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文人相輕」這個詞語最早見於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論.論文》,原文如下:「文人相輕,自古而然。」用現代的話說,就是文人之間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古往今來,文界由於互相輕視而引發的紛爭多如牛毛,有的甚至釀成悲劇——如宋代的司馬光、王安石和蘇東坡就互相傾軋了大半輩子,而秦代的李斯甚至囚禁並逼死了老同學韓非。晚唐詩歌大家杜牧曾詆毀白居易,李清照也曾攻擊過蘇軾等等。
文人相輕的壞風氣何以產生,古人就有人分析過: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種學說彼此之間勢必存在競爭關係,於是各派互相攻擊。而後世之學者,不見道之全體,於是各執一端,文人相輕的淵源也就由此產生。
「文人相輕」就個人心理而言:來自於唯我獨尊的自戀意識。自負者往往自恃自傲,宋朝的王安石與蘇軾兩個超級文豪,相輕起來有點戲劇性,這兩個大師級人物相輕起來可就厲害了,東坡先生也因此吃了大虧。
當時,蘇東坡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一天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找王安石,王宰相不在,他見烏齋台桌上擺著一首只寫了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
東坡瞧了又瞧,感覺不妥,明月怎能在枝頭叫?黃狗哪能在花心上臥?於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不料,王安石回來後,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
蘇東坡到合浦後,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喊叫:“黃狗羅羅,黑狗羅羅。”蘇東坡出於好奇心,上去問小孩喊什麼,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住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黃色、黑色象芝麻大的小蟲在花蕊裡蠕動。又問小孩說這是什麼蟲,小孩說叫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一陣清脆的鳥叫聲,問旁人,這是什麼鳥叫?旁人回他:這叫明月鳥。
蘇東坡這時才恍然大悟,明白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
東坡先生就因為錯改了宰相大人王安石兩句詩,引發一場轟動一時的“烏台詩案”,他這次“相輕”的代價已夠大了。當然,兩人之間也經常爭鬥,只是這次最為突出。有人說王安石是故意找茬的,含有政治目的。那就不必去探討了,也不是輕易能說清的。
蘇東坡這個人,天資聰穎,少年得志,正因為蘇東坡太聰明,因此許多人在他眼中跟笨蛋沒兩樣。這就使得他對看不順眼的事,下意識就覺得是對方的問題,既不滿新黨王安石的變法,又厭惡保守黨司馬光守舊頑固,還會當著上朝的時候直接嗆皇帝,讓神宗、哲宗兩位皇帝又愛又恨:愛的是他的才華洋溢,恨的是他的桀驁不馴。於是,好好的一個天才,就在多數同事、長官、老闆都討厭的狀況下,排擠到只剩下自己一個人,沒錢、沒地位、沒人理,還得靠弟弟蘇轍接濟才能生活,最後孤單地死在常州。
仔細想想,我們身邊其實也經常存在這樣的人:天資聰穎,才華洋溢,但容不下他人意見,並且無法與人相處,甚至別人的話沒聽完,文章沒看完,就提出自以為是的廉價批評。對這些人來說,如果你針對他的看法提出建議,他就會認為這是惡意批評;如果你告訴他某個說法可能有錯,他會死不承認;如果你要在做錯事情之後認錯,他絕對不會道歉,並且從此恨死你這個人,甚至乾脆放話先抹黑你,好讓你無法取信他人,以保全他的面子。
人性使然,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意識,有才之人,自負自滿是不可少的,那是自信的來源,但品德上更該做到謙恭有禮,那才是真有才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