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西安的當地演變史或政治史

2014-05-27 4:11 am
1. 我想知道西安的當地演變史,也就是從以前的長安到現在,它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來說,是怎樣的重要性。

2. 我想知道西安出身的中共政治家,有誰?或者是說,在中共政界裡,有所謂的西安派,或是什麼的嗎?(沒有的話,就算了)

3. 如果(二)找不到的話,可否告訴我,中國歷史上,西安(長安)出身的知名政治家嗎?

回答 (1)

2014-05-27 4:44 pm
✔ 最佳答案
1. 我想知道西安的當地演變史,也就是從以前的長安到現在,它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來說,是怎樣的重要性。
長安是西安的古稱,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都城,從歷史的角度上看,長安位於黃河中游的關中平原上,自西周開始,先後有西周、秦、西漢、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

分析長安地理位置的優勢:長安地處偏西,位於內地和邊疆的交界處,位居關中,東有崤函天險,南有武關、西有散關、北有蕭關,易守難攻,一旦東方出現變亂,便可以坐鎮長安,進可攻,退可守。長安靠近邊疆,是連結內地與西域的紐帶,時經營西域、反擊草原民族的重要基地。秦漢時期,修建了鄭國渠、白渠、六輔渠等水利設施,使該地沃野千里,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供養大批脫離生產的軍隊和官吏。

在水資源條件方面,古都長安具有非常優越的條件。《西安府志》記載:“長安之地,潏、滈經其南,涇、渭逵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潦(即澇河)合其右。”在歷史上,素有“八水繞長安”之稱。這些河流分別流經都城長安的東境、西境、南境和北境,把長安城圍在中心,這為長安的用水提供了便利條件。

秦、漢、隋、唐各朝在營建長安城的同時,充分利用了“八水繞長安”的有利條件,有計劃地分別從城東、城南和城西開鑿了許多人工渠道,如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漕渠、黃渠以及橫穿長安城的水渠等引水入城,有計劃地解決了都城的用水問題。但是,長安城相對中原城市更加閉塞,更加容易受到異族的入侵。西周王朝(都城鎬京,今西安市東北)正是被西戎異族攻破都城,幽王被殺後遷都洛邑(今洛陽市),從而建立東周。總之,世間並沒有絶對的完美,長安城的地理位置有它的優越性,也有它的不足處。

在建都長安的諸多朝代中,漢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當時的長安已成為國際性的大都市。著名的絲綢之路就是以長安為唯一起點。長安為中國四大古都之首,同時也是與希臘的雅典、意大利的羅馬和埃及的開羅齊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唐以後,長安不再是王朝的都城。後梁設大安府,後唐設京兆府,宋設陝西路、永興軍路,京兆府。元設安西路、奉元路等。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改元代稱之的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

明朝建國之後,朱元璋對於南京作為國都不甚滿意,一直心懷遷都之意,他和太子朱標最鍾意的遷都之選正是長安。 建文帝即位後數年,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第四子)發動“靖難之變”,篡奪了皇位,並強行將國都遷往自己的勢力據點——北平。長安,也就失去了寶貴的重新成為中國國都的機會。明末,李自成率軍攻破陝西,進入西安建立大順政權,並從西安出師攻滅明朝。

1936年(民國25年)蔣介石至西安督戰時,張學良與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軟禁蔣介石並逼迫蔣與共產黨合作抗日,最後促成國共暫時停止內戰,共同抗日。

2. 我想知道西安出身的中共政治家,有誰?或者是說,在中共政界裡,有所謂的西安派嗎?
安啟元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曾任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共陝西省委書記,陝西省政協主席,國家地震局局長等職。

張維慶
中共第十五、十六屆中央委員。39歲出任山西省副省長;後長期擔任國家計生委的負責人。

趙樂際
中共第十六至十八屆中央委員,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曾先後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中共陝西省委書記。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組織部部長。

趙樂泰
現任中共桂林市委書記。

劉志丹
中國工農紅軍將領,陝北蘇區創建人

中共目前政壇派系大致可分為——太子黨、團派、江派、地方實力派、精英派、中央官僚派、清華幫北大幫、職業官員、習派...等。真要區分的話,板主所說的西安派可算在地方實力派(一直在地方省市任職的官員)。


3. 中國歷史上,西安(長安)出身的知名政治家嗎?
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

衛青、霍去病、李廣、姜太公、周公旦、韓非子、司馬遷

老子、董仲舒、外交家:張騫、蘇武

李白、杜甫、李商隱、杜牧、白居易、柳宗元

班固、顏真卿、柳公權、于右任






2014-05-28 06:59:00 補充:
真要說的話,習近平是陝西富平人,位於西安附近,不過所謂的〝習家軍〞目前看來是由以〝太子黨〞為支撐的
參考: 網路資料整理


收錄日期: 2021-05-04 01:23:30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26000015KK06418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