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記 好定壞?

2014-05-18 9:47 pm
我有一粒胎記係左手手臂好定壞?

回答 (2)

2014-05-23 6:52 am
✔ 最佳答案
胎記是沒分好壞的

胎記並非疾病,而是人體的一種殘遺的體質特征,任何種族都有,僅僅是出現率的高低不同而已。它與人的眼色、發色及膚色的深淺程度也有著相當關系。一般,在白種人中,有這種痣的嬰兒親屬及他們本身的眼色、發色及膚色常常較暗;而在金發碧眼的嬰兒中,這種藍色斑卻是極少見的。色素性“胎記”,由真皮內細胞內特殊色素積聚沉著形成。隨著孩子年齡增長,真皮內細胞沉積的色素逐漸減少,大約2歲左右,此類“胎記”即大多完全消失,也有少數色素斑可部分地保留終身。它不會給身體健康和發育帶來不良影響。對於部位隱蔽,不影響外觀的色素斑,不需采取任何治療措施。

血管性“胎記”,又稱之為血管瘤,是由胚胎時期殘留的毛細血管生長而來,多數出生時即存在。血管瘤並非真正腫瘤,其種類很多,表現不一。
1.毛細血管瘤早期與紅色“胎記”外表相似,但大多數於嬰兒生後半個月左右出現,生後6個月內生長迅速。高出皮膚0.3~0.5厘米,呈紫紅色,逐漸變成鮮紅色。2~3歲時大部分吸收。到學齡期可完全消退。
2.海綿狀血管瘤腫瘤大小及形狀不規則,由擴張的血管竇和充滿血流的腔隙形成,外觀似海綿狀。不僅見於皮膚,全身各器官均可發生,有時體積很大而且深至皮下組織或肌肉層。
3.蔓狀血管瘤是由動脈、靜脈互相溝通而形成的血管瘤,比較少見。
4.鮮紅斑痣扁平而不突出皮膚,用手指按壓後褪色。當孩子哭鬧、吃奶、叫喊時,由於面部充血,局部毛細血管擴張,皮下斑塊可更為明顯或復出。鮮紅斑痣與傢族遺傳因素有關。一般來說,它很少擴大,但除少數可自然消退外,大多會保留終身。它對身體多無妨礙,一般毋需治療。
新生兒的胎記發生率約為1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大部分的胎記隻是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有些胎記會合並身體器官的異常,甚至有惡性變化的可能,必須積極治療。例如有些海綿樣的血管瘤增生過快,會造成肢體殘缺,不隻外觀不好看,還造成功能障礙。甚至血管瘤擴張速度太快時,會形成組織壞死,過度消耗血小板而使凝血機能低下,出血不止。有些長瞭毛的獸皮樣黑痣,可能日後發生惡性黑色素瘤的癌變,癌細胞轉移後導致死亡。血管瘤的治療應由醫生根據孩子的年齡、病變種類及發生部位確定。除發展迅速或生長部位比較特殊外,通常宜先觀察一個階段,再作處理。目前,治療方法主要有冷凍、激光、及硬化劑注射,也可用放射性磷、放射性鍶敷貼於腫物表面及手術切除等。一般早期治療,效果良好,治愈率高,且不留下痕跡。

胎記 -形成原因
1、胎記發展因素:由於人體血清中的鋅、銅、鈣、鎂等微量元素及苯丙氨酸、酪氨酸的嚴重缺乏。胎記患者應多食黃豆、蘑菇五谷雜糧等食物,少食酒類、羊肉、牛肉及海鮮等食品,患處經常受刺激也是胎記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
2、發病機制:黑色素是由黑色素細胞產生的,是引起皮膚顏色改變的主要因素。真黑色素的生成取決於酪氨酸、氧的供給量幾酪氨酸酶活性與黑色素體的生成數量。
3、真黑色素形成的生化過程:紫外線對黑色素代謝的影響:酪氨酸酶的生理活性主要取決於電磁波能量。一般情況下,紫外線能激活黑色素細胞,表現為單位面積黑色素細胞增多,黑色素生成旺盛、移動加快,因此,紫外線是黑色素細胞制造黑色素的動力。然而,黑色素細胞對紫外線的反應應隨波長而異,促進黑色素體達到生成。
4、中醫病機:胎記又稱眶周褐青色母斑,清代王清任《醫林改錯》中稱青記,黧黑斑記,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認為皆由:“人或痰飲漬或腠理受風,致血不和或澀濁,不能榮於皮膚而成”;王清任指出,“青記臉如墨”為血瘀證。著就說明胎記是由於氣血瘀滯,不能榮於皮膚而形成。氣為人體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動力,人體的各種機能活動及代謝,均依賴於氣血的運行而維持,血液的再生是由食物經過氣的作用(消化吸收)轉化而成,全身各臟腑組織器官及皮膚均依賴於血濡養。《東醫寶鑒~內景篇》雲:“蓋氣者血之帥也,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氣溫則血澀,氣有一息之不運,血有一息之不行”;可見血隨氣行,氣滯則血瘀,氣塞則不通,血壅則不流,氣滯必有血瘀,氣滯血瘀而導致局部的氣血凝滯,不能榮於皮膚而形成。一旦局部的氣血凝滯,同時伴有微量元素的缺乏,則可誘發外胚葉神經嵴色素細胞的異常增多,導致由內向外皮膚色素逐漸加重。
2014-05-19 3:01 am
胎記是沒分好壞的,我也有胎記在肚子上的,胎記沒什麼特別。


收錄日期: 2021-04-13 22:24:06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18000051KK0007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