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無非自性戒之「無非」
解釋A:無是非,不起是非相的清淨之意。
解釋B:除一切非相,乃至除非相亦除,是懺悔之意。
說明:解釋A是一般仿間翻譯六祖壇經的主流論法;
解釋B是末學的邊見;
此題,末學想探討這兩種解釋的源頭,以轉識成智。
<分析>
※聽人言,當不依己識:
此句「心地無非自性戒」出自六祖之口,在我們如理作意之前,必當先如
實觀察;簡單說,就是先看看六祖是如何解釋的,而不是我認為應該如何
解釋,之後,才可能有正確的如理作意。
※心地無非自性戒,其論述的對象是自己:
應該說,一切的戒法皆是自束,否則就落入了「禁戒取見」的邪心。
既然其對境是自己,我們就應該仔細的去觀察六祖對於自己的教導為何。
※壇經一貫的論述:
六祖云:見己過,不見他人過。
六祖云:常見自己過,即與道相當。
......................
在談經中的論述六祖的思維,
面對自己→要時時刻刻的檢討自省、懺悔改過。
面對他人→不要挑三揀四、不要論過是非。
※心平何需戒儀:
此「平」指的是「無非」故平,並非不起心動念謂之平,六祖是反對不
起心動念的空心狀態,這在談經中說的更是明白直言。若依六祖所教,
當以解釋B為釋,而這樣的解釋,也脈絡一貫的延續阿含戒律經典的意
涵,一氣呵成而究竟,故說接最上乘人。
那麼在「戒」的課題上,謂何會迸出一個「無是非的空心」解釋?
沒有眼睛是不能開車上路的,而沒有是非,為何可以持戒?
疑問:
如果把心地無非自性戒之「無非」解釋成「無是非、不起是非」,很明顯的
有二過失:
1、不起是非,談的是面對他人、並非面對自己,這是對境無明的過失。
故產生了張冠李戴的謬誤。
2、面對自己,六祖要我們明辨是非,並非不起是非,而是懺悔己過。
六祖已是明言直說,為何會迸出一個完全相反的解釋?
末學不能理解的是「如此明顯而嚴重的思維錯誤,卻成為仿間翻譯的主流」
,這是何因緣?又為何那麼多人信?末學不信大家都那麼無慧,故出此題,
邀善知識們共參。
(朋友們可以支持解釋A,但請解釋說明末學所提出的兩點過失。 )
(朋友們可以支持解釋B,但請說明,為何解釋A是主流。 )
(知道自己支持解釋A還是解釋B,皆是如實的善知識,無有高下,唯論義
交流,能轉的才是智慧,記住的只是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