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皇權與相權

2014-06-15 1:21 am
請問一下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皇權和相權相互消漲的例子
最明顯的就是

1.漢武帝設內廷
2.唐代設三省制
3.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廢相,極君權與相權於一身

請問你們對這些有什麼看法?

回答 (1)

2014-06-16 6:33 am
✔ 最佳答案
中國封建社會中,輔助皇帝處理國家大政的最高長官,通稱宰相。宰相是從國君的家臣發展起來的,宰本是君主的總管家的稱呼,相是輔助的意思,用家臣的頭目管理國事,這就是宰相的實質。在秦統一中國、實行丞相制度後,相權日強。到西漢初期,宰相的權力更是迅速膨脹,並很快達到鼎盛時期。丞相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無所不管,與當時的皇權基本上處於平等狀態。

西漢時期宰相的職責幾乎參與所有國家重大事務的決策,還掌握選用官吏、總領百官朝議和奏事、執行誅罰、主管郡國上計與考課、封駁與諫諍等權,還有一定的立法、司法和軍事權。在兩漢時期,宰相涉權之廣、職權之重,是後代宰相無法比擬的。但就在君相“坐而論道”之時,相權和皇權之間的矛盾開始暴露出來。由於相權的膨脹使皇權受到威脅,皇帝便想辦法制約相權。

1.漢武帝設內廷
漢武帝為了抑制相權,以用兵為理由,召大將軍居內,組成皇帝的私人工作機構。漢武帝後期,以尚書令為首的內廷幾乎掌握了所有決策權力,丞相不過奉行文書而已。

漢武帝自己是雄才大略,他自己攬權,宰相便退處無權。外朝九卿,直接向內廷聽受指令。這樣一來,皇帝的私人秘書尚書的權就大了。漢武帝臨死時,他的太子已先死,他要把皇位傳給小兒子昭帝,他知道小皇帝年幼,母后在內管事不好,但皇室總還需要人管理。以前皇室也得由宰相管,但漢武帝連宰相的事都由他管了,宰相哪裡能預聞到宮內事。於是武帝臨死,派一個霍光做大司馬大將軍輔政。這是皇宮裡的代表人,這樣一來就出問題了。

漢宣帝以下,霍氏雖敗,結果還是大司馬大將軍外戚輔政,還是內廷權重,外朝權輕,王莽便是由大司馬大將軍而掌握大權的,於是造成了王莽竄漢。

2.唐代設三省制
到了唐代設三省制,何謂三省?指的就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其首長則稱為:中書省為中書令,門下省的長官為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為尚書令。但中書令、門下侍和尚書令皆為三長官。尚書省本是皇宮內的秘書;中書依官名而論,也即是在內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則是在宮中侍奉皇帝。

首先,宰相權分三省,皇帝濫用之權交還運政府。過去宰相權力被皇帝奪去,皇帝以他們的門下尚書令代替政府宰相的職權,但到唐代,又把以前宰相職權正式分配給三省,把皇帝濫用之權重交還政府。接著,在三省制下,其職權受到限制,杜絕偏重的流弊。太宗時,明確規定三省的職權,使其發揮制衡作用,以杜絕偏重的流弊。三省首長聯席議政的方法,以解決互相間的爭執。

然而,唐朝經過八年的安史之亂後,唐室的統治幾近覆滅。關中皇室僅靠江南地區的糧食、金錢度日,但唐室當時早已衰弱不堪,內有牛李黨爭和宦官弄權;外有民變和周邊民族的入侵,唐室出現牛李黨爭其原因就是丞相數目過多。倘若每件事均由這樣一眾「丞相」在達到共同共識下方能生效,則將會浪費過多時間。更有甚者,若事情涉及個人或團體的利益時,則可能會傷害彼此之間的和氣。牛李黨爭則只是一場意氣之爭,然而卻加速唐朝滅亡。

3.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廢相,極君權與相權於一身
洪武十三年,宰相胡惟庸以謀反罪伏誅後,太祖廢除宰相制度,以往宰相的職責移於皇帝,使君權,相權合一,權力高度集中,漸成君主獨裁。

然而這種統治方式最大的缺點是當遇上幼弱或昏惰的君主,由於無宰相輔助,朝政就會逐漸廢弛,而有些史家更認為廢相是宦官得勢的主因,太祖廢相後,因事務繁多,難以一人之力總領國政,遂設大學士輔助;成祖時出現「內閣制」,但決策權仍由君主掌握;明中業以後,隨著君主遂漸荒怠政事,改為以內閣起草「條旨」,以票擬形式表達意見,經君主同意後可由宦官代為批決。

換言之,這派史家的觀點是太祖廢相後不久出現內閣制,及後君主與內閣疏遠,宦官成為君主和內閣的中間人,可謂廢相是宦官得勢的原因之一。

再則演成朋黨的傾軋。內閣行使相權實在名不正言不順,容易造成內閣與外廷官僚的磨擦。明之內閣,上受君主的箝制, 內受宦官的操縱,閣臣想握權,一方面須交結內監,另方面則又要傾軋同列的大學士,遂演成朋黨之禍。廢相後的內閣無從發揮宰相之權責,致使政治敗壞,可見其影響之深。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37:18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14000015KK0594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