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據臺灣縣志記載,台灣最早建的寺廟為荷治時期已出現第一座漢人道教信仰廟宇—「大道公廟」(保生大帝廟),俗稱做叫「開台大道公」,台灣在荷人佔據的時候,曾獎勵漢人移住開發,我們的移住先民多帶着祖籍地所奉祀的神佛香火或分身來台藉神保護。當時移住先民除各家庭奉祀神佛外,為移民聚落團結並集中共同信仰,或是便於集會。
台灣的道教,實際是於明鄭時代由福建傳入,且跟隨移民在台拓墾,建立多處信仰據點,當時以崇奉北極真武玄天上帝的武當山派為主流,這其中又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大規模的集體移民,主要是明末清初鄭成功父子及部屬這一移民群;另一種是民間自發的個人行為,相對的小規模的移民。這兩種移民群是台灣玄天上帝信仰的主要傳播者。
文獻記載,鄭成功收復台灣時,玄天上帝被供奉在船上,被奉為航海保護神;收復台灣後,又大力推崇玄天上帝,修建了許多廟宇。鄭成功之所以在台灣大力扶持玄天上帝信仰,目的是為了增加部將反清復明的信心,因為玄天上帝信仰在明鄭奉為護國之神,因此明鄭時期是真武信仰蓬勃發展的時期。
而對自發性移民而言,在當時航海技術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要穿過波濤洶湧的台灣海峽,絕不是件容易的事。為驅除因無助而帶來的恐懼心理,家鄉的神明成了他們最好的寄託。傳說中的北極星君,被奉為水神、航海保護之神的玄天上帝便格外受到移民的青睞,被帶到船上。到達台灣後,先是供奉在家中。當移民開發活動進入一定階段,聚居規模達到一定程度,經濟相對穩定的時候,便會修建廟宇,玄天上帝成為聚居地民眾共同信奉的神靈。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傳佛教,對道教採取嚴厲限制的方針,清領台灣之後,由於清廷的宗教政策一貫採取重佛輕道的態度,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台灣割讓給日本之後,歷任總督對人民的通俗信仰表面採取任其自然、不予干涉的態度。但此一政策並不代表殖民政府樂意見到寺廟的存在,而是不願違背當時宗教信仰自由的潮流,而予人攻擊的口實。日本政府一方面是不干涉宗教,另一方面卻又對台灣人之宗教加上「迷信」二字,試圖掃除,並積極提倡日本神道,獎勵日本各宗教進入台灣。
昭和十二年(1937)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蘆溝橋事變」,翌年在台灣的殖民政府也發動「皇民化運動」,企圖以更積極的手段掃除台灣的傳統漢人文化,日人以道教發源於中國,易引起台灣人民思念祖國之愛國情緒,企圖改變台灣人民思想。日治時代的台灣,道廟非常之多,且有民間教團在守護與維護人民安全,但道廟中的民團會抵制日本政府,所以採皇民化政策大力強制道教改採佛教信仰,此舉導致台灣現今佛道不分,但是道教仍呈熱烈的蓬勃發展風貌遍佈全台。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台時,大陸地區亦有一些道派隨之傳入,尤其在中國深具影響力之龍虎山正一教首領第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亦遷居台北。由於正一道主要以符纂科儀為主,所以台灣道士重醮儀,台灣正一道士又分紅頭師公和烏頭師公兩種。
紅頭道士屬法,乃是三奶派,自清初傳入承襲至今。三奶派祖師是陳靖姑,又稱臨水夫人,唐代福建古田人,她與林紗娘、 李三娘三人結義學法於閭山許真君,學成後斬殺吐疫氣的白蛇,為民除害,並施法術濟世,其教又稱三奶教。頭包紅巾,戴額眉,身穿普通衣,腰圍白裙,赤腳。紅頭道士主度生,如驅邪押煞、起土收煞、安胎、搶神、收驚等法事。
烏頭道士屬道,早期分為:茅山派系、清微派系、武當山派系及正一龍虎山派系。其始祖乃東漢人張道陵張天師。由於張天師承襲帝王觀念,採血緣關係的世襲制度,所以傳子不傳弟(胞弟)、傳弟不傳嫡(堂侄)、傳侄不傳叔(堂叔)、傳叔不傳族人,親疏分明。故自一九七O年至今,已傳至第六十四代天師張源先。烏頭道士頭包烏網巾,戴道冠,身穿道袍,腳穿朝鞋或普通鞋。烏頭主度死兼度生,如喪葬祭儀、作功德超度及驅邪押煞、起土收煞、安胎、搶神、收驚等法事。
60年代之前,正一派或閭山派可說是全台最主要宗教。60年代之後台灣道教的道士體系產生變化,原在台灣中華道教嗣漢天師府登記,天師身份證職業欄寫有(天師)二字,民國68年台灣政府另核准的中華道教嗣熊宗師府,其宗師職業欄一樣寫有(宗師)二字,以上二個宗派,外界的統稱為正一宗與太一宗:正一發展職業道士為主,太一發展宮廟體系為主,兩者在道教的發展有明顯的區分。
2014-06-21 14:03:40 補充:
臺灣的道教文化與祭典儀式
作者:謝宗榮
出版社:博揚文化
臺灣的仙道信仰與丹道文化
作者:賴賢宗,蕭進銘
出版社:博揚文化
台灣道教源流
作者:賴宗賢
出版社:中華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