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心地無非自性戒......』

2014-06-24 1:22 am
壇經云:志誠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師處,學道九年不得契悟。今聞和尚一說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為教示。』師云:『吾聞汝師教示學人戒定慧法,未審汝師說戒定慧,行相如何與吾說看』。誠曰:『秀大師說: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彼說如此,未審和尚以何法誨人。』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志誠曰:『戒定慧只合一種,如何更別』。師曰:『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見有遲疾。汝聽吾說與彼同否。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聽吾偈曰: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請問諸位本句法語義: 『心地無非自性戒心地無癡自性慧心地無亂自性定不增不減自金剛身去身來本三昧』

回答 (31)

2014-06-26 7:15 pm
✔ 最佳答案
教下行門.都是先立個<我>在修行..有<我>在犯過.有<我>在持戒.

然後發覺,因有<我>,才有<我>在持戒與有<我>在犯過.這樣不對的

那就修個<無我>吧..枉受辛苦.或許修個身解脫.但心未解脫.更不用談一切處解脫.

宗門的自性戒.是離持.犯二法.因持.犯本無生. 因自性不因持戒而增.更不因犯過而減

證道歌云:勇施犯眾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意是說有一勇施比丘.犯了淫殺戒..遇一尊者說<罪性本空.了不可得>

言下大澈大悟,悟無生.

管見

2014-06-24 10:07:04 補充:
有些行者.於空中妄見<有.無.>更以妄為實

不了<有.無,>其性無二.故妄執兩頭.如眼有翳.

如此見.則涅槃轉疏轉遲.

管見.

2014-06-24 14:40:32 補充:
緣境無好醜 好醜起於心

心若不強名 妄情從何起?

損法財 滅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 頓入無生知見力.

持.犯其性本無二..愚人被它盡繫.智者造作皆空. 

管見

2014-06-26 11:15:49 補充:
末學意:
整部六祖壇經,六祖說法皆不離自性,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般若為用。學人若離自性本體而說法、聞法是不解六祖意的,若如此則與六祖意疏遠了。
吾人自性雖俱足一切智,但因迷悟的不同,法門的不同,見法的遲急,故領悟理解就有不同。
三乘學人,以戒定慧為三增上學,來滅卻三毒。故神秀師言:「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六祖對神秀師所說的戒定慧,直誇說:「實不可思議」。
那六祖是如何演義自性戒定慧呢?
『心地無不好心念,是從自性上持戒的。』
『心地無愚痴,是從自性上起般若用的。』
『心地不散亂,是從自性體現真定的,』
『自性如金剛般若體,從不動搖、生滅、增減。』
『色身如何的來去,自性本體恆住於三昧正定。』
六祖宗門;以直契本心,頓自本性來接引學人。故學人欲與六祖契應,當不能滯於現象界、修道位的知見。當以得義忘言,得漁忘筌、一物不為、一法亦不立的知見行深。此知見行深是為般若為用也。
管見
==被牧的牛==

2014-06-26 11:37:41 補充:
末學意:
整部六祖壇經,六祖說法皆不離自性,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以無相為宗.無念為

體.無住為本.以般若為用。

學人若離自性本體而說法、聞法是不解六祖意的,若如此則與六祖意疏遠了。

吾人自性雖俱足一切智,但因迷悟的不同,法門的不同,見法的遲急,故領悟理

解就有不同。

三乘學人,以戒定慧為三增上學,來滅卻三毒。故神秀師言:「諸惡莫作名為

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六祖對神秀師所說的戒定慧,直誇說:「實不可思議」。

<接下>

2014-06-26 11:37:58 補充:
那六祖是如何演義自性戒定慧呢?

『心地無不好心念,是從自性上持戒的。』

『心地無愚痴,是從自性上起般若用的。』

『心地不散亂,是從自性體現真定的,』

『自性如金剛般若體,從不動搖、生滅、增減。』

『色身如何的來去,自性本體恆住於三昧正定。』

六祖宗門;以直契本心,頓自本性來接引學人。故學人欲與六祖契應,當不能滯

於現象界、修道位的知見。當以得義忘言,得漁忘筌、一物不為、一法亦不立的

知見行深。此知見行深是為般若為用也。

管見

2014-06-26 11:39:45 補充:
整部六祖壇經,六祖說法皆不離自性,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以無相為宗.無念為

體.無住為本.以般若為用。

以上補充

2014-06-26 12:19:42 補充:
諸佛與一切眾生.唯是一心.更無別法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此心.~~~即心即佛也.

若不識此心即是佛.累劫修行.枉受辛苦.

管見

2014-06-26 23:12:54 補充:
宗門的自性戒.是離持.犯二法.

因持.犯本無生. 因自性不因持戒而增.

更不因犯過而減

2014-06-26 23:14:41 補充:
<無非>意是<沒有不好的心念>,換句話說是<沒有壞的心念>.

<好與壞>是兩頭.請問真如本性有<好與壞>二法嗎?

當然是無生.

<好與壞>與<持戒與犯戒>同是二見.當然同理了.

愚人為戒所盡繫.智人造作皆空.

那六祖宗門有否持戒?

末學意::戒而無戒.無戒而戒.
2014-06-26 5:29 am
佛教常說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 的用途是為了要讓 正法 更容易了解
例如三角函數公式是三角函數的正法
每一位數學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容易了解公式
而加入屬於個人詮釋的教學方法則稱為善巧方便

也就是說善巧方便的教學順序必是在正法之後
老師必是先教正法 之後再針對某些學生行善巧方便
可是如果所說的善巧方便反而讓學生之間起爭議
或者對正法越行越遠 越來越模糊
那麼到底是老師的錯還是學生的錯呢
2014-06-25 7:30 pm
呵呵呵~那...現在,,,都可以開始「心地無非自性戒」了嗎?預備~開始~@@"

開個玩笑轉一下氣氛...呵呵~

個人是覺得「無非」不宜解釋成不思善、不思惡的「無是非」想,

無是非想該是用來發露般若的敲門磚之一(方便),

同樣是在<<漸頓品>>六祖不也說:住心觀靜,是病非禪。

從戒的本質來說,若無是非判斷及取捨根本無戒可言,

但言戒,便不離是非取捨,若言無是非取捨,便不需強說戒。

2014-06-25 11:31:24 補充:
從戒的立場來說「無非」的解釋,或可引「非量」的說法來折衷,

非量:違背三量(現量、比量、正教量)的知識來源及立論。

將無非解釋成:不計執非量的見解。
(正思維)
如此來說戒才能融通六祖在戒香後說的:「即睹諸善惡境相,自心不亂,名定香。」,
即使心中存有善惡想,仍不亂自心才可言定。

2014-06-27 06:30:33 補充:
呵呵呵~初級學佛,你很可愛...@@"
我覺得你的率直比較有禪味。養樂多吸管見...
2014-06-25 8:11 am
萬法不離 守住戒定慧

滅除貪嗔癡
2014-06-24 11:25 pm
ps11是說:即使明心見性者,也無法一時達到自性之清靈(11在此更正)
= = =
明心見性者,也要每天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狀況。

這些日常狀況,各具不同因緣(前今世所造),此因緣乃第八識所牽引。

故一般而言,此因緣萬法乃自性生,自性所生法曰佛法。唯佛乃能證知。

禪宗最原始的教法,是直指人心,心無邪,則邪迷不生,心無造作,則業因不起。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其無生,則諸業不生。

眾生無明,欲解纏而更被纏縛,欲求而更被求縛,不知佛乃是纏外人。無纖毫愛取。亦無無愛取知解。是名具足六度萬行。

2014-06-24 16:16:07 補充:
所言如是;各具不同因緣(前今世所造),人人因緣不一,念佛者其因緣在念佛,聞經說法者其因緣在聞經說法,禪修者其因緣在禪修。若達究竟,自當無佛可言。
= = =
11兄,善哉,如是所言。眾生各有因緣。

若能離一切相,不染諸緣,於此當下安住本心,各各安家、安份、隨喜、善住,順緣。不是很好嗎?

何必,這也戒、那也戒,依這律、依那律,把自己心思捆綁,而致心思散亂而不知呢?

不過話再說回來,如來教法有次第,依各人根性而解,故還是隨順眾生之選擇。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8:26:29 補充:
善哉!無心是道 兄

明解不修身 不修戒 不修心 不修慧,等諸大義!


末學 受益良多!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22:40:35 補充:
此句 ** 禪宗講自性戒...幾乎都停留在開悟聖賢的境界[自性]..
您是否已經達到開悟聖賢的境界而下此判斷呢 ?
= = =
殘天 兄
此問題末學代回覆!

六祖云︰吾所說法,不離自性;離體說法,名為相說;自性常迷,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

故禪宗講自性戒,是達到開悟見性者之境界。

禪貴知見,不貴行履;了義說法,不離自性。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8:59 pm
自性,光是他的定義,就令人目眩。


心地無非自性戒.....研讀過律學、律注後,再說不遲。
心地無癡自性慧.....等見到緣起之後,再議也來得及。
心地無亂自性定.....在出入四禪自在之後,為時未晚。

有哪一位朋友,研究過律學之後,肯定 "心地無非自性戒" ?

可不可以舉幾條戒、或篇章來證明這句話是正確的、是符合導師所說?

有朋友,可以舉證嗎?

2014-06-24 13:20:31 補充:
意見032朋友,

說清楚 佛陀的義哩,談何容易。

何況,說與聽者,都是凡夫。

就以捨懺法第18、19、20來說吧。

不得持、就是不得持。

心地無非,可以持嗎?

次草 朋友,你認為呢?

還是...心地無非者,自然不會持?!

(小小心這個答案,因為這種答案,將會讓自己的論點,淪落窘境。)

2014-06-24 13:34:23 補充:
朋友,

請論戒,不論人。這是基本的。

請把律篇翻出來看過再說,可以嗎?!

星洲已舉證,端看朋友是否要反證。

(朋友該不會說~我又沒有要跟你論證吧?!)

2014-06-24 13:50:38 補充:
次草 朋友,

星洲自知常為五蓋所困擾....。

所以,朋友已經知道答案了。

朋友是要以心地無非來論戒、還是不論?

還是如同以往,只是指指點點,而無法真的指點?

星洲,對朋友的答案,是有興趣一聽的。

2014-06-24 16:15:05 補充:
意見053,次草 朋友,

朋友,所以你的意思是~ 已經去除貪嗔癡的聖人,自然符合戒行,是吧?!

反過來,未達聖者標準者,就應該老實地學戒、遵戒;是吧?!

1. 如果真是這樣,在未入聖者的初學者,是否不適用心地無非自性戒?

2. 初學,應該學戒嗎 ?

3. 那麼,假如禪門大德們有不符合 佛陀的戒,是犯? 還是不犯?
(已舉例。不夠,可以再舉。)

4. 接續上提,如果不犯,憑什麼可以違背 佛陀的戒? 如果犯,跟立論不合。

2014-06-24 16:15:18 補充:
5. 朋友是否可以例證?

....

意見058 素朋友,

原因,

因為自性的說法,有許多 :

比如: 真如、佛性、涅槃、心、法身.......許多地方,都屬同義異名。

問題是....真的一樣嗎?

朋友,可以自行參酌 ,
真如、涅槃是一樣的意思嗎?
佛性、涅槃是屬於同義詞嗎?

這就是令人目眩的原因。

2014-06-24 23:49:20 補充:
首先問候CH朋友,道安 身安。


回 意見062,素朋友,

建議,朋友先查閱佛學辭典中,對自性、真如等解釋,然後相互交叉對照涅槃,

就應能知道如何令人目眩。

再回 意見070 次草 朋友,

1.學佛貴了因 ...何以說聖人才做得到 ,云云。

覆: 請問這是朋友的個人見解? 還是律中有記載? 可否請引述。

2.初學,應該學戒嗎? ==當然該學

覆 : 所以朋友也贊成初學應該好好學戒、知戒。朋友是否也有空翻一翻律篇呢?

2014-06-24 23:50:28 補充:
3.請舉例說明

覆 :已經舉過了。意見035,已舉舍懺18~20。

4.不懂您意 請再詳述

覆 :

如果一位已經 "心地無非" 的沙門,但仍接受錢財、買賣、交易;

而自認並未犯戒。 這是憑甚麼? 憑哪一條律? 是否有律例?

但是,如果判定犯戒,那麼,"心地無非自性戒" 豈非自我矛盾?

還是...心地無非者,根本不會違犯 佛陀的戒? 是嗎?

朋友,可以針對問題回答嗎?
2014-06-24 8:58 pm
Brightman. ( 初學者 4 級 )
意見18
「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有有為處,以善、淨而有所作為,仍被意識心所纏縛,故只接大乘人。
==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六祖說不可思議 您說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

看來您一定比六祖強多了

2014-06-24 13:10:17 補充:
Brightman. ( 初學者 4 級 )

「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有有為處,以善、淨而有所作為,仍被意識心所纏縛,故只接大乘人。
==
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

六祖說實不可思議

您說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

看來您比六祖強多了

2014-06-24 13:26:29 補充:
六祖也是妄語者 也跟您一樣聰明

2014-06-24 13:30:05 補充:
星洲炒米最好吃 ( 初學者 5 級 )

您的意思是您的心一直沒有無非之時

您的心永遠在亂中?

2014-06-24 13:41:31 補充:
六祖也是妄語者 也跟您一樣聰明
= = =
難道五祖也是妄語者嗎?

還是,你只想引起論戰!
===
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

這是佛陀教法

您怎不敢直截說佛陀未見性

學佛者不尊師重道

還論什麼戰

2014-06-24 13:44:03 補充:
朋友,

請論戒,不論人。這是基本的。

請把律篇翻出來看過再說,可以嗎?!

星洲已舉證,端看朋友是否要反證。

(朋友該不會說~我又沒有要跟你論證吧?!)
==
我舉的是事實

每個人要面對的心境

如果您想忽略

這也是一種自由

2014-06-24 13:45:00 補充:
從真我的自然年代~~到假我的修真年代~~~在到真假難辨的現代化知識年代。


這樣你們聽懂了嗎?


各自找機會切入圓周率........導正原本的切線。
==
遵命

2014-06-24 14:16:45 補充:
如來通偈,乃通於諸乘。

法有次第。汝不知嗎?
==
所以六祖說

實不可思議

壇經有六祖說實未見性的段落 那是落入偏空

有實是正法而稱未見性的嗎?


也好 只要您偏好見性二字

自己分別去

再過去就是斷涯了

保重

2014-06-24 14:22:15 補充:
星洲炒米最好吃 ( 初學者 5 級 )

戒因貪嗔痴而有

貪嗔痴因心非而起

心非即是取蘊

心若不取蘊

不是自性戒嗎

2014-06-24 17:46:29 補充:
星朋友
朋友,所以你的意思是~ 已經去除貪嗔癡的聖人,自然符合戒行,是吧?!

反過來,未達聖者標準者,就應該老實地學戒、遵戒;是吧?!

1. 如果真是這樣,在未入聖者的初學者,是否不適用心地無非自性戒?

2. 初學,應該學戒嗎 ?

3. 那麼,假如禪門大德們有不符合 佛陀的戒,是犯? 還是不犯?
(已舉例。不夠,可以再舉。)

4. 接續上提,如果不犯,憑什麼可以違背 佛陀的戒? 如果犯,跟立論不合。
===

2014-06-24 17:46:39 補充:
1.學佛貴了因 未入聖前 還是能了某些因 某方面的習性可以深入解脫
心地無非自性戒 就是可以適用 譬如證道歌不因訕謗起冤親 何表無生慈忍力 這就是了因 就是心地無非 何以說聖人才做得到

2.初學,應該學戒嗎? ==當然該學

3.請舉例說明

4.不懂您意 請再詳述

2014-06-27 09:39:56 補充:
Brightman見性者

律、戒是針對初學者,以及未入門者,主要是考量其根基未穩,心不定容易出錯之因素。比如,作買賣交易、接受錢財,容易起三毒之故!

===

是故如來得名成就畢竟持戒究竟持戒

如來也是初學者?
2014-06-24 7:07 am
請問諸位本句法語義: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 = =
要解此語義,得識本心,方得真解。

若不識本心,解此最上乘心法,則會有所偏失。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3 23:13:19 補充:
善哉! ♂『DAVIEN 兄,解說入不二法門,相當精闢!

末學 隨喜讚歎!

2014-06-24 09:58:22 補充:
汝師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
.
.
.
.
.
.
.
.
.
.

(?_?)…真是和尚所言…請諸佛子…三思啊~
= = =
善哉!初級學佛兄,有此質疑很好!
末學給您釋疑?

「諸惡莫作名為戒,諸善奉行名為慧,自淨其意名為定」,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有有為處,以善、淨而有所作為,仍被意識心所纏縛,故只接大乘人。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此句一看,便知已見性,句句無為,都是真性自用,不為意識心所纏縛,故接最上乘人。

願兄,能解我所說義。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0:50:23 補充:
[修無我]者是愚癡,但還比以為聽懂[罪性本空]就以為開悟者....福慧資糧具足!!
= = =
charlie 兄 您的解讀跟我的解讀大不同。

「罪性本空」是針對眾生自性本來清淨而言。罪性是眾生無始無明,三毒之性,也是佛性。空性。

「了不可得」了因了業之後,仍歸於空。空就是不可得。

「無生」只有不再造作,才無需再了因了業受大苦報。

「修無我」就是您說的︰要眾生修的是[我執]的習性!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2:17:53 補充: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 = =
charlie 兄 您的解讀跟我的解讀大不相同。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指三毒未解,更取圓覺相,即執取圓覺清淨相。

「彼圓覺性即同流轉」即執著圓覺清淨相故,仍為意識心三毒所纏縛。

見性,不是「辨圓覺」之取義。應知「種種取捨,皆是輪迴。」

故種種修證,種種造作有無為,亦是輪迴。

願兄,解我所說義。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2:58:04 補充:
善哉!charlie 兄能解我所說義。

但就法論法本無對錯..都在[因緣]中!

所以,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上皆是對「緣起」的正見。此正見即「般若波羅蜜多」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指依此正見。而悟入佛知見。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3:13:13 補充:
但是明心見性者,沒有好好修持自性,亦然在三界內,還是要輪迴的。見性之人方需不斷的養性,可以清淨心養之,可以念佛養之,可以禪修養之,可以不斷聞經說法養之,可以戒律養之. . . .
= = =
11兄 ,自性本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養亦是空,諸有取捨造作,皆是輪迴因。

不養還好,養則會生出種種業,種諸輪迴因。

但能放下諸緣心,則能圓同太虛,自性如如。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3:23:28 補充:
六祖說實不可思議

您說此句一看便知尚未見性

看來您比六祖強多了
= = =
次草兄

這是很簡單的問題!

六祖能說汝師未見性嗎?

你是聰明人,你想想!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3:32:14 補充:
六祖也是妄語者 也跟您一樣聰明
= = =
難道五祖也是妄語者嗎?

還是,你只想引起論戰!

2014-06-24 13:45:10 補充:
今世已造作種種業力,三毒深入己性而自不知,即使明心見性,方無法一時達到自性之清靈,
= = =
善哉!11 兄,能問則是有進步空間!

明心見性者,則能放下,息諸緣心,不再犯,而漸除三毒。非不自知。

明心見性者,即能依正見,般若波羅蜜多,而處而作而行,心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13:53:12 補充:
這是佛陀教法

您怎不敢直截說佛陀未見性

學佛者不尊師重道

還論什麼戰
= = =
如來通偈,乃通於諸乘。

法有次第。汝不知嗎?

2014-06-25 09:14:17 補充:
2, 從.. [ 這是憑甚麼? 憑哪一條律? 是否有律例? ] 來看..

[ 這一位已經 "心地無非" 的沙門 ] .... 此題已經不存在 !
= = =
殘天 兄

律法是死的,時代不斷演變,故因緣是活的,眾生是活的。

律、戒是針對初學者,以及未入門者,主要是考量其根基未穩,心不定容易出錯之因素。比如,作買賣交易、接受錢財,容易起三毒之故!

心地無非者,作任何正業時,心地都無三毒,不被意識心所纏縛,請問,固守死板的律戒何益?

需知學佛就是「學活」,使六識出六門,應用無染。

而不是「學死」,死的東西背下來,不會活用,也是死。

所以你說,此題已經不存在 ! 只能針對見性者而說。

2014-06-25 09:37:23 補充:
殘天 兄

末學跟你再交流一下,以此互相勉勵!

守律、戒是初學者,以及未入門者,應該遵守學習的。

而明心見性、悟入佛知見,更是初學者,以及未入門者,該學習的。

生死大事,唯一佛乘,「明心見性、悟入佛知見」能了。則其餘免談。

所以,學佛者應視「明心見性、悟入佛知見」,是比戒律還戒律的。

是要進步,而不是原地踏步的。

殘天兄,你說這樣對不對。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5 10:55:54 補充: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 = =
知識貧民 兄 末學解說,您請參考!

不增不減是自性般若波羅蜜多

身去身來本在當下

當下就分出地獄人與最上乘人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5 11:49:42 補充:
解自免生死者 是最上乘人 自利即是利他
= = =
知識貧民 兄汝所言亦極是!

此自免生死之佛性智,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其性如下︰
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若解此無生性智,即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即是無上戒律。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6-24 2:36 am
『心地無非自性戒
心地無癡自性慧
心地無亂自性定
不增不減自金剛
身去身來本三昧』

****問題是修持中的眾生...當色身苦痛劇烈時....心地亂不亂??

若能說自己無欲,故在生命中已經無有[會引發心動的法塵]...

那就不用修了....已經福智資良具足的最上乘人....立地成聖賢!

釋迦佛在世時的諸大弟子都還要經佛陀指導[32道品]的修持才陸續成聖...

如今的修持者...果真勝過釋迦佛時期的大弟子們???

懂得[自性]的意義...就可以了嗎?!

2014-06-24 08:53:44 補充:
證道歌云:勇施犯眾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意是說有一勇施比丘.犯了淫殺戒..遇一尊者說<罪性本空.了不可得>

言下大澈大悟,悟無生.


****有多少人聽懂--><罪性本空.了不可得>的意義.....就[悟無生]了???

佛法理相的故事...聽聽就好....不要把自己融入故事情節中!!

釋迦佛教導佛法-->本來無我<---從未教眾生修[無我]..要眾生修的是[我執]的習性!

[修無我]者是愚癡,但還比以為聽懂[罪性本空]就以為開悟者....福慧資糧具足!!

2014-06-24 11:43:39 補充:
**未出輪迴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

雖然在下也曾在大乘般若中悠遊數年....然知識非體證.

總歸自己愚鈍....是故無能談論佛性空性.

關於罪業...釋迦佛說明是[行業]....隨因緣而變動!

因為因緣生滅無常故不可得...而說[空]!

大乘的[性]本空....也是依於[因緣法]的各方體解而逐次展開..

但總不離根本--->釋迦佛發現的[因緣法].

僅就已知法而說...供參考而已!

2014-06-24 12:36:22 補充:
在下了解Brightman.善德所說意義..

其實說[性]時就不談[相]...兩者本來不同!

南懷瑾居士《圓覺經略說》:「佛答覆金剛藏菩薩的問題說:你若對眾生本有之圓覺性認識不清楚,在輪迴流轉中妄測圓明覺性,那麼所有修行永遠是走錯路.....

要認識清楚就需要體證..

但就法論法本無對錯..都在[因緣]中!

或許雙方在修持的法次法向上...不在同一因緣上...所以才有重點認知的差異.

在下知道善德所說法,也都在正法中..

您的意見,能更釐清,法依因緣而從不同的方向作切入...最後同入ㄧ法味中!

感恩!!

2014-06-24 20:47:22 補充:
在下先問候星洲善德;道安.

***釋迦佛時期..訂[戒]就是要佛弟子持守.非是本來如是的自行存在!

禪宗講自性戒...幾乎都停留在開悟聖賢的境界[自性]..

修持中的佛弟子對[心法的變異]都無法掌握何況所說的[自性]??

現在的佛弟子常將修持中[無是非]的[如理作意]...就當作是所說[自性]呈現的狀態.

其實兩者的層次依其意義還差甚遠!

只因現今長養[聞與思慧]者較多.....總是因緣如是而已!

2014-06-24 22:23:11 補充:
很晚了...早該入眠...突有因緣必須開電腦...隨順看到076-078的意見..

就法論法....

不在[人]上作文章!

你們有興趣或不同意...也無關在下的心念......總是因緣!

佛弟子還是看好自己的[心]....比較重要吧!

正念的[如理作意]....體證的人自然了解....無需再言!!

[罪業]的法理早已經說過太多次了...

[思慧]...懂得再多...終究還是如此!!

祝大家有個好眠.....!!
2014-06-24 2:11 am
心地無非,心地無癡,心地無亂
自性之中,戒,定,慧,本自具足
因之禪宗的核心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得見你的本來面目

2014-06-23 19:02:17 補充:
懂得[自性]的意義...就可以了嗎
=====
這〈直指人心〉,是有方法,也需要練習
如是行深,得見本來面目,是可能的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9:2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23000015KK0705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