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蘭修女的生平事蹟以及給我們的啟示

2014-06-04 10:56 pm
1.得蘭修女的生平
2.得蘭修女的故事(兩個)
3.得蘭修女的偉大事積(三個)
4.得蘭修女幫助人的故事(三個)
5.得蘭修女的給我們的啟示(兩個)

要作文架,麻煩星期五之前復我,唔該哂
Thx要快!!!!!!!!!!!!!!!!!!!!!!!!!!!!!

回答 (3)

2014-06-07 1:03 am
✔ 最佳答案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德蕾莎修女、德肋撒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並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目前德蘭修女的名稱也變為真福德蘭修女(Blessed Teresa)。

德蘭修女在18歲時,進了愛爾蘭羅雷托修會,並在都柏林及印度大吉嶺接受傳教士訓練工作,三學期後,德蘭修女正式到了印度的加爾各答,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教職,主要是教地理。1931年,德蘭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更決定成為終身職的修女,並依法國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聖女德莉莎(St. Theresa)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德蘭修女。1940年代初期,德蘭修女在聖瑪莉羅雷托修會中學擔任校長一職,但當時印度貧富差距非常大,校內一片安寧,但校外卻滿街都是無助的痲瘋患者、乞丐、流浪孩童。1946年9月10日,德蘭修女到印度大吉嶺的修院休息了一年,並強烈的感受到自己要為窮人服務的心,返回加爾各答後,她向當地的總主教請求離開學校和修會,但一直得不到許可。


1947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印度獨立,加爾各答湧入了數以萬計的難民,大多數都是怕被回教徒迫害的印度教徒,傳染病如霍亂和麻瘋。1948年,教宗庇護十二世給德蘭修女以自由修女身分行善的許可。並撥給她一個社區和居住所讓她去幫助有需要的窮人。德蘭修女馬上去接受醫療訓練,並尋找幫手,1950年10月,德蘭修女與其他12位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小故事有一天,德蘭要到巴丹醫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車站的廣場旁發現了一位老婦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般。德蘭蹲下來仔細一看:破布裹著腳,爬滿了螞蟻, 頭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個洞,殘留著血跡,傷口周圍滿是蒼蠅和蛆蟲。她趕緊替老婦人測量呼吸及脈搏,似乎還有一口氣,她為老婦人趕走蒼蠅,驅走螞蟻,擦去血跡和蛆蟲。德蘭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裏,必死無疑。於是她暫時放棄了去巴丹的行動,請人幫忙把老婦人送到附近的醫院。醫院開始時對這個沒有家屬的老婦人不予理會,但醫師在德蘭的再三懇求下,便替老婦人醫理,然後對德蘭說:『必須暫時住院,等脫離危險期後,再需找個地方靜養。』德蘭把病人托給醫院後,立即到市公所保健課,希望能提供一個讓貧困病人休養的埸所。市公所保健課的課長是位熱心的人他仔細聽完德蘭的請求後,便帶她來到加爾各答一座有名的卡裡寺院,答應將寺廟後面信徒朝拜後的一處地方免費提供給他使用。他們一開始受到印度教區婆羅門的強烈反對,理由是德蘭修女不是印度人,然而德蘭修女不畏反對,依然在街頭搶救許多臨危的病患到收容所來替他們清洗,給他們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侶,此舉感動了許多的印度人,於是反對聲浪就漸漸的平息了。

自從找到這個落腳點後,不到一天的時間,修女們就將三十多個最貧困痛苦的人安頓了下來。其中有個老人,在搬來的那天傍晚即斷了氣,臨死前,他拉著德蘭的手,用孟加拉語低聲地說:『我一生活得像條狗,而我現在死得像個人,謝謝了。』


這所名符其實的貧病、垂死者收容院終於在1952年八月正在成立,當時在入口處掛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尼爾瑪.刮德」, 就是孟加拉語中「清心之家」的意思。






1971年,教宗庇護十二世頒給德蘭修女教宗若望十七世和平獎;同年的甘乃迪獎也頒發給她,此外還有如1975年Albert Schweitzer國際獎也頒發給她,1985年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94年美國國會金牌、1996年11月16日美國名譽公民,和許多大學的名譽學位;1979年的最重要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發給她。當時她拒絕了頒獎宴會和獎金。



1989年心臟病第二次發作時,她接受了人工心臟的安裝,1991年從墨西哥拜訪回來之後,得到肺炎,健康日趨惡化。於是她向博濟會提出辭職,理由是她已無法像其他修女一樣全天照顧病患,在修會的秘密投票下,其他修女和修士都投票希望德蘭修女要留在博濟會領導她們。

1997年9月,87歲時逝世。德蘭修女留下了4000個修會的修女,超過10萬以上的義工,還有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印度替她舉行了國葬。

德蘭修女給我們的啟示:
德蘭修女一生都充滿愛心和憐憫人的心,她幫助在印度貧民窟有需要的貧窮人實屬難能可貴。她的愛心是無私和完全來自基督。她是值得我們無論是否是基督徒都要學習她的甘心樂意服侍貧窮人的心。

她實踐了耶穌服侍人的心志,實屬難能可貴!她一生謙卑服侍窮人。「她服侍人並不是受人的服侍」

參考資料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E%B7%E8%98%AD%E4%BF%AE%E5%A5%B3&variant=zh-hk
2014-06-07 12:30 am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6日—1997年9月5日,又稱做德蕾莎修女、德肋撒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爾各答的窮人服務。於1979年得到諾貝爾和平獎。並被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目前德蘭修女的名稱也變為真福德蘭修女.

加爾各答的德蘭修女,她的身材纖如柳絮,但她的信仰卻堅如磐石,並委身於傳揚福音的使命上,
特別向最窮的窮人傳播救主的無限愛情。「天主仍愛著這世界,並派遣你和我成為衪的愛去憐恤貧苦大眾。」

德蘭修女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那些被遺忘的一群,有殘障的、有垂死的、有愛滋病患者……他們缺乏社會上應有的尊重,有些人甚至視他們為社會的包袱,以「有色眼鏡」去看待他們,視他們為異類。但德蘭修女相反地跨越宗教和種族的界限,把愛、希望及歡樂帶給帶到貧民窟,去幫助那些貧困孤單的人。
德蘭修女的愛感動世人,因此於1979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在頒獎詞中說:「尊重人,尊重他或她的尊嚴和生來就有的價值。最孤獨的人、最可憐的人和快要死的人都得到她的同情,而這種同情不是以恩賜的態度,而是以對人的尊重為基礎的。」
德蘭修女和她的工作廣泛地引起很多人的興趣。我們不禁要問:她為什麼能夠吸引這麼多人注意她呢?
她本人是寧願默默無聞的。她認為自己只是「天主手中的一支鉛筆」,並且深信天主利用她的「卑微」來展現祂的偉大。她從不以自己的成就居功,總是將大家的注意力轉向天主和「祂的工作」,即在赤貧之人當中所做的工作。

不過,在天主為她安排的計畫中,並非要讓她一生寂寂無名。不同信仰的人、各行各業的人都推許她對貧民無私的愛心與同情心,他們景仰她的單純與真誠,而她所散發出的平安喜樂也深深吸引群眾。同時,見過她的人,就算只是見過一面,都能感覺到她看透人心的目光背後,有所隱藏。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受全球敬仰的德蘭修女,因為死期與戴安娜王妃接近,曾有人拿她們兩人來相提並論,可是她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類型。
德蘭修女並沒有戴妃的絕代風華,她的個子瘦小,其貌不揚;她有的,是一顆美麗的心。戴妃在安全設備十足的醫院裡跟艾滋病人握手,會有人拍下照片登在報上,讓人歌頌她的愛心;可是德蘭修女卻不知多少回在骯髒.污穢的街道擁抱那些患皮膚病.傳染病.甚至滿身膿瘡的人,把他們帶回自己的住處,照顧他們.安葬他們。

德蘭修女自十二歲已立志要幫無倚無靠的人, 她跑到世上最絕望的角落, 讓臨終的人帶著尊嚴離世; 有一天, 她發現一名垂死的老婆婆, 被遺棄在路邊, 經再三懇求, 醫院才肯接收她, 因此激發她要為所有貧苦大眾建立收容所, 後來有位老人臨終時, 握著德蘭的手說: 我一生都活得像隻狗, 我終於死得似個人, 謝謝你。
當人生病或貧困時, 沒有人伸出援手, 即使離世, 臨終前應該獲得歸宿, 八十七年來, 她每天都關愛垂死的人, 照亮我們冷漠的世界, 發揮人性的光輝, 危難時刻是人類重要的一課, 她讓我們體會生命的意義, 同時實踐愛。

德蘭修女德高望重,得全世界信徒的尊敬,故有許多信徒會到其出生地朝聖,但由於並非每個人都可到外地朝聖,故天主教香港教區特地申請她的聖髑來港永久安放。教區選擇把德蘭修女的「血液聖髑」存放於荃灣荃灣葛達二聖堂,是由於附近有仁濟醫院,可用作紀念德蘭修女幫助病患的事蹟。

德蘭修女,是二十世紀一位傑出的女性。她甘願拋開一切榮華富貴。美好的將來和光明的前途,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主,獻給了窮困的人,使貧困的人得到救助,使生病的人得到醫治,使寂寞的人得到傾訴,使失望的人重拾希望,使落泊的人重獲光明。這一切一切,都只有一些擁有真正愛心和勇氣的人才能做到,而德蘭修女不但使這一切變成事實,而且做得比每一個人都好,實在令人佩服。
✿ 1985年德蘭修女從美國總統朗奴·列根手中接受自由勛章。

2016-02-02 1:35 pm
vfhjrtrrtrhttttt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3:23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04000051KK00042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