎的心思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51:5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704000016KK02813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