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度急!!!!!!!!! 辯論題:運用網絡力量能維護社會公義

2014-06-13 4:47 am
我末知是正方或反方,但雙方也要資料,論點和論證
要小學畢業了......這次是我最後一次在小學比賽,不想輪......

回答 (3)

2014-06-19 8:52 am
✔ 最佳答案
正方
在一些後極權或威權主義國家中,主流媒體往往被政權所操控,而在有限的公共空間被打壓的情況下,新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對突破政權的輿論及意識形態封鎖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

反方
容易被濫用、煽情
太快,未有時間消化事情
匿名,可以胡亂抹黑
參考: 自己知的=]
2014-06-13 2:14 pm
■網絡公審令一般市民隨時成為全城焦點。
 網絡世界近年興起「網絡公審」、「人肉搜尋」,市民言行稍有差池,隨時遭網民口誅筆伐,甚至有受害人的個人資料、生活圈子、情史等,均被公諸網上,令其承受滋擾和巨大心理壓力。誠然,部分受害人的言行本身的確頗具爭議性,如「港女500」(編者按:有一名即將結婚的港女在facebook留言,謝絕只給500元人情的親友出席宴席,結果被網友圍攻)、「賜座男」(編者按:一名少年在雙層巴士霸佔座位,又反駁勸告他的女乘客,相關影片被上載網絡,引來網民熱議)等,但網民肆意人身攻擊,以「非黑即白」的批判方式公審受害人,又是否可取的行為? ■黃德正 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新聞背景:拒讓座長者 「手機男」fb「爆紅」 有網民早前乘港鐵時,目擊兩名年輕人寧願把玩手機和佯裝睡覺,也不願讓座予跟前的長者,事件火速於facebook瘋傳,網民對事件評論頗兩極化,有人批評兩名年輕人缺乏同理心,也有人認為動輒將生活瑣事訴諸網絡公審的做法唯恐天下不亂。事件再次引起公眾對網絡公審的關注,反思當中問題。(基礎級)擅判是非 疏於求證易怪錯人 以下綜合網絡公審普及化的主要原因: 塑「英雄」角色 為弱勢賦權:不少網絡公審事件均涉及衝突性和強弱勢之間的矛盾,如上述「讓座事件」中,網民往往強調年輕人(強勢)拒絕讓座予長者(弱勢),以凸顯前者「欺負弱小」的形象。這些弱勢社群在社會無太大話語權,加上被公審者的行為往往頗具爭議,因此網民的批判、公審,便順理成章成為為弱勢賦權的途徑,並且能塑造網民的「英雄」(Hero)角色,進一步合理化網絡公審。 言行過火 違反社會規範:我們在成長階段中,主要透過家庭、傳媒、學校等進行社教化(Socialization),以建構各人在不同群體的行為規範、價值等。因此,社教化會促使角色定型,建立我們對各人的「合理期望」,如期望學生尊師重道、子女克盡孝道等。大部分遭網絡公審主角的行為都違反社會角色定型,言行「過火」。香港是一個發展成熟的公民社會,市民有清晰的權利和責任,而受害者的行為往往違反社會對他們的「合理期望」,易令網民反感。因此,網民一旦發現相關行為,容易迅速引起共鳴並形成輿論,透過網絡公審批評他們。以「讓座事件」為例,社會一般期望年輕人敬老扶幼,加上港鐵一向積極鼓勵市民讓座予有需要人士,因此不難理解為何網民對拒絕讓座的年輕人反感。而去年的「港女500」事件亦然,由於社會期望婚宴的最重要目的是讓親友見證新人的重要時刻、分享喜悅,而非賺錢與否,網民因而對「給五百蚊人情不要出席」的要求側目。 匿名留言少憂 毋須負責:假設我們在車上目擊有年輕人拒絕讓座,你估計周遭乘客會為長者發聲嗎?其實,即使有一兩名熱心人士好心相勸,也肯定不會發展至群情洶湧的場面,一來旁觀者不想惹麻煩,二來他們期望「總有其他人幫忙」,攤分責任,這正是所謂「袖手旁觀效應」(Bystander Effect)。但網絡世界是匿名發言,透過一道熒幕,分割網民的網絡身份與現實身份,大家的發言成本驟降,起碼不用擔心因網上留言而為現實生活帶來麻煩。這也促使網民將印象當成事實(Perception is Reality),疏於求證事件的真偽和內情,只憑一段影片、一幅照片甚至一行文字,便大力批判。最後即使主角澄清事件,但傷害已成,網民也毋須為事件負責。(進階級)概念鏈接:賦權 Empowerment 全稱賦予權力,意指藉由社會足以影響個人及社會的團體,增加弱勢社群的權力,以改善其生活素質,常見賦權團體包括社工及政黨等。私隱暴露屏幕 株連無辜親友 網絡公審事件大多是由生活瑣事而起,但經網民重複轉載,將主角暴露於網絡屏幕,讓網民加以批判,令他們頓成公眾人物。誠然,這些受害者的行為、言論、價值觀可能並不恰當,但付諸網絡公審,甚至公開受害者的個人資料,會為其帶來巨大身心傷害,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甚至牽連受害者的親友。 2005年,韓國發生「狗屎女」事件。事緣當地有網民在地鐵車廂內,目擊一名女子無清理寵物犬的糞便,甚至辱罵出言相勸的長者;事件被上載網絡,迅即遭大群網民批判,稱她為「狗屎女」,其照片、個人資料等被公開。據悉,該名女子最後不堪輿論壓力,被迫離開就讀的大學。盲目從眾 看法恐趨一致 誠如上述,由於網絡是匿名發言,網絡公審的成本很低,當網上發生具爭議性事件時,大家亦樂於作壁上觀,參與討論和批判。這些排山倒海式的留言容易形成從眾壓力,引導後來的網民作出類似批評。這種情況容易導致集體迷思(Groupthink),令網民缺乏多方面思考,只跟從大眾價值觀,令社會對近似事件的看法趨向一致。(摘星級) 由於唔夠位所以請睇埋意見既補充

2014-06-13 06:14:58 補充:
小知識:起底洗版惡搞 層出不窮

 人肉搜尋(Human Flesh Search):又稱「起底」,網民將對方的真實姓名、住址、職業、社交網絡、照片及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公諸於世,並奚落批評,嚴重甚至提出恐嚇,以達到 公審目的。最直接的人肉搜尋方法是在搜尋器輸入對方姓名,先查出基本資料,如學校、職業及社交網絡等,再逐步搜出其他更私人的資料,有時受害者朋友甚至加 入網絡公審行列,向網民透露受害者的個人資料。

 洗版(Spamming):多名網民在討論區或對方的社交網絡中,短時間內不斷重複發表回覆,令相 關消息充斥整個頁面,以增加網民對話題的關注度,甚至吸引本身對此不感興趣的網民加入討論。就以「讓

2014-06-13 06:15:38 補充:
座事件」為例,網民Wing Wong將相片上傳facebook後,短短10小時已有2,000人轉載,近千人留言,當中近半是對事件主角口誅筆伐,為主角帶來心理壓力。

 惡搞(Kuso、D浒ournement):在不少網絡公審個案中,受害者相片會被公開,有網民會借題發揮,改圖惡搞對方,有些甚至會改歌來諷刺對方。如早前的「港女500」事件,有人將葉蒨文的《黎明不要來》改為《窮人不要來》、陳奕迅《最佳損友》改為《八百先當朋友》等。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說明網絡公審的原因。

2. 參考上文,指出並解釋香港近年網絡公審成風的三大原因。

3. 網絡公審會對社會及個人造成哪些影響?試各從兩個角
2014-06-13 5:03 am
http://www.ln.edu.hk/mcsln/37th_issue/feature_03.shtml

正方
在一些後極權或威權主義國家中,主流媒體往往被政權所操控,而在有限的公共空間被打壓的情況下,新媒體特別是互聯網對突破政權的輿論及意識形態封鎖所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

反方
容易被濫用、煽情
太快,未有時間消化事情
匿名,可以胡亂抹黑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9: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12000051KK00190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