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相可否見相? - - 如何個相?

2014-05-06 5:47 am
都說求[明心見性]。且不去論[性],先尋個[心]。
既然求心,如何去尋見這個[心]?或者 ! 根本就沒有[心]可求?
或者說 ! 俱心 ? 不俱心 ?
求個解答 ! 求個解答 ! 感恩無限 。
更新1:

誠心感謝答題諸位善德知見分享與法施。 誠心感謝贈點讚助的諸位善德,只是 ! 諸位於法都具見地,可否 ! 能否一述知見予學修者共參。頂禮,並感恩。

更新2:

曾聽說 : 善演法者,於自心,多有所琢磨。是以演釋,傳佈中,常能引人生心,覺義。

更新3:

qoo 善德 安: 於此課題,自心確實具有知見。但 ! 並不執為定見。若執為定見,就如善德所述[容不下他人的見地]。 就像 ! 一個人,孩時都說的是[媽媽說,爸爸說]。直道入學,剛開始還跟老師提說[媽媽說,爸爸說]。經過一段時間,小孩變成對爸媽說[老師說]。再經過幾年會變成[同學說,朋友說]。再經過幾年,會成為[我覺得說]。在爸媽說,與老師說。乃至同學說朋友說- - 這些說都是依著別人說,是自心無所依據,而以他人所持說為依據。直到[我覺得說],才開始於自心立持依據。而 ! 這所依據的就是對事對理的辨別所在。

更新4:

學修中,初始也是依師父。然後依佛說。所以依持,就因為自心立起了自所知見。若無知見,無所依據,對於法理就無從解,領悟。只是 ! 知見不能是持定執意。一但持執,就斷絕了思慮與理會的門路。於自己,就不只一次修改了自己的知見。學修中,能安於自心的是自己,而能說服自己的是自心。如果能不自欺,又忠誠自持的話。 [心相] - - 於自心的認知中,是[隨於萬緣的覺相]。心本淨,無相可生現。但 ! 緣起而相隨生。雖緣起於心外,相生卻非心外。心淨 - - 是否為相?心動 - - 是否為相? 此題,並不以自己,自心的認知為答案。因為 ! 不足以說服自己。

更新5:

一如跳高,初始是五十公分。躍過了,調至七十公分。躍過了,再調百公分。或者一躍而過,或者再躍,三躍,甚至四躍而過。若 ! 不過。或者根機至此,盡力了就是。學修 ! 於自己而言,就像是這樣一個比喻。 qoo 善德,自心所見何仿盡書。隨然 ! 不一定能得最佳解答。就彼此交流,互參。或能會得一理,一義也不一定。近日有緣,得一套(兩本)愣嚴經,宣化上人演說本。雖是舊的,起班畫點了。法理全在。這一題的因由就起於這本經。

更新6:

橙 善德安: 彼此交流,互參。 [來無影去無蹤變化莫測] - - 善德所見 - - 不是? 苦(痛)相 - - 善德所現 - - 不是? 怎能求得,用顯字代替求字 - - 很 有道理喔!好,就改成[顯]字。善德深具見地。受益了 ! 感恩。

更新7:

敬問諸位善德安: 誠摯感恩,諸善德的分享與討論。 楞嚴經中,佛一再以見相引導阿難。於是 ! 私自思慮著 - - 不循相,可否 ! 能一蹴得證自心 ? 所以 ! 且先不論性,先尋個 [心] 。這個 [心] 是名也好,是 [相] 也罷 。就是個 [自覺,自知] 。

更新8:

橙善德安: 善德所述極是,[願解如來真實義,開佛的知見,示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 - - 但是 !佛法演說隨緣,隨機。這問題,於被牧的牛師兄也開了題。那 ! 是不是也是問題 ? 如果 ! 不能先尋見自心的覺動。或者說 ! 如來真實義,佛知見 - - - 依持,深入。是否 ! 也該返心自見 ? 也就是 ! 履行佛義者是誰 ? 一如 - - 有人說[念經給佛聽 - - ???]。

更新9:

名相善德安: 誠摯感謝您,引薦經文。確實 ! 學所依,修所持還是經文,還是佛理。只是 ! 吃飯要經胃腸消化。文字詞理也得心會。[於行住坐臥,及對五欲八風,(不失此心者)]。心行了義。 知與行本不該相違。但是 ! 事實上,深入佛義,卻 ! 反覺欠缺。 - - - 心外學法,知而難行。所以 ! 還是要修。就如慧可求[安心]。心安能止,能生定。但是 ! 性用,隨性。就不只是止於定。而是行定。 - - 自己的認知啦 ! 好似 - - - 也沒人如此說過。

更新10:

橙善德安: 感謝善德不吝法施。誠心領受。誠摯感恩。

更新11:

名相善德安: 能得善德引指,自心感懷深受,感恩。

更新12:

敬問諸位善德安: 幾天下來,承您們讚助點數,參與分享。也承您們法施,讓後學能得到更多方面的思考。意間區中的論法,後學誠摯感懷。畢竟 ! 後學還多多不足。誠受諸位善德,師兄們引教。再次深深感恩。謝謝善德,師兄您們。

回答 (26)

2014-05-09 4:48 pm
✔ 最佳答案
這時,智者當知:修學佛法務必要先建立正確佛法的正知正見!

還請樓主、網友詳細恭閱正覺同修會正一菩薩慈悲開示:

充分運用見聞覺知性之意識,尋找體認離見聞覺知之真心

意識具有五別境心所法,故有見聞覺知性;亦是藉意根與法塵為緣,才能從阿賴耶識中出生的,所以是生滅法,非為法界實相,非生命本源。對此,許多學者認識不清,存在偏差見解,以為意識是不生滅的,或以一念不生時的意識為真心,從而認妄為真而與正道相違。在細心體驗轉依實相心的本來自性清淨寂滅性後,可以更加顯著地體認意識的虛妄性,遠離認妄為真的錯誤觀念,並充分運用意識的見聞覺知性這一工具,時時處處體驗真心的離見聞覺知性的涅槃寂靜,增長知見,鍛鍊定力、發大心、立大願、意樂增上,逐步從習種性邁向性種性、道種性甚至於聖性的境界。

意識是生滅法,生滅之法滅失後,若不借助於餘因餘緣,不能重新出生。譬如水流從高處流下,水流只憑自身不能再回流到原來的處所,重新從高處流下,這是自然界的常識,也是流體力學流體的動能、勢能互換特性之一。若是要求該水流重新回流,那麼就需要借助人力、風力或者機械作功,用水車或者水泵往高處送水,將動能轉化為勢能才能成功。意識念念生滅,每晚入睡必定滅失,第二天清晨當身體疲勞消除後重又出生,故知意識是生滅法;生滅之法的生生滅滅,必有他因他緣才能實現。意識?那生滅,於眠熟無夢、悶絕、無想定、滅盡定、正死位等五位必定斷滅。意識的念念相繼和滅失後的復現,不能僅僅依賴自身就能成功,必有其相依的、外於自身的因緣的存在才能成功。

●意識的現行有哪些條件?意識在人間的現行有四個必須條件,即不壞的五色根、意根、法塵和實相心。意識依五色根觸色聲香味觸五塵,於實相心現起五塵之內相分時,方能有五塵上的法塵顯現,再由意根作意流注意識種子於根塵相觸處,意識方能於五塵及五塵上的法塵而現行。故此,意識的現行除了以上三個必須條件外,還要有五塵之全部或一二,才能有法塵顯現,然後還要有根塵相觸沒有阻隔,意根作意,意識種子及種子流注等條件。

意識的現行需要有相應的這些條件,這已說明意識具有依他起性,非為自在者,非為不生滅者,不是可以究竟自歸依者。可以自歸依者為法界實相心,其心體恒存而不滅,對六塵萬法不貪不厭,無覺無觀,自性清淨,離見聞覺知而與意識相俱,時時隨五根六識現行而無出無入,貫穿三際卻無始際、末際,與一切有情非一非異,非俱非不俱,自性清淨卻含藏有染污種子,因為有此染污種子而恒常現行於三界。

●學者求道當務之急,在於求證此法界實相心,充分運用意識的見聞覺知性,尋找離見聞覺知之法界實相心,不以意識及種種變相之意識心為實相心,不以離妄想和一念不生時的意識心為真心,也不以處處作主之意根末那識為真心;是否入道,都以是否找到實相心證驗不假作為分水嶺;茲事體大,千萬含糊不得。

意識易起易滅,審而不恒,了別性是意識的體性。意識一經現起,對所現境界必定進行了別,從而分別比較,產生種種觀點,此即是意識之了別慧。意識經分別而形成的觀點,若是以現象界的相續事相為物件,進行分別誤計而產生執著,以為此法實有不滅,以為意識所了別之物件為實有,以為能了別的意識心也實有不滅,執此不捨,產生我執、法執現象,不知意識心是生滅法,起起滅滅,無有實體性;與此相應的意識所緣之境界,實為實相心阿賴耶識所現之內相分,意識從來沒有接觸過六塵境界,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必然如此,從來沒有改變過,未來也不會有所改變。

●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意識無論如何深細,無論處於何種定境,必定有祂所了別之境界存在,必定有定境法塵存在,意識才能存在;故意識必定有入境界和出境界的現象發生,其所了別的境界必然是一段、一段的,所不同的只是每一段境界存在的時間長短而已。由此事實也可證明,意識的存在是一期、一期不同的,不能貫穿三世,不能攜帶善染種子至於後世,每一期的意識只是依於相應的每一世不同的五色根而存在;五色根有成住壞滅,其存在亦是一期、一期各不相同的,所以意識也是每一世各不相同的,不是每一世都同一個意識心。

意識雖是生滅法,但學者卻不能放棄意識而求道,......

【略】

不識本心,只求定境,不得解脫。......

請續恭閱
資料來源 : 《正覺電子報第32期 》目次 7.難以轉易的常見見

http://www.a202.idv.tw/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57&extra=page%3D3


.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enlighten.org.tw/
2014-07-04 10:30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2014-06-18 6:30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13 8:12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12 12:07 a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6-09 4:10 pm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2014-05-14 4:37 pm
這是麻豆三合宮的見解
網址:http://blog.udn.com/jinyan914/article
輕鬆小品:https://www.facebook.com/sky1010725

心相可否見相? 可以。可從眼神見相。
如何個相?必須每天都能做到接受一句,自己不能接受的人、事、物,即可。


重陽彌人筆 103.5.13
善知識法喜,借(心)一隅解緣,感恩靜修師兄,感恩名相師兄,

源頭便是真如,佛言不虛,見性見佛,方法相同。

原來如此,真如才是道。

2014-05-09 20:36:03 補充:
善知識法喜,

[心相] - - 於自心的認知中,是[隨於萬緣的覺相]。心本淨,無相可生現。但 ! 緣起而相隨生。雖緣起於心外,相生卻非心外。心淨 - - 是否為相?心動 - - 是否為相?
-------------------------------------------------------------------------知道是相,就離了它。這樣就行了。別鑽牛角尖。我之前一直認為清淨圓滿是實相卻還是執著了,有相就離,直到見到為止文字很難完整形容
2014-05-08 1:51 am
睡著中斷,次日醒時再生起。
對六塵的分別了知,是六識心的功用,而六識心乃由第八識真心藉六根、六塵等為緣而生,有「能知」功能的是真心,可是祂要藉緣生「六識」後,才能了別六塵,所以了別六塵者指「六識」。睡著了,就表示六識中斷,真心自己分別性雖未消失,卻是不再生出六識來了別六塵境,祂自身沒有了別外塵作用。
總之,這些法講起來,細又繁瑣,沒有真修實學,幾乎一講就會有錯,在網路上說也多不宜,還是要依止真善知識熏修,才是正道。
師兄心性還好,只是應知所修學未契佛正法,繼續下去,還是唐捐其功。末學奉勸要儘早依止真善知識修學。

2014-05-07 18:31:36 補充:
To Sam :
若將 佛世尊三轉法輪的法教,粗分三篇來說,師兄是標準的「以篇蓋全」者,只取「般若經」為究竟,不顧 佛世尊完整的法教內涵;更有離譜者,因沒「唯證乃知」的認知,以自意依文解義,還妄以為懂得般若意旨。所以,老講那些「理事不分」的糊塗知見,謂「無佛、無僧、無法、無開悟菩薩、無般若、無解脫道、無阿羅漢,無…。」若事實上是如此,請問師兄還浪費恁麼大好時光資佛法,又是所為何來?莫非這樣浪費生命學佛,繞了一大圈的結果,就是沒有 佛,沒有法,都不用學了嗎?請說說看!
又為何般若經這樣講一切皆無?也請試道看看!
「諸法不自生、不共生、不他生、不無因生。」五蘊十八界無自性,為何能不斷生滅?

2014-05-07 18:31:55 補充:
三界萬法有無第八識根本心為因,藉緣而生?也請回答。
不必講那些有的沒有的閑話。末學能拈提你, 且之前已經將上述類似問題請教,都不見如實回應,學完這麼多經典的結果是這樣嗎?今就再作球給你,請好好展現出般若智慧來讓眾佛友見識吧!
若不能的話,只請不要再浪費版面貼經文就好,因為自已不懂,人家也有看沒有懂,何必呢?
2014-05-07 7:20 pm
無相則心顯

南無阿彌陀佛

2014-05-09 10:27:25 補充:
一本經書百種念
如果沒有經論或老師,佛友們會如何修行?

南無阿彌陀佛
2014-05-07 10:38 am
版主大德法安,[心]相可否見相?~~~不可~~~,來無影去無蹤變化莫測。[心]相可否見相?~~~可~~~, 如何個相?~~~~苦(痛)相~~~。都說求[明心見性]。~~~頭上安頭~~~,怎能求得,用顯字代替求字。如何去尋見這個[心]?~~~離執~~~(方便說)。貪等於執,只要有>執<的存在您的心永遠>>停不了<<。瞋等於相,只要有>相<的存在您的夢永遠>>醒不了<<。癡等於度,只要有>度<的存在您的自我永遠>>度不了任何一個眾生<<,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合十。 版主您也是身藏不露之人,末學淺見僅參考呦。
2014-05-07 3:26 am
問 何者是心

答 知 即是心

他說知 就是心 啊
知 就是我們一般說良知
良知就是智慧
這就是心 啊
你的心想看看
我們人的精神//就是指心啦


李老師講解
彼曰
汝之本性
猶如虛空
了無一物可見
是名正見


大通和尚說
你的本性就和虛空一樣
空空的什麼都沒有
等於就是心無一物
這個就是什麼
就是正法的知見


你有意識知道說//虛空就是無所住之心

虛空就是我們的本性

他就說汝之本性猶如虛空


所以這是接上文的
上文你若說宇宙的虛空//就和這篇文不合了
對不對
他說你的本性//就和虛空一樣
什麼都無法看到
心空無一物

就像六祖說//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你就要靜靜地//去領悟這個道理
這才是真正的正見啊


無一物可知
是名真知


你這個也要注意哦
這個知你解釋成什麼
解釋成知道
解釋成無一物可以知道
這個才是//真正的知道就糟了


不然這個知要如何解釋
這個知就是我們的心

沒有一樣//有辦法黏住你的心
這才是真正的真心


有人說
無一物可知//為什麼老師你解釋成心
又說是名真知


這個真知//你怎麼解釋成真心


我們現在來看//禪源諸全集裡面這句話
設有人問
每聞諸經云
迷之即垢
悟之即淨
縱之即凡
修之即聖
能生世間出世間
一切諸法此是何物

答云 是心
愚者認名
便謂己識


智者應更
問 何者是心
答 知即是心
今時學禪人多疑云
達摩但說心
荷澤何以說知

云 此聞井中有水
云何今日忽覺井中濕也
思之 思之
直須悟得水是名不是濕
濕是水不是名


以例心是名不是知
知是心不是名


那麼這本禪源諸全集//是誰著作的
佛學大辭典這樣說
禪源諸全集四卷
唐宗密著
佛學大辭典說//禪源諸全集總共有四卷
是唐朝這個高僧//宗密禪師所著作的
對於這個本文
我們就了解說
這個名…

大多數//都讓這個名給黏住
禪源諸全集
它說假使有一個人來問
說每每聽到所有的經典
比如說迷就是污穢
垢就是骯髒
若是悟就是清淨

縱就是放縱
放縱就是嫖賭飲等等
這就是凡夫


若是修行就是聖人


所以呢 一個人
有辦法生出世間法
有辦法生出出世間法

世間就是後天


出世間就是脫出世間
等於就是先天

一切的諸法
一個人//你會生出世間 出世間
所有一切的諸法//這是什麼東西

這個人會墮落世俗//會成為聖人
到底這是什麼東西
祖師就說了啊 這就是心


若是愚昧的人//就認這個名字
祂就跟他說//這個心就是我們的知識


若是有智慧的人
祂就不是
祂會跟他見解說//這是心不是知識



所以當今的人//對於這個心很多曲解


我就曾遇到一個人
老師啊//我怎麼想都想不通
說你為什麼想不通

他說你心想清楚一點
我們在想事情//是頭腦在想


不是心臟在想
為什麼說//叫你的心想看看


我說現在要命了//這個心你當成心臟的心
不然我們演講中心的心//也說是心臟嗎


人家說菜心的心//也是心臟嗎


不是這樣啦
這個心//是指我們人的智慧啦

用頭腦去想的啦

是我們人的精神//去想的啦
我們人的精神//就是指心啦


他說這樣//我才說心是心臟啊
道理很亂紛紛啦//你只說心你看什麼心
若是說你的筆心壞掉了//那個也是心臟嗎
不是這樣子



他說這個人又問他//什麼叫做心
你說心我就聽不懂


他說知就是心啊
知就是我們一般說良知
良知就是智慧
這就是心啊


當今的人 在學禪的人//有很多疑問
達摩初祖祂只有說心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荷澤
荷澤就是宗密禪師
祂說荷澤你為什麼說知
大家都說心你為什麼說知


這個宗密禪師就說
比 這比字
你不要說成比較//那就糟糕了
你不要說成比較//或比賽那就糟糕了



這比字就是譬如//要拿一件事情來作比較
聽到說井裡有水
因何說//你今天感覺井裡面有濕…
濕就是濕氣

像牆壁上有濕氣//手一摸就有水
說你感覺井裡面有水//為什麼說感覺井裡面有濕
你想想看 你詳細想看看


你若直須悟出這個道理


那個水就是名
不是濕
這個濕就是水 不是名

有這個水//才會有這個濕氣
水是名 不是濕
濕就是水不是名
用這個例子來比較

我們的心是名 不是知
這個知就是心 不是名
這樣說比較快


或許你聽不懂//就靜靜地再去想

靜靜想你就會//悟出這個道理出來
2014-05-07 1:39 am
版大德您好:
既然您心中早有知見 自然容不下他人的見地 倒不如請先說說您的見地如何?
2014-05-07 1:25 am
問:如何明心?
答:你呆坐在椅子上,不想不聽不看;
  你死了嗎?當然沒有!
  經云「離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
  細細去體會,明心並不難。
  當然,會越來越深入,不可思議。

問:這個體會,是活著的時候才有的,死了就沒了?
答:經云「變者受滅、不變者元無生滅」
  你細細觀察那個狀態,你小時候一直到老了,有變嗎?
  如果都沒變過,為何說那會隨色身死去而死了。
  色身會衰老變化,故會死;
  那個分別性,並不會變,當然也不會死。

以上是末學的邊見。

2014-05-07 11:49:46 補充:
覆LYC3318大德:
大德問:「就請教「離塵分別」的祂在那兒?你的離念靈知心有離塵
  分別嗎?」
末學答:朋友顛倒想了;
  萬塵唯心,空亦心中的穢昧,怎麼會問在哪?
  「在哪」是空中的法,覺,是離色空的。
  這是第一個顛倒。
  當您寂靜涅槃,是有嗎?是無嗎?與塵共生嗎?若都不是,名說
  有分別性,卻不是與塵相對言說有分別性。
  故,不能用「有離塵分別」去探討。
  這是第二個顛倒。

2014-05-07 11:49:55 補充:
大德問:「個分別性在睡著時,還在否?還有分別否?如果已不在、不分
別了,就表示所悟所說不真實。」
末學答:
  此問也是出自上面的顛倒,故把「分別塵相」當成了分別性。
  覺,離一切相,並不能在妄中求。
  睡了,沒有意識去感受此別性,但不代表此分別性消失了,好比閉上
  眼睛,不能說「能見」死了,這是著了意識心的欺瞞。

2014-05-08 10:36:45 補充:
覆LYC3318大德:
您又顛倒想了;
當末學指出您的顛倒處,您應該是細細去了解自己為何發生
這個顛倒,而不是一直解釋,越解釋、破綻越多,這並不能
幫助您提升智慧。

您不捨的第八識心,只是不捨這個名,並非常住;
若是常住,當知一切法皆是識所緣,不壞、不住;
若是不捨名,就會離開這個名,事事看不順眼;
誠心的希望您能夠轉識成智,把一切名相法都放下,專注在
自心的顛倒處下功夫。

aa大德言「睡著了,就表示六識中斷,真心自己分別性雖未
消失」,不就是也認同末學所言「朋友顛倒想了」!

2014-05-08 10:36:54 補充:
※關於您不認同的「細細去體會,明心並不難。」這句話。
 問題出在您凡事究竟求聖,以至壞了如來藏義;
 不求真、不斷妄,凡事用心、隨緣方便、不執己識,或許可
 以讓您更深刻的體悟第八識心。

※關於朋友問「有啥心是「離塵分別的」」
 還是落入了末學所言的顛倒想,兩個錯誤:
 ※朋友的分別是「與塵相對待」的分別,故有此問。
 ※把心當成「有」來論,故有此問。
 若朋友的分別性,指的是「離塵」,是不可能這樣問的;
 而是這樣問「離塵的別性,又該如何查覺?」

2014-05-08 16:53:05 補充:
覆LYC3318大德:
意見011列舉兩處顛倒:
※心與空 ※相對待

意見012列舉一處顛倒:
※閉上眼睛,能見並不能說死了。
 意識心與真心的顛倒。

意見029列舉兩處顛倒
※相對待 ※心取有

主要還是在這個「相對待」,問題出在不能離相。
2014-05-06 10:04 pm
六根無自性

是你自性作用 六根才會動


如果不知此法 還想見法身那類 表示八大部經不通

建議是 遠離保平安

2014-05-07 11:44:47 補充:
LYC3318

阿含 五蘊十八界無自性 你不知
般若 五蘊十八界無自性 你也不知

對學楞伽經\解深密經\金剛三眛經的人 說八識是有... 你在當愚夫異生
對學般若的人 說有菩薩佛可成... 你也是當愚夫異生

愚癡成這樣 算是佛門外道
奉勸沒學經 少說法 以免自取其辱

2014-05-07 11:50:08 補充:
連五蘊十八界無自性都不知

二乘論師 這種醫學程度

我叫醫學院學弟來解說都比他強
===========================
達摩大師 血脈論
是身無知 如草木瓦礫。
身是無性 因何運動?

若自心動 乃至 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
皆是 動心動用。

2014-05-07 11:54:09 補充:
LYC3318

對學阿含經 說五蘊六根十八界是有
你在搞戲論

對學楞伽經 解深密經 金剛三眛經的人 說八識是有
你在鬧笑話

對學般若的人 說五蘊六根十八界是有 說成菩薩成佛
你在當愚夫異生

對什麼都沒學的
上述你都可說 這樣就不會漏氣

2014-05-07 19:51:49 補充:
五蘊十八界無自性,為何能不斷生滅?
==============================
白痴都知道 佛性作用 所以輪迴
這種問題 達摩祖師說這麼清楚 你是看不懂??



無佛、無僧、無法、無開悟菩薩、無般若、無解脫道、無阿羅漢
================================
假名說 覺法無自性 標佛性在修 你也看不懂 ??
真要謗般若法你才爽???


佛要幾次愚夫異生你才信??

2014-05-07 19:55:41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八十四
此名 預流果,此名 一來果,此名 不還果,
此名 阿羅漢果,此名 獨覺菩提;
此名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此名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此名 異生,此名 聲聞,此名 獨覺,此名 菩薩,此名 如來。

善現!
如是等 一切名 皆是假立,
為表諸義 施設諸名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諸有為法 亦但有名
由此無為 亦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

中文你看不懂????

2014-05-07 19:57:29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五
為實有 一切菩薩摩訶薩行
或曾或當 如諸愚夫異生 執不?

為實有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或曾或當 如諸愚夫異生 執不?

為實有 異生、預流、一來、不還、阿羅漢、獨覺、菩薩、如來
或曾或當 如諸愚夫異生 執不?

舍利子言:
不也!世尊!
但由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
顛倒愚夫異生 有如是執

中文你看不懂????

2014-05-07 20:01:13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卷第四百八十五
若菩薩摩訶薩 無方便善巧 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若於 聲聞 及於彼法 住想勝解,
便於 聲聞 及於彼法 作加行;

若於 獨覺、菩薩、如來 及於彼法 住想勝解,
便於 獨覺、菩薩、如來 及於彼法 作加行。
由加行故,不能解脫生老病死 及當來苦。

舍利子!
如是 菩薩摩訶薩 尚不能證 聲聞、獨覺 般涅槃地,
若得 無上正等菩提 無有是處。
==========================
不覺法空 於聲聞 獨覺 菩薩 如來 及於彼法作加行

連解脫生老病死及當來苦都沒有

中文你看不懂????

2014-05-07 20:13:39 補充:
沒學般若經 不知無菩薩佛可成

卻顛倒說 有菩薩道 成佛之道


明知這類佛學 是謗般若經的愚夫異生 你還亂學一通

你是想當肖耶 ??? 還是痴人???????

2014-05-08 13:00:16 補充:
「直指一乘」不是指「佛性」,不要誤會。
=================================
外道就是外道

這種程度 還是閉嘴比較不會給人笑



大薩遮尼乾子所説經卷第二
=========================
文殊師利。
諸佛如來説三乘者。依世諦説。

文殊師利。
諸佛如來説一乘者。依第一義説。

第一義者。
唯是一乘。更無第二故。

2014-05-08 13:06:20 補充:
佛說不增不減經
===============
甚深義者 即是 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者 即是 眾生界。
眾生界者 即是 如來藏。
如來藏者 即是 法身。


一乘道=第一義=如來藏=法身

在家是凡夫 學佛就成聖人?
在家是貪財 學佛就捨一得萬?
在家是董事長 學佛就想成佛?

學成貪上加貪 不如去搶銀行................

2014-05-08 13:15:16 補充:
「覺法無自性 標佛性在修。」
===========================
般若經文看不懂 確實是可憐

不知三乘十地成佛果位是假說 妄語得果

顛到說經 下場最好注意


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
==================
眾生佛性 亦復如是。
假眾緣故 則便可見。
假眾緣故 得成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待眾緣 然後成者 即是 無性。
以無性故 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14-05-09 08:38:31 補充:
一乘=佛性

大般涅槃經學完 就知是基本常識
================================
大般涅槃經 卷第二十七

一乘者 名為 佛性。

以是義故。

我說一切眾生 悉有佛性。一切眾生 悉有一乘。

以無明覆故 不能得見。

2014-05-09 08:39:47 補充:
一乘=佛性

大寶積經學完 也知是基本常識
================================
大寶積經卷第一百一十九

證法身者 即是 一乘。

無異如來。無異法身。


言如來者 即是 法身。

證究竟法身者 即 究竟一乘。

2014-05-09 08:46:22 補充:
阿彌陀佛 常說一乘 常念一乘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學過 也知是常識
========================
唯除 以自愚痴無智 不知道理 闇昧之心 而忘了解 聖教義理
以自為勝 以他為劣。

以 私智教他人 欲作自愚伴。
以此 劣行為勝 於其 最上勝行 云何除之

是謗正法 背彼如來本願故。

云何 背彼本願心也。
彼 阿彌陀佛 常說一乘 常念一乘。
而唯欲令 下方一切眾生等 悟一乘妙道
不以劣行 為其本意。

入守常護 娑婆世界 修行大道。
不以極樂 住安修行 為其本意。

但發弘願 令得往生一心

2014-05-10 07:03:41 補充:
依楞嚴經 佛性無形象 恆常不變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十
知其受滅 無後連綴 陰性銷散
縱有生理 而無受想 與草木同。--------認定法身不會動 無受想與草木同

此質現前 猶不可得 死後云何 更有諸相。
因之勘校 死後相無 如是循環 有八無相。

從此或計 涅槃因果 一切皆空。
徒有名字 究竟斷滅。----------------------佛性一切皆空 徒有名字究竟斷滅

由此計度 死後無故。墮落外道 惑菩提性。
是則名為 第七外道。立五陰中 死後無相 心顛倒論

2014-05-10 07:08:02 補充:
依達摩血脈論 佛性無形象 恆常不變
==================================
四大色身,即是煩惱,
色身 即有生滅,

法身 常住 無所住,
如來法身 常不變異故。
=============
但是有佛 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切不用禮敬。
我心空寂 本無 如是相貌,

若取相 即是魔,
盡落邪道。
=============
臨終之時,不得取相,即得除障。
疑心瞥起,即魔攝。

法身 本來 清淨無受,
只緣迷故,不覺不知,因茲 故妄受報。
所以有樂著,不得自在。
2014-05-06 8:54 pm
如是我知:


要不然,你來說說看,「何時」、「何處」、「何物」不是你的心(知覺所顯),請仔細指出來,O.K?
2014-05-06 6:19 pm
一般人對生命實相無所熏習,只知有「一心」說;佛卻開示說眾生具八識心,可分成真識第八識,現識第七識末那識,轉識為眼耳等前六識。吾人用前六識及第七識來見聞覺知、思考、憶念、作主,而這些生滅性的現象界法的背後,因為有一真實常住的第八識真心、本心,作為出生並支持運作的所依本體,才能不斷運轉存在。
吾人講「心」時,要知是那個心?前六識日日睡著即間滅,次日方復生起,而第七識於無餘涅槃時可斷;此七識心因有生滅性,稱為「妄心」。第八識則是從以本來自在的常住「真心」,即«心經»說的「自在」心、「不生不滅」心。
若有機會聽善知識說明,吾人很容易瞭解妄心──六識與第七識──的存在與運作,可是對於何謂「真心」第八識如來藏,就「日用而不知」了。故,這種真善知識才能開講、才能教導學人修證的第一義心,才是「明心見性」的標的,才是禪門聖祖所證悟的真如心。
至於如何去尋見這個[心]?那就要藉助禪宗禪法了,這也是禪宗一向是佛法重心所在之故。學佛人若有心深入佛法,就要尋求教導開悟明心的真善知識追隨,才不致唐捐其功。

2014-05-06 11:14:30 補充:
有師兄提到「表層意識、深層意識」問題。
其實是有人將第七識末那識稱為「潛意識」,因為祂是意根(意識的依根),而祂有時會跳過意識心起反應作用之故,才會有潛意識說。
佛教裡,意識就是意識,只有粗細問題,沒有「表層意識」、「深層意識」的講法,藏識是第八識、種子識、真心,乃是出生意識者,絕不能說為「深層意識」,也不能說「與表層意識無關」。這些是受到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邪說誤導的論調,非佛正法。
真心、本心可另稱自性、佛性,可是「覺性」卻是第八識真心、本心的法性,不能與真心、本心混為一談。

2014-05-06 11:20:58 補充:
「心的顯現」、「一念」、「現前一念」,都是真心與意根、意識和合運作的結果,或單指意識心作用。佛教裡講的「心」,通常是指第八識真心。
學佛人講佛法,不宜將世俗的認知混淆著說,被誤導著說;應該是學佛人要導正世俗說,顯出佛教智慧才對。
007號回答內容值得學佛人詳加研讀,看看懂得其中道理否?能找出偏失處否?相信以這樣心態看待時,對自己的道業絕對有益。

005回答補充說:「心=佛性=法性=道......是无相的,就不能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来求、来修,求不到的,因为六识是有相的,两者不相容。 只能以佛性观佛性、佛性观法性。」非如實說。

2014-05-06 12:02:08 補充:
因為心、佛性、法性雖然無相可見,卻是可以透過參禪法參究其心體所在,就是能在一念相應的情況下,以慧眼悟得祂。而參禪是要用有相的六識心見聞覺知性來探究,才能尋求得到;這沒有「有相與無相」能否相容的問題。
再者,第八識真如佛性,如心«心經»云:「無受想行識、無眼耳…意識界。」根本沒有「能觀」的功用,如何要祂去觀「佛性」呢?
由之可見,其說與真實開悟證真道理未能契符,似為自意推測之說法。

2014-05-06 12:42:21 補充:
003號回答說:「法身 無色無相不可見,每天在用,不用求。」
查此吾人第八識本心,確是原本自在,每天在用,不用求而有;但是對他的說法,就能完全認同了嗎?
假如有可靠訊息說,你家庭院藏有無價珍寶,而你還沒設法將此珍寶挖掘出來,既不確知寶物內容,也還沒能使用它,此時就可以自認是大富豪了?且還要告訴人家說,不必去挖寶了嗎?
可見,沒有找到那自家無上珍前,要心心念念設法探求祂,等到找到祂時,能觀察祂怎麼用?探究祂還有那些大功德用?並且把祂的清淨性、如如性作為自己學習榜樣,將自已心性修得像祂一樣。這時才能放下一切自我執著,令道業大富幅進展;不能一起步,甚至未起步就主張無佛無法,一切不用追求。

2014-05-07 09:41:05 補充:
因本題回答序號已有變更,故原003、005、007號回答,應依序改為002、004、006號,才能與回答內容符合。

簡答此題旨:[心]相可否見相? - - 如何個相?
以見聞覺知的六識心來講,雖無形色,但其運行相、法相卻可以感受、領略、體會,廣義上說,是一般人可知可見的。
第七識末那識,雖為意根,卻是無形色的心,在頭部與感覺神經同在;因作用極微妙,不容易了知;吾人僅能從善知識開示,稍為領會祂的作主性。
第八識如來藏真心則為「無相」心,一般人都不知祂的存在與作用。只有開悟明心者能以開悟而生的慧眼,觀察到祂的種種法相、行相 。

2014-05-07 10:37:54 補充:
一、010號回答師兄引援經云:「離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而說:「細細去體會,明心並不難。」
查「離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當然沒錯,「真心」如«心經»云:「無受想行識。」可是祂有「離塵分別性」不表示能從「離塵分別」找得到祂;離了六塵境相,還有啥東西可以找到?
既然說「明心並不難」,就請教「離塵分別」的祂在那兒?你的離念靈知心有離塵分別嗎?
二、又以經云「變者受滅、不變者元無生滅。」說:【細細觀察那個狀態,…那個分別性,並不會變,當然也不死。】請問這個分別性在睡著時,還在否?還有分別否?如果已不在、不分別了,就表示所悟所說不真實,需要自行檢視清楚。
學佛人不宜誤會聖教,以自意而說才是。

2014-05-07 11:03:46 補充:
Sam師兄經常貼文說:【六根無自性,是你自性作用,六根才會動;
如果不知此法,還想……。】
查從「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可知,第八識真實心乃萬法的根源,不但是「六根無自性」,恐怕六根也是從第八識自性心藉緣而生的;六根會不會動?應當也不在話下。
這些算是正知見,可是還不是實證般若,還沒般若慧可言;禪門公案及大部分佛教經典,還是無法讀懂。
可見,以上述講法來鼓勵學佛人追求證悟第八識自性心,乃為正確又有意義之說,就如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一般。可是如果誤以一些佛法知見,當作已懂佛法,而不追求實證真心、本心,那就是無知的托大了。

2014-05-07 17:40:11 補充:
To 靜修師兄:
經云「離塵有分別性,即汝真心。」在講你的第八識真心離見聞覺知,不會六塵境;但是祂在六塵境外,具有極伶俐的分別性。這就是«維摩詰經»云:「不知是菩提,諸入不會;知是菩提,能了眾生心行故。」
這個第八識「真心」要證悟後才能去觀察、去體會的。你說「細細去體會,明心並不難。」就表示沒有開悟,也沒開悟相關知見,由之可以推知你所說「明心」是意識心不生語言妄念而已,謂之「離念靈知心」。
可是,意識心要依六塵境為緣才能生起,意識既生起則不離六塵境,所以才問:「離塵分別的(心)祂在那兒?」因不可能是意識心故。除非你已證得真心,此問必無能回答。

2014-05-07 17:42:22 補充:
末學問「離塵分別的(心)祂在那兒?」意即有啥心是「離塵分別的」,可能師兄對佛法的八識心及六塵境還欠認識,而一時難以回應。
涅槃寂靜是第八識心自住境界,非是有亦非是無,無任何境界(無塵境);祂在眾生五陰中的分別性,不在六塵境,故有時稱為「無分別心」;若要說其分別性,則是證悟者乃能稍知,唯佛究竟知。這些佛法知見,只有依真善知識修學,才有機緣見聞。
「覺」有第八識真心的「真覺」與妄心的「妄覺」;「真覺」在六塵外作用,六識「妄覺」在六塵境作用。離塵分別者是真覺,唯證乃知,永無中斷時;「分別塵相」者是妄覺,日日起滅。
「覺」是真心之「性用」,真心才離一切相,不是「覺」離一切相;沒有開悟者,所知唯「妄覺」

2014-05-08 11:33:29 補充:
TO Sam:
今既說「白痴都知道 佛性作用 所以輪迴。」則應表示有「佛性」存在,且有「作用」。 卻又說「覺法無自性 標佛性在修。」意指「佛性」只是假名,只是表達「法無自性」之意,無有實體、無有自性。如此自相矛盾顛倒語,出自學般若經數百卷的學佛人,也太奇怪了。
學佛人沒有追隨真善知識修學,沒有真修實證,理事不分;又因欠證悟之故,對經論文字所表第八識真如內涵不知不解,則以篇概全、斷章取義,及依文解義、執言取義的言行,就不足為奇;如果性障較重者,不肯自我檢討,學佛這條路便會成為險道。

2014-05-08 11:34:13 補充:
經云:「為表諸義 施設諸名 故一切名 皆非實有 愚夫異生 於中妄執。」乃要學人探究「名」表相下的真實「義」,而不是說「名相」為假有,就連名相所要表顯的真義也是虛無。五陰是虛無嗎?現象上確實有啊!認為第八識是假名,祂就沒有真實常住的實體嗎?經典是否都要改寫了?也沒佛法可修了?
再看:「若於 獨覺、菩薩、如來 及於彼法 住想勝解,便於…作加行。如是 菩薩摩訶薩 尚不能證 聲聞、獨覺 般涅槃地。」意即執有「獨覺、菩薩、如來 及於彼法」時,無法得「般涅槃地」。佛開示的意旨,是要真修實證之後,才不再有所執,才能證「般涅槃地」;般若經的主旨,就是要學人悟後起修「無所執」,透過般若經熏修涅槃心境。請問:

2014-05-08 11:39:49 補充:
世尊有要學人認定「無佛、無法、無僧、無因果、無一切。」乎?

«妙法蓮華經»云:「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世尊大悲心對娑婆眾生施設「三轉法輪」的次第教化,不是事實嗎?有過失乎? 「直指一乘」是指含攝二乘道的成佛之道大乘法,此法以開悟第八識真如佛性為前提,方能次第進修。「直指一乘」不是指「佛性」,不要誤會。
師兄所不屑的「同修會」正在公開開講«佛藏經»,每次都會引援«般若經»相關內容作為補充說明。師兄既專精般若,何妨擇時撥冗一探,說不定有讓你踢館的機會呢?請上「成佛之道」網站瀏覽有關訊息。

2014-05-08 12:39:50 補充:
To「靜修」師兄
師兄既說「越解釋、破綻越多。」觀迎舉示「破綻」及「顛倒處」來說才是!否則都無實義。
末學不認同「細細去體會,明心並不難。」這句話,原因有二:一是明心極不易。二是明心不由「體會」什麼而能成辦,未明心前,根本對此心無所知,何來體會?
至於師兄所講:「不求真、不斷妄,凡事用心、隨緣方便、不執己識,或許可以讓您更深刻的體悟第八識心。」實離道甚遠。
因第八識心乃由於一直參究禪心所在,而在機緣成熟時,一念相應下頓時悟得,沒有「更深刻的體悟第八識心」這回事。
可見師兄心目中的第八識,非宗門所悟得者,或是知見尚偏缺。

2014-05-08 12:48:31 補充:
關於「離塵分別」一事,要知「分別」是心的作用,見聞覺知的六識心不能「離塵」而有,所以「離塵」而有「分別」者,唯指「不在六塵境上有分別性、在六塵境之外作分別」的第八識心。
這樣講,已清楚不過,但對佛正法尚欠熏習者而言,可能還會有混淆含糊的感覺。
所以「離塵分別」句,唯對第八識有正知見,乃至實證第八識者,才能確知其真實義;此又為佛法「唯證乃知」之例。
是以可見,學佛首要追求開悟證真,才能契入佛法經論法義; 未證悟時,當以真善知識釋述的第八識相關知見為主要熏習內容,同時鍛鍊動中定力,如此方不致令所付出身心皆落於唐捐其功。

2014-05-08 14:34:05 補充:
以二則簡評作回答如下:
一、【文殊師利。諸佛如來説一乘者。依第一義説。】此中謂:「一乘者。依第一義説。」可沒說:「一乘道=第一義。」當然更沒有「一乘道即佛性」之理。不要擴張作解才好! 就像「般若」依「第八識真如佛性」而有而說,不表示「般若」即「第八識真如佛性」一樣。
二、【三乘十地成佛果位是假說 。】 此假說是指「三乘十地成佛果位」名相,沒有否定事相上有「三乘十地成佛果位」的修證事實,否則 佛世尊何必來人間?人還學啥佛法?對這種理上開示竟還有疑義,實在匪疑所思!

2014-05-08 14:34:36 補充:
另者,一、師兄前說「白痴都知道 佛性作用 所以輪迴。」則應表示有「佛性」存在,且有「作用」;之後卻又說「覺法無自性 標佛性在修。」意指「佛性」只是假名,只是表達「法無自性」之意,無有實體、無有自性。
如此自相矛盾顛倒,道理何在?尚請解釋!
二、所引«大般涅槃經»卷第二十六:【若待眾緣 然後成者 即是 無性。以無性故 能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 世尊開示的般若,師兄當然是已知已解,才會引用。
謹請學般若有專精的師兄,將此法句講解出來,讓眾佛友見識學習;可是請不要以經文解釋經文,用白話將道理講清楚就好。

2014-05-08 22:34:25 補充:
TO 無心是道: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彼心轉滅已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由上經文明明可鑑,有「彼心轉滅已」為前提,才有【無乘=一乘】說,而且,也沒有任何「一乘=佛性」之意旨。
請不要斷句取義而隨意講:「無乘=一乘。」更不應無中生有而妄謂:「無乘=一乘=佛性。」大有違學佛人格。
再者,師兄所謂:「佛性 第一義 本無這些乘 這也是常識。」查此「常識」,也許只對一個自稱學畢數百卷般若經者來說的,一般學人沒有這麼專精而博學,可能大多無此常識。
故敬請師兄將此句「佛性 第一義 本無這些乘。」的法義道理開講個清楚明白,好讓眾佛友見識並開智慧。不要令人失望唷! 

2014-05-09 10:39:01 補充:
所引據的經文有云:
一、「佛性 第一義 本無這些乘。」«大般涅槃經»卷 第二十三:【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二、«妙法蓮華經»:「聞佛說一乘」、「廣讚一乘道」。
以上,就請師兄開示看看:佛為何竟講出看來相悖違的法義?
又,師兄說:「不學般若經 不知諸法無生無起 無實相。」請問為何所見世間萬象森羅,諸法起滅不已?
請以大家能懂的白話切實講解清楚,讓人見識般若智慧,不要以貼經文來解釋所貼經文。
還有不要連這種問題:「五陰是虛無嗎?」也要用貼文解決。
【補註:祖師將第八識本心方便說稱為「佛性」,佛講的「佛性」卻是第八識本心的另種功能,對「一乘=佛性」不再討論。】
2014-05-06 6:05 pm
究竟是何相?一切都是『人在作天在看』
三部經六個字《忍》《方便》《守本分》
2014-05-06 4:29 pm
[心]相可否見相? - - 如何個相?相由心生見相非相, 應無所住行於報施,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14-05-06 9:44 am
【心】就是【性、佛性】
佛性,唯佛能知,要找在世佛,他有钥匙可以帮我们。
欢迎上网搜寻:奇哉!中国人,不懂中国字!希望对你有帮助。兹节录一些供你参考: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111672894.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880796521.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684544738.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772205975.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727002296.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1243817728.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363084244.png


圖片參考:https://s.yimg.com/rk/AB02309826/o/172236230.png


2014-05-06 01:53:40 補充:
心=佛性=法性=道......是无相的,就不能用六识(眼耳鼻舌身意)来求、来修,求不到的,因为六识是有相的,两者不相容。
只能以佛性观佛性、佛性观法性。
2014-05-06 9:15 am
參考下面的網址看看

http://phi008780430.pixnet.net/blog
2014-05-06 7:24 am
心,究竟是什麼呢?心的顯現,是「一念」,即「現前一念」。但這一念現前,現前一念,只是表層意識。用佛教語言,表層意識是習心。除了表層意識,人還有深層意識。這深層意識就是藏識,就是種子識,因為它積澱了過去諸生諸世中的業力,業習。而禪宗所要觀的「心」,所要明的「心」,或者佛家所說的「心」,卻是習心以外的、深藏在深層意識中的覺性,這才是我們的真心。這個「真心」,說明白一些,就是不屬於表層意識,與表層意識無關,未受表層意識染汙、干擾或規限的這才是深層的無意識。
這個「心」,這個「本心」,這個「真心」,也就是佛教中所說的「自性」,「覺性」,「佛性」了。



參考: 書
2014-05-06 7:21 am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

是故心想而生!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5-06 7:14 am
既然求心,如何去尋見這個[心]?或者 ! 根本就沒有[心]可求?
或者說 ! 俱心 ? 不俱心 ?=================================法身 無色無相不可見每天在用 不用求 至於 以色見佛 見心相那種 請小心!! 經文參考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九十九善男子!一切如來、應、正等覺 不可以色身見,夫如來者 即是 法身。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善男子。圓覺淨性 現於身心 隨類各應。彼愚癡者 說淨圓覺 實有如是 身心自相 亦復如是。由此不能 遠於幻化 大乘顯識經賢護。恒沙諸佛 見識無色。我亦如是 見識無色。 識非凡愚 之所能見。但以譬喻 而開顯耳。 大乘同性經卷上佛言楞伽王。眾生神識 無邊大。無色 無相 不可見。無礙 無形 無定處 不可說。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法身本性如虛空  遠離六塵無所染 法身無形離諸相  能相所相悉皆空

2014-05-08 07:45:30 補充:
佛世尊三轉法輪的法教,粗分三篇來說
貴會 是標準的「看不懂者」...................

三轉 初轉就是法性道 一乘道
看不懂的 就胡說八道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法界中。---------------------------------------------------------佛性
無有法 名 向聲聞乘、向獨覺乘。
無有法 名 向菩薩乘、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有法 名 向凡夫界。
無有法 名 向染、向淨 向生死、向涅槃。
何以故。
諸法 無二、無不二 故。

2014-05-08 08:00:10 補充: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三百六十一
預流法 \ 預流 為二,
一來法 \ 一來 為二,
不還法 \ 不還 為二,
阿羅漢法 \ 阿羅漢 為二,
獨覺菩提 \ 獨覺 為二,
菩薩摩訶薩行 \ 菩薩摩訶薩 為二,
諸佛無上正等菩提 \ 諸佛 為二,

如是一切 有戲論者 皆名有二。
=========================
妙法蓮華經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 但以假名字
=========================
三轉 直指一乘 佛性

看不懂 就成末法 胡說八道

2014-05-08 14:50:11 補充: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三
=======================
天乘及梵乘 聲聞緣覺乘 諸佛如來乘  
諸乘我所說 乃至有心起 諸乘未究竟

彼心轉滅已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
無乘=一乘=佛性

乘是假說 八大部都有說 這是常識

佛性 第一義 本無這些乘 這也是常識


當然 對破法者 硬坳者 裝模作樣者 準備罹難者

這些說再多 也是笑話

2014-05-08 14:55:57 補充:
中陰經卷下

人心有若干 座上心不悟

或願當來佛 或願現在者

此等眾生類 難可濟度者


人本無形生 還入虛空中

生死相牽連 何者名泥洹?
=====================

不覺法無自性 學佛就想成佛

顛倒學佛 就準備罹難........................

2014-05-08 22:57:36 補充:
佛性 第一義 本無這些乘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法界中。-----------------------------------------(佛性)
無有法 名 向聲聞乘、向獨覺乘。
無有法 名 向菩薩乘、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有法 名 向凡夫界。
無有法 名 向染、向淨 向生死、向涅槃。
何以故。
諸法 無二、無不二 故。
=============================

華嚴早就說了 居然沒學??

混太兇 搞五乘 是穩死的............

2014-05-08 23:04:46 補充:
彼心轉滅已 無乘及乘者 無有乘建立 我說為一乘
===================================
父子合集經卷第二十
大王。
所言佛者。或名真如。或名實際。或名法界。
但依俗諦 推求詮表。

非勝義諦 作是說也。
==============================
佛者 或名 真如 實際 法界 ------------------------法界
依俗諦而說

勝義諦 = 佛性
非佛性有這些名相

是誰說佛性有乘???

2014-05-08 23:09:17 補充:
大有違學佛人格
==============
這種話 請對"搞成佛之道的"說 比較符合

妙法蓮華經 方便品第二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有慚愧清淨 志求佛道者
當為如是等 廣讚一乘道

大般涅槃經卷 第二十三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一實之道=佛性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是三惡覺 常為諸佛 及諸菩薩 之所呵責。
是三惡覺 常害於我 或亦害他。

2014-05-08 23:13:34 補充:
佛說 不應依 著果位名相的

說成佛之道者 是何居心 ??
========================
大寶積經卷第五十二
言數取者。
所謂
凡夫數取。善凡夫數取。
隨信行數取。隨法行數取。第八數取。預流數取。一來數取。
不還數取。阿羅漢數取。獨覺數取。菩薩數取。

舍利子。
復有一數取者
出現於世。利益安樂 無量眾生。悲愍世間。為諸天人 義利安樂。
如是數取。所謂 如來應正等覺。

舍利子。
如是一切 數取名言。
如來 依世俗諦 為眾生說。

若有眾生。於此言教 起於執著。
如是等類 不應依趣。

2014-05-08 23:18:49 補充:
五陰是虛無嗎
============
不知五蘊無自性 決定說五陰相 是佛門大笑話

持世經 五陰品第二
持世。
當來之世 後五百歲 法欲滅時。
於我法中出家 多是生 五陰相者。決定說 五陰相。
深著五陰 入虛妄邪道。

於我法中 而得出家 袈裟繞咽。
常樂往來 白衣居家。

當知是人 與外道無異。
亦以我法 多為眾人 恭敬供養。

持世。
我說是 見五陰者。決定說五陰者。貪著五陰者。
不聽受人一杯之水。
所以者何。
是人於我法中 乃至無有柔順法忍。
是人違逆我法 背捨聖行。

2014-05-08 23:19:45 補充:
就連名相所要表顯的真義也是虛無。
================================
不學般若經 不知諸法無生無起 無實相

無中生有 亂寫的大師 也是冤魂一條而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四百七十八
復次善現!
布施\淨戒\安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
及餘 無量無邊善法 非實有故,
不能 證得所求 無上正等菩提。

善現當知!
如是諸法 一切皆是 思惟造作,
諸有思惟 所造作法 皆不能得 一切智智。

復次善現!
如是諸法 於菩提道 雖能引發,
而於其果 無資助用,
由此諸法 無生無起 無實相故。

2014-05-08 23:35:36 補充:
達摩大師 血脈論
昔有 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

善星 既如此,
今時人 講得三五本經論 以為佛法者,愚人也。
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閑文書,都無用處。

=========================
善星學法不見性 著羅漢墮大地獄

不知學法 是本心在學

講三五本經論 指鹿為馬 搞成佛之道??


看三國演義 就跑去演關公

我看只有 末法佛學人士 才搞的出來

2014-05-09 11:53:11 補充:
LYC3318

法華經
當來世惡人 聞佛說一乘----------------一乘=佛性
迷惑不信受 破法墮惡道

大般涅槃經
實無三乘
顛倒心故 言有三乘

一實之道 真實不虛 ----------------一實之道=佛性
顛倒心故 言無一實。

佛兩經都說佛性 何時相違背 ???

2014-05-09 11:55:43 補充:
LYC3318
「不學般若經 不知諸法無生無起 無實相。」
請問為何所見世間萬象森羅,諸法起滅不已?
=================================
你的佛經 會自己跑去跟你說 你來看我???

你的車 你不動它 會自己動 ???

死人六根 沒佛性 會自己動 ??

世間萬象森羅 沒輪迴性 會自己動 ??

你在搞戲論??

2014-05-09 12:14:09 補充:
整天證八識心 以為佛性有形相?

楞嚴經都說了 還證個什摩八識心?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汝心昏迷。不悟四大 元如來藏。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汝心麤浮。不悟 見聞發明了知 本如來藏。
2014-05-06 6:13 am
有緣人,即然是求心,就不能用頭腦求,當您不用頭腦求時,就能感知到心俱或不俱了。
祝福您!
2014-05-06 6:07 am
不存在而實有
禪觀可觀察到七種心 在熟睡中卻觀察不到
用的時候有 不用的時候沒有
懶融禪師: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

不在徵心的七處(楞嚴經) 也不是徵心之時的心

--淺見--
可參考仁者心動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12030702715

2014-05-05 22:49:29 補充:
達摩血脈論云:
....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心動。心動用動,動即其用。動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即用即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

2014-05-06 18:31:55 補充:
所謂 言了義 不言不了義

就是尚未識得本心 說了只會誤導

識得本心 才有法可學 自然能領悟祖師法語

---淺見---

2014-05-08 16:35:26 補充:
- 不循相,可否 ! 能一蹴得證自心 ?
-------------------------------------------------
最上乘論云:
...汝若欲得者,取涅槃經第三卷中,金剛身品,及維摩經第三卷見阿閦佛品,緩緩尋思,細心搜撿熟看,若此經熟,實得能於行住坐臥,及對五欲八風,不失此心者,是人梵行已立,所作已辦,究竟不受生死之身......

末學剛看到的 尚未搜看 彼此勉勵 祝您 成功

2014-05-09 10:54:00 補充:
心安能止,能生定。但是 ! 性用,隨性。就不只是止於定。而是行定。 - - 自己的認知啦 ! 好似 - - - 也沒人如此說過
----------------------------------------------------------------
百千種三昧 大定皆是二六時皆在定中
您的認知是對的
比如說阿羅漢的滅盡定 不是在禪坐中才叫阿羅漢 行住坐臥都是阿羅漢

---淺見---

2014-05-09 11:49:33 補充:
依據楞嚴經 與達摩血脈論 認何主張有恆常不變的心可求 都是不了義的

達摩血脈論云: 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心動....................
此句對於心的描述應是吾人自我檢驗的標準

--淺見--


收錄日期: 2021-04-17 23:58:35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05000015KK05845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