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歷史與文化 拜託各位大大幫我吧

2014-06-16 5:52 am
1.清代前期(1684~1860)台灣抗官事件頻傳,至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之說。是深論台灣抗官事件屢起的原因
2.試說明台灣民主國的成立背景及其歷史意義。(可從正反面暢言)
3.1860年台灣開港以來,淡水港逐漸興起,是申論台灣北部產業(茶葉、樟腦)發達的「地理」因素為何?
4.鄭克塽出降台灣是否收歸中國治下,曾引發朝野議論。如果你是康熙王朝的中央官員,你會做何主張?(需舉理由)

回答 (1)

2014-06-16 7:58 am
✔ 最佳答案
1.清代前期(1684~1860)台灣抗官事件頻傳,至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之說。試深論台灣抗官事件屢起的原因
「民變」其主要導因於:公權力無法伸張,因此民眾必須自力救濟,臺灣社會都是被外來政權所統治,且政權的更迭頻仍,政府無法滿足當地住民的需求,以及島內不同族群必須經常面對激烈的生存競爭,這都是臺灣社會動亂多的原因。

清領臺灣初期,因政治制度尚未完備,加上地方機構員額不足,政府的控制力弱。而清代三年一調的任官制度,也使得來臺官吏多半無心治臺 。此外,來臺官吏多半不懂閩南話、客家話等臺灣語言,而須仰賴地方上的胥吏,以致讓胥吏與差役有中飽私囊的機會,往往造成社會不安並引發民怨。因此在清領前期,臺灣爆發不少抗官事件。

所謂「抗官」,是指人民以武裝力量反抗官府的官民衝突事件,當時臺灣吏治腐敗,駐台班兵無力鞏固統治秩序,以及社會結構不穩定,是造成臺灣抗官事件頻繁的主因。

2.試說明台灣民主國的成立背景及其歷史意義。
1895年,大清帝國於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因此將台灣割讓與日本。乙未割臺消息傳抵臺灣,官紳曾寄望國際英,法兩國干預未果,因而被迫自救。光緒21年5月中,丘逢甲率士紳要求自主,請求唐景崧暫理臺灣政事。時有法國軍官向唐景崧建議臺灣獨立、自主,較易取得支持,因乃發表臺灣民主國獨立宣言,成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國,期藉此爭取國際同情,抗拒日本接管。

「台灣民主國」建國運動這些自認為指導者的一部份士紳,煽動民眾抵抗,卻將這些激烈抵抗日本軍的民眾棄之不顧,私自逃走。從這觀點來看,他們毋寧是出賣民眾。

由於日本佔有時,台灣社會甚是複雜,大部分的台灣住民都在旁觀台灣攻防戰。然而,對於日本之佔有台灣,在全島各地發生武力抵抗而犧牲了許多生命,又組織當時為地域性小集團的民軍,在戰場上與共同敵人日本軍交戰的結果,至台灣攻防戰中期時,以互相取得聯繫合作,這些也就成為台灣住民開始抱有異民族日本人統治下之「台灣人」命運共同感的一個要素。
從這點來看,台灣攻防戰正式台灣人意識形成的起點。

3.1860年台灣開港以來,淡水港逐漸興起,是申論台灣北部產業(茶葉、樟腦)發達的「地理」因素為何?
台灣未開放對外通商以前,稻米與蔗糖是出口的大宗,經濟的重心在台灣南部,康熙晚期,先民摸熟北部地理環境,墾殖範圍越過大肚溪。台灣農產品也從稻米、蔗糖,擴展至樟腦、茶葉與煤炭,由於茶、樟腦的產地出口集中在中北部,使得台灣經濟重心逐漸由南向北移動。

1850年代, 清廷將台灣的安平與淡水港開放為通商口岸,准許外國人來台從事貿易。 臺灣早期北部山林多為原始樟樹林,老樟樹樹齡千年以上者甚多,因此臺灣樟腦輸出量曾達世界首位,有「樟腦王國」之稱。臺灣天然樟林其分布雖遍及全臺灣,但以中北部居多,向南漸少,,故均由淡水港出口。

台灣開港後,英國商人陶德於同治5年(1886)從福建安溪引進茶樹,在台北木柵一帶試種,又投資製茶廠,成功改良台灣的茶葉,並命名為「烏龍茶」;三年後,開始外銷,受到國際市場歡迎,帶動台灣茶葉外銷的榮景。

由於茶葉與樟腦不僅是資本密集也是人力密集的產業, 特別是需要大量人力, 讓當時的北部充分就業, 也吸引更多本地跟閩粵先民, 尤其是做為產茶製茶重鎮的閩南安溪一帶的先民, 來到臺灣北部或墾地種茶或採茶或製茶, 且或季節性往返, 或就落地生根。茶葉與樟腦對外貿易反轉成北重南輕的情況, 可明顯見到在經濟重要性上的南北易位。

4.鄭克塽出降台灣是否收歸中國治下,曾引發朝野議論。如果你是康熙王朝的中央官員,你會做何主張?
清廷攻下台灣,時間是在1683年的8月18日。但是滿清政府正式決定將台灣納入其領土,卻是在1684年的4月中旬,原來由於台灣過去不曾經是中國任何朝代、任何政權管轄下領土的一部份。並且,消滅東寧王國對清廷來說,是解決了多年來的邊患問題,對台灣是否收入其版圖,並無定見。因此,當時朝廷裡面掀起所謂「台灣棄留」的爭論。

最初,康熙皇帝是主張放棄台灣的代表,康熙皇帝的見解,顯然仍停留在陸權時代,更是昧於國際觀。因為早在16世紀末,西方各國就已覬覦台灣,此時正是西方世界殖民主義方興未艾之際,各國對外發展唯恐落人於後,1684年2月,施琅再度上<恭陳台灣棄留疏,從地理、經濟、國防、財政等各方面,一一剖析台灣棄留之利害。雖然施琅是以中原政權為中心,不是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但就其立足點而言,他的考慮是有道理的。最後,康熙皇帝表態接受「留台」之議,終於結束了台灣棄留之議。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37: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15000016KK0624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