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1.原文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天的百花開了,秋天的月亮特別皎潔,夏天吹拂著徐徐涼風,冬天飄著皚皚白雪,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更替,就像我們生老病死的過程。在現實生活裡,經年累月酸甜苦辣的日子,假如我們能將生老病死的無常、榮辱得失的好壞,都不掛在心上,那就是人間最好的時節了。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什麼是人間好時節?只要我們心好。看人一切都好,不但父母愛我,子女孝順我,朋友對我好。你感到人好,你自然就會待人好;你感到事好,做起事來就會得心應手;你感到境好,走在路上,躺在椅上,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真是「心中無事一床寬,眼內有沙三界窄」。
2.孔子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迷惑,五十能知天命,六十歲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隨心所欲也不會越出規矩。"
孔子講其一生學習修養過程,說明修養是長期的,人生即不斷修養的過程,死而後已。孔子所述修養過程中幾個階段的幾種境界,可以藉鑑,對照自己,看達到了什麼樣的境界,如何追求更高的境界,但不可拘泥於他所說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和七十的年齡,勉強要求自己。現代社會比起孔子那個時代,經濟、科技高度發達,有人或者以為,可能更早自立。然而今日之社會,也遠較古代複雜得多,又處於迅速發展變化之中,不斷有新的問題要面對,立與不惑也比孔子那時候難多了。一時不惑了,明天有了新問題,可能又會陷於迷惑。至於"知命"、"從心所慾不踰矩",面對迅速的發展變化,形形色色無窮的誘惑和各種思潮的影響,更是事實上難以達到的境界;只應當作激勵自己前進的目標,不懈地去追求。總之,學習修養是一個長期的、循序前進,死而後已的過程;要活到老,學到老,一步步向更高的境界前進。急於求成是不行的。
3.
意思是得到人恩惠時切勿忘記要報恩,而施恩時就不要祈求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