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都是妄念在動,為什麼佛性也會動?
明心見性=自性=本性=空性=佛性,
難道不對?我不懂。
明心見性=不迷惑而見心、見性之下找到本有的清淨光明。
自性=自已的本性
本性=本來面目
空性=妄想所生之有為虛空性,因為虛空是無為法之中的有為法,
所以世尊常用來比喻為不生不滅的本性,其實空性是由妄想所生的。
佛性=見心之下才能見到的佛性,即是自性之中的清淨光明,
是故心中無佛,又豈有佛之理。
以上所例,唯空性不等同於其它,若不深入經藏則會把空性當成佛性,
而世尊在經典中其實只是把虛空看似不曾生滅之相來喻自性而已。
南無阿彌陀佛 未學 合十 歸一
2014-04-30 16:57:01 補充:
大佛頂首楞嚴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2.htm
佛告阿難及諸大眾。汝等當知。
有漏世界十二類生,本覺妙明覺圓心體,與十方佛無二無別。
由汝妄想迷理為咎,癡愛發生。生發遍迷,故有空性。
化迷不息,有世界生。
則此十方微塵國土,非無漏者,皆是迷頑妄想安立。
當知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裏。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2014-04-30 17:01:05 補充:
.......................................................................................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
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
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2014-04-30 17:02:17 補充:
真性有為空 緣生故如幻 無為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云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瀑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2014-04-30 17:03:26 補充: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云何立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於是阿難及諸大眾,聞佛如來無上慈誨,
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4-30 17:08:42 補充:
如果不是空性所產生的動靜二相的話,動則世界相,靜則虛空相,
那麼真正的虛空則指的是空大如來藏。
如楞嚴經云:
若此識心,本無所從。當知了別見聞覺知,圓滿湛然,性非從所。
兼彼虛空地水火風,均名七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經中七大如來藏(地水火風空見識),本無生滅,非緣生之幻,
如同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2014-04-30 17:17:55 補充:
<佛說法 指向一 只有佛性會動>
不都是妄念在動,為什麼佛性也會動?
所謂的妄念指的是著二相之念,即於相上所生之念,而非無念之照見。
無念,無指的是無二相,念指的是真如自性起念。
二相指的是動成世界相,靜成虛空相。
無念指的即是不著動靜二相而用大圓鏡智來照見。而此用即是佛性在作用。
而佛性是體在作用,從來沒有動過,
如同盲眼人能見黑,而眼見色之見性從來都沒有動搖過亦沒有生滅,
若見性有生滅,則盲眼人不應見黑。 此段的見性指的是見聞覺知之見性。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
2014-04-30 17:21:21 補充:
大佛頂首楞嚴經
http://book.bfnn.org/books/0082.htm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
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
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
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南無阿彌陀佛 末學 合十 歸一(心)