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何謂體用一如也?

2014-05-02 2:00 am
生活中,處何狀態可算稱為“體用一如也“?
懇求善知識,分享法喜!感恩合十!
更新1:

感謝賈亦真大德之教導! 有點難懂,再請益~ 1.主是體,客是用?相歸哪裡? 2.相歸作用?體用歸一亦無我?(假方便說) 體用一如。迷時,見真如起用如假, 悟時,見假有亦如是真。 哈哈!所以簡單來說, 若認知生活中“體用一如“是妄念! 要放下,應無所住!對吧... 感恩合十!

更新2:

感謝賈亦真大德善知識解惑~ 只要別讓五蘊反[僕]為[主],就對了! 反而要好好使用這個[僕],利益一切有緣。 這句話對末學非常實用!再次感恩法喜! 沒有主見,如何行道?隨遇而安。 不相信?我們也可交個朋友 ^ ^

更新3:

感謝"被牧的牛"大德教導及解惑! 適時給予晚輩正確的方向及善知識。 此題最佳解答非"賈亦真"大德莫屬, 但前輩仍選擇低調、謙讓,實在難得! 末學學習並尊重,再次感謝! 最佳解答不能代表結果! 各位用心的答案被丟到投票箱也不忍心... 於是自己決定,最後頒給"雄"大德~ 答案最實用,作為圓滿的結束~ 恢復正常生活就是體用一如, 人生就在一個禪定當中。 南無阿彌陀佛!感恩合十!

回答 (20)

2014-05-02 3:59 pm
✔ 最佳答案
恢復正常生活就是體用一如, 只是隨緣處理生活周遭所發生的任何事. 也就是人生就在一個禪定當中.
參考: 修悟所得
2014-05-14 4:48 pm
這是麻豆三合宮的見解
網址:http://blog.udn.com/jinyan914/article
輕鬆小品:https://www.facebook.com/sky1010725

體用一如,簡單說就是身體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改善和提昇。
重陽彌人筆 103.5.13
2014-05-06 12:12 am
不二皆同,無不包容。《信心銘》釋義

能夠到達不二,就會發現,諸法都是同樣的。
在不二之中,一切無不包容,沒有內道、外道,
沒有佛教與其他宗教了。

佛看一切眾生,無非是佛;
不二之中看一切,無非是不二。

2014-05-05 18:43:24 補充:
人思想付予?確實是!
所以我們是人,尚未成佛阿!(微笑)
2014-05-05 5:51 pm
[生活中,何謂體用一如也?]

欲於生活中,契入體用一如(識本心.見本性),當先建立不二的正知見,方能立竿見影.故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末學的管見:
常說世間法是二見相對法.因是相對法,故體用(主客)往往是對立性的,但在不二絕對體性上,體用(主客)始終是一如的,雖說是有體有用,正確說明法是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因用而顯,有體方能起用.
不二是體.二是用.從體起用故言不二而二.即用歸體.故言二而不二.
於生活中不要去追逐有緣(生滅),更不要去否定有緣(住相於空忍).因空與有是此有故彼有.是相依相因相對二法.在不二絕對體性上.空與有皆當泯然自盡的.
學人於此知見用於生活中,因緣俱足,則當體用一如(識本心.見本性)也.

管見
==被牧的牛==











2014-05-05 09:56:22 補充:
[欲於生活中,契入體用一如(識本心.見本性),當先建立不二的正知見,

方能立竿見影.故云:要急相應.唯言不二.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末學的管見:

常說世間法是二見相對法.因是相對法,故體用(主客)往往是對立性的,

但在不二絕對體性上,體用(主客)始終是一如的,雖說是有體有用,

正確說明法是體不離用,用不離體.體因用而顯,有體方能起用.

不二是體.二是用.從體起用故言不二而二.即用歸體.故言二而不二.

於生活中不要去追逐有緣(生滅),更不要去否定有緣(住相於空忍).

2014-05-05 09:57:25 補充:
~~~接樓上~~~

因空與有是此有故彼有.是相依相因相對二法.

在不二絕對體性上.空與有皆當泯然自盡的.

學人於此知見用於生活中,因緣俱足,則當體用一如(識本心.見本性)也.

管見
2014-05-04 1:16 am
迷的時候 ......修成兩個頭 還以為六根自己會動
醒的時候 ......本來就是一 六根自己會動 才真見鬼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第三
阿難。
汝性沈淪。不悟汝之 見聞覺知 本如來藏。


高麗國 普照禪師 修心訣
問:
若言佛性 現在此身
既在身中 不離凡夫 因何我今 不見佛性?
更為消釋 悉令開悟

答:
在汝身中 汝自不見
汝於十二時中 知飢知渴 知寒知熱 或瞋或喜 竟是何物

且色身 是地水火風 四緣所集
其質 頑而無情 豈能 見聞覺知

能見聞覺知者 必是汝佛性

2014-05-03 17:29:08 補充:
大方等大集經卷第二十
==================================
若有說言眼見色  乃至意能知諸法--------------(不知六根無自性 是佛性在用)
如是之人行顛倒  流轉生死無量劫


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2014-05-03 10:27 pm
是名眾生 師兄謬讚,愧不敢當!

只是粗淺白話,尚且唯恐詞不達意,誤人慧命耳!

一切還是以經論為據,咱們交流只能參考互勉罷了!

尚請指教!

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2014-05-03 8:30 pm
体 用 只是哲學上的玄辯

人云亦云,如何免於自以為是? (有很多人給你當靠山,"自"己說的當然"是"沒錯?)

反之 自以為是,有何不對? 沒有主見,如何行道?

說穿了,重點根本不在自以為是,而是"反省"....

不斷行你的"是",不斷在實踐中,反省你的"是"


2014-05-03 7:29 pm
一如:一是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變,所以一如就是真如的意思。
 
真如:真是真實不虛,如是如常不變,合真實不虛與如常不變二義,謂之真如。

生活中,何謂體用一如

==>釋迦牟尼生活中,未達體用一如,利益眾生,如法說法

例如:巴利文《小品》:兩個比丘向世尊說:“大德!現在的比丘,不同姓,不同名,不同門閥,不同家室,都來出家。他們用自己的方言俗語毀壞了佛所說的話。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佛世尊呵責他們說:“你們這些傻瓜,怎么竟敢說:‘請允許我們用梵文表達佛語。’傻瓜呀!這樣既不能誘導不信佛的人信佛
不許用梵文表達佛語!違者得突吉羅

佛教梵文經書?

2014-05-05 11:35:20 補充:
欲於生活中,契入體用,當先建立不二的正知見,

方能立竿見影.故云:

體弱多病,經修行後,身心康泰

財困多阻,經修行後,豐碩順昌

凡夫俗子,經修行後,不可思議能力

若只是空思妄想一如(識本心.見本性),,無實義,非正知見

2014-05-05 18:23:31 補充:
佛看一切眾生,無非是佛;
不二之中看一切,無非是不二。

======================

依據佛的定義:

(一)覺悟者源自耆那教,耆那教二十四位祖師為覺悟者
==>凡人看一切眾生: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則 人思想付予

(二)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悟出宇宙間一切真理

==>目前尚無此人: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則 人思想付予

(三)方廣部把佛說成幻影,若佛是磁場、靜電、電波或腦波.....

==>磁場、靜電、電波...看一切眾生:不二皆同,無不包容,則 人思想付予

2014-05-06 10:02:20 補充:
我們是人,尚未成佛

此又要回到佛的定義:

(一)覺悟者源自耆那教,耆那教二十四位祖師為覺悟者

==>多到不可數

(二)福德和智慧修行圓滿者悟出宇宙間一切真理

==>目前尚無此人

(三)方廣部把佛說成幻影,若佛是磁場、靜電、電波或腦波

==>無此人
2014-05-03 4:52 am
體用一如是真空妙有,這要能隨緣.隨緣是當下︰也就是現前該做什麼,就去完成它。例如現在我無明火正在燃,就馬上把無明火轉入「正念」中..
2014-05-02 7:55 pm
生活中以《走出樂活》,為個人的體用一如。
2014-05-02 7:47 pm

心隨萬物轉 轉處實能幽 隨緣識得性 無喜亦無憂~一首禪詩與眾分享
2014-05-02 7:29 pm
「一如」之「一」指平等不二;「如」是如常不變。故「一如」就是指「真如」。
「體用一如」中必有一真實「體」,才有能「用」可言。
吾人生活中,有啥事物是恆常體用如一的呢?
有師兄說:【當你每天日常生活,專心於每件事時即是!…,專注所緣即是直心,即是體用一如!】查此中提到「心」為體,「做事」為「用」,還算是題文相符的回應;比起其他的回答與意見來講,堪稱大有勝出。
可是「專心於每件事」及「專注所緣」都是吾人第六識意識心的功用,有無專心、專注,只是意識心狀態的差別,到底還是意識心的作用,不是真正的「直心」,因為能有「完全直心」性者,唯是自己的第八識真實心。

2014-05-02 11:29:45 補充:
這就像「清淨心、無分別心」一樣,唯指原本從來就永遠「清淨、無分別」者──第八識真如心;不能將吾人有時「清淨、耿直」,有時不「清淨、耿直」的意識心,錯認為吾人的真心、本心。
由是可見,學佛務必追隨真善知識熏習的重要。唯有在真善知識座下修學,才能漸次正確理解 佛來人間開示的第八識真如佛性妙義,乃至有機緣予以證悟;因「識得本心」而能如實觀察體證之故,從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證知三界一切有情眾生五陰身心及萬法所從來的根源,逐漸通達經論,能夠生生世世自度度人,邁向佛道。如是,才不枉學佛。
2014-05-02 6:37 pm
妙..不可言...

一切..事.相..事畢..境遷..不著(心)...
善知識法喜

體用分別,是因為我執,故分彼我,我用,他用。

分用與不用,非用。
都是我執遊戲於心。願法喜充滿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2014-05-02 12:16:46 補充:
火與光,無用處。但有用者,才顯其光。如眼見書,無書,眼不見書,無眼,有書無人可見,無光,有書有眼也無可見。
是故一切法成,自他不缺,缺則無法生處。

體用,如無可用處,體用無別。

2014-05-02 14:07:58 補充:
讚嘆jiy****師兄所言大善,利益眾生,如法說法,不才合十頂禮。

2014-05-02 14:13:00 補充:
體用心,三處成緣,缺一不生。
但知三處皆為空,
體者名色也
用者做意也
心者五蘊也

無常
無我
空故

2014-05-03 12:00:59 補充:
真正能體用一如的只有空而已

2014-05-03 14:18:12 補充:
讚嘆賈亦真師兄大智點解,利益眾生,不才隨喜讚嘆。

2014-05-03 14:49:36 補充:
為何先學大德註論著,就是將古學示現為現今人人能懂得的智慧,不才愚鈍無法利益眾生,但能讚嘆如師兄等智證善言大德,以是不才福報,且受益良多,不才懇請知識+中慈悲大眾,不捨眾生,善言利益正法,長使正法輪轉,不才在此合十請求。
2014-05-02 4:32 pm
唯證乃知!


《妙法蓮華經、佛藏經》

此經-第八識-如來藏心-金剛心-阿賴耶識是也。


所以這時。請樓主、網友應如是菩薩聞思修所證所見:

那笑,讓我看見一位老師為學生能過生死大河而欣喜。講堂每位親教師,為了眾人的生死,無盡的付出,都不受供養;這恩德,如何回報?


還請恭閱《我的菩提路 》 24位菩薩故事
一位菩薩如是報告
《我的菩提路》 (連載二十)
── 張正萍菩薩見道報告
一心頂禮本師 釋迦牟尼佛
一心 頂禮主 三和尚 平實菩薩
一心 頂禮親教師 陸 老師
一心頂 禮監香 孫 老師
一心頂 禮監香 游 老師

回想十五年來學佛之路,深感因緣真的不可思議。
從小因家庭經濟條件不佳,父母皆須為生活奮鬥,所以將子女交由南部的外祖父母照顧,在物質匱乏的童年裡,得到第一本課外讀物,是學校獎勵的《釋迦牟尼佛傳》,讀時倍覺親切;青少年時期, 強說愁的 年齡,再加上父親往生,讓我開始找尋「生命的真諦」為何?有模有樣地看起基督教的聖經及哲學類的書籍;直至二十二歲初入文教業,辦公室同事大多是一貫道的道親,在大家熱心傳教下,還是無動於衷;倒是跟著上素食館一事,頗能接受;在如此的因緣下,從素食館的結緣書中,開始了學佛這條漫長的路。
囫圇吞棗地看了一年的書,升起了皈依三寶的念頭。一向「龜毛 〔 編案:台灣俚語,意為不容易隨順他人的想法,心中總是有自己的想法而喜歡挑毛病〕 」的我,做任何事之前都非先弄清楚不可,
【略】
皈依後,想著接下來怎麼修行呢?
【略】
上了山,禪堂 裡攝受 力好強,大家好用功,我的心輕輕鬆鬆的 (也是一種深 沉 的慢心) 。
【略】
第三天先跟監香 游 老師小參 ,一開始, 游 老師很 兇 ,真的有點怕他;我開始說昨夜的體驗,清楚明白地告訴 游 老師最後那一個環節是什麼。真的!最後一環扣上了,一切就串聯貫通起來了,游老師邊聽邊露出笑容;那笑,讓我看見一位老師為學生能過生死大河而欣喜。講堂每位親教師,為了眾人的生死,無盡的付出,都不受供養;這恩德,如何回報? 游 老師安排我第二次小參 ,跟 平實導師報告完畢, 平實導師還要我提出證明;說得不 完整處, 平實導師邊引導、邊補充, 平實導師真是「智慧如海」, 悟後跟著 要學的東西根本學不完,離開正覺的師兄們怎麼會覺得「在講堂悟後就 沒有東西學了」?【略】
……直至解 三前最後一刻, 平實導師都還把握分 分秒 秒為大家整理,讓 大家悟後智慧 能夠開展,平實導師如此心 繫著 大家的 法身慧命 ,讓不夠用功的我實在深覺慚愧。
解三後,親教 師陸老師也上山來看大家,每一位老師都比學生還認真; 頂禮親教師 的恩德時,二年半的種種、歷歷在目,沒有老師如母親般將我們從佛法的嬰兒、慢慢拉拔長大,誰能有能力過這生死關呢 ?弟子願以一己棉薄之力,盡 未來際護 持 平實導師 破邪顯 正,讓未來世的眾生及自己,在生死的大海中,還有佛陀留下的一盞明燈,可以指引我們航向解脫的彼岸。

弟子以至誠心、願將明心所有功德 迴 向:
願 平實導師 色身康 泰!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願正法能久住!眾生得依止!


弟子 張正萍 叩首敬呈
二○○三年十二月十五

請恭閱:資料來源 : 《正覺電子報第36期》 (目次2)
http://www.a202.idv.tw/discuz/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61&extra=page%3D3



《我的菩提路 》

http://www.a202.idv.tw/a202-big5/Book1033/Book1033.htm

*-*

如是這時,《佛藏經》正法殊勝因緣難值遇:


《佛藏經》
正覺台北講堂即日起每週二晚上由 平實導師宣演《佛藏經》,依於道種智證量闡釋大乘真實第一義諦妙法,建立佛子們未來能於諸 佛座下親聞正法之勝因,竭誠歡迎大眾前往聽講。
參考: 佛教正覺同修會-- 學正法 來正覺 http://www.enlighten.org.tw/
2014-05-02 12:53 pm
生活中,何謂體用一如也?<睡覺 + 禪定>已是.
2014-05-02 5:20 am
生活中,處何狀態可算稱為“體用一如也“?
= = =
當你每天日常生活,專心於每件事時即是!
比如,專注於寫書法;專心於工作;而心無旁騖。

專注所緣即是直心,即是體用一如!


末學 感恩 合十!

2014-05-02 12:52:03 補充:
可是「專心於每件事」及「專注所緣」都是吾人第六識意識心的功用,
= = =
達摩 - 血脈論︰
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此心。即無能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是無情。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覺知。皆是心動。心動用動。動即其用。動外無心。心外無動。

動是心用。用是心動。即動即用。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故經云。動而無所動。是故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聞而未曾聞。終日覺而未曾覺。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行坐而未曾行坐。終日嗔喜而未曾嗔喜。故經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

貴會於第六識意識心與真心體用之剖析尚有問題!請參照血脈論之說法!

2014-05-03 13:33:30 補充:
生活中,何謂體用一如?
意見 2 已簡略說明

於理,何謂體用一如?
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無相。. . . ( 本無為 )
用︰不取不捨。. . . . . . . . . . . . . . . . ( 本無為 )
體無為、用無為,方名一如或如如 ( 體如用如 )。

若用而起有為心,則不見體,即名為三心二意。
故!體用一如即體用一心!
唯是一心,無妄心 ( 無三心二意 )!
一心即直心,即如來道場!
直心者,所行所處,若坐若臥,皆無住心。即是禪心!
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亦即是生活中的,體用一如!


阿彌陀佛 感恩 合十!
2014-05-02 4:40 am

人體是心識、能量和物質的三结合體,是宇宙的一部分,也就是宇宙的表現,
這就是身即宇宙,宇宙即身,大我是小我,小我是大我,一切本無分别心。
2014-05-02 4:25 am
眾生的生活中....或有剎那的清明.

要處於[[一如]]的狀態......???

是...龜毛兔角的不實認知而已吧!
2014-05-02 3:20 am
知黑即是守白啊~~~
抱元即是守一啊~~~
執著即是妄想啊~~~~


至善即是止於啊~~~阿捏災某!!

2014-05-01 19:24:12 補充:
不要在意發明者是誰.........

誰是第一個發現者..............


水到成渠........時機到了.......自然成熟...三世因果論。

2014-05-01 19:24:38 補充:
一大事因緣也!!!

2014-05-02 11:44:54 補充:
就像現在~~~正所謂的"我的生活"~~~周遭無形中~~全程天候的監控甚至偶然介入干涉~~~


那又怎麼樣~~~

也只能透過五法來發揮影響三自性的作用力~~~無法直接掌控我的存在。

2014-05-02 12:04:14 補充:
不!還要多了一個前提~~~
就是藉口~~~~透過藉口來發揮五法的作用力影響三自性


這是個具備追根究底完整結構性的鎖鍊

2014-05-03 23:02:23 補充:
成立一個企業若直接用創始者的名字為稱呼........
當這個企業轉變成上市公司或法人財團時............


這個創始者的名相還有沒有影響力~~還有迷有影響力.......

舉如正覺..勝義締....

2014-05-03 23:21:53 補充:
那是增上的本質....你們說的四勝締....其實就是最根本、最基本的交互作用力

我是這樣解讀有一種東西叫做...本源...核心...意志..........無法現世....不可說....

不可能存在宇宙空間.......
無法強行取用...只能藉由四增上(四個基本交互作用)來顯示出來。

2014-05-03 23:28:34 補充:
必須走到承認事實的地步~~


完全清楚的感受到三轉四聖締的影響......不昧因果。


收錄日期: 2021-04-18 00:01:02
原文連結 [永久失效]:
https://hk.answers.yahoo.com/question/index?qid=20140501000016KK05546

檢視 Wayback Machine 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