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歷史-修築長城

2014-05-14 5:46 am
請問以下兩個問題
1.
戰國七雄:齊趙韓燕楚魏秦當時有哪幾個在修築長城呢?
2.
秦始皇時代跟戰國七雄的秦是同一個秦國嗎

回答 (5)

2014-05-14 7:49 am
✔ 最佳答案
1.
長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即已修築,《詩經·小雅·出車》記載:「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獫狁於襄。」,當時築城用意在於「互防」和「拒胡」。齊長城 是中國歷史上建築最早的長城,在今山東境內,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長500餘公里。但是由於諸侯林立,屬境較小,一般小國長城都只有幾百里,一些大的諸侯國家的長城也不過三四千里。例如趙肅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陽河)附近築長城,史稱「趙南長城」。 [3]趙武靈王所築長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縣境內),終於高闕(今內蒙古烏拉特後旗境內),史稱「趙北長城」。 [4]《史記》記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秦昭王時,攻滅義渠,「於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拒胡 」。燕長城 ,西起造陽(今河北獨石山),東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國長城 和魏長城(即濱洛長城)。
萬里長城之名,自秦始皇才開始,因此,人們提到萬里長城的時候,往往把它同秦始皇的名字聯繫起來。據司馬遷《史記·蒙恬傳》上記載:「秦已並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築長城。因地形,用除制塞,起臨濼,至遼東,延袤萬餘里。」

2.是的 秦始皇時代跟戰國七雄的秦是同一個秦國


過秦論 賈誼
秦孝公據肴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收要害之郡。諸侯恐懼,會盟而謀而弱秦,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當此之時,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橫,兼韓、魏、燕、趙、齊、楚、宋、衛、中山之眾。於是六國之士,有寧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為之謀,齊明、周最、陳軫、昭滑、樓綏、翟景、蘇厲、欒毅之徒通其意,吳起、孫臏、帶佗、兒良、王廖、田忌、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秦無亡矢遺鏃之費,而天下諸侯已困矣。於是從散,爭割地而賂秦。秦有餘力而制其敝,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施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國日淺,國家無事。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馭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 首系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 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墮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 ,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兵而誰何?天下已定,秦王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參考: 網路整理
2014-09-23 2:28 am
* ***** http://*****

[電子遊戲]
拉霸、水果盤、7PK、5PK

[運彩遊戲]
棒球、籃球、足球、網球、冰球、各種體育經典賽事

[真人遊戲]
百家樂、21點、骰寶、輪盤、牌九、三公、輪盤、翻攤、牛牛、二八杠

[對戰遊戲]
台灣麻將、德州撲克、骰盅吹牛、四支刀、鬥地主、十三支、二八槓、暗棋、接龍

[彩球遊戲]
香港六合、台灣樂透、今彩539、樂合彩、大陸時時彩、基諾彩、北京賽車、賽狗、賽馬、指數

[優惠活動]
1. 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
2. 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
***** http://*****
歡迎免費體驗試玩!!

線上影片直播、正妹圖、討論區免費註冊 ~
2014-07-26 8:48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6-04 11:01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5-15 3:53 am

1. 七國皆有
http://www.chiculture.net/1203/html/1203b04_01.html
  長城的修築大約在紀元前七世紀前後。那時正是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戰國時代,從春秋五霸,到戰國的秦、楚、齊、燕、韓、趙、魏七國爭雄,戰爭頻仍,出於防禦的需要,許多國家都在邊境上修築長城,設立關卡。春秋戰國長城中的楚長城是我中國已知的最早的長城,齊、鄭、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國也都修建了長城。
  楚 長 城   楚長城現在還沒有找到遺址,但在古代文獻中有許多記載。在古書中楚長城稱為“方城”。《左傳.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記載,齊國準備率領諸侯聯軍進攻楚國,楚成王派屈原去談判。齊侯帶屈原乘車觀看軍容,說:“以此軍戰,誰能禦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屈原說,你如果以德服人,大家都擁戴你,如果你想以力服人,“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你的軍隊雖多,也沒什麼用。齊侯只好講和。

齊 長 城
  從現在殘存的遺跡看,齊長城西自今山東平陰縣北起,東經泰安西北,萊蕪、章丘、淄川、臨朐、諸城、琅邪臺,到膠縣大朱山東入海。齊長城是春秋戰國長城中保存最多的,主要用土築和石砌修建。石塊多為未經加工的毛石,殘存的長城最厚處約4 ~ 5米,最高3 ~ 4米。
 


魏 長 城


  魏長城有兩道,一道建於西北為河西長城,一道建於西南為河南長城。
  河西長城,用於防禦秦與西戎的東進。現在殘存的遺跡,南起今陝西華陰華山峪口,過渭河、濱洛河,經大荔、澄城、韓城、延安、綏德,北到黃河岸邊。
  河南長城,是在秦軍屢敗魏軍、且進兵於鄭(韓)的形勢下建造的。這段長城因黃河多次泛濫已無蹤跡可尋。


鄭 韓 長 城


  早年曾有研究者就認為,鄭築長城自亥谷以南。實際上,梁惠成王15年(前355年)時鄭已經被韓國滅了,長城當然還在繼續使用,因此,後來也把這一段長城稱作鄭韓長城。它與魏的河南長城從陽武到密這一段大概是相合的。


秦 昭 王 長 城
  戰國時,秦也修過長城,主要是為了防備胡人。最初建造長城大約在秦惠王更元元年(前324年)時,修建了上郡一帶的塞城、邊牆。秦昭王續修完成。上郡原是魏的領土,魏在這裡曾修築過長城,秦長城可能沿用了部分的魏長城。

燕 長 城
  
  燕東北長城起於上谷,到遼東。《史記.匈奴列傳》說,燕國的將軍秦開曾作為人質在東胡居留,回到燕國後,領軍大敗東胡,把東胡趕出去1000多里。於是燕修築長城,從造陽至襄平(今遼寧遼陽),並沿長城設置了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防備東胡再度南侵。秦開是協助荊軻去刺秦王的秦舞陽的祖父,據此推算這條長城應修建於燕孝王時或燕王喜即位初年(前254年)。這是戰國長城修建最晚的。這一條長城的位置大約從今河北張家口起,向東經內蒙古多倫、獨石,過河北圍場、遼寧朝陽,翻越醫無閭山,渡遼河達於遼陽以南至碉石,總長3000餘里。現在這些地區還存有燕長城的遺蹟。

趙 長 城


  趙有兩道長城。一道在趙的南境,叫漳澄長城,用以防禦魏、秦。還有,趙武靈王十九年(前307年),曾經在和謀臣的談話時說到,我的先王,憑藉著“漳(水)、滏(水)之險,立長城”。這道長城的位置在漳水北岸,今河北臨漳、磁縣一帶,長約400里,現在猶有遺跡可尋。
  另一道長城在趙的北境,用以防禦胡人。趙武靈王在國內革除寬衣大袍式的傳統服裝,倡導穿“胡服”,鼓勵習武“騎射”,使趙國強大起來。20年(前306年)打敗了北方的林胡、樓煩等騎馬民族,並修築了長城。這道長城東起於代(今河北張家口),經雲中、九原(今內蒙包頭)、陰山,至高闕(今內蒙古烏拉山與狼山之間的缺口),長約1300里。現時在大青山、烏拉山、狼山之間還可以看到這一段趙長城的遺址。



2. 是同一王族同一政權,只是國土面積大了很多。
http://china10k.com/trad/history/2/21/21z/21z03/21z0301.htm
秦滅六國
公元前237年,秦王嬴政罷黜呂不韋,親自執政,開始謀劃吞併六國的戰爭。其作戰的總謀略是由近及遠,先取趙國、魏國、韓國,再取燕國、楚國、齊國。公元前236年派王翦、桓齮率軍攻趙,公元前229年滅趙。在秦國攻打趙國時,鄰近的韓國懼怕秦軍聲威,於公元前231年向秦軍請降。秦國受降後,把韓地劃為潁川郡,韓國亡。公元前225年,秦國任用李信為將率軍20萬伐楚,結果被楚軍打敗。第二年又派王翦率軍六十萬進攻楚國,終於在公元前222年滅楚。公元前225年,秦王任王賁為將率兵攻魏,三個月後魏國亡。公元前222年,王賁又率軍攻燕,將燕國滅掉。公元前221年,秦將王賁又率軍滅齊。經過二十多年的戰爭,秦國最終滅掉六國,統一了天下。


收錄日期: 2021-04-20 15:11: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13000015KK05377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