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前兆

2014-05-31 10:02 pm
如題
他的前兆和症狀是啥
通常發生在幾歲

回答 (8)

2014-06-02 7:50 am
✔ 最佳答案
其實,大腸癌由於已經連續5年以上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所以已經有相當多的網路文章可以查閱,你應該也以關鍵字 "大腸癌" 搜索過,所以我在這邊就不多貼網路文章給你了。

大腸癌發生沒有所謂的前兆,如果有發生以下症狀,可能就有大腸癌了。

細便 (排泄物呈細長條狀):這是由於大腸癌長在腸道內壁,通過的糞便經過擠壓,呈現細條狀,原理就類似將水管捏扁,水柱會由原本粗條狀變成細條狀。

糞便血塊、血絲或潛血:由於大腸癌容易引發出血反應,因此在糞便中,會有程度不一的出血症狀,所謂潛血就是肉眼看不見的出血,必須透過糞便潛血檢查才能檢測出。但並非所有大腸癌都會有糞便出血的跡象,某些在腸道深層組織中的大腸癌,就不會有出血的跡象可循。

排便習慣改變:例如原本排便正常的人,突然便秘、腹瀉、次數減少或增加,都有可能是大腸癌造成的現象。但並非所有排便習慣改變的人都是大腸癌,有可能是因為大腸息肉、良性腫瘤等也會造成排便異常的問題。

不明原因腹痛:在沒有特定原因及時間的狀況下不明原因的腹痛,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的症狀,但許多惡性腫瘤是不會疼痛的,所以腹痛的人也不一定就是大腸癌,可能與大腸激躁、腸胃炎、食物中毒等也會造成腹痛的症狀。

以上是主要大腸癌的常見自覺症狀。

至於在幾歲,在醫學上沒有一定的年齡,有過10歲小孩罹患大腸癌的病例,也有六七十歲以上的病例。許多發現大腸癌的病患以絕大多數統計數字而言,大多發生在50歲上下的年齡,但這不表示說年輕人不會罹患大腸癌。

大腸癌的發生,除了少數與遺傳有關外,絕大多數都是與飲食習慣有關,多油、油炸、少纖維、腥辣、燒烤、醃漬或刺激的飲食,或是暴飲暴食、飲食時間不規律等都是造成大腸癌形成的高危險群。
參考: 自己
2015-01-07 4:48 pm
我們代理美國生技公司Essential Green Inc. 產品 BroGinMax (綠花素精), 是花椰菜芽的萃取物,主要成份為蘿蔔硫素(Sulforaphane) 及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 對您或有幫助;該產品乃波蘭生物學家 Dr. michael Sadowski 所研發的產品, 經教宗醫療團隊評估認可後, 教宗從1996年開始食用的抗癌食品; 而 Sadowski 本身就是癌症專家, 現為 Essential Green 公司總裁; 欲了解更多, 可上網查尋有關蘿蔔硫素 & 吲哚-3-甲醇資訊;
2014-06-05 8:17 pm
當你排便發生異常的時候
你就要注意了
這些都是前兆
當然有可能只是單純飲食不正常
不過如果有以上狀況並維持一陣子
就要去看醫生!
2014-06-03 7:33 pm
您最好先做大腸癌篩檢,找大腸直腸外科醫師確診後,便可得到良好的治療效果.,本院備有全新無痛大腸內視鏡,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免請假,可立即上班.
黃忠勇大腸直腸外科診所位於台中市南屯區永春東路337號,永春國小正對面,電話:
04-24730117.
2014-06-03 7:06 am
資料來源:癌症基金會
甚麼引致大腸癌
大腸癌的成因仍然是未知之數,這方面的研究仍全力在進行。根據統計,大腸癌和我們的飲食習慣有關,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和低纖維的飲食習慣有可能增加患腸癌的危險。
家族中有人患過腸癌,得病的機會也比較大。 如果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下的父母親或兄弟姊妹得了大腸癌,或者同一家族中有幾個人患有大腸癌,得腸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大腸癌的症狀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以下任何一種:
1. 大便有血,或呈黑色
2. 沒有明顯的理由下,大便習慣改變 (譬如持續的便秘或腹瀉)
3. 體重下降
4. 腹部絞痛或結腸痛
5. 便後感覺腸內仍有糞便 貧血症狀,如手腳冷、疲倦、容易心跳、氣喘、面色蒼白及頭暈

癌腫也可能引致腸閉塞,症狀包括身體不適、便秘、腸絞痛和腹部發脹等。 如果發覺有上述任何一種症狀,必須請醫生檢查。
!!!!!!!!!!!!!!!!!!!!!!!!!!!!
!!!但緊記,大多數有這些症狀的人,未必患有癌症。!!!
!!!!!!!!!!!!!!!!!!!!!!!!!!!!

您可以GOOGLE "桑黃" 及 "五行蔬菜湯"
希望對您有幫助

桑黃小資訊
韓國人稱桑黃為sanghwang,發音同中文的桑黃。
日本人稱桑黃為meshimakobu,meshima是「女島」,kobu是「瘤」,過去女島盛產桑黃,形狀似瘤而得名。
台灣山區民眾則稱桑黃為「桑仔菇」。

五行蔬菜湯
紅蘿蔔、白蘿蔔、白蘿蔔葉子、香菇、牛蒡,五種食材熬煮而成

如您對桑黃及五行蔬菜湯感興趣的話
歡迎私訊給我
點選我的名字,即可與我連絡
2014-06-02 9:30 am
便血/便祕/多便(每天多次上大號)常是大腸癌基本徵兆
有時也無特別徵兆需做大便潛血篩檢指數大餘12需進一步檢查
2014-05-31 10:20 pm
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一天跑好幾次廁所的情形嗎?千萬別輕忽這些問題,這些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



根據衛生署統計,大腸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第三名,其發生率為第四名,大腸癌前兆沒有明顯症狀,但是若等到排便習慣改變、體重減輕及常有解便不完全感時,大腸癌往往已進行至二、三期以上,反之如果透過定期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則五年存活率最高可達九成。



大腸癌高危險群多為家族有癌症病史及曾患有大腸息肉者。根據聯安診所從96年至97年接受腸鏡篩檢的19,077位受檢者當中,有7934位篩檢出有腸息肉,其中10位確定罹患腸癌,最年輕者為48歲,其中僅有2位有癌症家族病史。在這10位罹大腸癌病患當中,糞便潛血檢查反應皆呈現陽性,但CEA﹝癌性胚胎抗原﹞指數偏高者卻只有2位。由此可知,並非沒有腸癌家族史者即沒有癌患腸癌的危險,且要有效篩檢出大腸癌,單看一項檢查結果是不足的,必須接受糞便潛血及腸鏡等完整且專業的各項腸癌相關檢查,才能有效早期發現大腸癌前兆。



目前國民健康局提供50至69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但篩檢率未達10%,同時0與1期的早期個案也未達2成,低於美國癌症委員會癌症資料庫(National Cancer Data Base)公布的28%,由此數據可知,民眾對大腸癌篩檢的觀念仍需加強。



大腸鏡檢查是最直接的大腸癌篩檢方式,但許多民眾對於大腸鏡檢查認識不足,多因怕痛、無安全感及擔心有危險性,而心生恐懼。根據聯安診所16年來的健康檢查經驗,的確有很多民眾因為對於腸鏡檢查有不當的誤解,而心生恐懼,甚至在健診時表示要自動放棄這項篩檢。即早發現大腸癌前兆是必需的,只要對大腸鏡篩檢有正確的認識與瞭解,大腸鏡檢查安全性高且有其必要性。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醫療設備的發達,如果害怕因腸鏡檢查所產生的不適感,民眾在健康檢查時可選擇無痛腸胃鏡篩檢。無痛腸胃鏡在國外已行之多年,而聯安於民國89年領先國內健診業界率先引進,至今已有超過42,000位受檢者接受無痛腸胃鏡檢查服務,其方式主要是在檢查前給予受檢者一些短效安眠麻醉藥物,幫助受檢者在深度睡眠中完成無痛腸胃鏡檢查,全程約15分鐘,以聯安所做的統計,接受檢查的受檢者對於服務滿意度超過九成。



現代人生活壓力及飲食精緻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大腸癌患者人數逐年激增,建議民眾除了平日注意飲食、增加纖維攝取外,更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四十歲以上步入中年者,由於已進入癌症的好發年齡,建議至少做一次完整的全大腸鏡檢查,並養成每年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並注意本身排便習慣,如篩檢出大腸癌要積極面對治療,早期發現大腸癌前兆,治癒率高。
2014-05-31 10:12 pm

大腸癌是結腸直腸癌的統稱,在衛生署最新統計大腸癌的罹癌人數已經追過肝癌、肺癌,成為罹癌人數第一名,成為未來國人最大的隱憂 大腸直腸癌發生的原因,目前並不完全明瞭,但一般認為大腸直腸癌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如常大量食用高脂肪(尤其是動物性脂肪)、肉類、精碾的穀類,吸煙、缺乏鈣及葉酸、低纖維飲食有關之族群、得到大腸直腸癌的機會比較高,可說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大腸癌發生率雖然高,但因為比較容易發現找到病灶,且癌症演變的時間較長,且這種癌症早期大多數是由息肉約經5~10年演變成,所以只要定期檢查是否有大腸息肉,早期發現,一般也比較好控制,不過大腸癌症徵兆早期並不明顯且特異性不高,易被病患及醫師疏忽,至錯過了早期診斷與治療的時機。大腸癌前兆(大腸癌症徵兆),一般最常見的為下消化道出血,大腸癌的出血往往是少量且間歇性,並與糞便均勻混合是不易由肉眼查覺,借由定期的大便潛血檢查看是否有陽性反應。但大便若是出血呈鮮紅顏色,和糞便完全分開,則可能是痔瘡與直腸炎。另外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排便不正常,常有便秘、大便解不乾淨、大便變細或上廁所次數增加,這些都有可能是大腸癌前兆。另外如莫名的腹痛、發現有腹部腫塊,腸阻塞,腸穿孔等現象,疑似大腸癌症狀與前兆等,務必詳細探查原因盡早做進一步大腸癌篩檢,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腸癌篩檢大腸癌較易發生於年紀超過五十歲以上的人,或親屬中有結腸直腸癌病史的高危險群都應該注意,若是發現大腸有息肉,這些息肉很可能會繼續演變出癌細胞也就是等於大腸癌的前身。所以一經發現應盡快移除息肉,可以減少大腸癌發生的機會,一般較常見的大腸癌篩檢方式常採用大便潛血反應,若大便潛血陽性,則建議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或雙對照大腸鋇劑攝影,以及目前最精準的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做全身癌症檢查,看是否有不正常的息肉或組織。其中以正子攝影(PET/CT)檢查更能早期發現0.5公分以上大小的癌症,並對於高度懷疑有大腸癌的病患(大便潛血呈現陽性反應)或擔心有無癌症轉移或擴散與復發,正子電腦斷層掃瞄(PET/CT)能提供臨床更優質的影像及報告,清楚的掌握癌症的部位大小,特性提供醫師術前的診斷大腸癌症徵兆與治療方向及對病患術後定期的追蹤,提供相當的精確的大腸癌資訊。
大腸癌在台灣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任何人都可能罹患大腸癌。許多病人經常會問我有關大腸癌的問題,而其中又以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大腸癌,這兩方面的問題最常見。我認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非常重要,並是只有病人該知道,而是每一個人都應該知道。所以將這些有關如何預防和早期發現大腸癌的問題和答案,寫出來以供社會大眾參考:
沒有任何症狀的人是否需要注意大腸癌?
大腸癌大部分都是從息肉演變成的。息肉是一種小的、良性的細胞增生,由大腸的內壁形成。經過一段時間,也許是數年間,其中某些息肉將逐漸長大並且演變成癌細胞。在這段期間,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有任何症狀。當然大部分的息肉永遠不會變成癌症。但是,因為我們不知道那些息肉將會變成癌症,那些息肉不會變成癌症。所以最重要的便是越早發現和切除所有的息肉越好,不讓任何息肉有機會發生
是否可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的危險性? 如果你要降低得到大腸癌的危險性,有二個簡單的規則可遵行。那就是主動預防和被動預防。 主動預防的目標,便是降低可能罹患疾病的危險性。醫師可以幫助你,發現並改進生活方式的危險因子,例如抽煙、或其它飲食的偏好,都可能易於引起不同的癌症。只要你肯改變一下,便能降低罹患癌症的危險性。 被動預防則是說,醫師盡最大的努力,在疾病早期的時候診斷出來。最好是在疾病癌化之前、或者還在早期癌的時期,便迅速地加以診斷和洽療。但這也要靠病人肯主動地看醫師,接受定期的檢查才能達到此目標。例如:如果我們及早切除了可能會轉變成癌症的大腸息肉,那就等於預防了大腸癌的發生。如果我們能在大腸癌還沒有任何症狀的時候,便在例行健康檢查時發現的話,那麼這個大腸癌非常可能仍是早期癌,就可完全治癒
什麼樣的飲食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危險性? 很多研究顯示,含大量脂肪和極少量纖維的飲食和罹患大腸癌有關係。也有初步的研究顯示,鈣質可以減緩大腸細胞裡不正常的快速生長。所以我建議,為了降低罹患大腸癌的危險因子,應該限制脂肪量的攝取,增加纖維的攝取量。例如增加飲食中的水果和蔬菜;同時增加一些富含鈣質的食物,像是起司、和低脂牛奶。維持適當的體重和規律的運動,也可能會幫助降低發生大腸癌的機會。 如果我有健康且均衡的生活方式,我是否仍舊需要接受定期的身體檢查? 是的。 主動的預防和被動的預防都相當重要。雖然主動的預防可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機會,但是到今天為止,還是無法證明和保證,主動的預防可以完全防止罹患大腸癌。相同地,定期接受大腸檢查的人,應該繼續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低脂、高纖的飲食。

收錄日期: 2021-04-30 18:49: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31000010KK05334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