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究竟能不能被看見?

2014-06-02 9:02 am
佛性究竟能不能被看見?

回答 (18)

2014-06-03 3:45 am
✔ 最佳答案
阿彌陀佛!!!
破題在《看見佛性》,所以先談《眼》。
眼,依方便立義:有佛眼、慧眼、法眼、天眼、肉眼。實則唯一《心》眼。
再談《見性成佛》,明心、見性、成佛。
心如明鏡,有物照物,無物照無物,無分別執著則《無漏》矣!!!
2014-10-22 2:05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qoozoo09260.pixnet.net/blog
2014-06-04 10:21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02 10:33 pm
眾生第八識真如佛性,無形無相,無想無念,無取、無捨,無行、無行相,故祂不僅像無形無色的意識心一般,無法被眼看見;祂乃至無法被感覺存在;所以,才會有聖祖開示說:「日用而不知」、「對面不相識」。顯然,佛性是不能被眼看見,也不被覺知的心。至於「眼見佛性」,乃是由參禪探究佛性不已,終在機緣成熟時,藉一念相應慧而悟見,是由智慧的心眼看見祂,不是單由眼睛來看見。是故,佛性不能被眼睛看見,但可由開悟者的慧眼、心眼所見。

2014-06-02 15:10:41 補充:
順便探討一些師兄有混淆的講法:
一、【衆生無法見到佛性,是因為分別意識心作祟,尚未轉『識』成『智』所然。】查欲見佛性,必需藉助細膩穩定的意識心來不斷分別、參究,才有機會悟見;故不能說是「分別意識心作祟」。
再者,開悟之後,才能「轉識成智」;開悟是因,「轉識成智」是果。不宜誤會!
二、【在開悟之後,至少達到明心見性,見道位(形成點)→…。】
查繟宗開悟,就是「明心」──悟明真心、本心,亦是「見性」──悟見具有成佛之性的第八識心。悟後起修則是修見道位圓滿至入菩薩地前,再入修道位,含攝初至十地、等覺,而後究竟位。

2014-06-02 15:11:12 補充:
三、【經云:「見性成佛」,佛性當然可以被自己看見;佛性不但可以被看見,還可以被聽見。】
這就誤會「見」的意思了。佛性可以用智慧心眼來悟見,不是逕用眼睛看見;否則人人都可見性了。
「以六根自見(聞嚐嗅觸知)佛性,了了常知」也一樣,不是可聽見、可嚐嗅觸知見。
2014-06-02 9:22 pm
(佛性) 眼睛看的見 不見得必然 眼睛看見的只是佛的表象

如智 如善 如個性

(佛性)看不著 談不了 個人悟性有所不同(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
2014-06-02 7:16 pm
佛性究竟能不能被看見?
見佛性者''不名衆生
不見佛性''是名衆生
用智不愚''用愚無智
只為愚痴未悟---應修智慧除之---
能用一己明心---方可窺見萬性---
2014-06-02 5:48 pm
端看您用甚麼[看]...才能知 看不看得見!!
2014-06-02 4:21 pm
不思善不思惡 ......
站月台可看到右方來車 左方來車正於時.....人人都是一樣

~~~見~不動性

耳聽有聲無聲穿牆都能聽人人都是一樣

~~~聞見~無礙性

在台灣也能知各地區在遠的人事地物都能覺知人人都是一樣

~~~知覺見~圓滿性

來空空去空空生死本無所得 生死本不相干人人都是一樣
~~見清淨性 無生滅性
2014-06-02 4:20 pm
1.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a.若無眼憑何能照見? 如何照見..?.

所謂照見和肉眼看見 有無差別? 有何差別?

b.「...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此狀態是不是所說究竟?


2.經云..「...須知一切萬法,皆從自性起用。」

a.佛性與眾生性以平等故皆名自性.但起用自性..

[a1].依本性是佛性用. [a2].依習性是眾生性用.

b.若自心生起[能不能].[可不可]..等[疑] 即非究竟.

c.因自性能分別能生能所分別萬法 所以能 但不可.
2014-06-02 1:06 pm
隨處可見到『佛性』、『空性』的作用,『無處不有 無所不在』,在任何因緣合和的相中見到,也就是ㄧ切的顯現都是以它『佛性』、『空性』為主。
念頭起,迴光返照,
就像口念『阿彌陀佛』或心念『阿彌陀佛』時,迴光返照,尋起口念『阿彌陀佛』或心念『阿彌陀佛』的『來處』,有一種啞口無言、無法可說、無法形容的感受。這只是接近非真見。
因為眾生是以『心識』在運作,看一切事物,只見形相與功用,執相為真。
所以,衆生為甚麼無法見到真正的佛性,是因為分別意識心作祟,尚未轉『識』成『智』所然。
眾生要轉成佛菩薩,要從心識上轉,所以要轉『識』成『智』
在開悟之後,至少達到明心見性,見道位(形成點)→修道位(連成線)→證道位(連成面)→功德圓滿(形成立體)。此分界點在於轉『識』成『智』上,以心悟見性。

僅供參考,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收錄日期: 2021-04-15 15:47:44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602000015KK0038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