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2014-05-14 7:24 pm
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 “亦復” 如是

色受想行識是根據“五蘊”延申的,是“五蘊”的部分。

“五蘊”不僅僅只是色受想行識!

“五蘊”可以代表色受想行識。
色受想行識不能代表“五蘊”!

請問:五蘊怎解!

回答 (9)

2014-05-15 8:36 pm
✔ 最佳答案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 五蘊 ”皆空,度一切苦厄。

“蘊”譯自梵語:Skandha,舊譯陰或眾。
意義是積聚,五蘊即是五種聚合。
所謂: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道理!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物質的組成。

五蘊包含了色、受、想、行、識這五類的法,各個合為一集,都是因緣和合的,它們相續不斷的生滅,故五蘊的意思是五種不同的聚合。
五蘊也被翻譯為五眾或五陰。
“五眾”是五種眾多的法聚合在一起;“五陰”是五種法遮蓋住我們的智慧之意。

(五蘊皆空,這裡的空,是透徹,明了。)
參考: 書
2014-05-16 10:06 am
波善德安:
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解纏了。

您請參考
既是譯為漢字、漢文,姑且不論原文怎說!

依漢文解五蘊:
五意:吾、我。伍。
蘊意:運。藏、葬。
串聯成:我者五官、五部﹝頭、雙腳五趾、雙手五指﹞連袂伍運行,五臟﹝含六腑﹞能量轉換能量輸行轉換成力量執行。成、敗都是經由這些工具。

苦厄纏縛是無明這些工具不當﹝四聲當﹞使用“苦厄”這些工具才有的!
解纏除苦必要有明這些工具正當適用,逆轉反歸還原。所以是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剩下來的就只是“怎麼善用工具”!明白怎麼善用工具返歸之後.....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2014-05-16 02:18:42 補充:
“蘊”譯自梵語:Skandha。
意義是積聚,五蘊即是五的聚合。

積聚:身體建構中,唯一可以由此處轉移至它處產生積聚的,只有神經組織。
這在“觀自在菩薩行深”就講了。
2014-05-16 5:41 am
般若波善德安:
五蘊,蘊取蘊藏之意。而五意為五官,是性覺的受門。如善德欲以空,以舍利子來看五蘊。那麼 ! 後學以為 - - 統視一切相,含括一切法的全性。蘊 ! 是將其堤出以解法說義。若住意,就成了法相。覺觀以了義。
2014-05-16 1:37 am
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五蘊沒錯。
所謂受想行識 “亦復” 如是,是講受想行識四蘊也是「受不異空  空不異受  受即是空  空即是受。」而想、行、識三蘊也以同樣方式定調。
五蘊中的「色蘊」,是由自已第八識阿賴耶識的大種性自性依所含藏的無明妄想,藉四大種及業種、父母等緣所造,眾緣蘊集所成,殺那變異終至壞滅,有生有滅,虛妄不實,不能認為是真實我。
其他想、行、識蘊同樣可觀察本質是虛妄無實之法,不能誤認為真實我。
2014-05-15 3:16 am
五蘊者
色受想行識也

色 者//指眼耳鼻舌身等諸根
受 者 對境而承受//事物之心作用
想 者 意識應於五塵//而起之想像作用
行 者//造作善惡諸行之作用
識 者 對境而分別//各事物之心識也
煩惱起妄念如塵
勞動心身
故煩惱塵勞
異名而同義也



欲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必須運用大智慧
故曰當用大智慧
打破五蘊 煩惱塵勞也


三毒者 貪瞋癡
戒能止貪
定能制瞋
慧能破癡
五蘊一空


煩惱塵勞不起


三毒滅而變為戒定慧
故曰如此修行
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也



這裡面有兩個注解//首先做說明
注解第一//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貪欲 瞋恚 愚癡等諸惑
煩心惱身謂之煩惱
一個人的貪欲//和這個瞋恚
瞋是心裡在氣
恚是好比像表情露出來
所以才叫做瞋恚


和愚癡 迷迷惘惘//所有這些迷惑
會來煩我們的心
會來惱我們的心//這個叫做煩惱
所以這個煩惱//本來是兩樣事


一個人的煩//是在我們的心 心煩

惱 人家說氣惱//惱就是已經發出來外面


若惱比較不會傷身體

這個煩就會傷身體

因為煩都壓抑在心裡面

你若內向的人//大多數都會煩


他不說 不說會糟糕
所以我有時候說//聽道理就要有智慧去運用
聽道理若沒有智慧去運用


聽道理有時候//會害人你知不知道
我說話都說實話啊


說聽道理很好//我常常要人家注意

道理你若沒有運用//你的智慧 也是會害人
道理好像補藥//這樣說比較快


你吃補 若不會吃
吃太多有時候//若過度會要命 對不對


像總幹事是醫生//你問他看看
你補藥吃看看//吃下了會過度



所以我有一個朋友
他有一個女兒
很愛聽道理
不過她沒有時間
晚上都看第四台看得很晚
看到最後


若看每天她回來//關到房間裡都安靜
不說話這樣子


她父親卻煩惱了
現在糟糕了
聽老師的道理//聽成這樣 看要怎麼辦


跟我說//我就有認識嘛 我去
說你為什麼整天看//你這樣安靜不說話
你是怎麼樣了


她說我這樣有話無處說
說她有話無處說
你為什麼有話無處說



她說本來若在公司//人家欺負她
或是佔她便宜
她跟他大小聲嚷嚷


現在聽到老師說//你要忍辱波羅蜜
要忍辱波羅蜜//我現在就一直忍
一直忍一直忍
現在脾氣不發//心裡面一點氣這樣壓抑住


今天讓你佔便宜//這點氣沒有發出去
我就受不了


我若要發出去來說//就沒辦法忍辱波羅蜜了
我快要壓抑死了



我說我教你一個方法
讓你有可以發脾氣的地方
她說你就說不要生氣了//要怎麼發脾氣
說我教你


現在你若要//跟人家吵架的時候
或是一個氣憋在心裡面//你就跑去廁所
她說我又沒有內急//你叫我去廁所
說不是啦 你吐氣啦
她說要怎麼樣吐氣


你現在那個嘴巴對向馬桶
大聲儘管咒罵他
把他罵一罵 心清下去
按一下水將它流掉
那個鬱氣流掉就好了

她說這樣罵人可以嗎


說沒關係啊//你是要解你的氣
你現在慢慢解 解到最後
心若開就不會罵人了


想說這樣也有道理


現在經過好幾天//說歐吉桑好用 真的
我現在很氣//到廁所咒罵一下
按一下 流掉 心情都開了








就要學到無忍
學到說這樣罵//我心裡清淨 不會生氣
沒有忍的存在//這樣才可以

所以這個煩就是在心


惱就是在身
這樣就是煩惱
智度論這樣說
煩惱者 能令心煩

能作惱故 名為煩惱


智度論說煩惱是什麼
會讓這個心煩
會讓這個身體來惱起惱
這個叫做煩惱



接下來塵勞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塵勞 煩惱之異名
貪瞋癡等之煩惱
坌穢真性
勞亂心身
謂之塵勞



現在這個字我們先做解釋
維摩經疏這樣說
煩惱坌污
名之為塵
彼能勞亂
說以為勞


所以辭海才說坌 塵也
等於這個字和塵意思一樣


他說這個煩惱//會污穢我們的身體
就好比像風沙
這個名字就是叫做塵


會讓我們人//來勞亂我們的身心
所以才叫做勞



所以佛學大辭典說//塵勞是煩惱另外一個名字
塵勞就是煩惱//煩惱就是塵勞
因為我們的貪瞋癡
這些煩惱//會來污穢我們的本性
會來勞亂我們的身心//所以才叫做塵勞








今天你來打破五蘊//這個煩惱的塵勞
一定你就運用我們的大智慧
所以才說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


什麼叫做三毒
三毒就是貪瞋癡
我們的戒會來止貪
戒就是規矩
我們若有辦法守規矩
就會止我們的貪念


我們這個定//你就有辦法來制瞋
你若沒有定力


這個瞋就沒辦法制瞋


我們人的慧//就有辦法破這個迷癡


所以我們三毒就是貪瞋癡
戒定慧就是三學


你假使若是五蘊能空
我們的煩惱塵勞就不生


三毒就消滅//就變成戒定慧
所以才說//如此修行定成佛道


變三毒為戒定慧這句話
2014-05-14 9:11 pm
現在佛教裡連[自性是什麼玩意]都不懂了
現在佛教裡連[五蘊是什麼玩意]都不懂了


每個人都在[盲修瞎練]

真的是很可憐
2014-05-14 8:55 pm
根塵:互為陰陽~

無五蘊則無:色受想行識~

等同:司郎……
2014-05-14 8:04 pm
色.痛.想.行.識增壹阿含經卷第二十八 爾時世尊與數千萬眾前後圍遶。而為說法。說五盛陰苦。云何為五。所謂 色.痛.想.行.識。 云何為色陰。所謂 此四大身。是四大所造色。是謂 名為色陰也。 彼云何名為痛陰。所謂 苦痛.樂痛.不苦不樂痛。是謂 名為痛陰。 彼云何名想陰。所謂 三世共會。是謂名為想陰。 彼云何名為行陰。所謂 身行.口行.意行。此名行陰。 彼云何名為識陰。所謂 眼.耳.鼻.口.身.意。此名識陰。 彼云何名為色。所謂色者。寒亦是色。熱亦是色。飢亦是色。渴亦是色。 云何名為痛。所謂痛者。痛者名覺。 為覺何物。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故名為覺也。 云何名為想。所謂想者。想亦是知。知青.黃.白.黑.知苦樂。故名為知。 云何名為行。所謂行者。能有所成。故名為行。 為成何等。或成惡行。或成善行。故名為行。 云何名為識。所謂識。識別是非。亦識諸味。此名為識也。
2014-05-14 8:03 pm
.
色受想行識能不能代表“五蘊”?

郭台明有用不完的點數 , 卻只肯5點5點的發給辛勞流汗的幫忙者

你像他一樣吝苛, 有用不完的錢不肯佈施

色受想行識, 不是代表五 , 難道是七 ?

左算算, 右算算, 還是五呀 !真奇怪 ?


.


收錄日期: 2021-04-11 20:36:19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14000010KK0283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