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佳答案
孔子的為人與思想,做一敘述?亦即,孔子,其個人形象為何?其人生理想為何?對國家、社陵的理想又為何?
孔子究竟是一位怎樣的人?從論語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發現:孔子的言行舉止,都足為世人的表率,所以在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中,佔有崇高的地位。
孜孜不倦的學者
勤奮不倦的學習是貫穿孔子一生的主題。孔子自己承認:“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論語·為政》)正是通過刻苦的學習,孔子才掌握了淵博的知識,並授徒講學,成為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
知人論世的智者
孔子看人是詳細的考察一個人,作出綜合評價。因此,孔子能看到一個人的不足,同樣也能看到一個人的長處,孔子考察人一生的行事之後,提出了忠告,認為“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論語·季氏》)這是孔子對人們心理與生理的細緻分析,對今人還有警世作用。
兼善天下的仁者
儒家是講究積極入世的,在現世做出一番事業和貢獻是儒家夢寐以求的,孔子當然也不例外。可以說,通過個人的努力來改造社會是孔子的理想。“仁”是儒家的中心學說,孔子把“仁”從人性與人際關係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這一層次,強調要把內在的精神修養擴展出來而為他人、為天下做出貢獻。孔子不光這樣說,他也這樣做了,如周遊列國,授徒講學等等。孔子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對自己的“仁學“抱有極堅強的信念,矢志不渝。
樂天知命的通者
孔子一生不得志。早年奔波於列國,嘗盡辛苦,晚年退而修書講學。雖然孔子不得志,所歷艱難,但孔子以一種達觀的態度對待人生。孔子用世屢次受挫,他認為這是外在環境造成的,外部環境能夠深刻的影響一個人的發展,甚至束縛人的發展。孔子認為外部環境時有惡劣是正常的情況,有才能的人會經常受到不利情勢的歷練。對於不好的處境,不是抱怨嘆氣,而是要努力從各方面修養自己,提高應對環境的能力。孔子對現實有比較清醒的認識,他知道自己的主張可能得不到時人的認同,在積極用世的同時,但也顧及到了實際情況,他不是不知變通的人,否則他晚年也不會回到魯國去修書教學了。
孔子的這一思想,可以說影響了以後孟子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觀點。
現今的台灣社會,政治紛擾不斷、黑心產品充斥、貧富不均日鉅….,你認為儒家政治思想,對於導正社會風氣、促進國家發展,是否有我們值得取用之處?
一個社會的言行標準是否正確?這個問題涉及政治、教育、輿論所形成的社會風氣。在孔子看來:一方面,每一個人都要有羞恥心,努力朝著社會標準去行動。這時所謂的標準體現于禮儀與法律。孔子説“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另一方面,羞恥心源自個人面對社會標準或個人良知的要求。如果只看社會標準,個人很可能變得世俗化、功利化、空洞化、而這也正是當前社會的一大危機。若是回溯孔子的原意,則不能忽略個人良知,個體的生命價值完全體現于他自覺對人群的責任上。孔子所創始的儒家,就個人的生命而言,真誠與否是個關鍵。只要真誠,就會由內心産生自我要求的力量,敦促自己主動去行善避惡。
之前,大學生佔領立法院,要求總統對退回兩岸服貿協議做出回應:若依照孔子的想法,你認為馬總統應該怎麼做?為什麼?
儒家學說視民如命,因為它的根本就是民主、民本思想,敬重天,愛人民。它認為:民意就是天意。孟子還認為,君輕民重,社稷次之。可見儒家最看重的人民群眾。只要是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的朝代,對民眾的意見,民間的反應極其重視。
但是為何之前會發生”大學生佔領立法院”的事件呢?然而吊詭的是:明明”大學生佔領立法院”乍看是一件違法的事,但事後就得到將近70%民眾的支持?關鍵就是馬總統的政策缺乏溝通,缺乏大眾討論,忽略了傾聽民意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強調尊卑關係,重名份,服從權威,這些身處在台灣今日民主時代,民意高漲,恐怕多數民眾不見得買帳;從國民黨近來推動一系列的改革,可能會有一些民眾不解,為何非要急於此時改革?許多改革往往也得不到民眾的支持與認同,這就是其問題的根源。
反服貿的議題或許只是表面,背後所凸顯的可能是大多數民眾對於馬總統目前兩岸政策的不信任,這一點我想是馬政府應該要自省的,而不是如520演講所說,一味的把所有責任推給沒有執政能力的學運學生,否則,馬總統所追求的”歷史定位”終將只是一場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