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識是真如還是佛性?

2014-06-03 4:19 pm
第八識是真如還是佛性?

回答 (9)

2014-06-04 1:41 am
✔ 最佳答案
大德!阿彌陀佛!
於 金 剛 經 之 體 悟
是一日後學對法師合掌恭敬作禮:法師慈悲!請為後學開釋。
後學問法:桌面遇人擦拭為何會乾淨?
法師回答:因為桌面本來乾淨。
後學又問:法師!蠟燭用火點燃則明亮,遇風吹則息滅。
如何是蠟燭的真如本性?
法師回答:蠟燭之所以被創造而出現,只因為蠟燭用火點燃則能明亮的本性,可以方便我們於黑暗中看見萬物,所以可以明亮的本性是為蠟燭的真如本性。
後學再問:那麼當燭芯燃盡時,只見剩餘蠟油一灘。
如何是蠟燭的真如實相?
法師回答:蠟燭可以明亮的本性,不是因為蠟燭的出現而有,也不是蠟燭尚未出現而沒有;蠟燭可以明亮的本性,不會因為蠟燭被點亮而增加,也不會遇風吹則息滅而減少;蠟燭只為方便眾生而不求回報,隨眾生需要而產生明、滅的變化。這就是蠟燭的真如實相。
後學讚嘆:真是大功德主,真的是法師!
後學歡喜信受,合掌恭敬作禮而退。而後謹言慎行,為利益眾生,是故勤斷諸惡,勤修眾善。

於 金 剛 經 之 體 悟
『存在』之所以不須要證明,是因為本來就是。
舉例來說,廚房裡的飯桌,不會因為人在屋外,不知道廚房裡有張飯桌,而飯桌就不存在;也不是因為人到了廚房看見飯桌,而飯桌才真的存在。
同樣的道理,真如本性也是如此。飯桌能方便我們的本性,不是因為有了飯桌才產生,也不會因為沒有飯桌而消滅;飯桌能方便我們的本性,不會因為我們在桌面放了飯菜而增加;也不會因為桌面空空而減少;然而飯桌只會盡力方便我們而不求回報,隨我們的需要而產生變化。
2014-06-04 10:32 pm
愚癡 著成菩薩成佛 又著阿賴耶識

唉 這款愚癡學法 沒有救..............
============================
入楞伽經卷第五
爾時世尊重說偈言
無自體無識  無阿梨耶識
愚癡妄分別  邪見如死屍


LYC3318

請教這句 愚癡妄分別 邪見如死屍

該如解釋??

2014-06-04 14:33:38 補充:
入楞伽經卷第七
================
大慧。
如來藏識 不在 阿梨耶識中。

是故
七種識 有生有滅。
如來藏識 不生不滅。
何以故。
彼七種識 依 諸境界念觀 而生。

此七識境界 一切聲聞辟支佛 外道修行者 不能覺知。
不如實知 人無我故。
以取 同相別相法故。
以見 陰界入法等故。
===================
LYC3318

請教這句 如來藏識 不在 阿梨耶識中

該如解釋??
2014-06-04 7:40 pm
第八識真實心出生萬法而支持、運作萬法時,顯示了自身的「真實」性;也同時顯示祂於所生顯的萬法裡,永遠如如不動其心。合此二法,故稱「真如」。
禪宗祖師即以「真如」表所證悟的第八識。
若不講禪門三關,不講「眼見佛性」時,在禪門祖師眼中,「佛性」就是具成佛之性的第八識如來藏,也稱真瓜、本心。
是故,第八識是真如,也是佛性。
001回答者所說:「但『真如』可駛佛性與八識,佛性與八識 不可駛真如。」實在極為怪異,也沒講出道理來。
經常見他貼些不知所以的道偈作回應,實在也無意義; 要先解說法義,才以偈語輔助才是,不宜顛倒

2014-06-04 12:05:00 補充:
002回答者說:「第八識轉識成智後,為佛性、真如。」
查「轉識成智」是學佛人開悟之後,他的第六識意識心,因能觀察法界實相,而有初分「妙觀察智」; 他也因實證眾生同樣都是第八識如來藏所生所運持,第七識末那生起「平等性智」。由之,有「轉識成智」的初分功德。
可是要到佛地上品「轉識成智」時,才能有第六、七識上品智、前五識成所作智,以及第八識的大圓鏡智。
學佛人要追隨真善知識修學,才有機會漸貫通佛法,不致於停留在零零落落的佛法知見中; 這是學佛人首要認知。

2014-06-04 13:02:08 補充:
003 號回答:【打個比方吧:真如好比是《人》。佛性好比是《人》醒著。八識好比是《人》睡著。】
這種比方,實在令人莫名其妙,可惜沒有說明為何如此,無法了知其妙理根據為何?
即使所比方是表示說:「人在醒著、睡著狀態下,也還是人。」可是與第八識、真如、佛性的實際義理,是有相當差距的。故不能說是恰當的比方。
005回答者向法師所問:「如何是蠟燭的真如本性?」、「如何是蠟燭的真如實相?」
而法師也真能回答,怪不得提問者讚嘆:真是大功德主,真的是法師!
可惜,如果遇到對佛法具有正知見的其他法師時,不都被嚴厲斥責才怪!!無情物蠟燭會有「真如本性」,會有「真如實相」實在也是佛門奇聞了。

2014-06-04 13:41:02 補充:
參照006回答所引據經典內容,第八識即「阿賴耶識」,又名「如來藏」,即佛地真如的因地真如。
004回答者卻說:一、【第八識 稱 阿賴耶識,隨前七識 轉來轉去。又不知六根 成佛無自性,稱做 糊塗的佛性。】查「第八識隨前七識 轉來轉去。」乃第一次聽聞,不知是否為佛教的新發現?要請說明白看看!
又,第八識心明明如«心經»云:「無受想行識、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智無得。」怎會有「知、不知六根及有無成佛自性」的問題?又怎會有糊塗、不糊塗的佛性之分?

2014-06-04 13:41:46 補充:
二、【第九識 稱 如來藏識,已知前八識 是佛假言說,又知六根 成佛無自性,稱作 聰明的佛性。】
查第八識即如來藏識,怎會有此「第九識」的發明創見?又說如來藏識「知六根 成佛無自性,稱作 聰明的佛性。」也是聞所未法,不知出自何經論?還是自身的「發明創見」?
2014-06-04 1:31 pm
第八識是真如還是佛性?兩者皆不是.
2014-06-04 5:48 am
您好!
請參考:

阿賴耶識[編輯]
(重定向自第八識)
佛教
Dharma Wheel.svg
基本教義顯示▼
修行位階顯示▼
人物顯示▼
宗派顯示▼
典籍顯示▼
聖地顯示▼
相關主題顯示▼
佛教主題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1][2],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sarva-bījaka-vijñāna)[1][3]、異熟識(vipāka-vijñāna)[4][5]、阿陀那識(ādāna-vijñāna)[6](即「持身識」之義)[7],即是第八識(aṣṭa-vijñāna)[8]。「阿賴耶識」是由瑜伽行唯識學派弘揚,主要依據《解深密經》[9]而提出的學說,是這個學派的基本理論基礎之一。

阿賴耶識屬第一能變識,玄奘《成唯識論》有關有情的八識所屬能變識的說明如下:

“識所變相雖無量種,而能變識類別唯三:一謂異熟(vi-pāka)[4],即第八識,多異熟性故;二謂思量,即第七識[10],恆審思量故;三謂了境,即前六識,了境相麁故。”
《大乘密嚴經》指出「阿賴耶識恆與一切染淨之法而作所依」,但其本體藏識[11]卻是「性常圓潔不增不減」[12]。如來藏學派認為阿賴耶識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來藏[13]即真如的因地別名之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第八識
參考: 諸相飛向
2014-06-04 1:03 am
第八識是真如還是佛性============================都是真如佛性的別稱 第八識 稱 阿賴耶識隨前七識 轉來轉去又不知六根 成佛無自性稱做 糊塗的佛性 第九識 稱 如來藏識已知前八識 是佛假言說又知六根 成佛無自性稱作 聰明的佛性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機緣品第七五八六七果因轉 但用名言無實性若於轉處不留情 繁興永處那伽定
2014-06-03 7:34 pm
阿彌陀佛!!!
打個比方吧:
真如好比是《人》。
佛性好比是《人》醒著。
八識好比是《人》睡著。
2014-06-03 6:56 pm
第八識又名藏識也稱業識,業識是無形的力量,牽引人在六道中輪迴不息,所以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又名藏識也稱業識,業識是無形的力量,牽引人在六道中輪迴不息,所以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所以,第八識轉識成智後,為佛性、真如
1 佛性、真如 摘自《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 (佛家術語)意指佛性與真如也,為覺悟之性,故云佛性;為不生不滅之實體,故云真如;異名同法也。
2佛性、真如 摘自《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 佛性與真如。能覺悟成佛之性,叫做佛性;不生不滅之實體,叫做真如。佛性與真如,同體異名。

僅供參考,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2014-06-03 11:05:33 補充:
轉識成智:謂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眾生的識以虛妄分別為主,去除虛妄分別,即是淨智。
2014-06-03 6:35 pm
第八識是真如還是佛性? 答案真如 亦是八識 也是佛性但 真如 可駛佛性與八識佛性與八識 不可駛真如 為何如此 真如應化 領悟八識之擁有 佛性之竟為應化 無相傳承之基 也是 佛陀之所說四句偈等 隨說是經 之精微 佛者不知 佛性 空間之究竟 認知不可用駛八識 究竟空間 只應相無 不可說也答案 應化究竟無空間 來去自如應有就無 萬般皆是 真如應自身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8:51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03000015KK03769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