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8月23日後一段時間,空戰的優勢是否在中共一邊?「國民黨空軍」是怎樣看法。
版主:您的朋友大概是對岸人士,八二三參戰的是「中華民國空軍」,不是「國民黨空軍」。這種污衊性的言詞,出自不知民主為何物,以「黨指揮槍」為真理的對岸人士,無可厚非。如未注意而逕予轉述,是對那些在台海作戰,為保護台灣而犧牲的中華民國軍人,是極端無理的侮辱。
2014-06-30 23:47:13 補充:
1、 8月23日後一段時間,空戰的優勢是否在中共一邊?中華民國空軍是怎樣看法。根據維基百科公布大陸與台灣雙方各自公布的空戰戰績差異很大。這種差異的存在是很自然的,也永遠無法核實。- 大陸公布的數據顯示被擊落或失蹤的台灣軍機19架,被擊傷的17架- 台灣公布的數據顯示被擊落或失蹤的大陸軍機32架網路上有一篇文章「八二三炮战前后两岸空战数字比较」,記載了雙方八二三前後雙方16次空戰的各自說法(各說各話),末尾作者評述「中華民國因為戰史解密所以資料比較翔實」。請前往以下連結查詢: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History/960422.html 姑且不論雙方的數字魔術。就一般的認知當時大陸空軍的米格-17的性能不見得比F-84G或F-86F差,但是大多數人同意大陸飛行員的素質以及飛行時數遠低於台灣空軍。而在雙方發生空戰16次的地點,全部都在大陸的浙江和福建省內,大陸的飛機根本沒有飛到台灣海峽,對台灣本島造成任何威脅。光從這ㄧ點就已經說明了雙方空軍在八二三前後空戰時的優劣態勢。
2、美國的響尾蛇空對空導彈是何時運到台灣的,是否改變了空戰局勢?民國47年年八二三砲戰,台灣空軍在美軍陸戰隊323戰鬥機中隊技術人員的支援下,以「明星計畫」為代號將當時仍在機密保護中的40套AIM-9響尾蛇飛彈與飛彈掛架裝備於台灣空軍的F-86F戰機上。 同年9月24日台海爆發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空戰,當時823炮戰還在進行,924當天台灣派出了偵察機前往浙江溫洲灣進行偵查,隨行護航的有18架的F-86軍刀戰機就在偵查任務完成後遭遇大陸米格-17,雙方激戰我方全身而退,米格機折損9架。 另據維基百科的資料,溫州灣空戰中,台灣空軍的4架F-86F戰機各裝備2枚AIM-9B型響尾蛇飛彈由新竹空軍基地起飛,取得使用飛彈彈擊落6架解放軍空軍的米格-17、另有6架敵機遭到機砲擊落的戰績。李叔元中校首創第一個以空對空飛彈擊落敵機的紀錄。 從溫州灣空戰後,雙方分別又發生三次零星空戰後不久, 10月25日大陸宣布打雙停,雙方空戰也隨之告終。響尾蛇飛彈的出線,當然對大陸空軍產生震懾效果。但兩岸空戰的結束,也是因為砲戰結束的結果,並非據此推論大陸空軍因響尾蛇飛彈而懼戰。
3、9月份是否有美國大口徑火炮運到台灣?具體情況如何?維基百科對此有詳細客觀的記載,摘錄如下:民國47年9月中旬,美軍支援台灣陸軍六輛203公釐口徑的M55自走砲,俗稱八吋砲,由陸軍第1軍砲兵607營接用,在台灣實行一周的熟悉訓練後,分兩梯次自左營軍港由國軍海軍美字號運輸艦運到澎湖。9月18日和21日,陸軍啟動「轟雷計畫」,由美軍和台灣陸軍合作運送八吋砲前往金門。為分散風險,仍分兩梯次進行,每次由三艘海軍通用登陸艇(LCU)各裝載一輛M55,LCU又停置於美軍一萬噸級船塢艦(LSD)中,在海軍軍艦護航下駛往金門。美軍船塢艦在離金門3浬處停泊,三艘登陸艇接著航向金門,在砲火中搶灘上陸。據台灣戰史記載,9月26日,第一批三輛M55首次投入戰鬥,摧毀圍頭地區砲陣地,下午四點,圍頭近海岸邊的陣地火砲後撤,M55以火力追擊。9月29日第二批三輛M55投入戰鬥,主要攻擊大嶝及蓮河砲陣地和工事。9月27日國軍砲兵607營第三梯次搶灘成功,金門增加6門M2牽引式八吋榴彈砲,至此金門國軍共有12門八吋長程重砲。對於台灣八吋砲的戰果,大陸與台灣雙方有不同的記載。在台灣方面,當時俞大維得到戰報,稱砲兵觀測和射擊準確,圍頭解放軍砲位工事散飛火砲破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八吋砲一個多小時的射擊中,徹底殲滅解放軍40幾處目標。台灣駐軍因此士氣大振。金防部司令胡璉也記錄:「只是一百多發的奇襲射擊,眼看到敵岸上砲毀人亡、煙幕沖天。我軍官兵久處敵人彈幕壓抑,至此歡聲雷動。」當代台灣軍史作家分析,12門八吋砲到位後,國軍取得火力上的優勢,其影響所及,大陸在砲戰上轉為劣勢,無法再以砲戰封鎖金門或削弱其防守態勢。大陸方面考慮到在政治上已有收穫,又不願衝突升高引發美蘇勢力直接投入戰場,乃至使戰火延伸到華南地區,因此接連宣布「停火一周」、「停火兩周」、「單打雙不打」降低衝突能量。在大陸方面,報告文學作家沈衛平指出,經反覆查閱大量當時廈門前線的作戰文書、電報往來、情報分析、戰鬥簡報和總結,幾乎未提到金門使用203公釐口徑榴砲情況。即使個別資料提到寥寥一二筆,重視程度遠遜對待台灣部署「屠牛士」地對地飛彈和響尾蛇空對空飛彈,以及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9月16日之後,解放軍廈門前線的砲兵火力從未減弱。
2014-06-30 23:48:04 補充:
續回答
9月26日之後的戰鬥損失統計,也未曾有大幅度增加的情況。同時他訪問參戰士兵與民兵,受訪者表示大陸方面的砲兵陣地很堅固,沒有被國軍砲火損毀的情況,加之203榴砲的命中率很有限,同時金門方面在砲戰中遭解放軍砲火反擊,被擊毀2門八吋榴彈砲後,為免曝露203榴砲位置而未再頻繁使用。沈衛平總結道:「203榴砲的抵達,無疑增強了金門的防務,但並未改變火力方面大陸強金門弱的總體態勢;該型巨砲肯定給大陸製造過麻煩,但麻煩則肯定不像台灣宣傳所講的那樣邪乎。」
2014-07-01 00:06:30 補充:
第二個答案的回答者嘯群的答案有錯誤,指出如下。
版主林劭穎問題3「(民國47年)9月份是否有美國大口徑火炮運到台灣?」所指的大口徑火砲是美國提供的M55八吋榴彈砲(203公釐)。不是240公釐的M1榴彈砲。
240公釐的榴彈砲是在八二三戰後二年才運到金門和馬祖,這一型火砲雖然威力更大,但從未對大陸射擊過。
2014-07-02 22:45:26 補充:
網友「輝」說「就我的看法 國共雙方都不能說掌有空優」。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欠周全。
1.要談「空優」,的前提是指哪一個空域的「空優」。在八二三砲戰時,從台灣西海岸起的台灣海峽東岸,到浙江南部和福建的台灣海峽西岸,這ㄧ片廣大的空域的空中優勢,從頭到尾都掌握在台灣空軍中。大陸的戰鬥機根本被禁止飛出自己國土的海岸線。
2014-07-02 22:45:58 補充:
2.在八二三砲戰雙方發生的12次空戰的空域,全部在大陸境內。顯然大陸空軍事採取守勢。雖然大陸空軍飛機數量多,但空戰不是用「機海戰術」致勝。大陸空軍的飛行員素質、訓練與飛行時數均遠不如由美國訓練的台灣空軍。尤其是台灣F-86F配置響尾蛇空對空飛彈後,大陸飛機遇到台灣飛機能躲就躲。台灣戰鬥機頻繁進出大陸沿海空域,大陸地面防空砲火與空軍戰機,皆無法完全阻止,可見即便在大陸自己的領空,他們也沒有制空權,不然台灣的飛機怎麼能夠在一個多月內,進入大陸領空12次之多。
2014-07-02 22:46:09 補充:
3.「中華民國空軍對陸戰並無力進行戰場阻絕或是密接支援 甚至做戰略性打擊 這樣的局部空優 實在是沒什麼意義」這樣的說法,是不瞭解八二三砲戰台灣方面的戰術。台灣空軍的飛機在八二三砲戰時有兩大任務:第一是護航,有效制止大陸艦艇對我運補船隊的攻擊。第二、進入大陸沿海,進行偵察瞭解敵軍部署。台灣在八二三砲戰時,既未有一兵一卒登陸大陸,所以空軍根本沒有被賦予「戰場阻絕或密接支援」任務。美國
美國不希望八二三砲戰,把美國拖下水,最後和蘇聯對抗。所以並沒有援助台灣轟炸機,飛越對岸炸毀其砲陣地。所以台灣空軍無法進行戰略轟炸任務。
2014-07-03 12:19:24 補充:
輝大
這個題目還有一天就到期了,讓我們好好利用,誠心、客觀與專業來討論問題。
不管用「空優」、「制空權」、或「空權」任一名詞,都是指一國空軍飛機在特定範圍的空域內支配與控制的程度。根據北約與美國的定義,這種支配與控制的程度分為三個等級:(維基百科
http://en.wikipedia.org/wiki/Air_supremacy)
2014-07-03 12:19:42 補充:
1.絕對制空權(Air Supremacy): 指一國空軍軍機,在公海或敵方領空內,擁有空域的絕對控制權。敵對一方的飛機無能力起飛迎戰、敵方的地面或水面防空火力無法威脅飛臨上空的本國軍機。在八二三砲戰,台灣空軍在台灣海峽空域擁有「絕對制空權」。
台灣的飛機從本島起飛,到台灣海峽西岸海岸線這一空域,從未遭遇大陸飛機的襲擾而構成威脅,大陸的水面艦艇幾乎沒有防空能力,也從未敢越過海峽中線。因為台灣掌握了台灣海峽的絕對制空權,為台灣本島的安全增加了150公里左右的戰略縱深,使台灣本島不致成為兩岸對峙交戰的前線。
2014-07-03 12:20:10 補充:
2.優勢制空權(Air Superiority):是指一國空軍在敵對一方的特定範圍空域執行任務(偵察、護航、空投、戰鬥或轟炸)時,具備足以壓制對方空軍軍機或水面/地面防空火力的能力,但對方的反制空的能力仍然在一定程度內存在,偶而仍會造成優勢一方的損害。
在八二三砲戰中,台灣空軍侵入大陸領空,主要是偵察與展現威力。就此任務而言,可以說具備「優勢制空權」。但在其他的戰術作為,例如空投、轟炸等,需要更強大的空中戰力,台灣空軍則並未具備「優勢制空權」。
2014-07-03 12:20:35 補充:
3.均勢制空權(Air Parity): 指一方的空軍只在自己或盟軍控制的空域具備制空權,而無法侵入敵對一方的空域行使制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